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高职教育的“职业化”培养
高职教育的“职业化”培养

高职教育的“职业化”培养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斌著
  • 出 版 社:沈阳:万卷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07592273
  • 页数:24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高职教育的“职业化”培养为研究对象,从高职教育“职业化”培养的意义、教师的工作技巧、工作态度、工作道德及高职毕业生的求职、工作技巧等诸多方面,全面地研究和分析了高职教育"职业化"培养的必要性及其发展趋势。本书内容全面且有针对性,文字条理清晰、行文流畅,是一部很好的高职教育“职业化”培养方面的理论著作。
《高职教育的“职业化”培养》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 高职教育“职业化”的定义 3

一、何为“职业化”? 3

二、何为高职教育的“职业化”? 5

三、高职教育“职业化”培养的特征 7

(一)职业性 7

(二)社会性 8

(三)灵活性 8

(四)规范性 8

(五)普及型 8

四、高职教育“职业化”培养的重要意义 8

第二章 “职业化”即修业 11

一、明确目标 11

二、博学励志 13

三、学而时习 15

(一)“习”大于“学” 15

(二)团队学习 16

四、忠信感恩 18

(一)责任心是“职业化”的忠诚 19

(二)忠诚不仅仅是听话 20

(三)诚信是“职业化”的工作道德 21

(四)懂得感恩 22

五、改善心智模式 23

(一)复杂问题简单化 25

(二)简单问题复杂化 26

(三)质疑思维 26

(四)发散思维 27

(五)横向思维 28

(六)右脑思维 28

(七)灵感思维 29

(八)互动思维 30

(九)逆向思维 31

(十)系统思维 31

六、创新精神 33

七、行知合一 34

(一)认识自身的情绪 35

(二)认知他人的情绪 35

(三)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 36

(四)自我激励 36

(五)人际关系的管理 37

第三章 高职教育“职业化”的工作技巧 38

一、“职业化”的教育管理 38

(一)岗位管理“职业化” 38

(二)教学工作“职业化” 39

(三)辅导员队伍“职业化” 40

(四)招生就业工作“职业化” 41

二、“职业化”的教育、教学 42

(一)培养团队的专业化 43

(二)教师知识储备多元化 44

(三)打造核心竞争力 45

(四)Marketing式的教学服务 47

三、“职业化”的信息管理 49

(一)善于收集整理信息 49

(二)智者当借力而行 51

四、“职业化”的目标管理 52

(一)增值与满意 52

(二)以信取胜 54

第四章 高职教育“职业化”的工作形象 56

一、学院“职业化”形象的要点 56

(一)CIS管理 57

(二)视觉的统一 57

(三)行文标准化 58

(四)简化创造美 59

(五)精致高雅 59

二、个人“职业化”形象的要点 60

(一)衣着与“晕轮效应” 60

(二)言在美,不在多 62

(三)细节决定成败 62

第五章 高职教育“职业化”的工作态度 65

一、学会用心做事 65

(一)不犯重复的错误 66

(二)用心做事是一种习惯 67

(三)主动追求工作 69

(四)职业即事业 70

二、培养工作态度的要领 72

(一)兼听则明 72

(二)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73

(三)人字的结构是相互支撑 74

(四)制度比情感更重要 75

(五)“窗口”意识 78

(六)创新意识 79

(七)危机意识 80

第六章 高职教育“职业化”的工作道德 82

一、注重高职教育品牌建设的整体意识 82

(一)品牌意识不仅仅是领导的事情 83

(二)追求卓越和完美 84

(三)前人种树,后人乘京 85

二、品牌形成的三个阶段 86

(一)学生自豪 87

(二)社会信任 89

(三)企业依赖 90

三、树立品牌的“三大战役” 92

(一)宣传攻势 93

(二)不战而屈人之兵 95

(三)宜小而精,忌大而全 96

四、品牌特色 97

(一)品牌信誉 97

(二)品牌成本 98

(三)品牌的Collections质量 99

(四)品牌细节 100

第七章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化”的工作技巧 102

一、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102

(一)先之,劳之,无倦 103

(二)“职业化”效益递减规律 104

二、传道,授业,解惑 105

(一)杜绝学院团队平庸化 105

(二)创新能力 107

(三)不给懒惰找借口 108

三、学院的“职业化”建设 109

(一)分工明确 109

(二)管控排程 109

(三)任务量化 111

(五)有效监督 112

(六)差距意识 113

第八章 高职学生“职业化”的求职技巧 114

一、如何规划职业生涯 114

(一)确定志向,明确职业方向 116

(二)自我评估 116

(三)确定职业生涯路线 118

(四)选择职业取向 118

(五)设计职业目标方案 118

(六)分析存在的障碍,采取相应行动 118

(七)评估回馈 119

