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鞠兴荣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01963638
  • 页数:40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两篇十三章,内容包括:动植物检验检疫概述、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检疫性传染病和寄生虫、肉品检验检疫技术、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乳品检验检疫技术、水产品检验检疫技术、植物检疫的主要措施、植物检验检疫技术、检疫处理、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本书可供食品质量与安全、动植物检验检疫和植物保护专业本专科学生、硕士研究生及教师使用,也可作为动植物检验检疫机构有关人员参考用书及培训用书。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目录

绪论 1

第一节 动植物检验检疫的概念 1

一、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历史渊源 1

二、常用的动植物检验检疫术语 2

第二节 动植物检验检疫的重要性 6

一、近现代动物疫病及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危害 6

二、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实际重要性 7

第三节 动植物检验检疫的特点 12

一、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基本特征 12

二、世界各国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基本类型 14

三、国际动植物检验检疫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15

第四节 中国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的历史及其发展 18

一、动植物检验检疫起步阶段 18

二、动植物检验检疫取得重大进展与遇到干扰破坏的时期 19

三、改革开放后动植物检验检疫健康顺利发展的新时期 19

第一篇 动物检验检疫 23

第一章 动物检验检疫概述 23

第一节 动物检验检疫的主要依据、手段及措施 23

一、《国际动物卫生法典》 24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25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27

