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新编中共党史教程
新编中共党史教程

新编中共党史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曹军等主编;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著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224033820
  • 页数:436 页
图书介绍:
《新编中共党史教程》目录

导言 1

第一编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时期(1919.5——1934.12) 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1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诞生前的中国社会 1

一、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政治 1

二、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经济 5

三、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7

第二节 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8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8

二、五四爱国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11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诞生 14

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及其活动 14

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成立 18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20

一、党的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20

二、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22

第二章 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26

第一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26

一、党的三大,革命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制定 26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28

三、国共合作开创革命的新局面 29

四、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32

第二节 五卅运动和全国革命高潮兴起 34

一、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 34

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36

三、统一战线中争夺领导权的斗争 37

第三节 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与党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探索 41

一、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 41

二、工农运动的迅猛兴起 42

三、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探索 46

第四节 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危害,大革命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 49

一、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 49

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52

三、大革命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 54

第三章 掀起土地革命的风暴 58

第一节 党继续高举反帝反封建大旗,独立领导革命斗争 58

一、革命进入低潮和共产党人的武装反抗 58

二、第一次“左”倾盲动主义和党的六大 63

三、井岗山工农武装割据的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65

第二节 土地革命的开展,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提出 70

一、农村根据地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 70

二、古田会议的召开,加强党和红军的建设 71

三、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74

四、第二次“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及纠正 76

第三节 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 80

一、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80

二、红军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82

三、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造成的危害,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86

第二编 党的成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时期(1935.1——1949.10) 88

第四章 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88

第一节 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88

一、遵义会议,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88

二、战胜张国焘分裂主义与红军长征的胜利 93

第二节 民族危机的加深和全国抗日民族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97

一、华北事变和一二九运动 97

二、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102

第三节 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105

一、瓦窑堡会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开展 105

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110

三、党为准备早日实现对日抗战而斗争 113

第五章 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17

第一节 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117

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117

二、洛川会议,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军事战略方针 120

三、敌后游击战争的开展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124

四、克服右倾错误,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127

第二节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129

一、抗战出现严重危机,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 129

二、坚持敌后抗战,统一战线策略的发展 131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形成 134

第三节 战胜严重困难,巩固抗战阵地 136

一、敌后战场出现严重困难,党战胜困难的政策 136

二、敌后根据地军民艰苦卓绝的斗争 138

三、党在国统区和敌占区的艰苦斗争 140

四、整风和大生产运动 141

第四节 敌后战场转入局部反攻,抗日战争的胜利 145

一、敌后战场的再发展 145

二、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党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146

三、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47

四、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49

第六章 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性胜利 153

第一节 争取和平民主,准备自卫战争 153

一、抗战胜利后的形势和党的方针 153

二、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156

三、准备自卫战争 162

第二节 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165

一、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我党打败国民党的方针 165

二、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167

三、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169

四、夺取全国胜利的行动纲领和政策 170

第三节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 172

一、解放区的土地制度改革运动 172

二、第二条战线的开辟 174

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 175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成立 178

一、伟大的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78

二、粉碎国民党集团“划江而治”的阴谋,将革命进行到底 181

三、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 182

四、人民政协会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84

第三编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1949.10——1978.11) 188

第七章 党的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的全面实施 188

第一节 建立新中国的基本蓝图 188

一、革命胜利后,中国只能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 188

二、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 191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的全面确立 193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形势和全国大陆的解放 193

二、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而斗争 200

三、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制度 203

四、建立新民主主义文化制度 206

第三节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209

一、七届三中全会,恢复国民经济的基本任务和战略策略方针 209

二、为恢复国民经济而努力 211

三、新民主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及其成功经验 218

第八章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953.1——1956.8) 222

第一节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原因 222

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最初构想 222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思考与总路线的提出 225

