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安徽稻作学
安徽稻作学

安徽稻作学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成荃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109123601
  • 页数:53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介绍了安徽稻作特点与发展、稻作气候、稻田土壤肥力、稻作区划及稻用耕作制度、稻作资源、水稻遗传研究与应用、常规育种技术、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分子育种,以及安徽水稻种子生产技术。
《安徽稻作学》目录
标签:主编

第一章 安徽稻作特点与发展 1

第一节 安徽稻作特点 1

一、稻作历史悠久 1

二、稻谷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及产量变化 2

三、稻作类型的多样性 5

第二节 安徽稻作生产发展与基本经验 5

一、安徽水稻生产发展的5个阶段 5

二、安徽水稻发展的基本经验 7

第二章 安徽稻作气候 10

第一节 稻作气候资源 10

一、安徽气候特点 10

二、光能资源 10

三、热量资源 11

四、降水资源 13

五、稻作安全种植期、抽穗期 15

六、杂交稻生产、制种与气候 16

第二节 稻作主要气象灾害 17

一、水稻对气象条件的要求 17

二、水稻的低温冷害及防御 18

三、水稻的高温热害及防御 22

四、水稻的旱、涝灾害 26

五、其他灾害 28

第三章 安徽稻田土壤肥力 31

第一节 水稻土类型及土壤肥力 31

一、水稻土形成特点 31

二、安徽水稻土主要类型与特性 33

第二节 稻田土壤营养元素的供应能力 38

一、土壤有机质 38

二、土壤氮素 43

三、土壤磷含量 45

四、土壤钾素 50

五、土壤硫素 55

六、土壤硅 59

七、土壤微量元素 63

第三节 主要类型水稻土的物理结构与生产特性 69

一、淹育型水稻土 69

二、渗育水稻土亚类 69

三、潴育水稻土亚类 70

四、潜育水稻土亚类 71

五、脱潜水稻土亚类 72

六、漂洗水稻土亚类 72

第四节 中、低产稻田改造 73

一、中、低产土壤划分的标准及依据 73

二、中、低产土壤的类型与分布 74

三、低产稻田土壤改良措施 75

第四章 安徽稻作区划及稻田耕作制度 77

第一节 安徽稻作区划 77

一、长江沿岸双、单季稻兼作区 77

二、江淮之间丘陵单、双季稻过渡区 79

三、淮河沿岸及淮北平原单季稻作区 80

四、大别山地单、双季稻作区 81

五、皖南山地双、单季稻作区 81

第二节 安徽稻田耕作制度 82

一、稻田传统耕作制度 82

二、稻田耕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83

三、稻田耕作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与发展趋势 86

第五章 安徽稻种资源 89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稻种资源工作的回顾 89

一、前人研究 89

二、稻种资源的收集、保存与整理 90

第二节 安徽地方品种资源 91

一、籼稻地方品种资源 91

二、粳、糯稻地方品种资源 92

三、旱稻、深水稻等名特优地方品种资源 93

第三节 引进品种资源及其评价利用 93

一、国内高秆籼稻改良品种资源 93

二、国内矮秆籼稻高产品种资源 94

三、国内粳稻高产品种资源 95

四、直接引进推广利用的国外稻种资源 96

五、国际水稻遗传评价协作网资源的引进与利用 96

第四节 安徽主要稻种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98

一、农艺性状鉴定 98

二、抗病虫性鉴定 99

三、抗逆性鉴定 101

四、稻种资源的品质测定 102

第五节 安徽省主要育成水稻品种的系谱分析 104

一、早籼稻品种(组合)及其系谱 104

二、中籼稻品种(组合)及其系谱 105

三、中、晚粳品种(组合)及其系谱 106

第六节 安徽稻种资源的应用基础研究 108

一、安徽籼稻地方种质资源的聚类分析 108

二、安徽名特优水稻地方种质资源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的相关研究 109

三、安徽优质稻种资源主要品质和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111

第七节 稻种资源研究工作的展望 111

一、进一步加强稻种资源研究评价,重视有利基因的发掘和利用 111

二、常规育种技术与分子育种、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种质创新与改良 112

三、积极开展国际种质资源交流与合作研究,大力引进国外有用种质资源 112

第六章 安徽水稻遗传研究与应用 114

第一节 水稻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的估算及其应用 115

一、遗传力的估算及其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 115

二、遗传相关、遗传进度与选择指数估算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119

第二节 配合力测定及其在水稻杂种优势上的应用 122

一、三系杂交早、中籼稻的配合力研究 123

二、三系杂交晚粳稻的配合力研究 124

三、三系、两系亚(亚)种及品种间杂交稻配合力研究 125

四、两系亲本的配合力研究 126

