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中国京剧史  上
中国京剧史  上

中国京剧史 上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研究所组织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104020462
  • 页数:605 页
图书介绍:本书用纪传体与记事本末体相结合的方式,记述了京剧自孕育、形成、繁荣直到现在的全过程。
《中国京剧史 上》目录

上卷 1

绪论 1

第一编 京剧孕育形成 19

第一章 京剧形成的社会环境 21

第一节 政治、经济、文化概貌 21

第二节 北京剧坛面貌 27

第二章 徽调、汉调在北京的发展变化 43

第一节 四大徽班进京 43

第二节 汉调进京给徽班带来的变化 56

第三章 京剧形成 71

第一节 徽班进京后演变的四个阶段 71

第二节 京剧形成的标志 76

第三节 北京民间演剧情况 111

第四章 京剧形成的历史原因 125

第二编 京剧逐渐成熟 129

第五章 京剧成熟的社会环境 131

第一节 政治、经济概貌 131

第二节 思想文化状况 134

第六章 京剧从形成到成熟的演进 137

第一节 “前三杰”到“后三杰” 137

第二节 戏班体制的变化及其对京剧艺术发展的影响 144

第三节 剧目的进一步京剧化 153

第四节 表演艺术的成熟 161

第五节 京剧音乐的成就 165

第六节 舞台美术的新趋向 182

第七章 促使京剧成熟的历史诸因素 184

第一节 观众与剧场、票友和科班 184

第二节 清代宫廷戏剧在京剧形成与成熟中的作用 211

第三节 梆子二簧“两下锅” 239

第四节 京剧艺人的社会组织 242

第八章 南派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248

第一节 京剧在上海的发展 248

第二节 南派京剧的形成 269

第三节 京剧女班和女演员的出现 282

第四节 清末民初上海的京剧科班和戏曲学校 293

第九章 京剧改良运动 300

第一节 文艺革新运动 300

第二节 京剧改良理论 303

第三节 京剧改良运动中的作家和作品 325

第四节 京剧改良运动的高涨和时装新戏的勃兴 333

第五节 时装京戏的特色及意义 364

第六节 京剧改良的衰微及其历史意义 370

第十章 京剧传向全国 376

第一节 京剧流布概况 376

第二节 京剧成为全国性剧种的原因 383

第三编 人物(上) 385

第十一章 生行演员 387

第一节 余三胜 387

第二节 程长庚 391

第三节 张二奎 卢胜奎 薛印轩 王九龄 398

第四节 徐小香 404

第五节 俞菊笙 黄月山 李春来 408

第六节 谭鑫培 汪桂芬 孙菊仙 414

第七节 杨月楼 汪笑侬 王鸿寿 孙春恒 432

第八节 刘鸿升 潘月樵 许荫棠 446

第九节 夏月珊 夏月润兄弟 453

第十节 贾洪林 刘艺舟 王凤卿 时慧宝 458

第十一节 王楞仙 朱素云 德珺如 471

第十二章 旦行演员 478

第一节 胡喜禄 478

第二节 梅巧玲 罗巧福 481

第三节 时小福 方松林 485

第四节 谭志道 郝兰田 487

第五节 余紫云 陈德霖 王瑶卿 489

第六节 余玉琴 冯子和 毛韵珂 501

第七节 路三宝 田桂凤 杨小朵 509

第八节 龚云甫 谢宝云 514

第十三章 净丑演员 521

第一节 钱宝峰 庆春圃 徐宝成 521

第二节 何桂山 黄润甫 穆凤山 526

第三节 黄三雄 杨鸣玉 刘赶三 539

第四节 金秀山 刘永春 裘桂仙 551

第五节 李连仲 559

第六节 罗寿山 张占福 561

第十四章 剧作者 565

第一节 余治 565

第二节 观剧道人 569

第三节 沈小庆 刘三 史松泉 571

第四节 李钟豫 李世忠 乔荩臣 576

第十五章 乐师 580

第一节 王晓韶等六人 580

第二节 沈宝钓 梅雨田 583

第十六章 教师 票友 588

第十七章 后台管理人员 597

上卷后记 602

上卷修订后记 605

中卷 607

第四编 京剧的鼎盛时期 607

第十八章 五四以来京剧发展概貌 609

第一节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京剧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609

