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古城乡志
古城乡志

古城乡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312 页
图书介绍:
《古城乡志》目录
标签:古城

第一编 大事记 1

第一章 编年纪事 1

第一节 古代部份 1

第二节 近代部份 1

目录 1

第三节 现代部份 2

第四节 当代部份 4

第二章 纪事本末捻军血战北冯沟 9

第一节 位置 15

第二节 沿革 15

第二编 地理志 15

第一章 建置 15

第三节 管理区划 20

第四节 主要村庄 20

一、古城 20

二、顶盖 22

三、庵头 23

四、东罗桥 23

五、贺西 24

第五节 村名变改 25

一、村名的由来 25

二、各村村名变革 25

第二章 自然 28

第一节 地形、地质 28

一、地形 28

二、河流 28

三、水文 29

四、土壤 30

第二节 气象 31

一、气候 31

二、物候 32

第三节 资源 36

一、动物 36

二、植物 36

三、其他 37

第四节 灾害 37

一、旱灾 37

三、雹灾 38

二、水灾 38

四、风灾 39

五、虫灾 39

六、冰灾 39

七、地震 39

一、古城乡五十八姓 40

二、各村姓氏第二节人口 40

第一节 民族、姓氏 40

第三章 人口 40

第二节 人口 41

一、1949年人口数字 41

二、1953年人口数字 41

三、1955年人口数字 41

四、1964年人口数字 41

五、1982年人口数字 41

六、1983年人口数字 43

第三节 计划生育 44

第一章 经济制度变革 46

第一节 土地制度概况 46

第三编 经济志(一) 46

第二节 土地改革 48

第三节 农业合作遂 48

第四节 人民公社 49

第二章 农业 50

第一节 粮食作物 50

第二节 经济作物 52

第三节 农田水利 53

一、洼改 53

二、井灌 54

第四节 农业机械 55

第五节 科学种田 55

第六节 管理机构 56

一、农技站 56

二、农机站 57

三、水利站 57

四、经管站 58

第七节 服务机构 58

一、种子站 58

第一节 林业概况 59

第三章 林果 59

二、拖拉机站 59

第二节 管理机构;林业站 60

第三节 绿化造林 60

第四节 林场育苗 61

第五节 队办果园 61

第六节 林业现状 61

第四章 畜牧 62

第一节 畜牧概况 62

第二节 管理机构;兽医站 63

第三节 配种工作 64

第四节 养猪工作 64

第五节 乡村兽医队伍 64

第五章 副业 67

第一节 副业概况 67

第二节 管现机构;多种经营办公室 67

第三节 各类副业 68

第四节 副业现状 69

第一节 工业概况 71

第一章 工业 71

第四编 经济志(二) 71

第二节 社办工业 74

一、农修厂 74

二、砖厂 74

三、面粉厂 75

四、服装厂 75

五、预制厂 76

一、塑料厂 77

二、电瓶厂 77

第三节 校办工业 77

第四节 其他办工业 78

一、队办工业 78

二、个体手工业 78

第五节 工业管理 78

第六节 职工福利 79

第二章 交通 80

第一节 交通概况 80

第二节 公路 81

第三节 社路 81

第四节 桥梁 83

第五节 交通管理 84

第六节 交通工具 85

第三章 邮电 86

第一节 邮电概况 86

第二节 邮电网路 86

第三节 邮电业务 87

第四节 邮电设施 87

第五节 邮电发展 87

第二节 电力设备 88

第三节 供电来源 88

第一节 管理机构;农电站 88

第四章 电力 88

第四节 用电概况 89

第五节 电工队伍 89

第六节 安全措施 89

第五章 建设 90

第一节 建设概况 90

第二节 管理机构;乡村规划办公室 91

二、现社址 93

一、原社址 93

第三节 公社机关建设 93

第四节 社属单位建设 94

一、社直单位 94

二、工业厂站 94

三、商业店站 94

四、中等学校 94

二、民用住房建设 99

第六节 建筑社 99

三、街巷建设 99

一、大队公用建设 99

第五节 农村建设 99

第五编 经济志(三) 103

第一章 商业 103

第一节 国营商业:食品站 103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商业 103

一、机构沿革 103

二、组织系统 105

三、社貌与经理管理 105

第四节 私营商业 107

第五节 中学教育 107

第三节 社营商业 107

第二节 税务沿革 108

