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湖北工业史
湖北工业史

湖北工业史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鹏航主编
  • 出 版 社: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21605184X
  • 页数:58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湖北近代工业以新中国成立后至1995年的湖北工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对于回顾过去,探索规律,启示未来都具有重要意义。
《湖北工业史》目录

第一编 湖北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初步发展(1860—1913) 1

第一章 湖北传统手工业的发展 2

第一节 棉纺印染业 2

第二节 粮油加工业 5

第三节 丝织业 6

第四节 竹木材加工与造纸业 8

第五节 窑业 9

第六节 采掘业 10

第七节 金属制品业 12

第八节 造船业 13

第二章 汉口开埠与外资工业的建立 14

第一节 汉口开埠与江汉关的建立 15

第二节 俄商砖茶厂的建立 17

第三节 外商创办的农副产品加工业 20

第四节 外商开办的其他工厂 24

第五节 外商工厂与早期湖北工业 26

第三章 张之洞督鄂与湖北近代官办工业的勃兴 29

第一节 早期湖北官办矿业的夭折 29

第二节 张之洞督鄂期间创办的新式工业 29

第三节 清末湖北官办工业的历史影响 39

第四章 湖北近代民营工业的起步 41

第一节湖北近代民营工矿业的发韧 41

第二节 甲午战败与湖北民营工业的勃兴 43

第三节 湖北地方当局鼓励兴办工业的政策措施 45

第四节 抵制美货与第一次投资建厂热潮 49

第五章 汉冶萍公司的组建 54

第一节 盛宣怀“承办”汉阳铁厂 54

第二节 汉冶萍公司的组建 58

第三节 汉冶萍公司的生产规模及管理 62

第四节 日资势力的渗入 67

第五节 公司的产权归属 69

第六章 晚清末年的湖北民营工业 70

第一节 清末湖北机械建材工业的发展 70

第二节 清末湖北手工业的发展 74

第三节 晚清湖北民族资本工业的产生 77

第四节 晚清湖北民营工业的时代特征 79

第七章 辛亥革命与近代湖北工业 83

第一节 湖北军政府维持实业的有关措施 83

第二节 民国初年兴办实业的热潮 86

第三节 孙中山武汉之行 87

第四节 实业救国团体的建立 88

第五节 湖北官办企业的不同命运 90

第六节 全省民营工业的进步 92

第二编 湖北近代工业的进一步发展(1914—1937) 94

第一章 湖北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95

第一节 湖北工业发展的新契机 95

第二节 轻工业的显著发展 97

第三节 采矿冶金工业的迅速发展 104

第四节 机电建材行业的进步 108

第五节 城乡手工业的活跃 112

第六节 官办工矿业的经营状况 115

第二章 一次大战后湖北工业的曲折发展 118

第一节 国内外市场的变化 118

第二节 汉冶萍公司的衰落 120

第三节 连年战乱对工矿业的影响 122

第四节 武汉纺织、面粉工业的曲折发展 124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湖北工业 128