四、动物检疫名录 28

五、检疫操作规程 29

六、动物检疫的主要手段和措施 29

第二节 进境动物风险分析 30

一、风险分析 30

二、危害因素确定 31

三、风险评估 31

四、风险管理 32

五、风险交流 32

第三节 进出境动物检疫 32

一、动物检疫审批 32

二、进境动物检疫 34

三、出境动物检疫 36

四、过境检疫 37

五、检疫结果判定和出证 37

六、检疫处理 38

第四节 国内动物检疫 38

一、预防动物疫病的制度和措施 38

二、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的法律措施 40

三、动物检疫制度 41

四、动物防疫监督 43

第二章 动物检验检疫技术 45

第一节 检验检疫样品 45

一、病料采集和运送 45

二、病料的保存 47

三、病料的记录、包装和运送方法 48

第二节 细菌分离及鉴定 48

一、无菌技术 48

二、接种工具 49

三、操作环境 49

四、细菌培养基 50

五、病料的处理 52

六、细菌的分离接种 53

七、细菌的培养方法 54

八、细菌的鉴定 56

第三节 病毒分离及鉴定 65

一、检材的采集与送检 65

二、病料的处理 65

三、病毒的分离培养 65

四、分离病毒的鉴定 74

第四节 其他病原微生物分离及鉴定 78

一、螺旋体 78

二、立克次氏体 81

三、支原体 84

四、衣原体 86

第五节 寄生虫检查 89

一、虫卵检查法 89

二、虫体检查法 89

三、免疫学检测方法 90

四、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90

第六节 现代生物技术在动物检验检疫中的应用 90

一、概述 90

二、免疫学技术在动物检验检疫中的应用 91

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动物检验检疫中的应用 93

四、快速生化检测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94

五、生物芯片在检验检疫中的应用 95

六、生物传感器在检验检疫中的应用 96

第三章 检疫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97

第一节 人兽共患传染病的检验检疫 97

一、炭疽 97

二、口蹄疫 99

三、布氏杆菌病 102

四、结核病 103

五、沙门氏菌病 106

六、狂犬病 107

七、钩端螺旋体病 109

八、流行性乙型脑炎 110

第二节 家畜固有传染病的检验检疫 112

一、猪瘟 113

二、牛瘟 115

三、猪丹毒 117

四、气肿疽 118

五、副结核病 119

六、蓝舌病 122

第三节 寄生虫病的检验检疫 123

一、旋毛虫病 123

二、棘球蚴病 124

三、猪囊尾蚴病 126

四、弓形虫病 127

五、细颈囊尾蚴病 129

六、猪蛔虫病 130

第四节 家禽重要疫病的检验检疫 132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 132

二、马立克病 134

三、鸡新城疫 135

四、禽流感 137

五、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138

第四章 肉品检验检疫技术 141

第一节 概述 141

一、肉与肉制品 141

二、肉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与物理性状 141

三、宰后肉的变化 142

第二节 宰前检疫技术 144

一、宰前检疫的意义 144

二、宰前检疫的组织 144

三、宰前检疫的方法及技术要领 146

四、宰前检疫后的处理 147

五、宰前检疫结果的登记 147

第三节 宰后检验技术 148

一、宰后检验的目的及意义 148

二、宰后检验的组织及技术要求 148

三、宰后检验的基本方法 150

四、宰后检验的程序及操作要点 151

五、宰后检验后的处理 155

第四节 肉的新鲜度检验 157

一、感官检验 157

二、理化检验 157

第五节 肉品的微生物学检验 162

一、菌落总数的测定 162

二、大肠菌群的测定 163

三、致病菌的检验 164

第六节 肉品的寄生虫学检验 167

一、旋毛虫病 167

二、囊尾蚴病 168

三、棘球蚴病 169

四、弓形虫病 170

第七节 腌腊肉制品的检验 170

一、感官检验 171

二、理化检验 173

三、腌腊肉制品卫生评价与处理 180

第八节 熟肉制品的检验 180

一、感官检验 180

二、理化检验 181

三、微生物检验 183

四、熟肉制品卫生评价与处理 184

第九节 肉类罐头的卫生检验 184

一、肉类罐头的常规检验 185

二、肉类罐头的理化检验 188

三、肉类罐头的微生物检验 188

四、肉类罐头卫生评价与处理 191

第十节 食用动物油脂的卫生检验 192

一、感官检查 192

二、理化检验 193

三、食用动物油脂卫生评价与处理 196

第五章 乳品检验检疫技术 197

第一节 概述 197

一、乳与乳制品 197

二、乳的组成及主要化学成分 197

三、异常乳 198

四、乳制品的安全与卫生 198

第二节 乳品取样技术 200

一、样品采集 200

二、样品保存 201

第三节 乳与乳制品的理化检验 202

一、酸度的测定 202

二、乳脂含量的测定 203

三、乳蛋白的测定 204

四、乳糖含量的测定 205

五、灰分及主要盐类的测定 205

六、磷酸酶的测定 207

七、牛乳冰点的测定及掺水计算 208

第四节 乳与乳制品的微生物检验 209

一、一般微生物检验方法 209

二、特殊检验方法 210

第五节 乳与乳制品的卫生学评价 211

一、原料乳 211

二、巴氏杀菌乳 211

三、灭菌乳 212

四、奶油 212

五、炼乳 213

六、酸牛乳 213

七、乳酸菌饮料 214

八、冷冻饮品 214

第六章 水产品检验检疫技术 216

第一节 概述 216

一、生物性的危害 216

二、化学性危害 216

三、物理性危害 217

第二节 水产品检验抽样和制样 217

一、抽样方法 217

二、样品制备 219

第三节 水产品品质感官检验 219

一、活水产品 220

二、冰鲜水产品 220

三、冻水产品 221

第四节 水产品理化检验 221

一、品质理化检验 221

二、鲜度检验 223

三、食品添加剂含量的检验 223

四、环境污染物的检验 224

