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东北史  第3卷
中国东北史  第3卷

中国东北史 第3卷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佟冬主编;丛佩远分册主编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6263217
  • 页数:97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部详尽、系统的关于东北地区从古至今的地方通史专著。全书上起四五十万年前,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计6卷。
《中国东北史 第3卷》目录
标签:主编 分册

第一章 元王朝对辽阳行省的统辖管理 3

第一节 铁木真的东进及元王朝对东北地区的统一 4

征服呼伦贝尔五部 4

金对塔塔儿等部的打击 5

击溃诸部联军 8

全面控制呼伦贝尔 10

蒙古汗国及元初对东北地区的征服 12

蒙古军队两入辽西 12

木华黎之进军辽东 14

契丹叛军与东夏之平定 18

远征骨嵬 21

第二节 辽阳行省机构设置 24

辽阳行省设置过程 25

设置行省前之管理机构 25

北京行省之初设与撤销 27

二设行省及其撤销 28

三置行省及其撤销 30

最后确立行省管理体制 31

辽阳行省省治变迁 32

设治北京与咸平 33

移治懿州 35

暂治永平 38

征东行省之设置与性质 39

三次设置征东行省 40

征东行省性质争议 43

东道蒙古诸王及其封地 50

诸王“农土”及其特权 50

帖木哥斡赤斤四弟兄的分地 58

札剌亦儿等五投下分地 70

其他东道蒙古诸王 87

辽阳行省的监察与军事机构 94

监察机构 94

军事机构 98

宣慰司及路、府、州、县设置 107

东北地区的宣慰司 107

辽阳行省西南片各路设置 111

辽阳行省中片各路设置 116

辽阳行省东片各路设置 123

第三节 站赤及水陆交通运输 139

站赤与急递铺 140

站赤设置 140

急递铺与道路修治 145

站赤总数与线路分布 148

站赤的使用与管理 152

黑龙江下游的狗站 155

冰雪交通工具 155

硕德创设狗站 159

狗站的分布与发展 161

狗站的作用 164

水上交通运输 180

水上运输工具 180

水运航线 183

第二章 辽阳行省境内少数民族的变化与分布 188

第一节 辽阳行省西部地区的蒙古族 189

历史族称及其故乡 189

历史族称 190

民族摇篮 193

部落迁徙 196

金代东北蒙古部落 198

元代辽阳行省的蒙古族 200

东道诸王蒙古民户 201

其他各种蒙古民户 203

第二节 女真族之发展变化与分布 204

元代女真人的称谓 205

元代女真人的通称 205

妮叔即女直异写 210

野人与兀的哥及吾者 211

女真人口数量与分布地域的变化 215

女真人口数量 216

女真分布区域 224

女直水达达与乞列迷及狗国 229

女直水达达 230

乞列迷 234

狗国 239

吾者野人、女直野人、北山野人与“又一种”野人 248

吾者野人 248

北山野人 253

女直野人 257

“又一种”野人 259

第三节 契丹族、高丽族与色目人 261

契丹族的再度活跃与消失 261

契丹族之投附蒙古 262

契丹族之分成两部 264

重新集结及其消失 265

辽东腹地之高丽族 267

三次较大规模入迁 269

零星入居高丽族众 270

色目人进入辽阳行省 272

回回 273

畏兀儿 274

钦察 275

康里 277

阿速 277

斡罗思 279

唐兀与乃蛮 280

吉儿乞思等族 281

行省内色目人特点 282

第四节 吉里迷与骨嵬 283

吉里迷 283

族名 284

分布 286

族源 288

骨嵬 291

族名 292

族源 293

第三章 农牧渔猎及手工业的发展 296

第一节 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96

农业经济的再建 297

元初社会生产的破坏 297

忽必烈的劝农政策 298

屯田的迅速发展 302

屯田分布 302

屯种情况 310

农业生产总体状况 312

女真族的农业 312

辽阳行省农耕分布 315

农田总面积与产量 317

农业生产技术 319

第二节 畜牧业的发展与渔猎经济状况 322

蒙古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畜牧经济 322

各民族畜牧种类 322

蒙古族的畜牧业 324

狩猎和捕捞生产 329

渔猎经济的分布 330

围猎与鹰猎 333

著名渔猎特产 339

第三节 官营手工业生产 342

官营手工业系统及工匠 342

手工作坊隶属系统 342

工匠来源 346

