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壮族文学发展史  上
壮族文学发展史  上

壮族文学发展史 上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作秋,黄绍清,欧阳若修等著
  • 出 版 社: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219057216
  • 页数:45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广西共产党组织从新民主义时期到社会主义时期的发展历程。
《壮族文学发展史 上》目录

第一编 仓吾瓯骆时代:壮族文学的萌生(?—前 221

第一章 氏族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发轫 3

第一节 远古社会生活概略 3

第二节 壮族文化的光辉起点 7

第二章 人的自知与壮族远古文学 10

第一节 人的自知——壮族先民不自觉的艺术创造 10

第二节 壮族远古文学——以神话为主体 14

第三章 古歌谣和咒语 19

第一节 文学艺术的起源和古歌谣 19

第二节 原始巫术的产生和咒语 30

第四章 神话 37

第一节 神话的产生和神人谱系 37

第二节 开天辟地的神话 41

第三节 天象神话 46

第四节 人类起源神话 55

第五节 图腾神话 61

第六节 物种神话 72

第七节 迁徙神话 76

第八节 英雄神话 82

第九节 壮族神话的特点 88

第五章 创世女神乜洛甲 93

第一节 乜洛甲神话的原始形态及其流变 93

第二节 创世古歌《乜洛甲》 103

第三节 母系氏族生活的折光反映 107

第六章 创世男神布洛陀 111

第一节 布洛陀史诗的形成、流传及搜集整理 111

第二节 《布洛陀经诗》的基本内容 114

第三节 《布洛陀经诗》的文化意蕴 124

第四节 布洛陀的伟大形象及其意义 140

第五节 布洛陀史诗的艺术成就及其深刻影响 143

第七章 英雄神话《布伯》 147

第一节 布伯神话故事的产生、内容及流传 147

第二节 《布伯的故事》中两个对立的人物形象 150

第三节 《布伯的故事》的艺术特色 154

第八章 远古风习及其歌谣 157

第一节 蚂?节和《蚂?歌》 158

第二节 脱轭节与《牛歌》 163

第三节 食人之风与《唱东灵》 167

第九章 《越人歌》——越楚文化交流的产物 172

第一节 《越人歌》原本考证 172

第二节 《越人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特点 176

第二编 乌浒俚僚时代:壮族文学的兴盛(前221— 1271

第一章 壮族的社会历史与民族文化的鼎盛 181

第一节 秦汉至唐宋的壮族社会历史 181

第二节 乌浒俚僚时代壮族文化的繁荣 186

第二章 人的觉醒与乌浒俚僚时代的壮族文学 191

第一节 从关注自然到关注现实人生的转化 191

第二节 英雄史诗的诞生与民间文体的多样化 194

第三章 英雄史诗《莫一大王》 198

第一节 莫一大王的传说及史诗的形成 198

第二节 史诗《莫一大王》的思想内容 201

第三节 莫一大王的英雄形象 210

第四节 史诗《莫一大王》对神话的继承与发展 213

第四章 民间歌谣 215

第一节 民间歌谣创作的普遍性和内容的深刻性 215

第二节 民间歌谣的种类及其作品 217

第五章 抒情长歌 257

第一节 《串寨调》 257

第二节 《壮族排歌》 264

第六章 叙事长歌 273

第一节 《唱英台》 273

第二节 《毛红和玉音》 281

第三节 壮汉文学交流与融合 284

第七章 壮欢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 288

第一节 壮欢的艺术形式 288

第二节 壮欢的表现方法 302

第八章 歌圩——民俗与文学交融的大演场 308