第二节 社会文化思潮对京剧的影响 611

第三节 外来文化艺术对京剧的影响 618

第十九章 京剧艺术进入鼎盛时期 625

第一节 戏剧观与审美观念的变化 626

第二节 京剧在全国流行 631

第三节 票房与票友 633

第四节 京剧艺术社会地位的变化 641

第五节 演出场所的变化 647

第六节 从科班到戏校 652

第二十章 京剧剧目的新发展 657

第一节 京剧剧目的创作、整理概况 657

第二节 京剧剧目的思想内容 666

第三节 京剧剧目的艺术特点 670

第二十一章 表演艺术的新发展 673

第一节 京剧流派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674

第二节 京剧流派的新发展 697

第二十二章 京剧音乐伴奏和舞台美术的新发展 725

第一节 京剧的音乐伴奏 726

第二节 京剧舞台美术的新发展 733

第二十三章 京剧理论研究与宣传活动 747

第一节 京剧报纸与杂志 747

第二节 京剧论著 755

第三节 京剧唱片与京剧电影 767

第二十四章 京剧走向世界 771

第一节 梅兰芳访日演出 771

第二节 绿牡丹、十三旦、小杨月楼访日演出 779

第三节 梅兰芳访美演出 783

第四节 梅兰芳到苏联访问演出 789

第五节 程砚秋访问欧洲 796

第六节 京剧在新加坡 809

第五编 战争年代的京剧 819

第二十五章 抗日战争以来的京剧发展概况 821

第一节 抗战以来京剧的发展及其历史作用 821

第二节 有关京剧发展的政策措施 843

第三节 理论研究及京剧报刊著作的一般状况 856

第二十六章 国统区的京剧 871

第一节 抗战初期武汉地区的京剧 871

第二节 川、陕、湘、桂、滇、黔、晋等地的京剧 880

第三节 京剧在国统区的发展及西南剧展 907

第四节 国统区京剧艺术发展的基本特点 925

第二十七章 抗日根据地的京剧 928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的京剧 928

第二节 晋冀鲁豫根据地的京剧 949

第三节 山东根据地的京剧 961

第四节 苏皖根据地的京剧 967

第五节 抗日根据地京剧活动的基本特点 971

第二十八章 沦陷区的京剧(上) 978

第一节 平津地区的京剧 978

第二节 上海的京剧活动,海派京剧的发展 1003

第三节 宁、汉及江南地区的京剧 1025

第四节 麒麟童、盖叫天等的艺术活动 1034

第五节 沦陷区京剧艺术的基本特点 1045

第二十九章 沦陷区的京剧(下) 1051

第一节 伪满政权对京剧的利用 1051

第二节 伪满洲国的京剧演出活动 1058

第三节 伪满洲国的主要京剧班社及演员 1065

第三十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京剧 1073

第一节 抗战胜利初期国统区的京剧活动 1073

第二节 国统区的戏剧教育与班社 1083

第三节 国统区京剧界的进步活动与解放前夕的京剧艺术 1098

第四节 解放区京剧界在解放战争中的活动 1105

第五节 京剧发展的走向 1122

第六编 人物(中) 1127

第三十一章 生行演员 1129

第一节 老生演员 1129

第二节 武生演员 1186

第三节 小生演员 1224

第三十二章 旦行演员 1243

第一节 青衣、花旦、刀马旦演员 1243

第二节 武旦、老旦演员 1337

第三十三章 净行、丑行演员 1347

第一节 正净、副净演员 1347

第二节 武净演员 1368

第三节 文丑演员 1374

第四节 武丑演员 1385

第三十四章 乐师 1393

第一节 琴师、笛师 1393

第二节 鼓师 1405

第三十五章 京剧作者、导演、教师、研究者 1411

第一节 京剧作者 1411

第二节 京剧导演 1439

第三节 史论研究工作者 1445

第四节 教育工作者 1470

第五节 戏曲改革工作者 1499

中卷后记 1505

中卷修订后记 1507

下卷(第一分册) 1509

第七编 京剧的黄金时代 1509

第三十六章 京剧的新繁荣 1511

第一节 社会制度的变革与中国的旧剧界 1511

第二节 戏曲改革机构的建立及方针政策的制订 1518

第三节 戏曲研究机构和国家剧院的建立 1544

第四节 京剧艺术新的繁荣 1582

第三十七章 京剧剧目的整理、改编与创作 1604

第一节 传统剧目和流派代表剧目的整理与出版 1604

第二节 新编历史剧的创作 1614

第三节 京剧现代戏的创作 1633

第四节 京剧编剧队伍的形成 1659

第三十八章 导演制度的形成与导演艺术的发展 1661

第一节 建立导演制度是戏曲改革的需要 1661

第二节 导演制在创作实践中形成 1669

