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走近科学技术学
走近科学技术学

走近科学技术学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许为民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030213459
  • 页数:243 页
图书介绍:科学技术学(STS)是在国外日渐兴起的一门前沿交叉性学科,针对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各方面作用与影响进行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国内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引进和起步的阶段。本书分为“理论与方法研究”和“应用与案例研究”两大部分,集中选取了国内学者近年在“走近”科学技术学方面的积极探索和相关进展,是全面反映我国科学技术学研究的专业著作,其中“理论与方法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应用与案例研究”则突出了科学技术学研究的实际作用,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走近科学技术学》目录

上篇 理论与方法研究 3

STS:从SSK到SEE 3

1.SSK与描述性STS 3

2.STS的规范之维 5

3.SEE与规范性STS 7

论世界3理论对科学技术学建立的意义 11

1.世界3的实在性和客观性是科学技术学的基础 12

2.世界3的自主性是科学技术学学科体系建立的基础 13

3.三个世界的相互作用是理解科学技术本质的基础 14

4.世界1的演化状态是科学技术分类的基础 15

5.世界2的中介作用是确立科学技术认识论的基础 16

6.世界3形成的价值库是科技价值论形成的基础 17

科学实践研究对于STS的意义 20

1.科学实践具有跨学科的综合性质 20

2.实践研究在各学科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 23

3.以科学实践为基础,建构实践分析的方法论 25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野中的科学技术观 28

1.一种新的科学技术观:技科学 28

2.技科学与社会:走向行动者网络 31

3.结语 34

科学知识生产的动力——对默顿科学奖励理论的批判性考察 36

1.默顿关于科学奖励机制的分析 36

2.科学奖励机制与社会分配体系 39

3.当代科学知识生产动力的变化 42

试论科学知识生产的三个层面 46

1.研究科学知识生产的宏观层面 46

2.研究科学知识生产的微观层面 47

3.研究科学知识生产的中观层面 48

4.结语与讨论 52

知识创新与人的认知 54

1.“知识创新”的界定 54

2.知识创新中的主体认知因素 56

3.结语 60

科学学研究的新路径 61

1.政治学路径 61

2.经济学路径 62

3.传播学路径 63

4.语言学路径 65

STS研究的史学视角及其交叉方法 67

1.STS研究的史学视角 67

2.STS断面的历史结构 68

3.STS断面的生成、变异与更迭 69

4.STS断面的连缀形式 70

5.历史是线性的吗? 71

虚拟世界研究的方法论转向 74

1.虚拟世界研究中的技术思辨误区 74

2.社会哲学在虚拟世界研究中的地位 77

3.走向实证基础上的建构主义 79

中国软科学的科学定位与学科建设 82

1.实证:软、硬科学区分的哲学基础 82

2.发展:科学社会学到科技与社会 83

3.维度:理论体系构成的三个方向 84

4.现状:学术队伍与生存困境 86

5.突破:软科学与科学技术学学理相通 87

俄罗斯科学学到科学技术学的内容转向 89

1.俄罗斯科学学溯源 89

2.当前俄罗斯科学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94

3.结论 97

STS研究:现状与展望 99

1.STS研究的缘起和现状 99

2.STS研究的问题域和方法 102

3.STS研究的未来展望 104

下篇 应用与案例研究 109

现代工程前沿图谱与中国自主创新策略 109

1.现代工程前沿的一般发展趋势 109

2.电子及信息科学与工程前沿领域知识图谱 113

3.生物科学与工程前沿领域知识图谱 116

4.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领域知识图谱 119

5.现代工程前沿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122

6.我国走向现代工程前沿的自主创新策略 124

试论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的学术分层 128

1.科技期刊分层的现状 128

2.科技期刊学术层次的明朗化 130

3.科技期刊的层际流动 131

4.简短的结语 133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发展趋势的量化分析——2000—2005年《自然辩证法研究》载文的计量研究 135

1.发文主题分布及趋势分析 135

2.发文篇数及作者合作情况统计 137

3.核心作者群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138

4.文章作者的地区分布 141

5.影响因子与出版时滞 141

6.小结 142

论工程风险 144

1.工程风险的三种视角 144

2.工程师的三种责任境界 146

3.处置工程风险的社会机制 148

科研合作中的失误及其预防——DNA分子结构发现过程的案例研究 152

1.科研合作及合作中的失误 152

2.探索DNA分子结构的三个研究团队 153

3.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过程引发的思考 155

4.结语 157

近代英国科技乐观主义摭论 159

1.研究意义和相关概念诠释 159

2.近代英国科技乐观主义的梳理与摭拾 160

3.近代英国科技乐观主义的评价与思考 165

深生态学运动:向美德伦理的回归 168

1.功利主义传统及其局限 168

2.生态运动中的道义论传统 169

3.生态中心主义思潮 170

4.深生态学运动:向美德伦理的回归 171

5.结语 174

原始性创新的激励机制与制度问题研究 175

1.原始性创新激励机制与制度的构建原则 175

2.原始性创新激励机制的模型结构 176

3.创新个体的激励机制分析 177

4.创新群体的激励机制分析 179

5.结束语 181

给创新之火注入制度保护之油——关于增强知识产权制度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的思考 182

1.关于改善知识产权保护教育的思考 182

2.关于改善知识产权管理的思考 184

科学仪器与科学创新能力 188

1.物化的科学技术 188

2.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石 189

3.社会生产的一大产业 191

4.科学活动中实现科学价值 192

5.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 193

6.发展科学仪器产业的政策建议 194

互联网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案例分析 197

1.互联网影响中国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路径 197

2.互联网影响中国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机制分析 200

3.若干启示 201

苏州市自主创新与构建创新型城市的思考 204

1.苏州市自主创新与构建创新型城市的意义 204

2.苏州市自主创新与构建创新型城市的现状与问题 205

3.苏州市自主创新与构建创新型城市的基本思路 206

城市创新力的评价与提升——以宁波建设创新型城市为例的分析 211

1.城市创新力的研究视角 211

2.城市创新力的评价维度 212

3.宁波城市创新力的实证分析 213

4.宁波城市创新力的提升策略 215

关于公路交通运输业自主创新中的几个问题 218

1.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崛起与现代物流业的出现 218

2.公路交通运输业技术创新的特殊性 219

3.公路交通运输业自主创新的内容和激励 221

4.提高公路交通运输业自主创新的能力 223

辽宁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的市场激励 225

1.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 225

2.辽宁石化产业技术创新的市场激励 227

3.钢铁产业技术创新的市场激励 229

现代科技导致的食物链污染及其危害 233

1.人类科技活动导致的食物链污染 233

2.以水生食物链为例的分析 235

3.科技活动引发的食物链污染对人类的危害 236

4.结论 238

附录 241

后记 24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