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https://cover.qianqiantushu.cc/39/s62a968b.jpg)
![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https://cover.qianqiantushu.cc/39/s62a968b.jpg)
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光博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206054374
- 页数:599 页
第一编 经典作家论国家一、马克思恩格斯论国家 1
(一)原始社会没有阶级,也没有国家 3
(二)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5
(三)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器 9
(四)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 13
(五)第一个支配人的意识形态力量 18
(六)剥削阶级国家的不同历史类型 21
(七)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28
(八)打碎旧国家机器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主要的基本的东西 34
(九)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 38
(十)无产阶级专政是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44
(十一)国家的消亡 47
(十二)反对各种冒牌社会主义流派的国家学说的斗争 49
二、列宁论国家 53
(一)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 54
(二)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胜利的可能 56
(三)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 59
(四)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 65
(五)无产阶级专政是一整个历史时期 72
(六)苏维埃制度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 76
(七)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原则 80
(八)社会主义建设在一国内的胜利 82
(九)无产阶级专政是最高类型的民主 85
(十)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90
(十一)斯大林实践和发展了列宁的国家理论 91
(十二)列宁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 96
三、毛泽东论国家 99
(一)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 99
(二)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102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工人阶级 103
(四)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 107
(五)与中国武装斗争的特点相适应,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111
(六)国体、政体和宪政 120
(七)论人民民主专政 124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站起来了 127
(九)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 129
(十)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 136
(十一)国际战略,国防、外交和原子弹 141
(十二)对赫鲁晓夫全民国家的批判 144
四、邓小平论国家 145
(一)实行拨乱反正 14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 147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 149
(四)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151
(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153
(六)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60
(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166
(八)国权决定人权,不同国家有不同人权 171
(九)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74
(十)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176
第二编 民主是近现代国家制度的典型一、论国家与法的继承性 179
(一)国家与法都有继承性 180
(二)打碎旧国家机器与废除旧法同国家与法的继承 181
(三)继承什么,怎么继承? 182
二、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的胜利 187
(一)中国人民为争取社会主义民主而进行的斗争 187
(二)社会主义民主是最高历史类型的民主 191
(三)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198
三、对民主问题应进行具体分析 203
(一)民主有内容和形式之分 203
(二)民主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205
(三)民主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207
(四)民主归根结底是一种手段 209
(五)民主是法制的基础,法制是民主的实现和保障 210
四、谈谈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几个问题 211
(一)民主是国家的一种政治制度 211
(二)民主具有阶级属性 212
(三)民主的形式是为民主的内容服务的 213
(四)民主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 215
(五)民主与法制是统一的,民主与专政是相辅相成的 216
五、在民主、法制、权利和义务领域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217
(一)民主是什么? 217
(二)关于民主的问题 218
(三)关于民主的领导权 218
(四)所谓“一般群众的美好愿望” 218
(五)所谓真正的民主 219
(六)民主和专政 219
(七)民主和集中 220
(八)民主是目的还是手段? 220
(九)什么是法制? 220
(十)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221
(十一)民主与法制等值是什么意思? 221
(十二)社会主义法制与资产阶级法制的关系 221
(十三)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221
(十四)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222
(十五)权利本位的文章很多 222
(十六)义务本位如何? 222
(十七)权利义务共同本位可以吗? 222
(十八)应然权利与已然权利 224
(十九)权利义务的社会价值 224
(二十)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 224
六、划清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的界限 225
(一)议会主权与人民主权 225
(二)三权分立与民主集中制 228
(三)多党竞选轮流执政与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29
(四)剥削者的少数人民主与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多数人民主 231
七、自由、平等和人权一般是资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读马克思著《资本论》 232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与自由、平等和人权一般 233
