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山西晚古生代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
山西晚古生代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

山西晚古生代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程保洲主编
  • 出 版 社: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537704899
  • 页数:253 页
图书介绍:中国煤田地质总局1类地质研究项目:本书是研究克拉通陆表海类型煤盆地成因过程的学术专著
《山西晚古生代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地层发育与地层单位 5

第一节 沉积基底 5

第二节 地层分区 6

第三节 地层单位 6

一、本溪组 7

二、太原组 7

三、山西组 9

四、下石盒子组 10

五、上石盒子组 10

六、石千峰组 10

第四节 主要标志层(煤层)及其对比 10

一、铁铝岩层 10

二、半沟灰岩 11

三、晋祠砂岩 11

四、吴家峪灰岩 11

五、下煤组 11

六、庙沟-毛儿沟灰岩 14

七、斜道灰岩 14

八、七里沟砂岩 14

九、东大窑灰岩 15

十、附城灰岩 15

十一、山垢灰岩 15

十二、北岔沟砂岩 15

十三、上煤组 16

十四、骆驼脖(子)砂岩 16

十五、桃泥岩 16

十六、硅质(燧石)层 17

十七、K?砂岩 17

第五节 几个有关问题讨论 17

一、等时性与等时面问题 17

二、岩煤层对比问题 18

三、关于统一地层划分 21

第三章 古动物群及其组合 23

第一节 ? 23

第二节 牙形刺 32

第三节 腕足、瓣鳃、珊瑚、介形虫 35

第四章 古植物群及其组合 37

第一节 基本面貌 37

第二节 植物组合及时代 39

第三节 孢子花粉组合 43

第五章 生物地层界线与古生态 51

第一节 各组间的生物地层界线 51

一、本溪组与太原组的界线 51

二、太原组与山西组的界线 51

三、山西组与下石盒子组的界线 54

四、下石盒子组与上石盒子组的界线 54

五、上石盒子组与石千峰组的界线 54

六、石千峰组的顶界 55

第二节 生物古生态 57

一、本溪期 57

二、太原期 58

三、山西期 62

四、下石盒子期 63

五、上石盒子期 63

六、石千峰期 63

第六章 沉积物质及其空间变化 64

第一节 沉积物质的岩石类型及丰度 64

第二节 沉积物质及其纵向变化 67

一、碎屑岩 67

二、火山碎屑岩 73

三、机械-生物-化学岩 75

第三节 碎屑岩的结构与组成 76

一、砾岩 76

二、砂岩 77

三、泥岩 79

四、火山碎屑岩 80

第四节 机械-生物-化学岩的结构与组成 80

一、碳酸盐岩 80

二、硅质岩、铁质岩、铝质岩 82

第五节 沉积物质的横向变化 82

一、砂岩 82

二、石灰岩 86

三、泥质岩、砾岩、硅质岩 87

四、火山碎屑岩 89

第七章 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系 90

第一节 概念和分类 90

第二节 陆表海 90

第三节 碳酸盐台地体系 92

一、局限台地相 92

二、开阔台地相 93

第四节 陆屑障壁-泻湖体系 94

一、障壁岛(滩)相 94

二、泻湖相 94

三、潮坪相 95

四、潮道相 96

五、潮汐三角洲相 96

第五节 陆表海三角洲体系 97

一、前三角洲相 97

二、三角洲前缘相 97

三、三角洲平原相 98

第六节 湖泊体系 100

第七节 河流体系 100

一、河床滞流相 101

二、边滩相 101

三、天然堤相 101

四、决口扇相 101

五、泛滥盆地相 102

第八节 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 102

一、旋回结构 103

二、沉积体系配置与环境演变 104

第八章 盆控型泥炭沼泽体系 111

第一节 煤层和煤层聚积环境的概念 111

第二节 聚积环境理论的历史回顾 111

第三节 聚积环境的研究思路 113

第四节 盆控型泥炭沼泽 114

第五节 盆控型泥炭沼泽沉积体系 116

一、现代沼泽术语 116

二、盆控型泥炭沼泽环境划分 116

三、环境参数及其识别方法 117

四、盆控型泥炭沼泽的亚环境和相 121

第九章 古地理及其演变 129

第一节 研究方法 129

