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国家地震局获奖科学技术成果汇编  1979-1986年
国家地震局获奖科学技术成果汇编  1979-1986年

国家地震局获奖科学技术成果汇编 1979-1986年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编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431 页
图书介绍:
《国家地震局获奖科学技术成果汇编 1979-1986年》目录

目录 3

1979-1981年度 3

一等奖(5项) 3

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的预报 3

DD-1型短周期地震仪 3

北京电讯传输地震台网的建设 4

ZYZY型海洋重力仪 5

电信传输地震台网数据处理专用软件系统 6

二等奖(38项) 6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的综合研究 6

西南烈度区划的综合研究 8

SDZ-1双向电磁式振动三轴仪 8

三维电磁感应数值理论及其在渤海地区地磁短周期异常研究中的应用 9

地震震源过程的理论研究 10

应力途径和岩石破坏前兆 12

10000公斤/厘米2高压三轴容器 13

北京地区地壳构造的研究 14

北京、四川和西藏地区重力固体潮观测研究 14

多层砖房抗震研究 16

强震观测及其数据处理研究 16

《中国地震烈度表》(1978) 17

《海城地震震害》 18

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弹塑反应分析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19

地基与土坝的抗震研究 20

实时SHY语言与BASIC-D2语言 20

地震电报自动处理及小型地震数据库的建立 21

“论相位测距的周期误差”和“论激光测距的最佳观测时刻” 22

YJ-73型压磁应力计 23

DK-1型宽频带地震仪 24

南京长江大桥反应与抗震性能的分析研究 24

新丰江水库地震的研究 25

中国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和现代构造形变特征 26

京津唐地区深部结构的研究 27

亚欧地震构造图及其说明书 28

地震活动性图象 29

带填充墙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问题 30

高炉抗震分析 31

《中国地震》 31

JZD-1型测氡仪 32

CBY型爆破地震仪 32

深井短周期地震计及其观测技术 33

兰州、天水两市区建筑场地抗震区划 34

PTY-8地震遥测设备 35

768多路数字化地震遥测设备 36

768自动换纸墨水记录器 36

768单路无线地震遥测设备 37

“152自行炮车振动测量分析”及“坦克装甲车辆振动研究” 38

三等奖(165项) 39

北京地区地震活动的构造特征 39

中国及邻区强震分布特征 40

用图象识别法研究强震发生的动力因子 40

闭锁断层的应力场分析 41

唐山地震孕育过程的数字模拟 41

脉动变化震群活动与大地震孕育过程的研究 41

试论中亚地区板块碰撞带的现代构造 42

余震的衰减扩展和爆发性余震(余震异常的统计识别) 42

影响近震震级的物理因素 43

华北地震序列的随机模式 43

地震仪的暂态特性及其对地震波形的影响 44

受压闭合断层的断裂力学分析及其扩展规律 44

溧阳-介休-五原北面地震带强震的破裂特征 44

加速扩展的圆盘形位错的远场辐射原理 45

威斯特里花岗岩的热开裂 45

地壳基本应力场的探讨及横向不均匀性引起的应力场变化 46

北京台网中心DTK-25控制监测台 46

岩石标本在单轴压缩下破坏前后磁化率的变化 46

地震磁现象的物理基础和野外观测 47

763型长周期地震仪 48