第三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测定及其杂种优势预测 132

第四节 品种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及其应用 136

一、主成分分析 137

二、聚类分析 139

第五节 水稻品质性状的遗传 140

一、碾米品质与籽粒外观品质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141

二、食味及营养品质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143

三、品质与产量性状间的典范相关分析 146

四、籼粳交重组自交系群体主要稻米品质性状分析 149

第六节 水稻株、叶、粒形的遗传研究 150

一、粒形遗传 150

二、稻米硬度研究 153

三、株、叶形性状遗传 153

第七章 安徽常规水稻育种技术 161

第一节 选择育种 161

一、选择育种的特点 162

二、水稻的自然变异及其利用 163

三、纯系学说与纯系选择 164

四、鉴定的作用与方法 165

五、选择育种程序与方法 166

第二节 杂交育种 167

一、安徽省杂交育种的发展和成就 167

二、水稻杂交技术 168

三、亲本选配 169

四、杂交组配方式 171

五、回交育种 172

六、杂种后代的选择 174

第三节 辐射与花培育种 177

一、辐射育种 177

二、花培育种 185

第四节 离子束育种 190

一、离子束育种的发展与成就 190

二、离子束育种的特点 191

三、离子束诱变的机理 192

四、离子束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193

五、离子束育种中有待研究的问题 196

第五节 引种 197

一、引种原则 197

二、水稻引种的基本步骤 199

三、引种检疫 200

四、水稻引种注意事项 200

第八章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 203

第一节 三系水稻杂种优势利用 203

一、国内外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历程 203

二、安徽三系杂交水稻的发展与成就 204

三、三系及其组合选育 207

第二节 两系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 228

一、两系法水稻的基本原理及安徽的发展历程 228

二、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附安徽省育成不育系简介) 231

三、两系杂交稻组合选育 247

第三节 超级稻育种 249

一、超级稻名称的由来及育种研究动态 249

二、超级稻的概念和指标 251

三、全国与安徽省超级稻育种的现状、问题和展望 253

第九章 水稻分子育种 260

第一节 水稻基因和基因组 261

一、水稻基因 261

二、水稻基因组 264

第二节 水稻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和克隆 265

一、分子标记 265

二、分子标记构建水稻遗传连锁图谱 268

三、水稻基因的标记定位 269

四、水稻基因的克隆 287

第三节 水稻分子育种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实践 290

一、改变原有基因 290

二、水稻转入新基因 292

三、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299

第四节 安徽水稻分子育种的发展 302

一、转基因技术研究及应用 302

二、基因指纹技术鉴定水稻杂交种子纯度及双亲的分子遗传距离 304

三、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304

第十章 安徽水稻种子生产技术及品种审定 309

第一节 常规水稻种子生产技术 309

一、水稻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309

二、常规水稻原种生产技术 310

第二节 三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 311

一、三系原种生产技术 311

二、不育系繁殖技术 315

三、三系杂交籼稻制种技术 317

四、三系杂交粳稻制种技术 324

第三节 两系杂交稻种子生产技术 328

一、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原理与技术 329

二、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原种生产 342

三、两系杂交稻的安全高产制种技术 344

第四节 种子质量检验 352

一、种子质量的概念和种子质量检验的意义 352

二、种子质量检验的内容和标准 353

三、种子质量检验的程序 354

四、扦样 354

五、净度分析 357

六、发芽试验 358

七、品种的真实性和纯度鉴定 362

八、水分测定 366

九、生活力的生化(四唑)测定 366

十、种子健康测定 367

十一、重量测定 367

第五节 品种审定 368

一、区域试验 368

二、品种审定 371

第十一章 安徽稻作栽培理论与实践 374

第一节 水稻栽培技术的基础理论 374

一、水稻品种生育期的决定 374

二、稻株器官建成 376

三、水稻的产量形成 378

四、水稻群体质量指标及其调控 379

第二节 安徽稻作栽培技术研究与发展 383

一、安徽稻作育秧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383