(八)高职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参考要点 119

(九)规范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范文 120

(十)对于职业规划的建议 124

二、“职业化”的形象设计 124

(一)恰当的“职业化”形象设计 124

(二)“职业化”的礼仪设计 126

(三)“职业化”形象的自我测试 131

三、“职业化”的求职简历制作 134

(一)自荐信撰写技巧 135

(二)求职信撰写技巧 137

(三)简历的撰写技巧 139

(四)网络简历制作技巧 145

(五)视频简历制作技巧 147

四、“职业化”的面试策略 150

(一)“职业化”的应聘技巧 150

(二)“职业化”的面试技巧 163

第九章 高职毕业生“职业化”的工作技巧 178

一、如何设定工作目标 178

(一)目标明确 179

(二)目标单一 179

(三)目标有序 180

(四)知先行重 180

二、如何培养工作兴趣 181

(一)工作兴趣与特长、价值取向的关系 182

(二)工作兴趣与个性特征 183

(三)压力和责任与工作兴趣 183

(四)工作兴趣的八个发展方向 183

三、如何超前进入工作状态 185

(一)准备工作 186

(二)调查研究 186

(三)工作分析 187

(四)提前进入角色 187

四、如何步入工作现场 188

(一)整理工具设备 188

(二)开始系统化的工作 188

(三)调整心情和态度 188

五、如何让工作变得快乐 189

(一)源于热爱 189

(二)制定目标 190

(三)积极的心态 190

(四)善于宣泄 190

(五)学会宽容 191

第十章 高职毕业生“职业化”的工作方法 192

一、遵循的原则 192

(一)少说多做 192

(二)熟悉公司 192

(三)眼低手高 193

(四)虚心大度 193

(五)独当一面 193

二、如何报告工作 194

(一)明确报告的对象 194

(二)选择报告的时机 194

(三)掌握报告的原则 194

三、如何交接工作 195

(一)业务交接 195

(二)文件交接 195

(三)物品交接 196

四、如何掌握“职业化”的工作技术 196

(一)在工作中学习 197

(二)勇于实践 198

(三)学以致用 198

(四)工作要有业绩 199

五、如何创新工作方法 199

(一)属性列举法 199

(二)检核表法 200

(三)缺点列举法 201

(四)希望列举法 201

六、如何应用AAR工作法 202

(一)回顾并确认目标 202

(二)回顾“职业化”行动并改进 202

(三)抓关键点 203

(四)及时调整计划 203

(五)寻求突破 204

(六)详尽计划 204

七、如何应用约·哈窗口识人识己 205

(一)公开的部分 205

(二)盲点的部分 205

(三)隐私的部分 205

(四)潜能的部分 205

八、如何应用5S原则 206

九、如何缓解工作压力 207

(一)转移注意力 208

(二)适当发泄 208

(三)身体锻炼 209

(四)发现快乐 209

(五)解开心结 209

(六)舍我其谁 210

第十一章 增强人脉,提升人气的“职业化”法则 211

一、维护个人声誉 212

二、树立个人品牌形象 213

(一)努力塑造个人品牌 213

(二)个人品牌必须以职业道德为基础 213

(三)品牌要有自己的特点 214

三、诚信乃人气之本 214

四、借人之力,提己之名气 215

五、避免树敌过多 217

(一)“回避”不必要的冲突 217

(二)评估冲突当事人 217

(三)评估冲突的原因 218

(四)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218

六、赞美别人就是欣赏自己 220

(一)理解事物多面性 220

(二)不要过于坚持己见 221

(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 221

(四)对别人寄予希望 222

(五)赞美要发自内心 222

(六)赞美要恰如其分 223

(七)赞美要明暗并举 223

(八)赞美要关注细节 223

(九)让赞美成为自然 224

七、善于处理与领导的关系 224

(一)积极地响应主管 224

(二)记下交办任务的重点 225

(三)接受任务的注意事项 225

(四)工作不由东,累死也无功 226

(五)注意等级差别 226

(六)忠诚 227

(七)提高绩效 228

(八)留意上司的动机 228

(九)细节决定成败 228

八、要有团队精神 228

九、受人滴水恩,当以涌泉报 229

(一)诚之为贵 229

(二)表达明确 230

(三)心神交汇 230

(四)学会感恩 230

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31

(一)乐于助人 231

(二)乐于与别人分享 231

(三)乐于公关 231

(四)多些创意与细心 232

(五)助人者助己 232

(六)人气指标测试 232

十一、与人为善 235

十二、君子之交淡如水 236

十三、腹有诗书气自华 237

十四、功名看气宇 238

十五、轻财足以聚人 239

十六、贫贱不移友、富贵不移交 240

十七、善用幽默技巧 241

结束语 243

“职业化”是一种习惯 243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243

交流是一种智慧 244

缺憾是一种恩惠 244

后记 246

参考书目 24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