DW-1型地震仪(五倍强震仪) 48

利用地震面波研究中国地壳构造 49

沙特阿拉伯700km人工地震测深剖面的解释 49

北京-萨哈林剖面地幔纵向速度结构 50

我国地震基准台网观测系统的正规化与国际资料的分析交换 50

我国地磁测量实用标准的建立、国际比测以及国内标准的统一 51

毫秒级地震记录对时服务装置 51

地下核试验的侦察、识别和速报 51

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构造图及说明书 52

临汾盆地地震活动性 52

华北东部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研究及其意义 53

中国板内地壳动力学及板内地震 54

地震驱动力及震源区空间应力状态的有限元分析——以邢台地震为例 55

地震地质在近期地震预报中的作用及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55

唐山地震北京地区震害分布规律及震害预测 56

我国水库地震及有关成因问题的讨论 57

喜马拉雅地区的地震活动与近期地壳运动 58

破裂前兆的研究 58

据花粉分析试论北京地区全新统的划分 59

燕山地区北西向断裂构造基本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探讨 60

《大地电磁测深论文集》 60

中国大陆区域重力场的基本特征 61

地震危险区划方法和影响场研究——以华北东部某些地区为例 61

第四纪沉积地层古地磁研究及近两千年来的地磁极章动 62

地下氡、氢、甲烷预报地震的研究 63

渤海及其邻近地区的地温场初步分析 64

华北平原地壳内部低阻低速层成因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 65

京津唐地区居里面的研究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65

地下水某些离子预报地震机制的研究 66

砂土液化的地质标志及其预测 66

新丰江水库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和库区微震震源力学的研究 67

缝块系统的变形与地震活动性 68

华北地区深源岩石的初步研究 69

地下水动力学前兆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70

利用C14年代测定方法研究渤海沿岸(包括滦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海陆演变及近代构造运动 70

京、津、唐和周围地区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及其地震活动性的关系 71

QJD-A型气敏仪研制 72

渐进式地震预报及三个理论问题的讨论 72

华北近期强震危险区综合预报方法的初步探讨 73

唐山7.8级地震孕育过程及中期前兆分析 73

大震前区域地震活动性特征 74

岩石破裂与氡含量变化关系的实验研究及单轴压力下样品破裂过程中几种化学参数变化的实验结果 74

1980-1981年地震短临监视预报工作成果 74

1979-1981年计算机系统维护和数据服务 75

大地震前后区域地震活动迁移、聚散及强余震活动持续时间的研究 76

地磁“红绿灯法”的统计检验 76

“唐山地震前的断层活动与地应力积累”和“伴随前兆蠕动和震后滑动准静态形变” 77

“华北地区地应力测量”和“河北省易县石英闪长岩中水压致裂法与应力解除法原地应力测量” 77

“倾斜断层错动产生的应力场”和“强余震空间分布特征初步讨论” 78

山西地堑系及其地震构造 79

“唐山地震烈度分布与地质构造关系”及“唐山 7.8级大震烈度说明书” 79

“华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的光弹模拟实验”和“华北地区大震后局部应力场调整的光弹模拟实验” 79