(二)剩余价值的实现与自由、平等和人权一般 235
(三)剩余价值的分配与自由、平等和人权一般 236
(四)自由、平等和人权一般通过抽象民主而制度化 238
(五)社会主义自由、平等、人权和民主的新类型 239
(六)抛弃抽象的自由、平等、人权和民主一般的观念 240
第三编 国家的总章程一、宪法由资产阶级所首创,世界上有两种类型的宪法 241
(一)英国开其端,美国、法国宪法走向完善 241
(二)社会主义宪法与资产阶级宪法并存,开辟了宪法新时代 243
二、关于宪法的实施和保障 243
(一)宪法实施的社会条件 243
(二)宪法实施的标志 245
(三)宪法实施的内在机制 245
(四)宪法实施的保障 245
(五)宪法监督与修改宪法的关系 246
(六)共产党的领导同宪法的关系 247
三、权利、权力和职权 248
(一)公民权利 248
(二)国家权力 249
(三)国家机关职权 250
(四)权利、权力和职权的相互关系 251
四、宪法的规范性、实施保障和修改 253
(一)宪法的规范性 253
(二)宪法的保障 255
(三)宪法的修改 258
五、宪法学科群建设浅议 260
六、评资产阶级国家实行的权力分立 263
(一)国家权力是不可分的 264
(二)国家机关的职权划分 266
(三)“权力分立”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专利 267
(四)清除对“权力分立”的糊涂认识 270
第四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胜利结晶一、关于民主革命时期的宪政运动 274
(一)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开始搞起的 274
(二)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 276
(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的破产 278
(四)反动统治者的“立宪”骗局 280
(五)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兴起 282
二、宪法学基本范畴的再认识 285
(一)宪法 285
(二)国体 287
(三)政体 288
(四)国家区域结构 289
(五)法制 290
(六)经济制度 291
(七)权利和义务 293
(八)国家机构 294
三、宪法学应当树立的基本观点 296
(一)我国宪法是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方案的胜利记录 296
(二)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97
(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 298
四、宪法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00
(一)我国宪法要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发挥作用 301
(二)计划经济体制对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实施障碍 301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会改善宪法的实施条件 302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推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进入新时期 302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赋予我国宪法以更大的生命力 304
(六)宪法要适应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304
五、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不可写入我国宪法 305
(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资产阶级宪法的灵魂 306
(二)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社会主义宪法的灵魂 307
六、关于宪法所涉及的一些理论问题 310
(一)民主 310
(二)法制 310
(三)依法治国 311
(四)关于法律至上的提法 312
(五)宪法监督 312
(六)法的阶级性 313
(七)市场经济与法的问题 314
(八)权力制衡 315
(九)人权 316
(十)主权 318
七、宪法的概念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产生 319
(一)宪法的概念 319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产生 321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概说 324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简介 324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任务的概括 326
九、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 332
(一)国体的概念 332
(二)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 333
(三)工农联盟是国家的基础 336
(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337
(五)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338
(六)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340
(七)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342
(八)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 343
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346
(一)政体的概念 346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47
(三)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49
(四)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的其他途径和形式 351
(五)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353
(六)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55
(七)分清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议会民主的界限 358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区域结构 360
(一)国家区域结构的概念 360
(二)民族关系是我国建立国家区域结构的基本依据 362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64
(四)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65
(五)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367
(六)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 369
(七)特别行政区 371
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制度 372
(一)经济制度的概念 372
(二)以公有经济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374
(三)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 376
(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378
(五)非公有经济的发展 379
(六)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80
(七)国家对公私财产的保护 385
十三、国家机构 387
(一)国家机构的概念 388
(二)我国国家机构的概况 390
(三)我国国家机关的工作原则 391
十四、中央国家机关 395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95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407
