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我观党史二集
我观党史二集

我观党史二集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2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石仲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01998682
  • 页数:98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汇集了作者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建设、党的历史、党的人物、红军长征及札记、杂话共114篇文章。
《我观党史二集》目录
标签:党史

第一编 指导思想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发展  3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它的理论体系  4

二、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10

三、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20

四、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28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37

与时俱进:马克思所以永生  54

一、20年: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认识  54

二、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新的特质形态  57

三、“千年思想家”的思想在中国焕发青春  59

毛泽东的“三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哲学基础  61

一、毛泽东的“三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61

二、毛泽东的实践认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山斧”  65

三、毛泽东的矛盾分析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解剖刀”  72

四、毛泽东的群众史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石”  78

邓小平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一个新形态  83

一、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观的共性和个性  83

二、邓小平理论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观的一个新形态  87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邓小平理论新形态的继续和发展  92

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源理论  95

一、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源理论  95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三大原创性突破  99

三、党的指导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02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  106

一、党的八十年的奋斗业绩  106

二、“三个代表”思想是党的80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110

三、坚持“三个代表”思想,反对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  122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  127

一、指导思想的发展:从党的一大到十六大  127

二、党的性质:从“一个先锋队”到“三个先锋队”  129

三、党的先进性内涵:从“一个代表”到“三个代表”  132

四、“三个代表”:从思想发轫到理论形态  134

五、“三个代表”:从认识理论创新到认定理论地位  137

六、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从理论创新走向实践创新  143

七、十六大报告:“三个代表”思想从理论创新走向全面实践创新  145

新的旗帜,新的解读——论胡锦涛2003年的“七一讲话”  148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特点  148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151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154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指针  157

五、正确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  161

毛泽东的历史遗产与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163

一、毛泽东留下的全部历史遗产,都是治国理政的资鉴  163

二、毛泽东的历史遗产之一:矛盾论——两大战略思想的哲学理论依据  165

三、毛泽东的历史遗产之二:统筹兼顾论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论——两大战略思想的政治理论依据  169

四、毛泽东的历史遗产之三:“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大战略思想提出的历史教训依据  171

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  175

一、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理论创新概况  175

二、新的理论创新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180

三、理论创新与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创新  185

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191

第二编 党的建设论《论党》——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理论的一座伟大里程碑  197

一、党的建设理论的历史性飞跃  197

二、党的指导思想的原始性创新  201

三、新世纪党的建设的科学性指针  206

历史的呼唤:大力推进国家民主政治建设  212

一、进入新世纪的历史呼唤  212

二、理论创新与体制创新  216

三、治国先治党,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思路  222

把握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  231

一、时代要求解决的新课题  231

二、最根本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创新  237

甲申三百六十年祭  241

一、今日之甲申再祭360年前之甲申  241

二、再祭甲申的资治史鉴  242

三、反腐败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愚公移山工程  245

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  247

一、中央三代领导人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248

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形成和提出 251

三、《决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认识  255

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  268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反腐败斗争  271

一、引言:从甲申年话《甲申三百年祭》说起  271

二、千年历史难题和党的求解探索  273

三、邓小平的政治交代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提出  279

四、《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新认识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局面  284

第三编 党的历史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  297

一、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297

二、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的胜利与曲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延伸和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准备  303

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310

从党的历史发展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317

一、真正地了解中国实际,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  318

二、继承优秀历史文化,创造民族形式,形成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  322

三、坚持世界眼光,吸收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  327

四、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群众,使之成为改造中国的强大物质力量  332

五、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反对错误倾向,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实现理论创新  336

用“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编修  344

一、编修概况  344

二、编修的指导思想  347

三、编修的谋篇布局  348

四、对三次路线错误的定位表述  350

五、对编修新本党史内涵的把握  355

六、对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的述评  357

七、努力消除路线斗争史的烙印 358

八一建军节的历史缘由和党军关系的中国国情——与全国党史学会副会长、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教授的对话  363

