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  下
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  下

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 下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章柏青,贾磊磊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3926961
  • 页数:54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关于1949~2004年中国当代电影史专著。是艺术院校影视专业的师生教学参考书。
《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 下》目录

第八章 世纪的光影·历史的记忆——古装/历史/传记电影篇 1

概述 3

第一节 历史真实与政治需求:新中国古装/历史/传记片(1949—1979) 6

一、《宋景诗》、《林则徐》:历史/传记片里的个人与集体 7

二、《甲午风云》:历史片里的反帝意识与时代精神 11

三、《秋翁遇仙记》、《鲁班的传说》:古装/神话片里的道德训诫 14

第二节 艺术真实与创作个性:新时期古装/历史/传记片(1980—1990) 19

一、《谭嗣同》、《孙中山》:历史/传记片的厚重感与悲情体验 20

二、《末代皇后》:古装/历史片里的宫廷纷争与人情冷暖 25

三、《红楼梦》:古装片里的民族文化诉求 30

第三节 两种历史观:90年代以来的古装/历史/传记片(1991—1999) 34

一、《鸦片战争》:电影家的历史责任 35

二、《东归英雄传》、《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类型化的民族史诗 38

三、《秦颂》、《荆轲刺秦王》:重建历史的内心冲动 41

结语 47

第九章 少年励志·成长启蒙——儿童电影篇 49

概述 51

第一节 红色的开篇(1949—1966) 56

一、取材于校园生活的儿童影片 58

二、红色革命历史中的小英雄形象 60

三、生动有趣的童话电影 64

第二节 萧条时期(1974—1978) 66

一、“红星”继续闪耀 67

二、概念化、政治公式化愈演愈烈 69

第三节 复苏到拓展时期(1979—1989) 71

一、继往开来的红色电影 72

二、校园生活电影向深度广度拓展 75

三、儿童“问题电影”的出现 79

四、大自然、动物、体育题材的儿童电影更富魅力 82

五、“现代”的童话与“传统”的农村 83

六、儿童社会伦理片及其叙事策略 85

第四节 缤纷多彩的繁荣时期(1990—2000) 88

一、走向经典的红色电影 89

二、斑斓多彩的校园电影 91

三、成长的物语 94

四、问题电影与励志电影 97

五、儿童伦理电影:讲述爱的奉献 98

六、展现儿童天性的体育、音乐及动物电影 99

七、科幻世界与温馨乡村 101

八、成人和儿童的“两个对立世界” 103

结语 104

第十章 忠实电影·尊重原著——名著改编电影篇 107

概述 109

第一节 成就卓著的初创时期(1949—1976) 112

一、《祝福》、《家》揭开序幕 112

二、彪炳之作《林家铺子》 115

三、名著改编经典《早春二月》 117

第二节 琳琅满目、多姿多彩的繁荣时期(1979—2000) 120

一、风格各异的鲁迅作品改编 121

二、名剧作银幕再现 123

三、多种题材、风格的现代文学名著银幕上重现光辉 126

四、凌子风对现代文学名著的改编实践 129

五、谢铁骊对文学名著改编的探索 133

六、古典巨著《红楼梦》搬上银幕 134

结语 136

第十一章 欢歌劲舞·动感天地——歌剧/舞剧/音乐/歌舞电影篇 139

概述 141

第一节 歌剧片 145

第二节 舞剧片 148

第三节 歌舞片 152

结语 158

第十二章 影像奇葩·民族瑰宝——美术电影篇 161

概述 163

第一节 第一个繁荣时期(1949—1966) 166

一、成长期(1949—1956) 166

二、黄金时代(1957—1966) 167

三、丰富多彩的题材 172

第二节 停产、萧条时期(1966—1976) 174

第三节 复苏后走向第二个繁荣时期(1977—1987) 176

一、长片再造辉煌 177

二、水墨、剪纸片又出佳绩 178

三、系列片问世 179

四、各具特色的短片 180

五、科幻题材和现代语言的美术电影 182

第四节 陷入低谷和奋起突围(1988—2000) 184

一、遭遇寒流 陷入低谷(1988—1995) 184

二、在困境中艰难崛起(1995—2000) 188

结语 193

第十三章 香江映像·东方影都——香港电影篇 197

概述 199

第一节 对旧上海电影的商业延续——香港电影的延续时期(1949—1965) 205

一、延续时期电影产业操作模式的形成 207

二、延续时期的电影创作 213

三、商业传承和文化延续 230

第二节 本土化意识的觉醒——香港电影的过渡转型时期(1966—1978) 236

一、制片机构及产业化操作模式的调整 237

二、过渡转型时期的电影创作 239

第三节 本土化的完成——香港电影的繁荣时期(1979—1993) 258

一、香港“新浪潮”电影运动 258

二、“新浪潮”主潮后的繁荣 271

第四节 低迷中的个性展示——香港电影的风格化时期(1994—2000) 289

一、风格化时期香港影市的低迷状况和产业调整 290

二、风格化时期的创作 293

结语 302