第三十九章 京剧表演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1688

第一节 京剧表演艺术在新水平上的全面综合 1693

第二节 京剧表演流派的发展与创造 1704

第四十章 京剧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1733

第一节 京剧唱腔的新发展 1734

第二节 过门与配曲的发展 1746

第三节 演唱形式与乐队编制的发展 1751

第四节 京剧中的音乐舞剧 1755

第四十一章 京剧舞台美术的发展 1759

第一节 传统戏曲的舞台美术 1760

第二节 新编剧目的舞台美术 1773

第三节 京剧舞台美术创作队伍的成熟 1789

第四十二章 京剧艺术教育 1791

第一节 政府对戏曲教育的重视 1791

第二节 设有京剧专业的戏曲学校 1794

第三节 戏校教师队伍的建设 1811

第四节 培养京剧人才的其它途径 1813

第四十三章 京剧艺术出版事业的大发展 1816

第一节 国家专业戏剧出版机构的建立和它出版的京剧图书 1818

第二节 京剧剧本的出版 1823

第三节 京剧基本理论及京剧史研究著述的出版 1831

第四节 京剧工具书及教材的出版 1841

第五节 音响和影像出版物 1843

第八编 “文革”前后的京剧 1849

第四十四章 本时期京剧发展的概况 1851

第一节 毛泽东有关文艺的批示和京剧大演现代戏 1851

第二节 “文革”冲击下从现代戏到“样板戏”的起伏 1855

第三节 粉碎“四人帮”后京剧的复苏 1857

第四十五章 “文革”前夕的京剧 1858

第一节 1964年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 1858

第二节 各地区的京剧(戏曲)现代戏观摩演出 1875

第三节 这一时期京剧现代戏发展的基本特点 1891

第四十六章 “文革”中的京剧 1895

第一节 京剧面临动乱的冲击 1895

第二节 京剧艺术的厄运和“重建”文艺队伍 1906

第三节 “文革”后期文艺政策初步调整时的京剧 1914

第四十七章 “样板戏”垄断京剧舞台 1923

第一节 “样板戏”的形成 1924

第二节 “样板戏”的“普及” 1947

第三节 “样板戏”出访国外 1956

第四十八章 “样板戏”的剖析 1960

第一节 “样板戏”的创作理论 1960

第二节 “样板戏”的艺术分析 1970

第四十九章 京剧艺术的复苏 1995

第一节 戏剧、京剧界的拨乱反正 1995

第二节 推动京剧艺术复苏的措施 2002

第三节 传统剧目和历史剧恢复上演 2012

第四节 复苏时期京剧艺术发展的基本特点 2019

下卷(第二分册) 2021

第九编 振兴京剧的新时期 2021

第五十章 本时期京剧发展的概况 2023

第一节 1980年戏曲剧目工作座谈会 2023

第二节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京剧面临的新问题 2030

第三节 关于京剧向何处去的争论 2034

第四节 关于“样板戏”问题的论争 2041

第五节 京剧表演团体在改革中前进 2046

第六节 弘扬民族文化与京剧发展的趋势 2054

第五十一章 新时期的剧目建设 2058

第一节 传统剧目重新贴演 2058

第二节 新编古代戏和现代戏的新突破 2080

第五十二章 新时期京剧舞台艺术的新发展 2129

第一节 导演作用的进一步突出和加强 2129

第二节 表演艺术的丰富和提高 2143

第三节 京剧音乐的新发展 2161

第四节 舞台美术的新面貌 2179

第五十三章 京剧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2194

第一节 京剧理论研究的基础工程 2194

第二节 京剧史、论研究的概况 2201

第三节 京剧艺术家的论著、评论和传记出版 2223

第四节 开展京剧研究的主要阵地 2246

第五十四章 振兴京剧的努力和措施 2251

第一节 中国戏曲学院及各戏曲学校的发展 2251

第二节 各种评奖、汇演、调演、大奖赛对优秀剧目和人才的奖励 2261

第三节 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业余京剧活动 2279

第四节 京剧音像、影视资料的拍摄和出版发行 2299

第五节 国家举办的一系列振兴京剧的大型活动 2310

第六节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和振兴京剧的大力支持,对推动京剧艺术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作用 2345

