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广播电视与传播研究 一项跨科学的探索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蔡骐,黄金主编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35550169
- 页数:346 页
导论 理解百年广播电视的三个维度 1
第一章 百年广播电视历程:技术视野 7
第一节 延伸听觉神经:西方广播的技术历程 7
一、广播的诞生:从点线发送到声波传载 7
二、广播事业的拓展:从点对点到点对面传播 11
(一)商业广播 13
(二)公共广播 14
三、广播技术的改进:从家庭媒介到个人媒介 19
四、后广播时代:遭遇电视后的技术走向 23
第二节 传入与流变:中国广播的技术历程 28
一、广播技术的早期传入:从被动移植到主动引进 29
二、广播事业的初步建立:引进设备与自力更生 31
(一)国民党统治下的广播 32
(二)抗战中的中共延安广播 34
(三)解放后我国广播事业的振兴 36
三、广播在新时期的发展:技术革新与转变经营体制 37
第三节 打破视听界限:西方电视的技术历程 44
一、电视走入家庭:从机械电视到电子电视 44
二、电视传播技术的改进:彩色电视、电视网、卫星电视 51
三、电视制作技术的发展:从直播到录播、到回归直播 56
四、电视事业的稳定:公私并营、有线电视、付费电视 61
(一)美国 61
(二)英国 63
第四节 追赶与超越:中国电视的技术历程 69
一、电视技术的传入: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 69
二、电视技术的新发展:从电视传送到电视制作 74
第二章 百年广播电视历程:社会与文化视野 82
第一节 谁决定了广播的生死:西方广播与社会文化变迁 82
一、广播产生并存在的社会原因 82
二、广播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89
三、广播再次兴盛的社会文化原因 100
第二节 自上而下的普及:中国广播与社会文化变迁 106
一、战时广播对社会的影响 106
二、战后广播逐步“软化” 110
三、广播适应新形势 112
第三节 辉煌背后的阴影:西方电视与社会文化变迁 119
一、早期电视确立自身地位 119
二、电视的社会地位与日俱增 126
(一)政治 126
(二)生活 128
(三)经济 133
三、电视的社会化作用 135
(一)电视与教育 135
(二)电视与家庭 136
(三)电视与儿童 137
第四节 大众化与娱乐化:中国电视与社会文化变迁 140
一、电视在社会转型时期开始兴盛 140
二、电视在中国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145
三、电视节目的娱乐性日益提高 150
(一)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 150
(二)电视剧的发展 155
第三章 广播电视与传播研究的发展 161
第一节 媒介机构与议程设置 161
一、议程设置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62
(一)理论的历史缘起 162
(二)理论的研究背景 163
(三)议程建构与媒介机构 165
二、广播电视与议程设置研究的进程 166
三、议程设置理论对广播电视传播的启示 171
(一)偶发条件对于传播实践的指导 171
(二)“谁设置新闻议程”的现实意义 173
四、议程设置在广播电视传播中的应用 175
(一)议题内容的取舍 175
(二)议题的呈现方式 177
(三)广播电视的舆论导向 179
第二节 媒介文本中的符号与叙事 181
一、广播电视文本中的符号 181
(一)符号学的发展与广播电视符号学研究 181
(二)文本及意涵:符码的语法与语义 185
1.广告 185
2.新闻 188
3.娱乐节目 190
(三)受众:广播电视符码的使用者 191
二、广播电视文本中的叙事 194
(一)叙事学的兴起与广播电视的叙事研究 194
(二)类型节目中的叙事艺术 198
1.新闻节目叙事 198
2.娱乐节目叙事 201
3.广播电视剧中的叙事 205
(三)电视新闻节目的叙事艺术 210
1.电视新闻:作为叙事的结构与特性分析 211
2.新闻联播:作为整体的叙事艺术 212
3.意识形态:在叙事的表象下 214
第三节 被动与主动的受众 217
一、被动的受众:受众商品论 218
二、主动的受众:使用与满足理论 223
三、向受众“解码”阶段的转变 229
第四节 电视暴力的效果研究 232
一、电视暴力效果研究的历程 233
(一)发端及早期研究 233
(二)大型暴力效果研究 235
二、电视暴力效果实验 241
三、电视暴力效果理论 245
(一)宣泄理论 245
(二)社会学习理论 246
(三)涵化理论 247