“唐山7.8级地震断层活动特征”和“京津唐地区现代断裂运动特征” 80

金川矿区原岩应力测量和构造应力场的研究 81

DX-1型超低频信号发生器 82

768(SY-81型)数字应力仪 82

SZ-2型数字石英钟 83

地震模式与地震预报的研究 83

FBD-1型超低频峰值电压表 83

用地震波运动学和动力学异常特征进行地震预报的研究 84

陕、甘、宁、青四省(区)地震烈度区划图及其工作报告和说明书 85

几个浅源大震前后视电阻率变化的观测结果 85

甘肃地震(1954-1979年)仪器观测资料 86

《甘肃地震资料汇编》 86

陕、甘、宁、青四省(区)1∶100万地震地质图 87

陕、甘、宁、青七级以上大震构造背景研究 87

甘肃农村民房抗震性能 88

松潘-平武地震强震记录及其谱分析 88

《大地电磁测深论文集》 89

PZ40型数字地电仪 89

甘肃省水化观测点考察报告 90

南北地震带和滇西地区多次七级强震前地下水中氡含量的变化 90

中国-比利时王国重力固体潮合作研究——兰州对比观测结果 91

厚壁结构计算手册 91

计算技术的改进与推广 92

1.5t单项水平电液振动台改装设计研制和试验 92

《唐山地震震害经验初步总结》 93

上部结构与弹性半空间共同作用的研究 94

结构振动和地面运动的反演计算方法 94

桥梁振动的试验与计算分析 95

桥梁震害资料汇编 95

火箭推力筒在实测中的应用 96

在地表冲击波作用下浅埋框架结构的动力反应 96

弹塑性波传播的有限元解法和非正交级数解法 97

701型拾振器和放大器 97

含水地层中的地震波传播 98

同步起振机 98

爆破地震效应的分析 99

在循环荷载下土的屈服强度和永久变形速率 99

丹江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 100

ZB-77型整体水平摆倾斜仪 101

ZB-7型水平摆倾斜仪长期稳定性的测试与分析 101

固体潮水平分量与地震预报 101

DJS-131机BASIC语言扩充设计及软硬件维护方法的研究 102

京津唐地区地壳测深资料的解释 103

连云港-临沂-泗水测深剖面及临沂8.5级地震深部构造背景 103

“论京津唐地区地震活动的人工地震测深”及“从地震测深看华北盆地地壳深部构造的若干特征” 104

人工地震地壳测深仪器 104

DQY-6A型六线电子倾角仪 105

上海地区地震史料汇编 105

川藏烈度区划图及说明书 106

东北地区地震危险区、烈度区划研究及地震基本烈度鉴定 106

四川地震资料汇编(一、二卷) 107

线性观测理论及其在中长期预报中的应用 107

1973年炉霍7.9级地震考察 108

中长周期地震仪的改进 108

西南地区构造应力场与板内强震活动 109

我国西南地区若干地震地质问题的讨论 109

768-09核子旋进磁力仪 110

SD-74型数字地电仪研制 110

1976年龙陵地震资料汇编 111

龙陵地震及其前兆特征的研究 111

故障率理论在地震预报中的作用 112

东南沿海地区的震源机制和构造应力场 112

鄂西、豫西、湘西地震区划 113

新丰江水库区诱发地震的余震活动 113

DSL-1型单分向流动地震仪 114

JGC-2结构脉动功率谱密度(P.S.D)测量系统的设计与研制 114

中国大陆内的板块构造和华北地区的地震预报 115

《唐山地震目录》 115

华北地壳应力场的基本特征 116

江苏地震历史资料汇编 116

小核旋仪改进 117

重力基点联测结果的精度估算 117

1/100万山东省地震烈度区划报告(八张附图) 118

关中地区及邻区地震活动的特征 118

陕西活动构造与地震关系研究报告(分三部分) 119

内蒙古地区地震的震源机制与区域应力场的研究及强震前震源区主压应力轴转向问题的探讨 119

宁夏及邻近地区地震震源机制与地震活动性的探讨 120

JW-1型自动平衡记录仪 120

爆破观测和我国东南地区深部构造的初步研究 121

地下水动态研究——水位、水氡影响因素分析 121

三分向中强震地震计 122

三分向中长周期地震计 123

地震前兆遥测设备 123

脉冲调幅调频遥测设备 123

地震触发器 124

768遥控及标定装置 124

山西地震史料搜集辑录和考证选编 124

KEC-79宽频综合场强仪 124

DZd-781型地震电磁波测试仪 125

对埋地极板计数器观测系统性质的分析 125

新疆1971-1979年五级以上破坏性地震预测预报 125

青(海)-新(疆)铁路线(新疆境内)地震基本烈度鉴定报告 125

新疆地震震源机制的研究 126

一等奖(4项) 129

电信传输地震台网观测分析处理系统(768工程)的总体设计和总联调 129

1981-1982年度 129

1976年松潘、平武7.2级地震中短期预报 130

白家疃地震台的地磁观测记录与报告(1979-1981) 130

DZY-2型海洋重力仪 131

二等奖(10项) 132

中国活断层的研究 132

中国地震震源机制的研究 132

《中国东部地震目录》 133

《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1979-1980两卷) 134