第二章 税务 108

第一节 管理机构;税务所 108

第三节 税务概况 109

第三章 金融 110

第一节 金融机构 110

一、中国人民银行古城营业所 110

二、古城公社信用合作社 110

第二节 币制沿革 111

第三节 业务概况 112

第四章 工商管理 113

第一节 机构设置;工商管理所 113

第二节 集市贸易 115

第三节 市场行情 116

第四节 执照审批 118

第五章 粮食 118

第一节 管理机构;粮食管理所 118

第二节 征购和议购 119

第三节 供应 121

第五节 粮食市场 122

第四节 保管 122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123

第一节 党的初期活动 123

第二节 建区前党的组织 123

第六编 政治 123

第三节 建区后党的组织 125

第四节 历届党代会简况 126

第二章 政权建设 140

第一节 机构沿革 140

第二节 组织系统 142

第三节 历代人代会简况(人民代表大会) 143

第三章 行政机构 158

第一节 民政 158

一、普选 158

二、优抚 158

三、社会福利 158

六、侨务工作 159

四、婚姻登记 159

五、知识青年下乡 159

第二节 财粮 160

第三节 公安 160

第四节 司法 161

第五节 其他 162

第四章 军事 162

第一节 人民武装部 162

第二节 兵役工作 162

第三节 民兵工作 163

第四节 支前工作 164

第五节 兵事活动 165

第六节 敌伪罪行录 166

第五章 群众团体 167

第一节 青年组织 167

第五节 新闻、广播 167

第二节 妇女组织 169

第三节 农民组织 170

第四节 职工组织 170

第五节 少儿组织 171

一、土地改革 172

第六章 历次政治运动 172

三、镇压反革命 173

四、统购统销 173

二、抗美援朝 173

五、农业合作化 174

六、大跃进 174

七、文化大革命 175

八、落实各项政策 176

第二节 群众艺术 177

第一节 古城文化站 177

第一章 文化 177

第七编 文教志 177

第三节 学术创作 178

第四节 电影、电视 179

第六节 戏剧 180

第七节 书法 180

第八节 音乐 181

第九节 绘画 181

一、益都侯城遗址 182

第二章 文物 182

第一节 古遗址 182

一、耿弇家 183

二、桑官遗址 183

第二节 古墓葬 183

第三节 古寺庙 184

一、圣寿寺 184

二、冯垍墓 184

二、寿柳寺 185

三、泰山行宫 185

四、三官庙 185

五、龙王庙 186

六、三清庙 186

第四节 出土文物 186

二、冯垍碑 188

一、耿弇碑 188

第五节 金石 188

四、前疃陨石 189

第六节 古树;桑官古槐 189

三、丈八石佛 189

第七节 古地道 190

一、桑官地道 190

二、北冯地道 190

第八节 名胜 190

一、龙湾 190

二、罗桥 191

第三章 教育 192

第一节 行政机构沿革 192

第二节 建国前的教育 193

第三节 学前教育 194

第六节 业余教育 198

一、农民业余教育 198

第四节 小学教育 198

二、职工业余教育 199

第七节 专业教育 200

一、医务教育 200

二、裁缝教育 200

三、农技教育 200

四、其他教育 201

第八节 教师队伍 201

一、教师队伍的发展 201

二、教师的政治地位 202

三、教师的生活待遇 202

一、国家办学经费 203

第九节 教育经费 203

二、社队集体办学经费 204

三、历年教育经费总额 205

第十节 部份学校简介 205

一、寿光县铭真高等小学堂 205

二、寿光县兴国完全小学 205

三、寿光县第一农技中学 206

四、古城联办中学 206

五、桥子联办中学 207

六、赵家联办中学 208

七、罗桥联办中学 208

八、寿光县古城乡初级中学 209

第一节 医疗机构 216

一、古城公社医院 216

第四章 卫生 216

二、大队医疗室 217

三、妇幼保健网 217

第二节 医术改进 217

一、中医 217

二、西医 218

三、中、西医结合 218

四、著名艺术 218

第三节 疾病防治 219

第五章 体育 220

第一节 民间武术 220

一、后王的武术 220

第二节 群众体育 221

一、篮球活动 221

二、单家的武术 221

二、乒乓球活动 222

三、象棋活动 222

第三节 学校体育 222

一、体育课 222

二、体育设备 222

三、体育活动 223

