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儒家之道 中国哲学之探讨 investigations in Chinese philosophy
儒家之道 中国哲学之探讨 investigations in Chinese philosophy

儒家之道 中国哲学之探讨 investigations in Chinese philosophy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倪德卫(David S. Nivison)著;周炽成译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214044544
  • 页数:37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收集了美国最著名的汉学家之——倪德卫数十年来研究中国哲学的主要论文,集中体现了作者在道德哲学研究、孟学研究及明清哲学研究等方面的丰硕成果。
《儒家之道 中国哲学之探讨 investigations in Chinese philosophy》目录
标签:探讨 哲学

第一章 导言 1

第一节 倪德卫著作的特色 2

第二节 论文提要 6

一、中国哲学探索 6

二、古代哲学 8

三、最近的几个世纪 12

第三节 编辑方面的问题 15

注释 15

第一部分 中国哲学探索第二章 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德” 21

注释 35

第三章 ‘德’的悖论 37

注释 51

第四章 德可以自学吗? 54

第一节 对孟子的回顾 55

第二节 荀子 56

第三节 新儒家 59

第四节 清代 62

第五节 总结 66

注释 68

第五章 中国道德哲学中的金律之辩 71

第一节 例子和差异 71

第二节 《论语》中的恕 74

第三节 冯友兰论忠恕 76

第四节 一种替代的解释 78

第五节 中国后来的解释 81

第六节 总结性的想法 87

注释 92

第二部分 古代哲学第六章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意志无力 97

第一节 孔子 99

第二节 墨子和孟子 101

第三节 荀子 105

第四节 心与欲的模式 107

注释 111

第七章 孟子的动机和道德行动 113

第一节 “自弃”作为一种“不为”的方式 114

第二节 道德行为如何可能?“推”的概念 119

第三节 “一本”和“二本”的道德 125

第四节 “推”如何可能? 129

第五节 对孟子的有限辩护 130

一、道义论,还是结果论? 131

二、立刻行动的问题 134

三、我对我的感情负责吗? 136

四、后退问题 140

第六节 比较 142

一、庄子和荀子中的问题 142

二、西方观点的样本 143

注释 147

第八章 公元前4世纪中国的哲学唯意志论 152

第一节 “不得于言&” 152

第二节 历史的假设 155

第三节 孟子与公孙丑的对话 156

第四节 与庄子的比较 160

第五节 墨家的唯意志论与告子 162

注释 166

第九章 “二本”,还是“一本”? 168

注释 186

第十章 《孟子·告子上》第三至五章中的问题 188

注释 206

第十一章 《孟子·尽心上》第十七章中的问题 209

注释 215

第十二章 论《孟子》的翻译 217

第一节 译者 217

第二节 译文 220

第三节 准确性 225

第四节 评价 244

注释 247

第十三章 荀子论人性 249

第一节 引言 249

第二节 问题 252

第三节 第一个假设 253

第四节 解决方法 258

注释 260

第三部分 最近的几个世纪第十四章 王阳明的哲学 265

第一节 引言 265

第二节 心学 266

第三节 目标 268

第四节 王阳明的世界观 269

第五节 王阳明的哲学心理学 272

第六节 作为一种“道”的王阳明思想 274

一、自我修养 274

二、知 276

三、工夫 278

第七节 结论 282

注释 283

第十五章 王阳明的道德决定:中国的“存在主义”问题 284

第一节 中国的“存在主义” 284

第二节 一些可见的不同点 287

第三节 存在的苦恼 291

第四节 王阳明道德决定的性质 294

注释 300

第十六章 章学诚的哲学 304

第一节 新儒家的背景 307

第二节 作为新儒家的章学诚 309

第三节 章学诚的历史理论 311

注释 315

第十七章 两类“自然主义”:戴震与章学诚 317

第一节 引言 317

一、戴震与章学诚 317

二、问题 318

第二节 历史的问题 320

一、纪事年表 321

二、对纪事年表的评论 322

第三节 评论性的问题 328

一、六种理论 328

二、荀子 330

三、孟子 331

四、戴震论孟荀 332

五、章学诚论孟荀 335

注释 339

参考文献 341

译后记 37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