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新石器时代  迈向早期国家之路
中国新石器时代  迈向早期国家之路

中国新石器时代 迈向早期国家之路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澳)刘莉著
  • 出 版 社:北京:文物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01021430
  • 页数:28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者对从公元前7000年至前1500年的早期国家时代的考古资料进行研究,集中讨论了中国复杂社会的发生发展过程。
《中国新石器时代 迈向早期国家之路》目录

第一章 导言:研究背景 1

一 引言 1

二 考古学对龙山文化的构建 1

三 龙山文化与国史的构建 4

四 进化论方法在龙山文化研究中的运用 8

五 重建研究方法 11

六 本书所涉及的内容 14

第二章 环境变化和中国最初的复杂社会 16

一 引言 16

二 地理框架 16

三 古代环境与文化发展 18

四 结语 27

第三章 家户生计和家户仪式 29

一 引言 29

二 家户活动:综述 30

三 康家的一个家户 44

四 康家考古遗存说明的问题 54

五 结论 64

第四章 社区内的空间布局与社会关系 66

一 引言 66

二 新石器时代聚落的空间布局 67

三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聚落结构 86

四 讨论和结论 102

第五章 社区墓葬形态 106

一 引言 106

二 墓葬形态的各种研究方法 107

三 墓葬形态的地域变化 114

四 讨论 139

五 结论 144

第六章 中原复杂社会的发展与衰落 145

一 引言 145

二 方法 145

三 资料 147

四 区域聚落形态 148

五 非封闭型地区的社会复杂化 170

六 聚落形态和社会组织 172

七 讨论与结论 174

第七章 中原以外社会复杂化的发展与衰落 176

一 引言 176

二 山东区域聚落形态 177

三 陕西中部地区聚落形态 190

四 聚落形态和社会组织的比较 202

五 讨论和结语 203

第八章 迈向早期国家之路 205

一 引言:从酋邦到国家 205

二 二里头文化——夏王朝的探索 207

三 先商文化 217

四 结论 218

第九章 重建社会进程 220

一 引言 220

二 社会等级和整合的发展 220

三 社会变化的动力 226

四 结论及未来的研究课题 231

附录 233

附录1.1 贾湖遗址裴李岗文化墓葬中出土的工具类型 233

附录1.2 龙岗寺遗址半坡中期墓葬中出土的工具类型 233

附录1.3 三里河遗址大汶口文化墓葬中出土的工具类型 234

附录1.4 三里河遗址龙山文化墓葬中出土的工具类型 234

附录1.5 姜寨遗址仰韶文化墓葬中出土的工具类型 235

附录1.6 尹家城遗址龙山文化墓葬中出土的工具类型 235

附录2 四个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保存良好的房屋地面上的器物 236

附录3 康家遗址T26中龙山文化时期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骨骼数量比例 237