第一节 武汉政府时期的湖北工业 128

第二节20世纪20年代后期湖北工矿业的恢复 131

第三节 武汉三镇工业生产的恢复 134

第四节 沙市、宜昌等地工业的持续发展 137

第五节 电力工业的发展 139

第六节 应城膏盐业生产技术的改进 142

第七节 棉花打包业的长足发展 143

第八节 轻工业的缓慢发展 144

第四章 外国在鄂企业实力的演变 146

第一节 英商资本工业 146

第二节 德商资本工业 150

第三节 日商资本工业 151

第四节 美商、瑞商资本工业 153

第五章 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的湖北工矿业 155

第一节 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156

第二节 特大洪灾对湖北工矿业的影响 157

第三节 大批工矿企业的减产与倒闭 159

第四节 城乡纺织业的困境 162

第五节 湖北官办工矿业的衰落 164

第六章20世纪30年代中期湖北工业的恢复与发展 166

第一节 国内经济形势的好转 166

第二节 抵制日货与提倡国货 168

第三节 工矿企业摆脱困境 171

第四节 工矿业的发展高峰 174

第五节 轻工纺织行业的全面复兴 181

第六节 城乡手工业的复苏 187

第三编 抗战时期及胜利后的湖北工业(1938—1949) 190

第一章 抗战初期湖北工矿企业的西迁 191

第一节 西迁的准备动员与组织 191

第二节 充满艰辛的西迁之路 196

第三节 西迁企业生产的恢复 199

第四节 大后方工业的台柱 201

第二章 战时体制下湖北国统区的工业生产 205

第一节 战时经济政策的制订 205

第二节 工业建设的推进 207

第三节地方工业的普遍兴办 211

第四节 手工纺织业的进步 216

第五节 工业合作运动的开展 218

第三章 湖北沦陷区工业 220

第一节 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掠夺 220

第二节 强占中国工矿企业 223

第三节 在困境中挣扎的华人工厂 226

第四章 抗战胜利后的湖北官办工业 227

第一节 对日伪资产的接收和处置 227

第二节 湖北省企业委员会的成立 229

第三节 国有工业资本的膨胀 230

第四节 重点国营工矿企业的发展 234

第五章 抗战胜利后的湖北民营工矿业 237

第一节 纺织、面粉工业的恢复与发展 237

第二节 其他轻工行业的进步 239

第三节煤、电、机械工业的艰难恢复 241

第四节 建材工业的恢复和发展 243

第六章 湖北国统区工业的衰落 244

第一节 内战爆发后的湖北市场 244

第二节 工矿业的普遍衰落 247

第三节 处于困境中的轻纺工业 249

第四节 解放前夕对工业设施的保护 253

第五节 旧中国湖北工业的若干特点 255

第七章 革命根据地工业 262

第一节 土地革命时期的湖北根据地工业 262

第二节 湖北抗日根据地的工业 264

第三节 湖北解放区的工业 267

第四编 建国初期的工业重建(1949—1957) 269

第一章 国有工业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270

第一节 湖北工业的基本状况 270

第二节 没收湖北地区的官僚资本 273

第三节 武汉等地国有工业企业的建立和发展 280

第四节 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形成 285

第五节 国有工业高度集权管理体制的雏形和计划经济思想的萌芽 288

第二章 湖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个体手工业的恢复与发展 291

第一节 恢复和发展湖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291

第二节 湖北个体手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合作化的初步发展 301

第三节 湖北工业恢复、发展的巨大成就 306

第三章 湖北工业基础的建立 309

第一节 湖北工业发展计划纲要 309

第二节 湖北工业投资概况和投资分析 312

第三节 国家在鄂重点基本建设工程的展开 316

第四节 湖北地方工业的勃兴 320

第五节 湖北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确立 326

第四章 湖北私营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331

第一节 湖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31

第二节 湖北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37

第三节 湖北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创性功绩和缺陷 344

第五章 湖北高度集中的工业管理体制的形成 348

第一节 高度集中的工业管理体制的形成原因 348

第二节 湖北工业管理体制的基本经济特征 352

第三节 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评价及其改革方案 356

第五编“大跃进”与工业经济调整(1958—1965) 361

第一章 湖北工业“大跃进” 362

第一节 湖北“大跃进”产生的原因及背景 363

第二节 工业“大跃进” 365

第三节 工业规模的急剧膨胀 370

第四节 以中央放权为特征的管理体制调整 372

第五节 工业管理机构的变动 373

第六节 湖北工业“大跃进”的经济后果 375

第二章 天灾人祸与工业调整 380