第十四章 文化传承·形态变异——台湾电影篇 305

概述 307

第一节 乡土/写实主义电影 319

一、乡土/写实主义电影与“健康写实主义”的创作路线 320

二、乡土/写实主义电影的回归 323

三、新电影的纪实风格 326

四、新生代写实艺术的执著 332

第二节 城市电影 334

一、万仁“超级三部曲”对都市的深邃注视 334

二、杨德昌对都市畸形、梦魇的社会省思 336

第三节 女性、言情电影 339

一、女性电影 339

二、琼瑶言情电影 345

第四节 少儿世界和青春物语 352

一、少儿电影:受苦/伦理·磨难/成长·毁灭/混沌时代 352

二、校园学生青春物语 353

三、漂泊与皈依/青春残酷物语 355

第五节 武侠、功夫电影和黑道帮派电影 360

一、台湾武侠电影和功夫电影主要潮流 361

二、武侠、功夫片导演的艺术风格及重要作品 362

三、儿童功夫片一枝独秀 367

四、当代武侠电影 368

五、黑道帮派、监狱黑幕电影 370

第六节 军事电影 376

一、中国古代历史战争片 376

二、辛亥革命战争片 377

三、抗日战争电影成主流 378

四、两岸政治、军事对峙时期的台湾反共战争片 383

五、表现滞留泰缅边界的蒋军残兵困境的《异域》、《孤军》 384

六、军教电影 384

第七节 喜剧电影的演变 386

一、台语电影的喜剧风潮 386

二、70年代喜剧电影的转型 389

三、80年代喜剧电影的流变 390

四、90年代的台湾喜剧电影 393

结语 397

第十五章 百年基业·世纪风光——电影产业篇 399

概述 401

第一节 中国电影业在建国后的发展 403

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1949—1986) 403

二、电影产业的转型期(1987—2001) 406

三、理论模型 413

四、进入WTO的后转型期(2001—) 414

第二节 中国电影产业的投资状况 418

一、中国电影产业的投资现状 418

二、中国电影产业投资所面临的两个问题 420

三、“圈地运动”和“精确打击” 423

四、资金回报结构要从单一走向多元 426

第三节 中国电影产业的整合 429

一、把电影变成真正的产业 429

二、院线经营 431

三、影碟发行 432

四、提高电影产业的运行质量 433

第四节 入世后的中国电影产业 435

一、降低准入门槛,重塑市场主体 435

二、电影制作:投资主体多样化,电影生产市场化 440

三、电影市场:营销院线化、影院现代化 444

第五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产业 454

一、《英雄》:一个成功的商业运作个案 455

二、票房排行榜的启示 458

三、儿童不宜:挡不住的诱惑 461

第六节 中国电影营销策略 465

一、借鉴好莱坞先进的营销模式 465

二、好莱坞:品牌电影的生产地 467

三、中国电影品牌之路 468

结语 471

第十六章 社会潮汐·时代风云——事件、政策篇 475

概述 477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的电影事件、政策(1949—1965) 481

一、新中国电影体系的确立 481

二、建国后的首次影片停映事件 483

三、“电影指导委员会”的成立与解散 484

四、电影《武训传》事件 485

五、对私营厂其他影片的批判 488

六、私营电影厂的社会主义改造 489

七、电影界的两个重要会议及中央关于电影工作的两个决定 490

八、“双百方针”的提出及电影行业的第一次体制改革 492

九、1949—1955年优秀影片颁奖活动 493

十、“反右派”斗争给电影界带来的灾难 494

十一、《电影的锣鼓》事件 496

十二、“银幕上拔白旗”事件及对电影创作的冲击 497

十三、“大跃进”及“纪录性艺术片” 498

十四、电影界的调整及国庆十周年献礼片活动 499

十五、两个重要会议及文艺界两个重要文献 501

十六、中国二十二大明星 503

十七、《大众电影》“百花奖”评奖活动 503

十八、《关于电影创新问题的独白》事件 504

十九、毛泽东关于文艺工作的两个“批示”和文艺界的整风 505

第二节 “文革”时期的电影事件(1966—1976) 510

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的出台 511

二、新中国电影事业在“文革”中遭受的严重破坏 512

三、“三突出”原则和“样板戏”电影 514

四、故事片《创业》事件 516

五、故事片《海霞》事件 517

六、“走资派电影”的出笼和覆灭 519

第三节 思想解放运动及改革开放时期的电影事件、政策(1977—2000) 522

一、《苦恋》引发的争论 524

二、“政府奖”、“百花奖”的延续及电影“金鸡奖”的设立 525

三、“主旋律”电影的提出 527

四、电影专项资金的设立 528

五、电影体制的重大改革 529

六、“江苏突破”及影响 530

七、中央对电影的关心 531

八、中国电影“世纪奖” 532

九、长沙会议和“九五五○”工程 533

十、《电影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 534

十一、“紫禁城”模式和贺岁片的出现 535

十二、民营电影企业的兴起 536

十三、国有电影企业的重组 538

结语 539

后记 540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54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