第二节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全面开始 232

一、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232

二、思想文化建设 236

三、政治建设 238

四、党的建设 240

五、外交工作 242

第三节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44

一、社会主义改造的稳步前进 244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加速进行和急促完成 247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和遗留问题 248

四、“一五”计划建设的成就 251

第九章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9——1966.4) 254

第一节党的八大和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254

一、“十大关系”和一系列新方针的提出 254

二、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56

三、八大以后的进一步探索 259

四、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261

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失误和纠“左”的曲折 264

一、党内“左”的思想的滋长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264

二、“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266

三、纠“左”的努力及其中断,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 267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和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继续探索 271

一、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制定和贯彻 271

二、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273

三、政治上“左”倾错误的发展和经济上调整任务的胜利完成 277

第四节 十年建设的成就和探索中的两个发展趋向 282

一、十年建设成就 282

二、十年探索中,党的指导思想有两个发展趋向 284

第十章“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和对“文化大革命”的各种形式的抗争 288

第一节“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全国大动乱 288

一、“文化大革命”爆发时的国内外形势 288

二、党和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国内的政治状况 289

三、“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导火线 291

四、两次中央全会与“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293

五、全国动乱局面的形成 295

第二节“全面夺权”的新阶段,全国动乱的升级 296

一、“一月风暴”掀起夺权狂潮 296

二、老一辈革命家的二月抗争 298

三、全国动乱的升级 299

四、“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 301

第三节 林彪集团的覆灭和纠正“左”倾错误的受挫 303

一、在“左”倾方针指导下的“斗、批、改”运动 303

二、林彪集团的篡权阴谋及其失败 304

三、林彪集团的覆灭 305

四、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及其受挫 307

第四节 打开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310

一、“左”倾错误造成的外交纠纷的纠正和对外关系的指导思想 310

二、中美关系缓和和中日建交 311

三、中国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与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恢复 313

第五节 江青集团的覆灭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315

一、动乱的再起和围绕四届人大的斗争 315

二、1975年的全面整顿及其反复 317

三、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 319

四、“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 321

第十一章 徘徊前进的两年 323

第一节 全党全国揭批“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323

一、粉碎“四人帮”后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323

二、社会的初步安定和复苏,拨乱反正的严重障碍 324

三、党的十一大,继续坚持“左”的错误 327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和新的冒进 330

一、国民经济得到很快恢复和初步发展 330

二、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国民经济的新冒进 331

第三节 拨乱反正的初步展开,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334

一、拨乱反正在严重障碍中初步展开 334

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突破口 339

第四编 党领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1978.12——1999.12) 344

第十二章 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344

第一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 344

一、中央工作会议 344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346

第二节 拨乱反正的全面展开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351

一、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351

二、调整社会关系 355

三、加强党的建设 357

四、调整国民经济,农村改革开始起步 359

第三节 党的十二大,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361

一、党的十二大,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纲领的制定 361

二、农村改革的突破与城市改革的起步 364

三、“六五”计划的完成与“七五”计划的制定 365

第十三章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368

第一节 全面改革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68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368

二、实行对外开放与“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372

三、整党和精神文明建设 375

四、党的十三大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79

第二节 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中继续前进 383

一、治理整顿的开始和1989年的政治风波 383

二、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和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继续 387

三、抓紧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389

四、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 393

五、十年规划、“八五”计划的制定和开始执行 395

第三节 新时期对外关系的调整 396

一、新时期对外关系的方针 396

二、党和国家的对外工作 398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401

第一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形成 401

一、邓小平南方谈话及其重大意义 401

二、加快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步伐的新部署 405

三、党的十四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化 407

四、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411

第二节 加速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413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413

二、改革的全面推进与跨世纪宏伟蓝图 415

三、开展反腐败斗争,推进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418

四、宏观调控的决策与“软着陆”的实现 421

第三节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422

一、邓小平逝世与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庄严宣告 422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开始化为现实 425

三、党的十五大,跨世纪的战略部署 426

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步伐 430

后记 43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