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中国鲁东造山带岩石圈动力学
中国鲁东造山带岩石圈动力学

中国鲁东造山带岩石圈动力学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凌贤长,蔡德所著
  • 出 版 社:雅园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2001
  • ISBN:9629860724
  • 页数:272 页
图书介绍:
《中国鲁东造山带岩石圈动力学》目录

第一章 中国鲁东造山带基本特征 1

1.1中国鲁东地区地质研究历史 1

1.2中国鲁东造山带地质特征 4

1.3中国鲁东造山带地球物理特征 9

1.4中国鲁东造山带边界确定 12

第二章 中国鲁东造山带变质中酸性侵入杂岩 19

2.1引言 19

2.2变质中酸性侵入杂岩地质特征 23

2.2.1石英闪长岩地质特征 24

2.2.2花岗闪长岩地质特征 24

2.2.3二长花岗岩地质特征 25

2.2.4浅色二长花岗岩地质特征 26

2.3变质中酸性侵入杂岩岩石学特征 26

2.3.1石英闪长岩岩石学特征 26

2.3.2花岗闪长岩岩石学特征 29

2.3.3二长花岗岩岩石学特征 30

2.3.4浅色二长花岗岩岩石学特征 31

2.4变质中酸性侵入杂岩化学特征 32

2.4.1变质中酸性侵入杂岩岩石化学特征 33

一 石英闪长岩岩石化学特征 33

二 花岗闪长岩岩石化学特征 33

三 二长花岗岩和浅色二长花岗岩岩石化学特征 37

2.4.2变质中酸性侵入杂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7

2.4.3变质中酸性侵入杂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1

2.5变质中酸性侵入杂岩成因探讨 45

2.6变质中酸性侵入杂岩形成时代 55

本章小结 56

第三章 中国鲁东造山带榴辉岩 57

3.1引言 57

3.2榴辉岩产状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63

3.2.1晚元古代变质中酸性侵入杂岩中榴辉岩 63

3.2.2早—中元古代超基性岩中榴辉岩 65

3.2.3早元古代层状变质岩系中榴辉岩 68

3.3榴辉岩岩石学与矿物学特征 75

3.3.1榴辉岩岩相学特征 77

一 含柯石英及其假象榴辉岩 77

二 含兰晶石、黝帘石及多硅白云母等榴辉岩 80

三 石榴石—绿辉石—石英组合榴辉岩 82

四(角闪石)石榴石—辉石岩及有关岩石 83

3.3.2榴辉岩矿物化学特征 84

一 石榴石化学特征 84

二 单斜辉石化学特征 90

三 角闪石化学特征 95

四 多硅白云母化学特征 98

3.4榴辉岩化学特征及原岩属性 102

3.4.1榴辉岩常量元素化学特征 103

一 含柯石英及其假象榴辉岩常量元素化学特征 103

二 含兰晶石、黝帘石及多硅白云母等榴辉岩常量元素化学特征 110

三 石榴石—绿辉石—石英组合榴辉岩常量元素化学特征 112

四(角闪石)石榴石—辉石岩及有关岩石常量元素化学特征 113

3.4.2榴辉岩稀土元素化学特征 115

一 第一种稀土配分型式 115

二 第二种稀土配分型式 119

三 第三种稀土配分型式 120

四 第四种稀土配分形式 121

3.4.3榴辉岩微量元素化学特征 122

3.4.4榴辉岩锶同位素化学特征 125

3.5榴辉岩变质及变形作用 128

3.5.1榴辉岩化期变质及变形作用 129

一 峰期变质阶段(M2) 130

(1)峰期变质阶段矿物共生组合 130

(2)峰期变质阶段P—T条件 131

(3)峰期变质阶段变形特征及其变质效应 139

二 峰期前进变质阶段(M) 145

三 峰期后退变质阶段(M31) 147

3.5.2榴辉岩化期后叠加变质及变形作用 152

3.5.3榴辉岩事件P7t轨迹及其动力学 161

3.6榴辉岩形成时代浅析 164

3.6.1榴辉岩形成时代地质依据 167

3.6.2榴辉岩同位素年龄简评 169

本章小结 173

第四章 中国鲁东造山带晚元古代区域变质作用 174

4.1引言 174

4.2区域变质岩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175

4.2.1片麻状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类 175

4.2.2斜长角闪岩类 175

4.2.3变粒岩—片麻岩—片岩类 180

4.2.4大理岩及钙硅酸盐岩类 185

4.2.5麻粒岩类 188

4.3区域变质作用特征及其演化 190

4.3.1峰期变质阶段矿物共生组合 191

一 片麻状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中峰期变质矿物共生组合 191

二 斜长角闪中峰期变质矿物共生组合 192

三 变粒岩—片麻岩—片岩中峰期变质矿物共生组合 193

四 大理岩及钙硅酸盐岩中峰期变质矿物共生组合 195

五 麻粒岩中峰期变质矿物共生组合 195

4.3.2峰期变质阶段变形特征及其变质效应 197

4.3.3 峰期变质阶段P—T条件 203

4.3.4峰期后退变质阶段矿物变化及P—T条件 209

4.3.5变质作用PIt轨迹及其动力学 211

本章小结 213

第五章 中国鲁东造山带前寒武纪构造变形 214

5.1引言 214

5.2吕梁变形旋回(LLD) 215

5.2.1第一变形幕(D1) 215

5.3四堡变形旋回(SPD) 220

5.3.1第二变形幕(D2) 220

5.4晋宁变形旋回(JLD) 223

5.4.1第三变形幕(D3) 223

5.4.2第四变形幕(D4) 227

5.4.3第五变形幕(D5) 237

本章小结 240

第六章 中国鲁东造山带岩石圈动力学过程 241

后记 249

矿物代号 251

参考文献 253

英文摘要 26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