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宪法学
宪法学

宪法学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叶中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0362793X
  • 页数:319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宪法的基本理论、宪法的历史发展、国家性质、国家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中央国家机关、地方国家机关、选举制度、政党制度、宪法实施等内容。适合法律专业人士阅读,也可供各界人士参阅。
《宪法学》目录

第一章 宪法的基本理论 1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 1

一、宪法的词源 1

二、宪法的特征 3

三、宪法的本质 8

第二节 宪法的分类 9

一、宪法分类的意义 9

二、资产阶级学者的宪法分类 10

三、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宪法分类 13

第三节 宪法的基本原则 15

一、人民主权原则 16

二、基本人权原则 17

三、法治原则 19

四、权力制约原则 20

第四节 宪法的作用 22

一、确认和巩固作用 22

二、限制和规范作用 23

三、指引和协调作用 25

四、评价和宣传作用 25

五、宪法发挥作用的条件 26

第五节 宪法的结构 27

一、序言 28

二、正文 30

三、附则 31

第六节 宪法规范 32

一、宪法规范的概念 32

二、宪法规范的结构和种类 33

三、宪法规范的主要特点 34

第七节 宪法的制定 36

一、宪法的制定权 36

二、宪法的制定机关 37

三、宪法的制定程序 39

第八节 宪法的解释 40

一、宪法解释的意义 40

二、宪法解释的机关 41

三、宪法解释的原则 43

四、宪法解释的方法 45

第九节 宪法的修改 46

一、宪法修改的意义 46

二、宪法修改的限制 47

三、宪法修改的方式 48

四、宪法修改的程序 49

第十节 宪法意识 51

一、宪法意识概述 51

二、宪法意识的作用 52

三、宪法意识的选择与培养 54

第十一节 宪法与宪政 55

一、宪政的概念和特征 55

二、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57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 58

第二章 宪法的历史发展 62

第一节 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62

一、近代西方国家宪法的产生 62

二、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发展 67

三、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70

第二节 旧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72

一、清末的“预备立宪” 72

二、中华民国时期的立宪活动 74

三、革命根据地的制宪活动 81

四、旧中国宪法发展的特点 82

第三节 新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84

一、《共同纲领》 84

二、1954年宪法与新中国宪政体制的确立 86

三、1975年宪法与1978年宪法 89

四、现行宪法(1982年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93

第三章 国家性质 98

第一节 国家政权的阶级本质 98

一、国家性质的决定因素 98

二、我国国家政权的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 99

三、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条件 102

第二节 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103

一、经济制度的概念 103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04

三、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 107

四、国家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和公民的合法财产 108

五、我国经济建设的目的和途径 110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12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宪法地位和重要意义 112

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14

三、思想道德建设 115

第四章 国家形式 118

第一节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118

一、国家形式概述 118

二、政体与政权组织形式概述 119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25

第二节 国家结构形式 135

一、国家结构形式概述 135

二、行政区划 140

第三节 国家标志 143

一、国旗与国徽 143

二、国歌与首都 145

第五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148

第一节 基本权利概述 148

一、权利的概念与特征 148

二、公民与国籍 150

三、基本权利的概念与特征 152

四、基本权利的相对性与分类 153

五、我国现行宪法与公民基本权利 154

第二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155

一、平等权 155

二、政治权利 158

三、宗教信仰自由 164

四、人身自由 166

五、社会经济权利 170

六、文化教育权利 173

七、监督权 176

八、特定主体权利的保护 177

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179

一、基本义务概述 179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180

第四节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点 186

一、公民权利与自由的广泛性 186

二、公民权利与自由的现实性 187

三、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等性 187

四、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188

第六章 中央国家机关 190

第一节 国家机构概述 190

一、国家机构的概念 190

二、我国现行国家机构的体系及历史沿革 191

三、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193

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9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9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3

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 206

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8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210

一、我国的国家元首 210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产生和任期 210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职权 211

第四节 国务院 212

一、国务院的性质和地位 212

二、国务院的组成和任期 212

三、国务院的机构改革 212

四、国务院的领导体制和会议制度 213

五、国务院的职权 214

六、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及其他机构 215

第五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217

一、我国军事领导机关的历史沿革 217

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性质、地位和任期 217

三、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体制 218

第六节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218

一、最高人民法院 218

二、最高人民检察院 219

第七章 地方国家机关 221

第一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21

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组成和任期 221

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222

三、会议制度和工作程序 223

四、专门委员会和调查委员会 224

五、县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 225

六、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26

第二节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227

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性质和地位 227

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任期和领导体制 228

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权 228

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 229

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230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230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概述 230

二、民族自治机关 232

第四节 特别行政区的国家机关 235

一、特别行政区与“一国两制” 235

二、特别行政区与中央的关系 236

三、特别行政区的国家机关 237

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 240

一、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240

二、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 244

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 246

第六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247

一、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概述 247

二、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性质、特点 248

三、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设置 248

四、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组织 249

五、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任务 250

第八章 选举制度 252

第一节 选举制度概述 252

一、选举与选举法 252

二、选举制度与国家性质 253

三、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 254

四、我国选举制度的历史发展 254

第二节 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257

一、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257

二、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258

三、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原则 259

四、无记名投票原则 260

五、选民对代表的监督、罢免原则 260

六、选举的物质保障与法律保障原则 261

第三节 我国选举的民主程序 262

一、选举的组织 262

二、选区和选民 263

三、代表候选人的产生 264

四、代表的选举与产生 266

五、代表的罢免、辞职与补选 268

第九章 政党制度 271

第一节 政党制度概述 271

一、政党的概念和特征 271

二、政党制度的概念和类型 273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领导力量 276

一、中国共产党是整个国家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76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必然结果 277

三、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278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280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形成与发展 280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84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特点 285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作用和意义 288

五、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90

第四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92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发展 292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 294

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和作用 295

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297

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及其关系 299

第十章 宪法实施 300

第一节 宪法实施概述 300

一、宪法实施的意义 300

二、宪法实施与宪法实现 302

三、宪法实施的主要特点 303

第二节 宪法实施的原则 306

一、最高权威性原则 306

二、民主原则 306

三、合法性原则 307

四、稳定性原则 307

五、发展原则 307

第三节 宪法实施的条件和程序 308

一、宪法实施的条件 308

二、宪法实施的程序 310

第四节 宪法实施的保障机制 312

一、宪法实施保障的内容和意义 312

二、宪法实施保障的体制 314

三、宪法实施保障的基本方式 315

四、我国的宪法实施保障机制 316

主要参考书目 318

后记 31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