第一节 歌圩的源流 308

第二节 歌圩的内容和形式 318

第三节 歌圩的文化史意义 323

第九章 民间传说 326

第一节 民间传说的产生及其创作的特点 328

第二节 人物传说 328

第三节 风物传说 340

第四节 风俗传说 355

第十章 歌仙刘三姐的传说 364

第一节 歌仙刘三姐传说的产生、采录与流传 364

第二节 刘三姐的山歌遗篇 372

第三节 刘三姐的形象及其在壮族社会的深刻影响 376

第十一章 民间故事 379

第一节 “狼外婆”型的故事 379

第二节 “田螺”型的故事 385

第三节 “蛇郎”型的故事 392

第四节 “两兄弟”型的故事 399

第五节 其他类型的故事 407

第十二章 “灰姑娘”型的故事《达架与达仑》 414

第一节 《达架与达仑》的产生和流传 414

第二节 《达架与达仑》的内容和人物 417

第三节 《达架与达仑》的艺术特色 423

第十三章 动物故事 427

第一节 动物故事的产生与发展 427

第二节 重点作品 429

第十四章 壮族古代文人的汉文文学创作 438

第一节 概述 438

第二节 《六合坚固大宅颂》和《智城洞碑》 441

第三节 诗歌 451

第三编 俍僮时代:壮族文学的拓展(1271— 1840

第一章 壮族社会历史与民族文化的延展 457

第一节 元明清时期的壮族社会历史 457

第二节 在互动中延展的俍僮文化 461

第二章 历史重压下的俍僮时代文学 464

第一节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壮族文学的呻吟与抗争 464

第二节 文体的分化与文体风格的变迁 467

第三章 民间长歌 470

第一节 民间长歌的蓬勃发展及其原因 470

第二节 《七姑》和《八姑》 474

第三节 《鸳鸯岩》与《幽骚》 484

第四节 《瓦氏夫人》 494

第五节 《从军歌》 500

第六节 《鹦哥王》 503

第七节 《文龙与肖尼》和《马骨胡之歌》 506

第八节 《唱唐皇》 525

第九节 民间长篇叙事歌的特点 536

第四章 历史风俗长歌《嘹歌》 538

第一节 《嘹歌》的名称、来历与传唱 538

第二节 《嘹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它的基本内容 540

第三节 《嘹歌》的思想倾向 544

第四节 《嘹歌》的艺术特色 550

第五章 长篇风俗情歌《欢?》 558

第一节 《欢?》的名称及成歌年代考 558

第二节 《欢?》的内容及思想文化内涵 560

第三节 《欢?》的艺术特色 569

第六章 伦理长歌《欢传扬》 583

第一节 《欢传扬》的产生与流传 583

第二节 《欢传扬》的思想内容及其教育意义 585

第三节 《欢传扬》的艺术表现特点 594

第七章 民间歌谣 597

第一节 民间歌谣反映时代生活的深刻性 597

第二节 民间歌谣 598

第八章 民间传说 622

第一节 人物传说 622

第二节 风物传说 627

第九章 民间故事 633

第一节 现实性故事 633

第二节 幻想性故事 637

第三节 寓言性故事 641

第四节 笑话故事 644

第十章 机智人物故事 648

第一节 机智人物故事的产生与流传 648

第二节 机智人物故事的思想内容 650

第三节 机智人物故事的艺术特色 654

第四节 重点作品 657

第十一章 说唱文学 671

第一节 末伦 671

第二节 比鱼和采茶 676

第三节 春牛调及其他说唱形式 683

第十二章 壮族古代文人的汉文文学创作 686

第一节 概述 686

第二节 桂北壮族文人先驱刘新翰 690

第三节 平南父子诗人黎建三、黎君弼 694

第四节 宁明诗人农赓尧等 699

第五节 女诗人陆小姑、张苗泉 703

第六节 武缘诗人黄彦坊、黄彦垍 708

第七节 袁思明、童毓灵及其他诗人 713

第十三章 “南珠诗人”冯敏昌 728

第一节 冯敏昌的生平 728