一、坚持以“八一”为建军节是坚持唯物史观  363

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与“决不容许枪指挥党”并不矛盾  365

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366

四、牢记历史教训,警惕任何削弱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错误倾向  368

三河坝战役与中国革命的发展  372

一、应当高度评价八一南昌起义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意义  372

二、三河坝战役在革命转折时期的历史意义  376

通山红色政权与湖北革命党史  381

一、通山是八七会议后在全国建立的首批县级红色政权的县之一  381

二、湖北的党史资源极其丰富,要大力宣传湖北苏区的贡献  382

三、既要充分认识,又要实事求是地把握鄂南暴动和红色政权的历史意义  384

论东固苏区的历史作用  390

一、五走赣西南、两到东固和“发掘”苏区党史 390

二、东固苏区的六大历史作用 393

三、把握苏区历史的本质,着重研究它的规律性  400

赣南党史考察  401

一、穿越时间隧道的考察  401

二、历史细节的准确把握和深切的实感体验  406

三、悠悠岁月的沧桑巨变  415

中央苏区与苏区精神  418

一、从中央红军和中央苏区的发展历史看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发展阶段  419

二、中央苏区的历史贡献和苏区精神的基本内涵  422

三、研究苏区精神的几个问题  429

抗日战争: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辉煌岁月  436

一、党是领导中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的中坚力量  436

二、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得到空前壮大  440

三、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  443

四、党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  448

七大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  452

一、七大对党的历史问题作出了科学总结  452

二、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455

三、七大制定了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路线  459

四、七大组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  463

五、七大极大地推进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466

从“苦甲天下”到建设“秀美山川”——社会主义时期党史考察报告·宁夏、甘肃篇  473

一、西部前期开发的历史丰碑  473

二、各民族和睦团结进步的基本经验  477

三、西部建设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史  480

四、努力建设秀美山川 484

第四编 党的人物论走进毛泽东的读书生活  491

一、毛泽东读书的基本情况  492

二、毛泽东读书的主要特点  499

三、毛泽东读书的若干启示  506

附:在演讲结束后回答广州市民听众提出的若干问题  510

如何看待毛泽东对《正处》的修改  518

一、修改《正处》的情况和背景  518

二、对讲话稿和发表稿应作全面比较  520

三、历史地看待那些不协调的论述  523

四、纪念《正处》要紧紧把握好严格区分两类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个主题  527

周恩来: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楷模  529

一、励精图治,执政兴国  530

二、呕心沥血,执政为民  534

三、殚精竭虑,执政安邦  541

四、倡俭戒奢,执政清廉  554

伟大而传奇的朱德  560

一、早年的传奇:入党前为拯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奋斗了整整10年  560

二、入党后的传奇:最初没被接纳而后却成为党的重要领袖  562

三、晚年的传奇:走遍中华、革命到底的楷模  569

与时俱进:胡绳学术晚年的新辉煌  573

一、新时期的“胡绳现象”  573

二、胡绳晚年的一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576

三、胡绳学术晚年辉煌的原因浅析  589

党的人民哲学家冯定  593

一、吾师乃党的人民哲学家  593

二、近现代中国三位通俗哲学大师之一  596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哲学的一代宗师 600