(三)国务院 409
(四)中央军事委员会 415
十五、地方国家机关 416
(一)地方国家机关的地位和作用 416
(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417
(三)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421
(四)特别行政区的国家机关 423
十六、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426
(一)人民法院 426
(二)人民检察院 431
十七、国民、人民、公民 434
十八、宪法精义 436
(一)民主事实的承认,法制的核心 437
(二)国权决定人权,人权完善国权 439
(三)宪法的灵魂,人权的根本 443
(四)宪法实施的监督保障 446
十九、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450
(一)国家的总章程,反映人民意志的根本法 451
(二)民主制的胜利宣言,人民权利的保障书 452
(三)社会主义的旗帜,初级阶段实际步骤的概括 455
(四)依法治国的根本规范,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 457
(五)执政兴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法律保障 458
二十、树立宪法意识,推动依法治国 460
(一)树立民主的制度意识 460
(二)树立法制的核心意识 467
(三)树立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意识 471
二十一、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宪法的优势 476
(一)我国宪法的纲领性 476
(二)我国宪法明确了国家的根本性质 477
(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78
(四)我国宪法规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479
(五)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480
(六)我国宪法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承认 482
(七)我国宪法的监督制度是优越的 483
(八)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优势 484
二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好宪法 484
二十三、依法治国,以德兴邦 487
(一)依法治国 487
(二)以德治国 494
(三)法德并用,国治邦兴 499
二十四、关于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几个问题 502
(一)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纳入宪法 502
(二)关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505
(三)关于国家对公私财产的保护 506
(四)“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509
(五)关于“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 510
二十五、“宪政”一词,不宜正面使用 514
第五编 防止资产阶级国家观的侵袭一、“权力的多元化和社会化”评析 516
(一)“国家权力多元化”的命题成立吗? 517
(二)国家权力和国家机关职权不能混同 519
(三)什么是“权力的社会化”? 521
(四)所谓“超国家权力”与“国际社会权力” 524
(五)所谓“大同法治世界” 526
二、“民间修宪”的不良用心 528
(一)所谓“有宪法而无宪政” 528
(二)关于“删除宪法序言” 530
(三)所谓“告别专政” 532
(四)实行总统制 534
(五)两会(人大、政协)变两院 537
(六)关于“司法监督” 539
(七)关于所有制和所有权 541
(八)人权和国权 543
(九)所谓联邦制 546
(十)什么是“宪政文化”? 547
三、物权法必须符合宪法精神 549
四、防止西方法治思想向物权法的渗透 551
五、对研究生教材《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理论、方法和前沿》100问 554
六、向《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讨教50个问题 581
后记 59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规范 技巧与案例 第3版 2020》文传浩,夏宇编著 2019
- 《情报学 服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现代情报理论》赵冰峰著 2018
-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历年真题试卷全解 2015-2019 中药学专业知识 1》黄坤主编 2020
- 《2019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用书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全真模拟试卷与解析 第3版》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研究组 2019
-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辅导教材 思维导图全解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师大教科文教材编写组 2020
-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市场营销》王永贵 2019
- 《中药学专业知识 1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指南 第7版 2019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 2018
- 《2017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全考点实战通关必备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第3版》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命题研究专家组 2017
-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问题探幽》陈冬生,王枫桥责编 2019
- 《舰载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孙思博著 2019
- 《中国社会治理十讲》雷晓康,马子博著 2019
- 《饥饿的猿人》袁博著 2019
- 《乒乓球运动价值理论新探与学训指导》彭博著 2019
- 《《中学各科指导全书》丛书 中学生物指导全书》张光勤丛书主编;裘伯川本册主编;王勇,王育敏,徐贺寿等本册编者 1991
- 《近代汉日词汇交流研究》李运博著 2018
- 《预警情报手册 国家安全威胁评估 完整解密版=HANDBOOK OF WARNING INTELLIGENCE ASSESSING THE THREAT TO NATIONAL S》(美)辛西娅·格拉博著 2019
- 《禅的滋味》马明博著 2020
- 《阀门结构设计与改进》张光函,曾品其,龚王军编著 2018
- 《解丝成文 朱辛伟扎染纹样图鉴》朱辛伟,张博著 2019
- 《吉林省志 卷2 大事记》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2002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短篇小说卷 上 全2册》贺邵俊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下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成药薄层色谱彩色图集》(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 2019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本系列 白露》刘国华,马鹏程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上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钢琴谱》聂耳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