第二节 冯敏昌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730

第十四章 刘定逌 张鹏展 737

第一节 刘定逌及其志向操守诗 737

第二节 张鹏展及其故土风物诗 742

第十五章 黄体正 黄体元 749

第一节 黄体正及其际遇感怀诗 749

第二节 黄体元及其自我感悟诗 754

第四编 布侬布僮时代:壮族文学的转型(1840— 1919

第一章 近代壮族的社会历史与多维文化的碰撞 761

第一节 近代壮族社会的演进 761

第二节 壮族文化从封闭到警醒 767

第二章 民族精神的激扬与壮族近代文学 771

第一节 民族意识的激发与壮族文学的勃兴 771

第二节 近代壮族文学艺术风格的主要特点 776

第三章 反映太平天国革命的文学 781

第一节 反映太平天国革命的歌谣和传说故事 781

第二节 关于萧朝贵的歌谣和传说故事 805

第三节 关于石达开的歌谣和传说故事 814

第四节 关于吴凌云、黄鼎凤等起义的歌谣和传说故事 829

第四章 反映中法战争的文学 843

第一节 歌谣 844

第二节 传说故事 852

第五章 其他反帝反封建的文学 867

第一节 歌谣 867

第二节 传说故事 896

第六章 民间长歌 922

第一节 《控告土官歌》 922

第二节 《达稳之歌》 926

第三节 《达备之歌》 931

第四节 《特华之歌》 937

第五节 其他长篇抒情悲歌 941

第六节 长篇抒情悲歌创作繁荣的原因 946

第七节 长篇抒情悲歌的研究价值 948

第七章 民间戏剧 951

第一节 壮剧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951

第二节 壮剧传统剧目的基本内容和重点作品 966

第三节 壮师剧及其剧目 975

第八章 壮族近代文人的汉文文学创作 998

第一节 概述 998

第二节 左江流域的诗人及其创作 1002

第三节 大明山区域的诗人及其创作 1054

第四节 红水河流域的诗人及其创作 1084

第五节 其他区域的诗人及其创作 1101

第九章 “经师和诗人”郑献甫 1120

第一节 郑献甫的生平 1120

第二节 郑献甫的诗歌创作 1121

第十章 爱国主义诗人黄焕中 1138

第一节 黄焕中的生平 1138

第二节 黄焕中的诗歌创作 1139

第五编 僮族时代:壮族文学的更新(1919— 1949

第一章 现代壮族社会历史与文化变迁 1153

第一节 现代壮族社会的演化 1153

第二节 现代壮族文化的变迁 1158

第二章 阶级意识的强化与壮族现代文学 1162

第一节 争民主,争自由,求解放——壮族现代文学的主旋律 1162

第二节 民间文体的变异与文人文体格局的重组 1165

第三章 反映大革命的民间文学 1169

第一节 歌谣 1169

第二节 拔哥山歌 1177

第三节 传说故事 1182

第四章 反映土地革命的民间文学 1188

第一节 歌谣 1188

第二节 群众歌曲的歌词 1200

第三节 左、右江革命传说故事 1204

第五章 反映抗日战争的民间文学 1217

第一节 歌谣 1217

第二节 传说故事 1224

第六章 反映解放战争的民间文学 1229

第一节 歌谣 1229

第二节 传说故事 1237

第七章 作家文学 1241

第一节 概述 1241

第二节 女诗人曾平澜 1254

第三节 烈士诗人高孤雁 1258

第四节 反帝爱国诗人韦杰三 1271

第八章 华山(上) 1279

第一节 生平与创作 1279

第二节 报告文学《承德撤退》、《解放四平街》、《英雄的十月》 1280

第三节 中篇小说《鸡毛信》 1283

第九章 陆地(上) 1287

第一节 生平与创作 1287

第二节 短篇小说《乡间》、《参加“八路”来了》等 1291

第三节 中篇小说《生死斗争》 1293

第六编 壮族时代:壮族文学的繁荣(1949— 2000

第一章 当代壮族社会的变迁与壮族文化的统合 1299

第一节 当代壮族社会的转型 1299