华北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及其应力场基础 134

结构振动的输入反演计算方法 135

重力固体潮综合研究 136

FSQ型浮子水管倾斜仪 137

WB-10型微波通话机 138

SD-1型数字大地电磁测深仪和软件系统及其应用 138

三等奖(103项) 139

不完整岩石样品的破裂与摩擦滑动 139

唐山地震震源机制及震源机制解的数值方法 140

地震前地电阻率异常变化 140

唐山地震前后京津唐地区地磁场的变化 141

《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1976-1978) 141

我国华北地下深部应力测定及其分布特点 142

北京电信传输地震台网无线传输台站的建立和信号传输 142

《北京地震台网观测报告》(1978-1982) 143

北京地磁传输台网更新(DCT-2中心)系统 143

CJ-LC型自动换带慢速磁带记录仪研究 143

华北断块区地震构造特征及其动力学联合作用模式 144

高温高压岩石三轴(固体介质)实验装置及周口店花岗闪长岩力学性质的实验研究 144

广东核电站地表活动断层鉴定及深部地震转换波测量结果 145

我国七个大型在建水电工程蓄水后诱发地震可能性的初步评估 145

地震灾害与易损性分析 146

14C年代测定在晚第四纪地层划分和新构造研究中的应用及14C年代测定自动处理装置的开发 146

图象分析系统在地震地质和其他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147

从地堑扩展速率估算强震重复率兼论华北地区地震危险性 147

唐山及其邻区热流值的分布 148

三斗坪、葛洲坝水利枢纽地震构造背景和活断裂的鉴定 148

唐山地区大地电磁测深结果及华北地区二维大地电磁测深正演问题 149

唐山等大地震的前兆异常及大陆地震预报程序的研究 149

大陆地震构造的基本特征 150

中国大陆地震的短临前兆和地震预报程序的研究 151

“唐山地震前后的异常变化与强烈地震预报问题的研究”成果系列 151

中国几次强震前流体地球化学前兆特征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152

我国15年地震地下水观测所获得的主要结果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152

大震孕育过程的地震活动图象 153

关于我国地震前兆观测方法监测预报现状的分析研究 154

1977-1982年全国地震趋势预测情况分析 154

论中国地震台网的监测效能 155

水氡突跳和区域性突跳频度预报方法的研究 156

地下水野外分析监测车试制 156

地震目录处理系统 157

唐山地震前地壳的异常隆起及无震蠕动 158

1980-1982年地震观测成果(地电方法) 158

1980-1982年室内水准测量成果 158

1981年青海乌兰乌拉湖6.8级地震的短临预报估计 159

1982年甘孜6.0级地震的短临预报 159

DZB-1型地震仪自动标定器研制 160

四川二滩电站地应力测量研究报告 160

跨断层短基线、短水准流动测量 161

关于我国大陆1982年地震趋势的讨论及分析意见 161

陕、甘、宁、青四省(区)强地震目录 161

平凉地震台地电观测资料 162

定西地震台测震资料 162

兰州地磁观测报告 162

平凉地震台水氡观测资料 163

《中国活动构造典型卫星影象集》 163

1976年唐山地震震害图(1∶20万) 164

激光测距仪频综系统 164

我国几类地倾斜台站测定γ值的精度及其分析和倾斜固体潮观测 165

秦岭-大别山构造带两侧爆炸地震学研究 165

MJ型微振加速度仪 166

初论华北大陆地震与地壳深部的相关特征 166

柏各庄-丰南-丰宁地壳测深剖面资料的解释 167

我国首次海中大型爆炸工程及1981-1982年华北地区Pn波走时变化的初步研究 167

大震形变场的研究 168

对1975年海城7.3级地震的中期预报 168

提高流动重力、地磁观测的精度和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169

对野外测量实行经济责任承包的管理办法 169

DSL-3型三分向短周期流动地震记录仪 170

样条函数法解弹性矩形板的振动问题 170

新丰江库区小震震源机制与震源参数测定的研究 171

1981年广东海丰震群的震源过程——震源区破裂发展的“闭领域”模式 171

广州台1978-1982年地磁观测报告 172

定襄台1980-1982年测震观测资料 172

太原台1978-1982年地形变观测报告 172

太原台1978-1982年地电观测报告 173

太原台1978-1982年地应力观测报告 173

江苏省地震地下水动态观测网的建设 173

连云港地震台地震观测 174

《爆破地震效应》 174

福建省地震历史资料汇编 174

地震观测报告 175

宁夏地震目录 175

ZC-1型钟差计 175

江西永平爆破水化学效应的初步研究 175

