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大学生党课读本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大学生党课读本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大学生党课读本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共辽宁省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组编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205063665
  • 页数:38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辽宁省高等学校党课指定用书,全书共分10章,分别是党的历史方位、党的性质和地位、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任务、党的根本宗旨和优良作风、党的组织制度和铁的纪律、党的先进性与先进性教育党员的基本条件义务和权力、入党动机和党性修养、入党手续程序和入党材料的写作等。本书充分体现了十七大精神和新党章内容,紧密贴近广大青年教师和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着鲜明的时代感和较强的针对性,有较强的导向性。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大学生党课读本》目录

导论 青年·大学生·中国共产党 1

第一章 党的历史方位和基本经验 23

第一节 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 24

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24

二、党与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实现 26

第二节 党与社会主义新中国 29

一、党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29

二、党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31

第三节 党与改革开放 32

一、党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32

二、党与改革开放的光辉业绩 36

三、党与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 39

第四节 党与21世纪中国 42

一、党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42

二、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4

三、党与历史实践的启示 46

第二章 党的性质和领导地位 49

第一节 党与“两个先锋队” 49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50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53

三、“两个先锋队”的实质与核心 55

第二节 党与“三个代表” 57

一、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58

二、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60

三、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2

四、“三个代表”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 63

第三节 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66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66

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 69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基本要求 72

第三章 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 77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78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人类真正从蒙昧中睁开眼睛 78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推动人类意识大觉醒的实现 81

三、马克思列宁主义引导人类社会发生巨大变革 83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85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结合 85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86

三、毛泽东思想是引导中国人民独立、解放的行动指南 89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91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的结合 9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93

三、邓小平理论是指引中国走向富强的时代号角 95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97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 97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99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推动民族复兴的伟大纲领 103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106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世纪新阶段发展实际的结合 106

二、科学发展观与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 112

三、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战略思想 115

第六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119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历程的结合 119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三个伟大觉醒 127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旗帜 129

第四章 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任务 133

第一节 党与实现共产主义 133

一、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 134

二、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37

三、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139

第二节 党与“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47

一、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定位 147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任务 149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51

四、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分析 153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157

第三节 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62

一、新世纪初的“新三步走”发展战略 162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65

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168

第四节 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72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远意义 172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175

三、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把握的重要问题 177

第五章 党的根本宗旨和优良作风 179

第一节 党的事业与人民群众 179

一、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80

二、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181

三、执政为民是党的本质特征的深刻体现 184

四、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原则要求 186

第二节 党的作风与党的生命 188

一、我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 188

二、党的作风关系到人心的向背 191

三、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形象 195

四、加强作风建设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 199

第三节 党的宗旨与党的凝聚力 202

一、必须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202

二、必须切实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204

三、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从严治党方针 206

第四节 党的生死存亡与反腐败斗争 208

一、反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的政治斗争 209

二、我党反腐倡廉工作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效 210

三、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我党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 215

第六章 党的组织制度和铁的纪律 221

第一节 制度建设与党的巩固 221

一、制度建设是党组织巩固与坚强的保证 221

二、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要任务 224

第二节 民主集中制与党的团结统一 226

一、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 226

二、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234

三、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 239

第三节 铁的纪律与党的战斗力 242

一、党的纪律是必须遵守的党内行为规则 242

二、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保证 244

三、执行党的纪律的自觉性和统一性 246

四、处理违反党的纪律党员的原则 248

第七章 党的先进性与先进性教育 250

第一节 党与先进性 250

一、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 251

二、加强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性任务 253

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新时期党的先进性的核心 256

第二节 党员与先进性 259

一、先进性是共产党员的本质特征 259

二、党的先进性通过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 261

三、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 263

第三节 先进性教育与执政兴国 268

一、深刻认识开展党的先进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68

二、全面把握开展党的先进性教育的主要内容 273

三、切实建立开展党的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 275

第八章 党员的基本条件、义务和权利 282

第一节 申请入党的基本资格 282

一、年满十八岁的各阶层先进分子 283

二、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 284

三、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积极工作 285

第二节 党员必备的基本条件 288

一、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288

二、誓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289

三、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 291

第三节 党员应尽的基本义务 292

一、认真学习、带头实践、多做贡献 293

二、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 295

三、密切联系群众、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 298

第四节 党员享有的基本权利 300

一、接受教育、参加讨论和提出建议权利 301

二、批评权利、选举权利和申辩权利 302

三、保留不同意见和请求权利 305

第九章 入党动机与党性修养 307

第一节 入党愿望与端正入党动机 307

一、入党动机与人生目的 307

二、端正入党动机的基本要求 310

三、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考查 314

第二节 党性与加强党性修养 317

一、加强党性修养的必要性 317

二、党性修养与提高党员素质 321

三、加强党性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325

第三节 党员意识与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28

一、党员意识的基本内涵 328

二、党员模范作用的基本要求 331

第十章 入党手续、程序和入党材料的写作 337

第一节 入党的手续和程序 337

一、入党手续和入党程序的内容与关系 337

二、接收预备党员的程序 340

三、预备党员转正的程序 347

第二节 入党材料的写作 350

一、《入党申请书》的写作 350

二、《思想汇报》的写作 353

三、《自传》的写作 357

四、《入党志愿书》的写作 359

五《预备党员转正申请》的写作 361

结束语 大学生·青年党员·伟大使命 368

后记 37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