四、政治哲学的硕果——《关于掌握中国资产阶级的性格并和中国资产阶级的错误思想进行斗争》  609

丹青难写是精神——痛悼师、兄、友龚育之  613

一、道德、文章堪称学范的理论大家和党史大家  613

二、丹青难写的实事求是精神的宏观展现  614

三、坚守真理性认识的学术风骨  618

昔人已乘黄鹤去——再悼师、兄、友龚育之  620

一、龚育之离去后的学术空间不能立马弥补  620

二、老龚在中共党史理论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  621

三、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龚育之精神  623

第五编 红军长征论伟大的长征  627

一、红军长征历程的基本阶段  627

二、红军长征史上的几个问题  629

三、万古长存的红军长征精神  642

略论赣南中央苏区的历史地位及其对中央红军长征的贡献  650

一、赣南中央苏区:党的历史上的奇葩  650

二、赣南中央苏区:中央红军长征的母乳  652

中央红军长征与宁化  654

一、宁化与中央苏区的发展  654

二、宁化与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  656

三、弘扬长征精神,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  657

广昌战役·苏区精神·红军长征  660

一、“走走党史”,感受广昌的战略地位  660

二、研究广昌战役的一点思考  661

三、怎样认识广昌与中央苏区和红军长征  664

四、怎样认识苏区精神与中央红军的长征和长征精神 668

红军长征和长征精神  673

一、红军长征的基本内涵  673

二、红军长征的基本发展阶段  678

三、党的先进性之魂的长征精神  686

践行长征说长征  690

一、悲壮的转移和惨烈的血战 690

二、伟大的转折和神奇的用兵  701

三、雪山下相逢和草地行分裂  717

四、哈达铺“定点”和落脚奠基礼  728

五、瓦窑堡会议和三军大会师  736

关于《走走党史——长征行》  761

一、长征行的基本走法  761

二、走长征路的几点收获  763

三、为什么要定名“走走党史”? 766

《长征行》访谈——答《百年潮》记者问  768

一、《长征行》的写作:既要上论山攀高,又要下史海游泳  768

二、《长征行》的特点:力求熔见闻、知识、论理于一炉的活的信史  771

三、《长征行》的新识:与时俱进,创见迭出 776

第六编 札记和杂论(一)短论  785

毛泽东论坛:应更全面深入地研究毛泽东  785

毛泽东思想何时载入宪法? 789

深化《正处》研究的一点想法  792

要加强七千人大会的研究  794

毛泽东、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  799

二十年前论争的启示  80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法的来由  812

深圳特区还要“特”下去  814

伟大民族精神的新升华  818

应当宣传“苏区精神”  820

生机勃勃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82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放思想的伟大成果  82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起点、历史起点和理论起点  829

略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833

为什么习惯上不把“马克思主义”看作“西化”内容  840

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访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 843

(二)序文  853

《思想解放史录》序  853

《现代稀见史料书系》前言  860

《通江苏维埃志》序  862

《苟坝会议文集》序  869

《中央红军红三军团在石城》序  873

(三)贺友论书  875

自由翱翔的硕果——读龚育之的两本新著  875

理论风格和学术风骨——读龚育之《党史札记二集》  882

学者风度,史家风范——贺春明、振霞同志双双出版文集  889

大器早成,史家名士——贺静如学兄从教50周年  893

鸟瞰中国现代社会的“小百科”——读张静如等主编的《中国现代社会史》  896

记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历程的大著——在《郑必坚论集》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899

人生理念与人生实践的交响乐章——读《毛泽东的人生哲学》  903

邓小平研究:别开生面的“外传”  905

一本富有创意的新作——读王天玺的《“三个代表”兴中华》  907

(四)书刊评介  910

《中国共产党简史》:一部具有权威性的简明通史  910

通俗理论的新收获——《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  914

难得精品,有质有文:《〈百年潮〉精品系列》  917

《中华圣地》——伟大民族精神的画卷  921

恢弘的历史画卷:《安徽革命史画册》  924

《邓小平画传》——世纪伟人的画传珍品  926

(五)地方交往言论  931

为党修史任重道远  931

地方党史的上乘之作——《中国共产党广东地方史》(第一卷) 949

祝“红都之春”更红火  951

寄语湖北党史  955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课题的提纲  958

(六)研究自述  964

在《我观党史》出版座谈会上的致词  964

在《三个代表思想:领航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出版座谈会上的致词  966

《前线》与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  968

《马克思与燕妮》再版的话  972

谈谈做学问与练文笔——访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石仲泉 974

学术小传  98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