第四章 跨学科视野中的电视研究 254
第一节 文化研究学派与电视研究 254
一、文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255
(一)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兴起 255
(二)关键词:重写“文化” 257
(三)方法论突破:跨学科视野 258
二、研究传媒的理论机制 259
(一)文学研究传统的承袭:文本分析 259
(二)导入符号学工具:编码解码理论 261
(三)受众理论的拓展:三种解读方式 262
三、文化研究与电视 263
(一)雷蒙德·威廉斯:电视技术的文化社会学 263
(二)斯图尔特·霍尔:电视的符号学与文化霸权 266
(三)戴维·莫利:电视观众的民族志研究 269
(四)约翰·费斯克:走向快感的电视文化理论 272
第二节 女性主义与电视研究 275
一、女性、女性主义与电视 276
二、性别视角下的电视文本 277
(一)电视剧的叙事机制 277
(二)广告中的性别镜像 279
(三)无性别的新闻报道 280
(四)娱乐节目中的性别培养 281
(五)“反性别陈规”节目的虚假意义 282
三、女性观众头脑中的乌托邦 285
四、日常生活中的电视使用 287
第三节 消费主义与电视研究 289
一、符号的狂欢:消费主义的兴起 289
二、在影像的面纱下:与电视共谋 291
三、神话与涵化:通向消费主义的两种进路 293
四、电视与消费主义:三种理论范式 295
五、虚幻的仿真世界:电视节目中的消费主义 297
(一)偶像剧:消费主义的肥皂泡 297
(二)综艺节目:消费主义的狂欢宴 299
(三)广告:消费主义的布道者 300
第四节 全球化理论与电视研究 303
一、“全球化”理论中的“电视”溯源 303
二、全球化电视传播的理论辨析 306
(一)作为产业的电视 306
(二)作为文化的电视 308
(三)作为意识形态的电视 310
三、全球化语境中的电视传播实践 312
(一)跨国电视公司的策略转变 313
(二)国有电视台的生存对策 315
第五节 后现代主义与电视研究 317
一、后现代的兴起与电视研究 317
(一)文化的转向:从现代到后现代 317
(二)后现代主义对电视的研究 318
二、电视:大众文化的后现代精神 321
(一)电视技术:大众与时空的意义 321
(二)电视审美:影像文化的胜利 322
(三)电视叙事:非线性的神话 323
三、电视文化:“景观”身后的反思 324
(一)符号幻象 324
(二)视觉幻象 325
(三)娱乐幻象 326
四、后现代法则与电视新闻 328
(一)拼贴、复制与电视新闻的时空幻象 328
(二)解构之维与电视新闻的“去中心化” 330
(三)新闻谈话节目与元话语权威的消解 331
结语 未完成的研究 334
参考文献 336
后记 345
- 《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探索》陈德收 2018
- 《三毛传 你松开手我便落入茫茫宇宙》(中国)程碧 2019
- 《雨花台烈士传丛书·孙津川传》肖振才著 2018
- 《学校特色教育探索与实践》管升起著 2019
- 《名人传》(法)罗曼·罗兰著 2016
- 《请不要忘记这个最后的征人 切·格瓦拉传 1928-1967》师永刚,詹涓著 2017
- 《俞樾全集 第30册 曲园自述诗 补自述诗 小蓬莱谣 琼英小录 东瀛诗记 骊山传 梓潼传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 太上感应篇缵义 集外诗文录存》(清)俞樾撰著;赵一生主编 2017
- 《世界名人名传 三作家传 卡萨诺瓦、司汤达、托尔斯泰》柳鸣九主编;(奥)茨威格著;申文林,高中甫译 2019
-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传》朱希滨责编;贾根良,梅俊杰总主编;梅俊杰译者;(德)欧根·文得乐 2019
- 《苏东坡传》申维著 2019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本书编写组 2020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徐影主编 2019
- 《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探索》陈德收 2018
- 《家庭音乐素养教育》刘畅 2018
- 《学前教育学》王换成主编 2019
- 《近代体育游戏教育史料汇编 第1辑 1》王强主编 2016
-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三五”规划教材 简谱手风琴教程 第2版》(中国)杨克勤,王宝庆 2019
- 《现代教育技术》李志河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