二、安徽稻作施肥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384

三、安徽稻作灌溉和节水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390

第十二章 安徽水稻栽培技术 395

第一节 单季中稻高产栽培技术 395

一、概况 395

二、单季中籼稻高产栽培技术 395

三、单季中、晚粳稻高产栽培技术 402

第二节 双季稻高产栽培技术 404

一、双季早稻高产栽培技术 404

二、双季晚籼高产栽培技术 408

三、双季晚粳高产栽培技术 409

第三节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 410

一、概述 410

二、关键技术 411

第四节 水稻轻简栽培技术 413

一、水稻抛秧栽培技术 413

二、水稻免耕栽培技术 416

三、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418

四、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420

第五节 水稻机械化栽培 421

一、稻田耕整地机械化 421

二、水稻栽插机械化 422

三、水稻植保机械化 425

四、水稻灌溉机械化 426

五、水稻收获机械化 426

第六节 水稻稀长大栽培技术 427

一、技术原理、特点和意义 427

二、配套技术 429

第七节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 430

一、水稻强化栽培体系的由来及发展 430

二、水稻强化栽培体系的增产原理 431

三、水稻强化栽培体系的关键技术 431

四、水稻强化栽培体系在安徽的实践 432

第十三章 安徽水稻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435

第一节 安徽省水稻病虫草害研究现状 435

第二节 水稻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 436

一、稻瘟病 436

二、白叶枯病 439

三、纹枯病 442

四、稻曲病 443

五、稻粒黑粉病 445

六、条纹叶枯病 446

七、水稻烂秧 448

八、其他水稻次要病害 449

第三节 水稻主要虫害及防治技术 450

一、安徽水稻主要害虫发生情况 450

二、水稻虫害研究现状 452

三、安徽省主要虫害与防治 452

第四节 稻田草害防除技术 458

一、稻田杂草概述 458

二、稻田主要杂草种类和群落 459

三、稻田杂草发生特点 461

四、稻田杂草的防除 464

五、除草剂的药害及补救措施 469

六、稻田杂草的抗药性 471

七、稻田杂草的调查 472

第五节 水稻病虫草害生态调控技术 473

一、有害生物生态调控(EPM)的研究现状 473

二、水稻病虫草害的生态调控技术 473

第十四章 优质安全稻米生产技术 478

第一节 优质稻谷及优质稻米品质的基本特征和标准 479

一、稻米品质概念 479

二、稻米品质的基本特征 482

三、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 483

四、优质稻米品质标准 483

五、安徽省稻米品质调查 485

六、安徽省历次优质米评选结果 489

第二节 无公害稻米的涵义及其生产对环境质量的要求 490

一、无公害稻米、绿色食品稻米和有机稻米的比较 491

二、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对环境质量的要求 492

三、环境污染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防治途径 495

第三节 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建设及农药、肥料使用准则 496

一、建立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的意义和要求 496

二、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土壤净化与改良 497

三、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的农药、肥料使用准则 497

第四节 优质稻谷的生产技术 500

一、安徽省优质稻米生产区划 5

二、优质品种与优良栽培技术配套 501

三、稻鸭共生技术 502

四、适时收割 505

第五节 优质稻谷的储藏 505

一、仓库条件 505

二、控制库存水分和稻谷杂质 506

三、结露的预防 506

四、提高科学保粮水平 507

五、其他技术 508

第六节 优质稻加工技术及综合利用 509

一、降低加工过程中形成破损 509

二、提高大米净度 512

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512

第十五章 安徽稻作科技展望 515

第一节 安徽稻作发展趋势 515

一、基本稳定和优化稻作布局和结构 515

二、建立稻田新的多元化种植制度 515

三、形成机械化、规模化经营稻作技术体系 516

第二节 高新技术在稻作技术上的应用 516

一、生物技术 516

二、信息技术 517

三、种植和加工机械的应用 518

第三节 水稻生产发展技术支撑体系 519

一、品种改良创新 519

二、品种科学评价 520

三、公共技术推广服务 521

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 522

附件一 安徽省稻作大事记 526

附件二 安徽省审定品种表 53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