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国际区域合作的经济学分析  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
国际区域合作的经济学分析  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

国际区域合作的经济学分析 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保建云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501783888
  • 页数:251 页
图书介绍:
《国际区域合作的经济学分析 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目录

第1章 国际区域合作经济学分析的背景、文献与内容 1

1.1 概念基础与分析背景 1

1.2 文献回顾与评析 4

1.3 理论解释:条件、机制与模式 13

1.4 分析框架与主要内容 18

1.5 本章小结 21

第2章 国际区域合作的设施基础与条件:国际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与禀赋优势 21

2.1 国际区域合作的基础 23

2.1.1 国际公共产品的重要性 23

2.1.2 现有研究文献进展及存在的不足 24

2.1.3 国家自用产品、跨国公共产品与跨国俱乐部产品:定义与解释 28

2.1.4 跨国公共产品与跨国俱乐部产品有效供给的经济学分析 31

2.1.5 评述性结论 36

2.2 国际公共产品供求均衡:理论模型及其解释 37

2.2.1 引言 37

2.2.2 国际公共产品供求均衡:两国模型 38

2.2.3 国际公共产品的最优配置:多国模型 40

2.2.4 国际公共产品供求与国际资本市场均衡:大国模型与小国模型 43

2.2.5 结论 46

2.3 国际区域合作中的禀赋优势演化与合作模式选择:中国与中亚五国 47

2.3.1 引言 47

2.3.2 国际区域合作中的地理区位与跨国公共品供给比较优势 48

2.3.3 国际区域合作中资源禀赋优势动态演化影响因素分析 50

2.3.4 国际区域合作中禀赋优势演化对区域合作模式选择的影响 52

2.3.5 中国与中亚五国区域合作中资源禀赋优势与区域合作模式选择 54

2.3.6 评述性结论 61

2.4 本章小结 61

第3章 国际区域合作的动力与风险:要素密集度逆转与国际贸易结构调整3.1 技术进步、要素密集度逆转与国际贸易结构调整 63

3.1.1 引言 63

3.1.2 国际贸易纯理论论争文献概览 64

3.1.3 相对价格与要素密集度逆转:一个国际贸易均衡模型 69

3.1.4 技术进步与国际贸易结构调整 73

3.1.5 结论 76

3.2 跨国利益冲突与国际区域合作:东北亚六国的经验证据 76

3.2.1 引言 76

3.2.2 东北亚地区经济格局演变的微观动因 78

3.2.3 东北亚地区经济格局演变中的宏观利益冲突 82

3.2.4 东北亚地区经济格局演变中的跨国利益协调 85

3.2.5 东北亚国家之间区域经济合作条件与面临的问题 90

3.2.6 结论 94

3.3 国际贸易与国际区域合作:中亚五国 95

3.3.1 引言 95

3.3.2 中亚五国的经济规模及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97

3.3.3 中亚五国出口贸易发展分析 103

3.3.4 中亚五国进口贸易比较分析 107

3.3.5 评述性结论 113

3.4 本章小结 113

第4章 国际区域合作的目标与机制:国民经济增长国际外部性内部化 113

4.1 国家经济增长国际外部性影响效应及其内生化 115

4.1.1 引言 115

4.1.2 文献概览 117

4.1.3 理论模型:国民经济增长国际外部性及其理论解释 119

4.1.4 国民经济增长的国际边际外部性成本及其变化 122

4.1.5 国民经济增长国际外部性影响的效率与福利分析 126

4.1.6 结论 129

4.2 经济增长、国际贸易与国际区域合作:中国与东盟 131

4.2.1 引言 131

4.2.2 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增长特点与比较优势分析 132

4.2.3 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与东盟各国的进出口贸易比较分析 136

4.2.4 中国与东盟各国双边贸易发展特点与比较优势 139

4.2.5 结论与政策选择 142

4.3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区域合作:中国与俄罗斯 143

4.3.1 引言 143

4.3.2 中国与俄罗斯经济增长比较分析 144

4.3.3 转型期中国与俄罗斯产业结构变化比较分析 149

4.3.4 评述性结论 157

4.4 本章小结 158

第5章 国际区域合作中的禀赋、地缘优势与邻国效应 159

5.1 国际区域合作中的禀赋与地缘优势 159

5.1.1 引言 159

5.1.2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缘优势与互补性 159

5.1.3 理论模型:基于地缘优势与互补性的国际区域合作 162

5.2 国际区域合作中的邻国效应 163

5.2.1 邻国效应及内陆国家经济增长的外部约束:理论模型 163

5.2.2 邻国对蒙古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数据与文献 165

5.2.3 邻国效应与蒙古国经济增长波动:经验证据 168

5.2.4 结论与建议 173

5.3 相互投资与国际区域合作:来自中国与俄罗斯的经验证据 173

5.3.1 引言 173

5.3.2 中国与俄罗斯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变化 175

5.3.3 中国与俄罗斯相互投资与国际经济合作特点分析 179

5.3.4 中俄两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比较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184