第二节 当代壮族文化结构的整合 1301

第二章 壮族主体意识的确立与壮族当代文学的繁荣 1305

第一节 面向现实、面向群众——壮族当代文学主题的深化 1305

第二节 民间文体的新生与文人文体的兴盛 1309

第三章 民间文学 1313

第一节 概述 1313

第二节 新民歌和民间歌手 1316

第三节 民间戏剧 1348

第四节 革命斗争故事 1359

第四章 小说创作 1367

第一节 概述 1367

第二节 韦一凡的小说 1380

第三节 苏方学的小说 1403

第四节 潘荣才、岑隆业的小说 1408

第五节 黄钲、孙步康的小说 1430

第六节 王云高、韦纬组、黎国璞的小说 1437

第七节 蒙光朝、丘行、韦编联的小说 1446

第八节 陈雨帆的《冰棕榈》和黄凤显的《赶山》 1463

第九节 黄夏斯榕等女作家的小说 1471

第十节 《卜造字》等壮文小说 1482

第十一节 梁鲁、李华荣、黄佩华及其他作家的小说创作 1485

第五章 陆地(下) 1500

第一节 《故人》等短篇小说 1500

第二节 长篇小说《美丽的南方》 1504

第三节 多卷长篇小说《瀑布》 1508

第四节 小说创作经验《创作余谈》 1529

第六章 诗歌创作 1533

第一节 概述 1533

第二节 莎红的诗歌 1535

第三节 李志明、黄青的诗歌 1547

第四节 瑙尼、古笛的诗与歌词 1560

第五节 农冠品、陆伟然的诗歌 1573

第六节 张报、廖联原、韦瑞霖、马斯、黄素芬的旧体诗 1588

第七节 韦照斌、黄堃及其他作者的诗歌 1614

第八节 《吻的悲壮》、《花山壁画》等散文诗 1639

第七章 韦其麟 1650

第一节 生平与创作道路 1650

第二节 《百鸟衣》 1656

第三节 《凤凰歌》 1668

第四节 《寻找太阳的母亲》 1674

第五节 《含羞草》、《童心集》和《梦的森林》 1679

第八章 散文、报告文学和传记文学 1684

第一节 概述 1684

第二节 凌渡的散文 1687

第三节 万里云、黄福林的散文 1695

第四节 苏长仙、蓝阳春的散文 1701

第五节 韦纬组、严小丁、童健飞的散文 1710

第六节 农耘、杨奔、梁奇才的散文 1724

第七节 庞俭克、冯艺、严凤华的散文 1736

第八节 李甜芬及其他作家的散文 1749

第九节 何培嵩的报告文学 1762

第十节 《韦拔群》等传记文学 1768

第九章 华山(下) 1774

第一节 文学创作的新阶段 1774

第二节 《童话时代》、《尖兵》和《神河断流》 1775

第三节 《远航》和《山中海路》 1778

第十章 戏剧和影视文学创作 1780

第一节 概述 1780

第二节 歌舞剧《刘三姐》 1783

第三节 壮剧《宝葫芦》、《红铜鼓》、《金花银花》 1795

第四节 话剧《红河赤卫队》 1799

第五节 电影文学剧本《幽谷恋歌》、《布洛陀河》、《八角飘香的日子》等 1801

第六节 电视文学剧本《山子谣》、《边贸女人》 1804

第十一章 周民震 1806

第一节 生平与创作道路 1806

第二节 《森林之鹰》 1811

第三节 《甜蜜的事业》 1814

第四节 《春晖》 1818

第十二章 民间文学的搜集、翻译和研究 1821

第一节 概述 1821

第二节 采录和研究群体 1825

第十三章 萧甘牛和侬易天 1833

第一节 萧甘牛 1833

第二节 侬易天 1839

第十四章 蓝鸿恩和黄勇刹 1844

第一节 蓝鸿恩 1844

第二节 黄勇刹 1849

第十五章 蒙光朝和农冠品 1852

第一节 蒙光朝 1852

第二节 农冠品 1854

第十六章 壮族古籍整理与民间文艺研究著述的编辑出版 1858

第一节 张声震与“广西少数民族古籍整理” 1858

第二节 陆里与“广西各族民间文艺研究丛书” 1861

第三节 广西壮学学会与《壮学丛书》 1863

参考文献 1869

后记 187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