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温州产业区别重构  空间、演化与网络
温州产业区别重构  空间、演化与网络

温州产业区别重构 空间、演化与网络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剑光著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308161107
  • 页数:258 页
图书介绍:
《温州产业区别重构 空间、演化与网络》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一、现实背景 1

二、理论背景与概念界定 3

三、研究意义 9

第二节 研究区域与案例选择 10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

一、研究思路 12

二、研究方法 15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8

一、研究内容 18

二、研究创新点 18

第二章 产业区重构的基础理论 20

第一节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20

第二节 集群(产业区)周期理论 21

一、从经济周期到产品、产业生命周期 21

二、集群(产业区)周期理论 23

第三节 制度变迁理论 25

一、制度与制度厚度 25

二、制度变迁:方向、动力与过程 26

第四节 演化经济地理理论 28

一、演化经济地理的分析框架 28

二、广义达尔文主义:惯例、机会、选择与产业空间演化 29

三、复杂性理论:对产业区生命周期的新认识 31

四、路径依赖理论:均衡、锁定与路径创造 33

第五节 产业区创新理论 36

第六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发展理论 37

一、全球价值链治理与地方产业区升级 37

二、全球生产网络与地方发展 39

第三章 国内外产业区重构研究综述 41

第一节 产业区衰退的相关解释 41

一、“去地方化”是集群周期演化的题中之义 43

二、高度专业化和经济“去集聚化” 44

三、产业组织理论的解释:大企业的负面作用 45

四、新经济地理理论的解释:“锁定”与区域调整的困境 45

第二节 产业区重构的理论探讨 47

一、产业区重构理论的演进 47

二、新国际劳动分工、生产体制转变与产业区重构 48

三、产业区重构的概念化:对负锁定的响应集 49

四、产业区重构的生命周期与主导机制 53

五、产业区重构的主要模式 58

第三节 国外产业区重构的案例研究 59

一、欧美老工业区重构:美国“锈蚀带”和德国鲁尔区的案例 59

二、高技术产业区的重构:128公路、硅谷与剑桥的案例 62

三、马歇尔产业区的重构:第三意大利的案例 64

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产业区重构:东亚、南美、南非的案例 66

第四节 中国的产业区重构理论及案例研究 69

一、产业区(重构)理论的引入与探讨 69

二、国内产业区重构案例研究 70

第四章 温州产业区的起源、演化与重构 74

第一节 “温州模式”的内涵:与“产业区”的概念对应 74

第二节 温州产业区的起源 76

一、偶然性与创新 76

二、偶然中的必然:历史传统与产业特定要素 77

第三节 温州产业区的形成与演化 78

一、传统的解释:规模报酬递增与自我强化 78

二、分工理论的解释:降低交易成本带来的分工深化 79

三、演化理论的解释:企业衍生、知识学习、自组织机制与路径依赖 80

第四节 温州产业区的重构:现象描述与文献回顾 82

一、温州产业区的发展阶段和增长乏力的表现 82

二、温州产业区的空间重构 85

三、全球化与温州产业区重构 86

四、创新、学习与温州产业区重构 87

五、其他响应 88

第五章 温州产业区的空间重构 90

第一节 企业迁移、产业去地方化与产业区空间重构 91

一、企业迁移与企业空间组织变化 91

二、产业转移与去地方化 93

三、产业区空间重构:一个多维的分析框架 94

第二节 多尺度的空间重构过程 96

一、区域内的空间重构 96

二、跨区域的空间重构 101

三、跨境的空间重构 116

第三节 温州产业区空间重构机制与模式 121

一、“产业区分工演进空间重构”模型及解释 122

二、温州产业区企业迁移类型 125

三、温州产业区空间重构模式 129

第六章 温州产业区的重构过程:水头镇皮革产业区案例 135

第一节 演化经济地理对产业区重构的解释 136

一、新产业空间形成的起点:触发与机会 136

二、拉马克主义的行动者:填平新产业与本地环境之间的鸿沟 137

三、路径创造中的企业和政府作用 138

第二节 水头镇皮革产业区的演化与重构过程 139

一、水头皮革产业区起源:南宋、清嘉庆至1990年 140

二、发展成熟阶段:1988—2002年 141

三、产业区重构阶段:2003—2011年 142

第三节 产业区的适应性重构:基于EEG的分析 145

一、环境锁定与外部冲击 145

二、重构方式:产业更新 149

三、重构动力:行动者作用 152

四、本地厚制度、新路径创造与适应性重构 155

第四节 弹性产业区:瑶溪合成革与水头皮革产业区的比较研究 164

一、区域适应力与弹性产业区 164

二、两个产业区的基本情况 165

三、相似的锁定、差异化的经济后果 167

四、弹性差异的来源:制度、多样性、行业特性 169

第七章 嵌入GPN的产业区重构:温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区案例 177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发展 177

第二节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全球生产网络 179

一、国家层面的格局变迁 179

二、汽车GPN的权力、价值与空间网络 180

三、汽车整车与零部件产业的分工模式 182

四、零部件产业的网络镶嵌与地域镶嵌 183

五、中国的汽车零部件生产网络 186

第三节 温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区:概况、起源与初期生产网络 188

一、产业区概况 188

二、产业区起源 188

三、发展初期的生产网络 190

第四节 温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区的重构 191

一、方法与数据 191

二、产业区重构的主要模式 193

三、本地生产网络与全球生产网络:结构、权力与分异 201

第八章 结论、启示与展望 218

第一节 主要结论 218

第二节 政策启示 221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224

参考文献 226

索引 255

后记 25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