5.3.5 结论 186

5.4 本章小结 187

第6章 经济转型、模仿学习与国际区域合作 188

6.1 经济转型与模仿学习效应:理论解释 188

6.1.1 引言 188

6.1.2 模仿学习与经济转型:一个理论模型 189

6.1.3 讨论 193

6.2 转型国家之间的增长比较:中国与越南 193

6.2.1 渐进式经济转型中的激进式政策选择:越南革新开放研究文献综述 193

6.2.2 经济转型国家之间的经济增长比较:中国与越南 202

6.3 转型国家之间的国际区域合作:中国与中亚五国 210

6.3.1 引言 210

6.3.2 中亚五国经济增长差异及与中国经济增长的比较分析 211

6.3.3 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双边投资和国际经济合作分析 214

6.3.4 人口因素对中国与中亚五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 217

6.3.5 中国与中亚五国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问题与政策选择 219

6.4 本章小结 221

附录 223

参考文献 225

后记 249

图1-1 国际区域合作类型 14

图1-2 国际区域合作规模及其演变方向 17

图2-1 国际社会中产品类型的判断 31

图2-2 跨国公共产品、跨国俱乐部产品、国家自用产品与消费可能性曲线 32

图2-3 跨国公共产品、跨国俱乐部产品与国家自用产品的短期总成本曲线 33

图2-4 跨国公共产品、跨国俱乐部产品与国家自用产品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 33

图2-5 跨国公共产品、跨国俱乐部产品与国家自用产品的长期生产与供给 34

图2-6 跨国公共产品与跨国俱乐部产品的消费与使用成本(分配成本) 35

图2-7 国际社会跨国公共产品需求曲线与1、2两国的需求曲线 39

图2-8 代表性国家i本国自用产品与跨国产品的最优购买量 43

图2-9 由n个小国构成的国际社会中资本市场利率的决定 44

图2-10 大国i的储蓄变动与本国自用产品和跨国产品均衡数量的决定 45

图2-11 1990—2006年中亚五国资源开采与制造业产出值变化 55

图2-12 1990—2006年中亚五国与中国资源开采与制造业产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变化 57

图2-13 中亚五国、中国、亚洲与世界资源开采与制造业产出增长速度变化比较(1990—2006年) 59

图2-14 中亚、中国、亚洲与世界资源开采与制造业产出增长速度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1990—2006年) 60

图3-1 完全竞争条件下国际市场上均衡相对价格 72

图3-2 东北亚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80

图3-3 东北亚地区六国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占本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83

图3-4 东北亚六国商品与服务出口值占世界的比重 87

图3-5 东北亚六国商品与服务进口值占世界的比重 92

图3-6 1990—2006年中亚各国占中亚五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99

图3-7 1990—2006年中亚五国、中国、亚洲与世界的人均GDP变化(单位:美元) 100

图3-8 中亚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中国、亚洲与世界的比重变化(1990—2006年) 102

图3-9 中亚五国出口贸易额比较(单位:百万美元) 104

图3-10 1990—2006年中亚五国出口贸易增长速度与中国、亚洲与世界比较 105

图3-11 1990—2006年中亚五国与中国出口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变化 107

图3-12 1990—2006年中亚五国出口贸易额变化(单位:百万美元) 109

图3-13 1990—2006年中亚五国、中国、亚洲与世界进口贸易增长速度变化 110

图3-14 1990—2006年中亚五国与中国进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变化 112

图4-1 宏观经济活动的外部性 122

图4-2 边际外部成本不变 124

图4-3 边际外部成本递增 124

图4-4 边际外部成本先递增后递减 125

图4-5 边际外部成本先递减后递增 125

图4-6 代表性国家i经济活动负外部性与效率 127

图4-7 代表性国家j经济活动正外部性与效率 128

图4-8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变化(1970—2004年) 133

图4-9 东盟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年平均增长速度(1970—2004年) 133

图4-10 东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口规模变化(1970—2004年) 134

图4-11 中国、东盟、亚洲与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比较(1971—2004年) 135

图4-12 中国、东盟、亚洲、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1971—2004年) 135

图4-13 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及其年平均增长速度(1970—2003年) 136

图4-14 东盟商品和劳务进出口贸易额及其年平均增长速度(1970—2003年) 137

图4-15 1970—2003年中国GDP和进出口贸易增长波动比较(%) 137

图4-16 1970—2003年东盟进出口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138

图4-17 中国、东盟、亚洲和世界商品与劳务出口贸易年平均增长速度比较(1971—2003年) 138

图4-18 中国、东盟、亚洲和世界商品和劳务进口年平均增长速度(1971—2003年) 139

图4-19 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140

图4-20 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家与地区之间货物贸易额(2000—2005年) 141