第十编 京剧艺术在台港澳地区和国外 2355

第五十五章 京剧在台湾和香港、澳门地区 2357

第一节 京剧在台湾的发展概况 2357

第二节 香港、澳门地区的京剧活动 2381

第五十六章 京剧在国外 2394

第一节 50年代以来京剧在国外演出一瞥 2394

第二节 中国京剧登上国际戏剧艺术讲坛 2416

第三节 外国人学习演唱京剧 2428

第五十七章 京剧对世界戏剧文化的影响和贡献 2439

第一节 中国京剧艺术在世界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2439

第二节 京剧对世界戏剧文化的影响和贡献 2444

第三节 京剧艺术在世界戏剧文化发展中产生深刻影响的原因 2449

第十一编 人物(下) 2455

第五十八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活跃在舞台前后的京剧艺术家 2457

第一节 生行演员 2457

第二节 旦行演员 2511

第三节 净行演员 2550

第四节 丑行演员 2559

第五节 京剧编剧、导演工作者 2575

第六节 京剧音乐工作者 2596

第七节 京剧舞台美术工作者 2621

第八节 京剧研究、评论、组织工作者 2625

第九节 京剧教育工作者 2643

第五十九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成长起来的京剧工作者 2699

第一节 生行演员 2699

第二节 旦行演员 2729

第三节 净行演员 2769

第四节 丑行演员 2777

第五节 京剧编剧、导演工作者 2782

第六节 京剧音乐工作者 2794

第七节 京剧舞台美术工作者 2802

第八节 京剧史论研究、评论、编辑工作者 2804

第九节 新时期的京剧教育工作者 2813

第六十章 在台、港、澳地区和国外的京剧工作者 2826

第一节 香港的京剧演员 2826

第二节 台湾的京剧工作者 2829

第三节 定居海外的京剧工作者 2838

结语 2841

下卷后记 2850

绪论 1

第一编 京剧孕育形成 21

第一章 京剧形成的社会环境 21

第一节 政治、经济、文化概貌 21

一 经济情况 21

二 政治、文化情况 23

第二节 北京剧坛面貌 27

一 戏曲演出的频繁 27

二 花、雅竞艳 29

三 昆曲(腔) 32

四 京腔与秦腔 34

第二章 徽调、汉调在北京的发展变化 43

第一节 四大徽班进京 43

一 皮簧声腔体系与徽班、徽调 43

二 四大徽班雄踞北京剧坛 47

三 徽班在北京扎根成长的原因 49

第二节 汉调进京给徽班带来的变化 56

一 汉调进京 56

二 汉调进京的主要演员 60

三 汉调演员搭入徽班后徽班的变化 63

第三章 京剧形成 71

第一节 徽班进京后演变的四个阶段 71

第二节 京剧形成的标志 76

一 在声腔板式和舞台语音上的变化 77

二 京剧的剧目 88

三 演出形式的规范化 100

第三节 北京民间演剧情况 111

一 观众与戏班 111

二 民间演出的三种方式 117

第四章 京剧形成的历史原因 125

第二编 京剧逐渐成熟 131

第五章 京剧成熟的社会环境 131

第一节 政治、经济概貌 131

一 经济情况 131

二 政治发展 133

第二节 思想文化状况 134

第六章 京剧从形成到成熟的演进 137

第一节 “前三杰”到“后三杰” 137

第二节 戏班体制的变化及其对京剧艺术发展的影响 144

一 戏班中各项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并以法规形式固定下来 144