佘山台地磁观测报告 176

云南省地震目录(1965-1975年) 176

昆明台地震观测成果(1978-1982年) 176

昆明台重力固体潮观测成果 176

云南省—等水准网平差与统一全省高程推算 177

新丰江水库5.3级地震区三角网平差和震源参数反演 177

青海省地震目录 177

1937年托索湖地震形变带库库马断裂带强震构造背景地质考察报告 177

青海省湟水流域地震地质考察报告 177

强震发震地点的破裂场标志和强震危险性估计 178

震源孕育的膨胀-蠕动模式及地震前兆的物理机制 178

唐山地震煤矿区烈度的空间变化与地下工程震害 178

陕西省台网报告与地震目录(1971-1982年) 178

流动重力观测资料 179

《新疆富蕴地震断裂带》 179

辽宁省深井地下水动态观测网建设 179

地震空区与逼近地震 180

1933年迭溪7?级地震遗迹考察与研究 180

四川省地下水动态观测网建设 181

1972-1980年流动重力复测资料:唐山地震前震中区的重力变化 181

饱水岩石超声振氡实验研究 181

流动重力复测观测资料 182

《广西省地震志》 182

震前某些动物行为异常原因的研究 182

文安-霸县地区地壳隆起的研究 183

1983-1985年度 187

一等奖(6项) 187

场地条件对震害和地震动的影响 187

结构与介质分析的半解析元法 188

DZR-Ⅱ型人卫激光测距仪研制 189

地震预报方法的系统研究 189

华北地区和南北地震带近期强震危险性的判定与研究 191

天文地质基本问题的研究 192

二等奖(20项) 195

二滩地区断裂活动性的研究 195

中频振动标准装置 196

豫北安阳小区现有房屋(多层砖房)震害预测 197

兰州电信传输地震台网和武威无线遥测地震台网的建设 198

SSY-Ⅱ型石英伸缩仪 199

重力仪研制和标定实验室的建设 199

CBP-1型便携式测频仪 201

SQ-70型石英水平摆式倾斜仪 201

南京基准地震台测震观测 202

苏南核电站地震烈度综合评定及地震危险性与地震动的分析研究 203

SD-1型深井地声仪 205

小浪底水库坝址工程地震工作报告 206

安徽无线传输地震遥测台网建设工程 207

鲜水河断裂带地形变监测网的布设与测量 208

昆明电信传输地震台网建设工程 208

广澳开发区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影响小区划 209

《1966-1976年中国九大地震》 210

《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 210

中国地震地磁基本台网正规化、标准化建设的科学管理 211

全国地壳垂直形变速率图 212

三等奖(76项) 213

正交和斜交破裂过程的研究及其在邢台地震的应用 213

中亚、东亚大陆地震活动特征 213

ZZZ-1型质子旋进式磁力仪 214

768工程在北京台网的实施及发展 214

中国大陆及其边缘海上地幔P波速度结构 215

大地震速报 215

震磁效应物理机制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216

图象识别法在磁爆预报中的应用 217

模式识别方法在地震预测及潜在震源判定中的应用 217

异种机通讯网络系统RSNET 218

作好科技资料、档案的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 219

DCM-1型数字地磁脉动观测系统 220

摩擦滑动的稳定性理论及本构关系的研究 221

湖南镇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 221

SSJ-1数字水位记录仪及SSY-1多址遥测设备的研制 222

华北地区深部构造与强震活动性的研究 223

断层崖研究及海原地震断层位移分布 224

与地震相关的岩石破坏过程中若干力学特征等实验研究 225

天然地震PS转换波合成地震图及华北大震区深部构造标志的研究 226

河北平原及其周围地区新构造图 227

重力固体潮观测新技术和地震研究 227

华北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及震源构造的图象识别研究 228

《中国八大地震震害摄影图集》 229

科技人员外语培训教材建设 229

引潮位的计算机代数演绎展开 230

全国地震水化观测资料汇编(一册、二册) 230

地震序列及晚期强余震的研究 231

中国地震前兆资料图集及前兆特征分析研究 232

TJ-1型体积式应变仪的研制 233

SZW-1型数字式温度计 234

DSJ型断层活动测量仪的研制 234

中国东部原地应力测量及现今构造应力场研究 235

二滩水力开发可行性研究——高拱坝抗震分析 236

唐山强震实验台阵及近场加速度记录 237

砖房抗震性能的足尺模型试验研究 239

RLJ-1型差容式力平衡加速度计 240

JZ-1型共振柱试验机 240

混凝土坝原型振动试验 241

人工透射边界的研究及其应用 242

桩基冲击振动效应分析 243