图4-21 中国与世界、亚洲和欧洲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比较(1971—1990年) 146

图4-22 中国、俄罗斯与世界、亚洲、欧洲经济增长速度比较(1991—2006年) 146

图4-23 1990—2006年中国、俄罗斯、亚洲、欧洲与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 148

图4-24 1991—2006年中国各产业部门经济增长速度比较(%) 152

图4-25 1991—2006年俄罗斯各产业部门经济增长速度比较(%) 152

图4-26 1990—2006年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产业结构变化(%) 154

图4-27 1970—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产业结构变化(%) 156

图5-1 地区参与国际区域合作的经济变量关系 163

图5-2 邻国相对经济规模、相互开放度与邻国效应示意图 164

图5-3 中国与蒙古国经济增长对比(1970—2003年) 169

图5-4 1970—2003年蒙古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状况 170

图5-5 蒙古国与世界、亚洲、东亚和中国经济增长率比较 172

图5-6 1990—2006年中国与俄罗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变化 176

图5-7 1990—2006年中国与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 178

图5-8 1990—2006年中国与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占亚洲比重 179

图5-9 1994—2005年俄罗斯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额及比重变化 180

图5-10 1999—2005年中国与俄罗斯国际经济合作变化 182

图5-11 中国对俄罗斯国际经济合作占中国对外经济合作比重 183

图6-1 后转型国家的学习与模仿曲线 192

图6-2 越南计划经济时期中国与越南经济规模比较 204

图6-3 越南计划经济时期中国与越南经济增长速度比较(1971—1985年) 205

图6-4 经济转型时期中国与越南经济规模变化(1986—2003年) 208

图6-5 中国与越南经济增长速度比较(1986—2004年) 209

图6-6 1991—2006年中国与中亚五国GDP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比较(%) 213

图6-7 2002—2005年中国与中亚五国工程承包合作金额(单位:万美元) 216

图6-8 1990—2006年中亚五国人口规模变化(单位:人) 219

表2-1 国家自用产品、跨国公共产品、跨国俱乐部产品与跨国非自由产品的区别与联系 36

表2-2 1990—2006年中亚五国与中国资源开采与制造业产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55

表2-3 1990—2006年中亚五国资源开采与制造业产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58

表2-4 1990—2006年中亚、中国、亚洲与世界资源开采与制造业产出增长速度变动幅度 59

表3-1 支出法计算的东北亚六国国内生产总值(单位:十亿美元) 78

表3-2 东北亚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 79

表3-3 东北亚六国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本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83

表3-4 东北亚六国商品与服务出口值(单位:十亿美元) 86

表3-5 东北亚六国商品与服务出口值占世界的比重 86

表3-6 东北亚六国商品与服务进口值(单位:十亿美元) 91

表3-7 东北亚六国商品与服务进口值占世界的比重 91

表3-8 1990—2006年中亚五国GDP变化(单位:美元) 97

表3-9 1990—2006年中亚五国、中国、亚洲与世界的GDP(单位:百万美元) 101

表3-10 1990—2006年中亚五国出口贸易额(单位:百万美元) 103

表3-11 1990—2006年中亚五国出口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差异(%) 106

表3-12 1990—2006年中亚五国进口贸易额(单位:百万美元) 108

表3-13 1990—2006年中亚五国进口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111

表4-1 中国与东盟货物进出口贸易额(单位:亿美元) 139

表4-2 中国与主要国家/地区货物进出口贸易额(单位:亿美元) 140

表4-3 1991—2006年中国、俄罗斯、世界、亚洲与欧洲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比较(%) 145

表4-4 1990—2006年中国、俄罗斯、亚洲、欧洲与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单位:美元) 147

表4-5 1971—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149

表4-6 1991—2006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151

表4-7 1990—2006年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构成(%) 153

表4-8 1970—2006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构成(%) 155

表5-1 蒙古对华贸易统计(单位:万美元) 165

表5-2 世界、亚洲、东亚、中国和蒙古国经济增长比较(%) 171

表5-3 1990—2006年中国与俄罗斯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单位:百万美元) 177

表5-4 俄罗斯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单位:万美元) 180

表5-5 中国与俄罗斯国际经济合作数据(单位:万美元) 182

表5-6 中国对俄罗斯国际经济合作占中国国际经济合作的比重 183

表6-1 经济转型时期中越经济数据比较(1986—2003年) 207

表6-2 1991—2006年中亚五国、中国、亚洲与世界的GDP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 212

表6-3 中亚五国对中国直接投资(单位:万美元) 215

表6-4 2002—2005年中国与中亚五国承包工程合作(单位:万美元) 215

表6-5 2002—2005年中国与中亚五国劳务合作(单位:万美元) 217

表6-6 1990—2006年中亚五国人口数比较(单位:人) 21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