二 “集体制”向“名角挑班制”过渡 148

三 演出收入的变化 151

四 名角挑班和戏份制出现,促进了京剧艺术的发展 152

第三节 剧目的进一步京剧化 153

一 京剧剧目的一般特点 153

二 地方戏剧目的进一步京剧化与新编演的京剧剧目 154

三 京剧剧本选集与编剧家 159

第四节 表演艺术的成熟 161

一 角色行当的完备 161

二 表演艺术向着精雅细致发展 164

第五节 京剧音乐的成就 165

一 唱腔的发展 165

二 旋律的变化 173

三 演唱(吐字、发声、运腔)技法的提高 179

第六节 舞台美术的新趋向 182

第七章 促使京剧成熟的历史诸因素 184

第一节 观众与剧场、票友和科班 184

一 观众群的扩大 184

二 演出场所的发展 187

三 票房、票友的增加 195

四 培养京剧艺术人材的主要基地——科班 204

第二节 清代宫廷戏剧在京剧形成与成熟中的作用 211

一 概述 211

二 演戏体制 213

三 清廷的控制 215

四 宫廷演戏场所 217

五 宫廷戏剧声腔剧目的演变 220

六 宫廷演剧的积极影响 228

七 清代府第演戏概况 236

第三节 梆子二簧“两下锅” 239

第四节 京剧艺人的社会组织 242

一 私寓、相姑的由来及其废除 242

二 精忠庙、正乐育化会 244

第八章 南派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248

第一节 京剧在上海的发展 248

一 京剧南来前的上海剧坛 248

二 上海徽班的发源地——里下河徽班 251

三 京剧南来 255

四 上海京班戏园及其管理体制 258

五 外国文艺形式的输入对中国戏曲的冲击 266

第二节 南派京剧的形成 269

一 梆子班南下及其演出活动 269

二 上海的徽班、梆子向京剧过渡 271

三 京、徽、梆子合演对南派京剧形成的作用 274

四 南派京剧的初步形成 275

五 南派京剧的艺术特点 278

第三节 京剧女班和女演员的出现 282

一 上海的京剧女班与女演员 282

二 天津的京剧女班与女演员 288

三 北京等地的京剧女班与女演员 290

第四节 清末民初上海的京剧科班和戏曲学校 293

一 夏家科班 294

二 李毛儿女伶科班 295

三 永胜玉科班 295

四 小金台科班 296

五 上海榛苓小学 297

六 春航义务学校 298

第九章 京剧改良运动 300

第一节 文艺革新运动 300

第二节 京剧改良理论 303

一 舆论准备——京剧期刊的产生 303

二 南社与京剧改良活动 313

三 京剧改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倾向 316

四 对京剧舞台演出形式所提出的几点改革理论 322

五 小结 324

第三节 京剧改良运动中的作家和作品 325

一 改良京剧作品概貌 325

二 改良京剧的作者 326

三 改良京剧作品的特点 327

四 介绍几部典型的改良京剧作品 328

第四节 京剧改良运动的高涨和时装新戏的勃兴 333

一 以上海为中心的京剧改良运动的高涨 333

二 辛亥革命前后北京地区的京剧改良活动 355

三 其他各地的京剧改良运动 362

第五节 时装京戏的特色及意义 364

一 概说 364

二 时装京戏的剧目与题材 365

三 时装京戏的舞台形式 367

第六节 京剧改良的衰微及其历史意义 370

一 京剧改良运动的衰微及原因 370

二 京剧改良运动的影响及其历史意义 374

第十章 京剧传向全国 376