ZD8型地电仪 244

我国大陆中强地震前地电阻率异常的分析研究 244

新编烈度区划图原则方法的研究——海原活断层研究 245

地震水文地球化学观测技术规范 246

独立模型法区域网平差FORTRAN语言程序 247

全国基本台站定点形变连续观测台网专业技术管理与服务 248

光波测距中近地面大气折射率零梯度的测定精度 249

TCM-1型高精度测温仪 250

中国比利时固体潮合作观测资料 251

激光测量仪器研制及标定实验室的建设 251

唐山地震区地壳上地幔结构特征 252

华北重力变化与地震活动性关系研究 253

水准标尺双频激光干涉检定器 253

WD-A型微型机地电仪 254

海城地震区深部构造特征的研究 255

沈阳电信传输地震台网的建设 257

南黄海6.2级地震中期预报 258

地震重力重复测量规范 259

苏南无线电信传输台网建设 260

天津电信传输地震台网建设 261

TDL-Ⅱ型流量自动测量仪和CY2691型电导自动测量仪的研制 262

单项与多维判据的模糊分析与优选 263

模糊数学方法在地震预报研究中的两项应用 264

山西省临汾无线遥测地震台网 265

油井动态与地震关系研究 266

1985年禄劝地震速报趋势判断和综合考察研究 267

高层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研究 268

“8301工程”近场地面运动的观测与研究 268

1812年尼勒克地震 269

1985年9月12日新疆乌恰南6.8级强余震的预报 270

上海电信传输地震台网建设 272

1906-1948年徐家汇地震台5.5级以上地震记录汇编 273

《地震科技声象资料片》和《中国内陆地震》影片的编导 274

土地电机制研究 275

鲜水河断裂带近代构造活动与地震 276

单轴压缩实验中压机刚度对大理岩声学性质的影响 277

中国大陆地区地震成因的初步讨论 278

黄土地区地震地面运动特征的研究 279

1986年度 283

一等奖(2项) 283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以及1∶400万《中国及邻近海域岩石圈动力学图》 283

广东琼北地震基本烈度复核 284

二等奖(6项) 284

水平摆倾斜仪观测资料全国评比五连冠(1981-1985年) 284

RZB-1型电容式钻孔应变仪 285

华北北部地区地质模型与强震迁移 286

地震作用下砂土及轻亚粘土液化的预测 287

地震群测群防的整顿与建设 288

六五期间我国工程地震的科学管理 288

三等奖(33项) 289

全国763长周期地震仪观测台网的建设 289

黄子洞地电台的现代化建设 290

西安市地震小区划 291

民乐盆地地震危险区地下水水化学监测预报研究 292

用地震尾波和烈度分布资料研究中国地区的地震波衰减和Q值 292

唐山地震热力源的研究和破裂过程的三维分析 293

前震和余震序列的研究 294

地震短期前兆的空间分布特征 295

地震活动性及其预报指标的研究 296

地电阻率正常变化(非震干扰)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297

地磁观测成果(1980-1984年) 298

辽南地区海岸地貌新构造运动 298

应变固体潮研究 299

河北省邯郸无线传输地震台网建设 299

MY-1系列地形变遥测记录仪 300

1986年5-7月上海地震谣言对策及社会经济效果 301

DSY-Ⅱ多路数字化地震遥测设备 301

西昌无线传输地震台网建设 302

1976年盐源-宁蒗地震总结 302

全国大地形变台网专业技术管理 303

关于1985年我国地震形势分析和对1986年全国地震趋势的预测 304

交流电阻率方法试验和研究 305

土体介质与结构物的动力相互作用 305

地震前兆信息资源开发中的系统方法及几项应用 306

应变固体潮理论值计算与调和分析 307

三维重力正反演计算地壳的方法和程序 308

华北大地热流与地震活动性 309

地壳深部构造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309

TH-1型碳化物合成装置的研究 310

广西平果铝厂厂区及附近断层活动性鉴定 310

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地震工作综合研究报告 311

廊坊市工程地震研究 311

干冲-木棠断裂的活动性研究报告 312

1979-1981年度地震系统各单位四等奖项目(294项) 313

1979-1981年度地震系统各单位五等奖项目(310项) 331

1981-1982年度地震系统各单位四等奖项目(139项) 351

1981-1982年度地震系统各单位五等奖项目(251项) 361

1983-1985年度地震系统各单位四等奖项目(189项) 377

1983-1985年度地震系统各单位五等奖项目(566项) 391

附录 全国科学大会受奖单位及受奖成果目录 42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