附录4 康家遗址H71出土的兽骨 238

附录5 贾湖第一期遗址北部房址群遗迹遗物(裴李岗文化早期) 239

附录6 康家、灰咀、王城岗遗址出土工具组合比较(龙山时期) 240

附录7.1 贾湖遗址单人葬的墓葬规模和随葬品数量分布情况(裴李岗文化早期) 241

附录7.2 水泉遗址单人葬的墓葬规模和随葬品数量分布情况(裴李岗文化晚期) 241

附录7.3 龙岗寺遗址单人葬的墓葬规模和随葬品数量分布情况(仰韶文化早期) 241

附录7.4 大汶口遗址墓葬规模和随葬品数量分布情况(大汶口文化早期:二、三期) 242

附录7.5 尉迟寺遗址墓葬规模和随葬品数量分布情况(大汶口文化晚期) 242

附录7.6 呈子遗址墓葬规模和随葬品数量分布情况(龙山文化晚期) 242

附录7.7 民和阳山遗址单人葬和迁葬墓的墓葬规模和随葬品数量分布情况(马家窑文化晚期) 243

附录7.8 武威皇娘娘台遗址随葬品数量分布情况(齐家文化) 243

附录8.1 豫西和郑州地区仰韶文化中心聚落概览 244

附录8.2 陶寺地区龙山文化中心聚落概览 244

附录8.3 伊洛地区龙山文化中心聚落概览 245

附录8.4 豫北地区龙山文化中心聚落概览 245

附录8.5 豫中地区龙山文化中心聚落概览 246

附录8.6 山东地区龙山文化中心聚落概览 247

附录8.7 关中地区龙山文化中心聚落概览 248

附录8.8 河南、山西、陕西、湖北地区二里头文化中心聚落概览 249

附录9 河南新石器时代城址 250

附录10 中原地区仰韶、龙山文化聚落资料概览 251

附录11 山东地区29县市新石器、岳石文化遗址资料概览 252

参考文献 253

译后记 284

图1.1 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文化主要遗址分布图 3

图2.1 黄河流域地形图 17

图2.2 古文献记载的中原地区主要湖泊分布图 18

图2.3 东亚季风前沿的最远位置 21

图2.4 中国古植被分布图 22

图2.5 新石器至青铜时代早期河南、山东和陕西遗址数量变化 24

图2.6 全新世中国沿海地区海平面升降曲线 25

图3.1 第三章涉及的主要遗址 30

图3.2 新石器时代四个墓地出土的与性别相关工具出现频率比较图 32

图3.3 姜寨遗址F17(仰韶文化半坡期)平面图及居住面发现的遗物 33

图3.4 黄楝树遗址F1(屈家岭文化)平面图及居住面发现的遗物 34

图3.5 尉迟寺遗址F37(大汶口文化晚期)出土工具分布图 35

图3.6 新石器时代食器、工具和房子规模之间的关系 37

图3.7 尉迟寺遗址F33(大汶口文化晚期)出土遗物平面图和主要陶器类型 40

图3.8 尹家城遗址F204(龙山文化晚期)出土遗物及人骨分布图 41

图3.9 登封王城岗遗址H1(龙山文化晚期)发现的人骨 43

图3.10 客省庄遗址龙山时期房址及灰坑分布图 43

图3.11 第三章涉及的陕西临潼发现的主要遗址 45

图3.12 康家遗址略图 46

图3.13 康家遗址1990年发掘区域房址分布剖面示意图 47

图3.14 康家遗址典型房址F256结构举例 48

图3.15 康家遗址F267居住面朱绘动物图像 48

图3.16 康家遗址H69中的墓葬M53、M54及H71中的墓葬M55 49

图3.17 康家遗址H69(A)、H71(B)、H79(C)出土的卜骨 49

图3.18 康家遗址的墓葬M56和M57 50

图3.19 康家遗址的墓葬M58和M59 51

图3.20 康家遗址出土的水牛、猪、羊骨骼年龄比较示意图 53

图3.21 白家遗址和姜寨遗址出土的猪骨与鹿骨比例变化示意图 56

图3.22 康家遗址动物遗存和人骨分布柱状图 56

图3.23 渭河流域仰韶时期和龙山时期遗址出土镞的比例比较图 58

图3.24 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龟(A)和八卦图案的玉片(B) 60

图4.1 第四章涉及的主要遗址 67

图4.2 贾湖遗址西区北部第一期居住遗迹及墓葬分布图 69

图4.3 贾湖遗址第二期房址、墓葬、陶窑和壕沟遗迹分布图 70

图4.4 姜寨遗址仰韶文化村落平面图 73

图4.5 姜寨遗址仰韶文化半坡期F47平剖面图及遗物出土位置示意图 74

图4.6 渭河流域仰韶文化早期人面鱼纹彩陶盆 75

图4.7 灵宝西坡遗址仰韶文化中期大型房址(F105)、中型房址(F104)平面图 77

图4.8 大地湾遗址仰韶文化晚期大型房址(F901)平面图 80

图4.9 大地湾遗址F901出土的陶器 80

图4.10 案板遗址仰韶文化晚期大型房址F3及其周围灰坑 81

图4.11 陕西和中亚发现的陶塑人像及帽子 83

图4.12 西山遗址仰韶文化晚期夯土墙设防聚落示意图 86

图4.13 尉迟寺遗址平面图 88

图4.14 尉迟寺遗址大汶口文化晚期居住区出土食器数量分布的四个级别 90

图4.15 赵家来遗址龙山文化晚期院落复原图 92

图4.16 平粮台遗址龙山文化晚期城墙(A)及其南门门卫房(B)平面图 94

图4.17 王城岗遗址龙山文化晚期城墙平面图 95

图4.18 古城寨遗址龙山文化晚期城墙(A)和宫殿区(B)平面图 96

图4.19 陶寺遗址城墙范围及与陶寺遗址相关的大崮堆山采石场位置 99

图4.20 大崮堆山采石场出土的石器毛坯和陶寺遗址出土的石器成品比较 101

图5.1 第五章涉及的主要遗址 107

图5.2 大汶口遗址出土带有二层台的大汶口文化早期大型墓葬(M2005)平剖面图及主要器物 110

图5.3 山东发现的蛋壳陶杯 111

图5.4 新石器时代琮、璧和牙璋三种玉器分布图 111