第二节 中石炭世本溪期古地理 131

一、单因素基础图件 131

二、本溪期古地理 131

第三节 晚石炭世太原期古地理 133

一、单因素基础图件 133

二、晋祠砂体沉积时古地理 135

三、吴家峪灰岩沉积时古地理 136

四、庙沟-毛儿沟灰岩沉积时古地理 136

五、斜道灰岩沉积时古地理 136

六、七里沟砂体沉积时古地理 136

七、东大窑灰岩沉积时古地理 138

八、附城灰岩沉积时古地理 138

九、山垢灰岩沉积时古地理 138

十、下煤组聚积前古地理 138

十一、下煤组聚积后古地理 138

十二、太原期古地理 141

第四节 早二叠世山西期古地理 141

一、单因素基础图件 141

二、北岔沟砂体沉积时古地理 141

三、上煤组聚积前古地理 142

四、上煤组聚积后古地理 143

五、山西期古地理 143

第五节 早二叠世下石盒子期古地理 145

一、单因素基础图件 145

二、驼驼脖(子)砂体沉积时古地理 145

三、下石盒子期古地理 146

第六节 晚二叠世上石盒子期古地理 147

一、单因素基础图件 147

二、K6砂体沉积时古地理 148

三、上石盒子期古地理 149

第七节 晚二叠世石千峰期古地理 149

一、单因素基础图件 149

二、K8砂体沉积时古地理 149

三、石千峰期古地理 150

第十章 煤层聚积模式 152

第一节 煤层发育特征 152

第二节 煤层对比 152

第三节 下煤组聚积模式 155

一、煤体面积与厚度 155

二、煤体的岩性构成及形态 156

三、煤岩组成及变化 158

四、灰分、硫分及微量元素 159

五、下煤组的相构成 161

六、下煤组的聚积环境 164

第四节 上煤组聚积模式 167

一、煤体发育范围、厚度和稳定性 167

二、煤体形态、结构和厚煤带 167

三、煤中有机质 170

四、煤中无机质 170

五、上煤组的相构成 172

六、上煤组聚积环境 176

第五节 晋北11号煤层的聚积模式 176

第六节 其他煤层的聚积模式 177

第十一章 沉积充填机制与聚煤规律 179

第一节 沉积区的纬度与气候 179

第二节 陆源区和隆起区 179

一、阴山源性隆起区 180

二、中条隆起区 180

三、古流向 181

第三节 沉积充填序列 181

第四节 火山事件沉积 184

一、太原期火山事件沉积 184

二、山西期火山事件沉积 185

第五节 同沉积构造活动 185

一、阴山东西向构造带 185

二、北纬38°线构造带 186

三、北纬35°线构造带 186

第六节 海岸线与海平面变化 186

一、海岸线的变迁 186

二、海平面的相对升降 187

第七节 沉积演化和聚煤规律 187

一、基底构造活动体制的演化 187

二、充填体制的演化 188

三、聚煤条件的演化 190

四、聚煤规律 190

第十二章 含煤岩系的后沉积演变 191

第一节 含煤岩系的保存与分布 191

一、成煤期后的构造运动与剥蚀作用 191

二、含煤岩系的保存范围 191

三、褶皱赋煤构造 192

四、伸展赋煤构造 193

五、煤层的埋藏深度 193

第二节 煤的变质作用 193

一、深成变质作用 193

二、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 197

三、接触变质作用 199

第三节 煤的变质演化 204

一、地热总场 204

二、变质演化 205

第四节 煤的风化作用 207

第十三章 煤类与煤化学 211

第一节 煤的成因类型与煤岩组成 211

一、下煤组 211

二、上煤组 212

第二节 腐泥煤 214

一、煤层剖面与煤的化学工艺性能 214

二、物质组成与沥青化作用 216

三、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217

第三节 煤类分布 218

一、区域分布 218

二、垂向分布 219

第四节 煤的化学组成 220

一、挥发分 220

二、元素组成 220

三、可抽提有机质的组成 221

四、灰分 224

五、硫分 225

六、磷含量 227

第五节 煤的化学结构 228

一、煤的X衍射分析 228

二、煤的红外光谱分析 229

三、煤的电子顺磁共振分析 232

第十四章 煤的工艺性能 233

第一节 发热量 233

第二节 粘结性和结焦性 233

第三节 可选性 234

第四节 煤的综合利用 234

一、炼焦用煤 234

二、气化用煤 238

三、动力用煤 239

四、其他用煤 240

五、煤中微量元素的综合利用 241

参考文献 243

图版说明 24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