第一节 京剧流布概况 376

一 天津 376

二 山东 377

三 沈阳 378

四 河南 378

五 杭、嘉、湖等地 379

六 长沙等地 381

七 云南、四川等地 382

八 福建 382

第二节 京剧成为全国性剧种的原因 383

第三编 人物(上) 387

第十一章 生行演员 387

第一节 余三胜 387

第二节 程长庚 391

第三节 张二奎 卢胜奎 薛印轩 王九龄 398

张二奎 398

卢胜奎 400

薛印轩 402

王九龄 403

第四节 徐小香 404

第五节 俞菊笙 黄月山 李春来 408

俞菊笙 408

黄月山 410

李春来 412

第六节 谭鑫培 汪桂芬 孙菊仙 414

谭鑫培 414

汪桂芬 420

孙菊仙 425

第七节 杨月楼 汪笑侬 王鸿寿 孙春恒 432

杨月楼 432

汪笑侬 436

王鸿寿 440

孙春恒 445

第八节 刘鸿升 潘月樵 许荫棠 446

刘鸿升 446

潘月樵 448

许荫棠 452

第九节 夏月珊、夏月润兄弟 453

夏月珊 453

夏月润 454

第十节 贾洪林 刘艺舟 王凤卿 时慧宝 458

贾洪林 458

刘艺舟 460

王凤卿 464

时慧宝 469

第十一节 王楞仙 朱素云 德珺如 471

王楞仙 471

朱素云 474

德珺如 475

第十二章 旦行演员 478

第一节 胡喜禄 478

第二节 梅巧玲 罗巧福 481

梅巧玲 481

罗巧福 485

第三节 时小福 方松林 485

时小福 485

方松林 487

第四节 谭志道 郝兰田 487

谭志道 487

郝兰田 488

第五节 余紫云 陈德霖 王瑶卿 489

余紫云 489

陈德霖 490

王瑶卿 493

第六节 余玉琴 冯子和 毛韵珂 501

余玉琴 501

冯子和 503

毛韵珂 508

第七节 路三宝 田桂凤 杨小朵 509

路三宝 509

田桂凤 511

杨小朵 513

第八节 龚云甫 谢宝云 514

龚云甫 514

谢宝云 518

第十三章 净丑演员 521

第一节 钱宝峰 庆春圃 徐宝成 521

钱宝峰 522

庆春圃 523

徐宝成 525

第二节 何桂山 黄润甫 穆凤山 526

何桂山 526

黄润甫 531

穆凤山 534

第三节 黄三雄 杨鸣玉 刘赶三 539

黄三雄 539

杨鸣玉 541

刘赶三 544

第四节 金秀山 刘永春 裘桂仙 551

金秀山 551

刘永春 553

裘桂仙 557

第五节 李连仲 559

第六节 罗寿山 张占福 561

罗寿山 561

张占福 563

第十四章 剧作者 565

第一节 余治 565

第二节 观剧道人 569

第三节 沈小庆 刘三 史松泉 571

沈小庆 571

刘三 574

史松泉 575

第四节 李钟豫 李世忠 乔荩臣 576

李钟豫 576

李世忠 577

乔荩臣 578

第十五章 乐师 580

第一节 王晓韶等六人 580

王晓韶 581

李春泉 581

樊景泰 581

程章圃 582

田新旺 582

沈湘泉 582

第二节 沈宝钧 梅雨田 583

沈宝钧 583

梅雨田 584

第十六章 教师 票友 588

柏如意 588

沈景丞 589

杨隆寿 590

姚增禄 592

孙春山 593

周子衡 595

第十七章 后台管理人员 597

阎氏父子 597

张七 598

王福 598

张富有 599

张聿光 600

上卷后记 602

上卷修订后记 60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