第五节 水产品细菌学检验 225

一、设备和材料 225

二、水产品细菌学检验 225

第六节 水产品寄生虫检验 226

一、双槽蚴 226

二、微孢子虫 227

三、异尖线虫蚴 227

四、绦虫蚴 227

五、后尾蚴 227

第七节 水产品天然毒素检验 228

一、贝类毒素的检验 228

二、组胺的检验 228

三、河豚毒素的测定 228

第七章 蛋品卫生检验检疫技术 230

第一节 蛋的品质鉴定方法 230

一、感官鉴定法 230

二、光照鉴定法 230

三、理化鉴定法 231

第二节 蛋与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232

一、鲜鸡蛋 232

二、冰全蛋 232

三、巴氏消毒冰鸡全蛋、冰蛋黄和冰蛋白 234

四、巴氏杀菌全蛋粉 235

五、鸡全蛋粉、鸡蛋黄粉 236

六、蛋白片 236

七、皮蛋(松花蛋) 237

参考文献 239

第二篇 植物检验检疫 241

第八章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241

第一节 有害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的区域性 241

一、有害生物传播的“人为性” 241

二、有害生物传入新区的危害性 242

三、加强植物检疫的紧迫性 243

第二节 植物检疫与植物卫生 244

一、植物检疫的概念 244

二、植物检疫与植物卫生 245

第三节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历史与发展 247

一、风险与风险管理 247

二、风险管理的程序 247

三、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的产生和发展 248

第四节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国际标准及风险分析程序 250

一、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国际标准 250

二、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标准程序 250

三、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方法 254

四、世界各国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现状 254

第五节 转基因植物的风险评估 257

一、转基因作物的现状 257

二、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 258

三、转基因植物的风险评估 260

四、国内外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管理 264

第九章 植物检疫法规 266

第一节 植物检疫法规的发展和类别 266

一、植物检疫法规的起源与发展 266

二、植物检疫法规的类别 268

第二节 国际性植物检疫法规 268

一、《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 268

二、《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 271

三、《生物多样性公约》 272

四、检疫双边协定、议定书及合同条款中的检疫规定 273

第三节 中国植物检疫法规 274

一、植物检疫法规的基本内容 274

二、进出境植物检疫的主要法规 275

三、国内植物检疫的主要法规 276

四、加强植物检疫立法工作,建立并健全我国植物检疫法规体系 276

第十章 植物检疫的主要措施 279

第一节 检疫性有害生物“疫区”和“保护区”的划定 279

一、国内植物检疫的做法 279

二、国际植物检疫“非疫区”的确定 281

第二节 建立健康种苗基地和产地检疫 284

一、建立健康种苗生产基地 284

二、产地检疫 285

第三节 植物检疫的审批与报检 287

一、植物检疫审批 287

二、植物检疫报检 291

第四节 进出境口岸检疫和国内调运检疫 292

一、国内调运检疫 293

二、进出境口岸检疫 295

第五节 隔离试种检疫 298

一、隔离试种检疫的必要性 298

二、隔离试种检疫的基本程序 300

第六节 疫情的监测和控制 301

一、疫情的监测 301

二、疫情的控制 302

三、迎接挑战,加强疫情的监测和控制工作 303

第十一章 植物检验检疫技术 305

第一节 常规检验检疫技术 305

一、现场检验检疫技术 305

二、实验室检验检疫技术 307

第二节 植物检验检疫新技术的应用 318

一、核酸杂交技术 318

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技术 319

三、聚合酶链式反应 319

四、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 321

五、基因芯片检测技术 322

第三节 植物检疫信息和资料的收集 322

一、植物检疫情报资料的内容 322

二、植物检疫信息和资料的收集 323

第十二章 检疫处理 326

第一节 检疫处理的原则和方法 326

一、检疫处理的目的 326

二、检疫处理的原则 327

三、检疫处理的方式 327

四、除害处理的方法 328

第二节 物理处理方法 328

一、低(高)温处理 328

二、电磁波处理 332

第三节 化学处理方法 334

一、熏蒸处理 334

二、化学药剂处理 346

三、防腐处理 346

第四节 进境原木及木质包装材料的检疫处理 348

一、进境原木的检疫处理 348

二、木质包装材料的检疫处理 349

第十三章 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 352

第一节 检疫性植物病原物 352

一、检疫性植物病原真菌 352

二、检疫性植物病原细菌 359

三、检疫性植物病原线虫 364

四、检疫性植物病原病毒 369

第二节 检疫性害虫 373

一、检疫性实蝇 373

二、检疫性甲虫 375

三、检疫性蛾类 389

四、其他检疫性害虫 394

第三节 检疫性杂草 398

一、菟丝子属 398

二、毒麦 400

参考文献 40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