第一节 调整方针在湖北的初步贯彻 380

第二节“七千人大会”以后湖北工业的再调整 383

第三节 工业管理体制的调整 388

第三章 调整的深入与湖北工业的恢复 390

第一节 贯彻中央《工业七十条》 391

第二节 工业调整的深入 394

第三节 湖北工业的恢复与发展 398

第四章 以长江沿线为主的初步工业布局 401

第一节 湖北工业发展环境 401

第二节 工业重心武汉市 403

第三节 湖北其他地区的工业 405

第四节 乡镇工业 409

第五章 工业行业的形成与发展 411

第一节 钢铁工业的长足进步 411

第二节 机械工业的曲折发展 414

第三节 湖北电网的初建 420

第四节 轻纺工业的曲折发展 422

第五节 建筑材料工业的扩展 426

第六章 新兴产业的崛起 432

第一节 机电新产业的出现 433

第二节 化学医药工业的创立 436

第三节 湖北地质勘探的突破 442

第四节 有色金属工业的兴起 445

第五节 轻纺工业的新门类 447

第六编“文化大革命”期间工业的波动曲折(1966—1976) 449

第一章 艰难曲折的10年 450

第一节 波动增长的工业生产 450

第二节 工业规模的扩大与工业基础的增强 452

第二章 曲折前进的冶金工业 453

第一节 冶金工业的“三起三落” 453

第二节 武钢三大工程建设与“钢铁会战” 454

第三节 鄂东“鲁尔区”与冶钢、鄂钢等企业的扩建新建 456

第四节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的扩建与铜冶炼加工业 457

第五节 铝冶炼及加工工业 458

第六节 黄金及其他有色金属工业 459

第三章 逆境中前进的机械汽车工业 460

第一节 机械汽车工业发展概况 460

第二节“汽车工业会战”与汽车工业基地的奠定 461

第三节 农机与矿山通用机械工业 464

第四节 机床与电工仪表工业 466

第四章 乘势而上的石油化学工业 468

第一节“化肥会战”与三大农化企业建设 468

第二节“小化肥”工业的迅速发展 469

第三节 葛店、武汉、沙市农药厂的扩建与农药、农膜工业 470

第四节“石油会战”与江汉油田 471

第五节 三大石化企业建设 472

第五章 波动前进的轻纺与电子、医药、建材工业 474

第一节 动乱中波伏发展的纺织工业 474

第二节 四大棉纺企业建设 476

第三节“文革”冲击下的轻工业 477

第四节 曲折发展的医药工业 480

第五节 曲折前进的电子工业 483

第六节 基建推动下的建材工业 484

第六章 快速增长的电力工业 486

第一节 大电网供电体系的形成 486

第二节“文化大革命”对电力建设的影响 488

第三节 丹江口、葛洲坝、黄龙滩建设与水电开发 489

第四节 黄石、青山、沙市火电厂扩建与火电建设 492

第五节“小水电”和农村电网建设 494

第六节 供电网络建设 494

第七章 煤炭工业与快速壮大的国防工业 496

第一节 第二次办煤高潮与煤炭工业 496

第二节 快速壮大的国防工业 497

第七编 改革开放与工业的蓬勃发展(1976—1995) 499

第一章80年代的曲折发展和90年代的振兴 500

第一节70年代末:湖北工业的恢复 501

第二节80年代:湖北工业的曲折发展 503

第三节90年代:湖北工业的崛起 506

第二章 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企业制度的创新 508

第一节 工业管理机构的改革 508

第二节 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511

第三节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的创新 516

第四节 工业企业集团建设与发展 518

第三章 稳步前进的钢铁与有色工业 520

第一节 武钢“一米七”工程的完善配套与“双五百”、“双七百”工程建设 521

第二节 鄂钢、冶钢的改造扩建 522

第三节铜、金、银采选冶炼工业的调整与发展 524

第四节 铝冶炼加工业的迅速扩张 526

第五节 铁合金及其他冶炼工业的发展 527

第四章 迅速扩张的机械与汽车工业 527

第一节 东风汽车公司三大基地建设 527

第二节 其他整车、专用车的发展 530

第三节 汽车零部件工业的迅速壮大 531

第四节 机床及其他机械行业的调整 533

第五章 不断扩大的石油化学工业 535

第一节 石油化学工业的扩建改造 535

第二节 磷化工工业的发展 538

第三节 盐化工工业的发展 540

第四节 农药、氮肥行业的调整与发展 541

第五节 其他化学工业的调整与发展 543

第六章 迅速发展的电力工业 545

第一节 长江、清江水电开发与宜昌水电中心 545

第二节 汉江流域的水电开发与其他中小水电站建设 547

第三节 火电厂建设与鄂东火电群落 548

第四节 华中电网的形成 550

第七章 稳定增长的纺织、医药与轻工业 552

第一节 纺织工业 552

第二节 医药工业 555

第三节 轻工业 557

第四节 烟草工业 561

第八章 不断扩大的建材、煤炭及乡镇工业 563

第一节 建材工业的发展 563

第二节 煤炭工业的调整 565

第三节 乡镇工业的突起 566

第四节 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 567

第九章 迅速崛起的电子与高新技术产业及开发区 568

第一节 电子工业 568

第二节 高新技术产业的起步与发展 570

第三节 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 573

第四节 国家级、省级开发区 574

编者、作者简介 583

后记 58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