主要手工业生产部门 348

采矿与冶铸 348

瓷器生产 356

纺织业 361

制盐业 363

酿造业 365

采木业 368

产品交换与货币流通 370

商业状况 371

货币流通 373

第四章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与人民反抗斗争 378

第一节 乃颜、哈丹之乱 378

叛乱的背景与导火线 379

东道诸王离心倾向 379

建立行省控制诸王 382

元军对叛乱的平定 384

主要叛乱头目 384

平叛前的准备 385

擒杀乃颜 387

歼灭哈丹 389

叛乱后果与叛党处理 391

第二节 元代中后期东道诸王的动乱 394

参与泰定帝、武宗即位之争 394

成宗死后的帝位之争 395

英宗被弑与脱脱乱政 396

两都争夺帝位之战 398

两都之战与东道诸王 398

对辽东诸王、将领的处理 400

第三节 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 401

残酷的经济剥削 402

渔猎区的赋税 402

畜牧区的赋税 404

农业区的赋税 405

各种巧取豪夺 406

繁苛的徭役负担 408

大批签军 408

滥使站役 409

各种工役 411

战争蹂躏与连绵天灾 412

战争蹂躏 412

自然灾害 414

第四节 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 422

各地的小规模反抗斗争 423

元前期的反抗斗争 423

元后期的反抗斗争 427

辽阳行省境内的红巾军 429

中路红巾军之北上 429

红巾军入辽阳行省 431

在辽东腹地的发展 432

辽西地区的争夺战 434

红巾军两进高丽 435

红巾军的最后失败 437

第五章 元代东北的文化风习与宗教 440

第一节 地方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441

学校专业设置 442

儒学 442

蒙古学 447

医学与阴阳学 449

学校管理与教学 451

学官设置 451

学习科目 453

生员待遇与使用 455

第二节 少数民族文字的应用 458

蒙古族文字 458

蒙古畏兀文 459

蒙古八思巴文 464

契丹与女真族的文字 467

契丹文字的渐废 468

女真文字的应用 470

第三节 文化与习俗 473

文化艺术 474

文人学者 474

笔、墨与书法 479

歌舞乐器 482

墓室壁画及其他 484

各族习俗 490

衣冠服饰 491

饮食 497

蒙古族居室 498

婚俗 502

丧葬 504

第四节 宗教信仰 508

道教势力的膨胀 509

全真教的传入 510

道观的增修与发展 511

庙观的经营与管理 513

佛教寺院的发展 514

发展概况 514

寺院维修 517

寺院的经济与管理 519

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传入 521

基督教的传入 521

伊斯兰教的传入 523

蒙古族的珊蛮教 525

崇拜对象与宗教活动 525

珊蛮教的性质与地位 528

第六章 明王朝对东北地区的统一与管辖 533

第一节 扫清故元残余势力 533

辽阳地区的故元势力 534

辽西地区 534

辽南地区 535

辽北地区 537

辽东东部 538

明军同东北地区西侧故元势力的斗争 538

消灭元顺帝 539

南北拉锯 540

修筑城关建立都司 542

对东北地区中部和南部故元势力的清除 543

对故元势力的招谕 544

清除小股故元势力 546

纳哈出的向南骚扰 547

纳哈出的归附 551

第二节 明代东北的管辖体制 555

管辖体制的特点 555

辽东隶属山东行省 556

撤销州县广设卫所 561

辽东控带东北各地 565

辽东都指挥使司 567

二十五卫的设置 567

自在州与安乐州 582

辽东地区主要官员 583

边地藩王 588

北平行都指挥使司 591

都司建置历史背景 591

设置都司卫所 593

奴儿干都指挥使司 595

初期经营 596

奴儿干都司的设置 598

设立行署与侨治辽东 601

奴儿干管理的变化 603

第三节 辽东边墙的修筑及其作用 607

西段边墙 607

西段边墙修筑缘起 608

辽河套边墙之凹进 609

东段边墙 611

东段边墙的修筑 611

东边的展地与弃地 614

边墙的修缮及其作用 616

边墙的种类与修缮 616

边墙的作用 621

第四节 水陆驿站及海运 630

驿路交通的建设 631

驿站线路总体配置 631

递运所与铺舍设置 634

驿站的管理与使用 636

辽东驿站线路的变迁 638

西部入辽线路变化 638

辽泽对交通的障碍 641

东八站区间的交通 644

辽东北部驿路变化 646

海上运输航线的开辟 647

海运兴起及其管理 647