四、体育竞赛 223

五、运动会 223

六、体育成绩 224

第六章 科技 225

第一节 科技组织 225

第二节 科技活动 226

第三节 科技成果 226

一、服装穿戴 229

第一节 生活习俗 229

第一章 风俗习惯 229

第八编 社会志 229

二、饮食酒菜 230

三、住房宅基 231

四、行路运输 231

五、发型 232

六、劳动分工 232

第二节 婚葬礼俗 233

一、嫁娶礼俗 233

二、丧葬礼俗 234

三、祭祀礼俗 236

第三节 节日 237

一、传统节日 237

二、重要节日 240

二、邻里资助 243

三、当会拔会 243

三、欢渡节日规定 243

一、建房帮忙 243

第四节 道德风尚 243

四、锨镢会 244

五、救济贫困 244

六、修桥补路 244

第五节 流弊恶习 244

一、赌博 244

二、买卖婚姻 245

三、抽大烟 245

四、缠足 245

五、带耳环 245

第二节 婚姻自由 246

第一节 男女平等 246

六、买婢纳妾 246

第二章 社会新风 246

一、恋受婚姻 247

二、介绍对象 247

三、征订配偶 247

第三节 喜事新办 247

一、接迎新娘 247

二、结婚典礼 247

三、集体结婚 248

四、旅行结婚 248

第四节 葬丧变革 248

一、开追悼会 248

二、设立公墓 248

三、火化 248

第六节 舍己救人 249

第五节 孝亲敬老 249

第七节 危难抚孤 250

第三章 乡规民约 250

第一节 旧时代的族规家法 250

第二节 新社会的乡规民约 251

第四章 宗教信仰 252

第一节 佛、道两教概述 252

第二节 基督教的今昔 253

第五章 言语歌谣 255

第一节 方言 255

一、时间方言 255

二、气象方言 255

三、称呼方言 255

七、用具方言 256

六、衣著方言 256

四、庭院方言 256

五、饮食方言 256

八、人体方言 257

第二节 谚语 258

一、天气谚语 258

二、农事谚语 258

三、畜禽谚语 259

四、学习谚语 259

五、节约谚语 259

六、卫生谚语 260

七、长寿谚语 260

八、其他谚语 260

第四节 民歌 261

第三节 歇后语 261

第五节 民谣 262

第六章 轶闻传说 263

一、古城显世 263

二、秫秫玛 264

三、金骡驹 265

四、鼎盖 266

五、拖肠大战 267

六、纪良先生 267

第七章 民间故事 269

一、王化光千里寻父 269

二、尹孝子 270

三、孙宝珠落户后王 270

四、朱兰英苦海逃生 271

五、胡春荣收养义子 272

六、胡儒宗帮哑女找家 273

第九编 人物志 274

第一章 烈士英名录(100人) 274

第二章 近代人物传略 282

一、王金范传略 282

二、王毓栀传略 282

三、王观海传略 282

四、李来章传略 283

五、赵文炳传略 284

六、赵文翰传略 284

七、赵长江传略 284

一、桑如桂传略 285

二、赵子文传略 285

第三章 现代人物传略 285

三、刘福祥传略 286

四、李玉莲传略 286

五、丁华金传略 287

六、胡寅传略 288

七、刘英俊件略 289

八、胡云汉传略 289

九、赵玉清传略 290

十、张庆丰传略 291

十一、王世堂传略 291

十二、王隆国传略 292

第四章 模范人物简介 292

一、“一里三英”的王老妈 292

四、“好媳妇”王俊芳 293

三、“一门六英”的赵大妈 293

二、“一烈三英”的刘爱共 293

五、“售粮万斤户”刘文亮 294

六、“售粮万斤户”杨之盛 294

七、“全军优秀基层干部”俎希亮 294

八、“先进工作者”王泽民 294

九、“模范党员”胡儒信 295

十、“模范党员”张锡贵 295

第十编 杂录 297

第一章 杂记 297

一、龙滨罗桥寿柳记 297

二、因由说 298

三、参加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的回忆 298

四、刘英俊勇拦惊马献身记 300

五、纪国文物出土记 303

第二章 随咏选录 304

一、祭扫胡寅墓 304

二、跃龙河重逢 305

三、欢呼新天 305

四、咏桑官古槐 305

五、哭健生 306

六、报党恩 306

七、前疃陨石 307

八、丈八石佛 307

九、耿弇碑 308

十、纪国文物出土 309

十一、谱志抒怀 309

《古城乡志》编写始末 310

《古城乡志》资料来源 3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