海禁的实行与开放 650

主要海运航线 652

第七章 蒙古、女真、朝鲜等族的迁徙与分布 656

第一节 蒙古族的迁徙与分布 657

兀良哈三卫的建立及其南下 657

兀良哈三卫的设置 657

三卫逐渐南迁原因 661

永乐年间三卫位置 665

正统十年以前位置 666

成化十年以前位置 669

嘉靖中叶以前位置 671

三卫各部的离散 672

察哈尔部的东迁、西徙与东返 674

察哈尔部东迁背景 674

察哈尔部东迁居地 676

土蛮时代的察哈尔 678

察哈尔与后金斗争 680

皇太极收服察哈尔 683

内喀尔喀五部的南下 685

南下之后各部分布 686

喀尔喀部主要活动 688

喀尔喀部之降后金 690

科尔沁各部的迁徙及其与后金的关系 693

前期活动及其首领 694

科尔沁两部的迁徙 695

与后金结盟及归附 697

翁牛特与喀喇车里克两部的活动及归附后金 700

原居地及早期活动 702

复出及其南迁之地 703

喀喇沁部与东土默特部的迁徙 705

喀喇沁部初期活动 705

戍守宁前及其东迁 707

东土默特前期活动 709

东土默特部的东迁 713

第二节 海西、建州女真的迁徙聚合 714

海西、建州、野人女真的划分 714

海西、建州命名由来 715

海西、建州划分过程 718

女真划分三部的出现 720

海西女真南下与扈伦四部的形成 724

南下原因 725

四部之原居地 728

南迁过程 729

扈伦四部相互关系 737

建州女真的迁徙与聚合 741

会于凤州 741

分别东迁 746

再度西迁 749

部分东移 753

图们江流域的毛怜部 756

毛怜部与兀良哈 758

把儿逊与毛怜卫 761

郎卜儿罕家族与毛怜卫 766

杨木答兀叛逃事件 771

“水上”部落的内迁 775

对毛怜余部的内迁 780

婆猪江流域的寄住毛怜 784

猛哥不花的毛怜卫 785

郎引答户赤的寄住毛怜卫 789

王山赤下的“岐州卫” 794

其他寄住毛怜部落 798

第三节 东部地区朝鲜族的迁徙与分布 804

辽东地区朝鲜族的来源 804

元代辽阳高丽遗民 804

朝鲜边民西迁辽东 805

战争俘虏 808

人口分布与跨国民族特点 809

人口分布及其数量 809

民族特点 813

第八章 后金(清)的统一战争与八旗制度 819

第一节 女真各部的统一 819

建州部女真的统一 820

宁古塔六贝勒 821

清除复仇战争阻力 823

对建州各部的统一 825

扈伦四部的灭亡 826

哈达与辉发的灭亡 827

乌拉部的灭亡 830

叶赫部的灭亡 833

对其他各部女真的征服 836

努尔哈赤征瓦尔喀 836

皇太极征瓦尔喀部 841

虎儿哈部与索伦部 844

第二节 对辽河东西地区的占领 847

建州与明廷矛盾的激化 848

努尔哈赤为明守边 848

向外扩张与明抗衡 851

剑拔弩张矛盾激化 854

努尔哈赤的对明战争 856

抚顺清河初战告捷 857

大败明军于萨尔浒 859

北上轻取开原铁岭 862

长驱直入辽东腹地 865

进占辽西重镇广宁 869

努尔哈赤受挫宁远 872

相持阶段的议和活动 876

首次议和 877

二次议和 880

三次议和 883

明金最后一次和谈 885

相持阶段的战争 889

讨论确定征明战略 890

轮番进击辽西关内 891

东西两线配合作战 893

松锦大战 894

最后一次长途奔袭 897

第三节 八旗制度的建立 898

八旗满洲 899

女真族的社会组织 900

穆昆塔坦制的出现 902

正式建立八旗组织 907

天命年间八旗管理 911

管理体制的变化 915

八旗汉军 921

初期对汉民的管理 921

六甲喇到汉军一旗 924

汉军旗的逐渐扩充 926

八旗蒙古和外藩蒙古的盟旗制度 928

蒙古八旗建立过程 929

外藩蒙古的盟旗制 932

第九章 明代东北地区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936

第一节 女真族奴隶的叛逃斗争 936

奴隶的来源与买卖 937

奴隶来源 937

奴隶买卖 939

奴隶的使用与叛逃 942

奴隶使用 942

奴隶叛逃 944

第二节 辽东军户及其反抗斗争 946

军户的沉重负担 946

军户的种类与待遇 946

额外之剥削与奴役 949

逃亡斗争与辽东兵变 953

军户逃亡主要地区 953

义州、锦州的兵变 956

辽东腹地爆发兵变 957

兵变的平息与影响 961

清河之金得时起义 962

抗税斗争深入发展 964

第三节 辽东汉族居民反奴役反压迫的斗争 967

民族歧视与高压统治 968

剃发令与野蛮屠杀 969

大规模迁徙与合居 970

疯狂掠夺 972

辽东汉人的抗金斗争 973

辽南地区抗金斗争 974

东部地区抗金斗争 976

西部地区抗金斗争 97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