图5.5 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乐器或宗教仪式用器 112

图5.6 贾湖遗址第二期(裴李岗文化早期)墓葬群分布图 116

图5.7 贾湖遗址第二期(裴李岗文化早期)墓葬规模与随葬品数量二维关系图 117

图5.8 水泉遗址裴李岗文化晚期墓葬分布图 117

图5.9 水泉遗址裴李岗文化晚期墓葬规模与随葬品数量二维关系图 118

图5.10 龙岗寺遗址仰韶文化早期墓葬和灰坑分布图 119

图5.11 龙岗寺遗址仰韶文化早期墓葬规模与随葬品数量二维关系图 120

图5.12 龙岗寺遗址仰韶文化早期随葬品相对丰厚的墓葬中出土骨锥比例比较图 120

图5.13 洪山庙墓地(仰韶文化中期庙底沟期)平面图 121

图5.14 史家墓地及二次葬坑(M25)平面图 122

图5.15 仰韶文化时期史家、元君庙、姜寨遗址不同年龄组群间性别比例柱状图 123

图5.16 陶寺遗址龙山文化晚期墓葬等级金字塔形分布图 125

图5.17 陶寺遗址Ⅲ区龙山文化晚期墓葬分布图 126

图5.18 大汶口遗址三组大汶口文化早期墓葬群分布图 128

图5.19 大汶口遗址大汶口文化早期墓葬规模与随葬品数量二维关系图 129

图5.20 尉迟寺遗址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规模与随葬品数量二维关系图 131

图5.21 呈子遗址龙山文化晚期墓葬分布图 132

图5.22 呈子遗址龙山文化晚期墓葬规模与随葬品数量二维关系图 132

图5.23 呈子遗址龙山文化晚期墓葬和灰坑分布图 133

图5.24 民和阳山遗址马家窑文化晚期墓葬和祭祀坑分布图 134

图5.25 民和阳山遗址马家窑文化晚期墓葬规模与随葬品数量二维关系图 135

图5.26 武威皇娘娘台遗址齐家文化墓葬分布图 137

图5.27 武威皇娘娘台遗址齐家文化M48平面及随葬品出土位置示意图 138

图5.28 武威皇娘娘台遗址(齐家文化)墓葬随葬品数量与随葬石璧数量二维关系图 139

图6.1 河南境内裴李岗文化遗址分布图 149

图6.2 河南境内遗址等级规模分布对比图 150

图6.3 河南境内仰韶文化遗址分布图 151

图6.4 豫西和郑州地区仰韶文化时期的聚落等级柱状图 152

图6.5 豫西聚落群仰韶文化遗址分布图 153

图6.6 郑州地区仰韶文化遗址分布图 154

图6.7 晋南和河南境内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图 155

图6.8 黄河中下游地区及十四组聚落群分布图 157

图6.9 晋南临汾盆地仰韶文化至二里头时期(约公元前5000-前1500年)最大遗址规模和遗址数量对比图 158

图6.10 龙山文化陶寺早晚期三级聚落等级柱状图 159

图6.11 龙山文化陶寺早晚期遗址分布图 160

图6.12 龙山文化时期遗址等级规模分布对比图 161

图6.13 龙山文化时期遗址聚落等级对比图 163

图6.14 伊洛河流域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图 165

图6.15 豫北地区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图 166

图6.16 豫中地区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图 169

图6.17 七个聚落组仰韶至龙山文化遗址数量和最大遗址规模比较图 170

图6.18 中原包含大汶口和屈家岭文化因素的遗址分布图 171

图7.1 山东遗址群的聚落等级柱状图 179

图7.2 山东临沂地区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图 180

图7.3 山东遗址群等级规模分布对比图 181

图7.4 山东日照地区主要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图 183

图7.5 鲁北地区四处龙山文化城址和小村落分布图 185

图7.6 山东丁公遗址出土龙山文化陶片上的刻划符号 186

图7.7 鲁西地区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图 189

图7.8 渭河流域老官台文化遗址分布图 191

图7.9 渭河流域仰韶文化遗址分布图 192

图7.10 渭河流域四组龙山文化遗址群分布图 194

图7.11 渭河流域龙山时期四组遗址群的三级聚落等级柱状图 195

图7.12 渭河流域龙山时期四组聚落群的等级规模分布对比图 196

图7.13 陕西漆水河下游遗址分布图 198

图7.14 甘肃葫芦河流域文化分布纬度变化图 200

图7.15 甘肃葫芦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至周代的聚落位置、数量和规模变化图 201

图8.1 新砦、二里头和下七垣遗址分布图 208

图8.2 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四级聚落等级柱状图 209

图8.3 二里头文化聚落群等级规模分布图 209

图8.4 二里头遗址略图 212

图8.5 二里头遗址1、2号宫殿基址平面图 213

图8.6 二里头遗址与周边自然资源(金属和盐)分布位置图 215

图9.1 龙山时期和二里头时期聚落模式示意图 222

图9.2 河南杞县鹿台岗龙山遗址1号建筑遗迹 229

表1.1 本书涉及的考古学文化年代和分布 3

表5.1 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墓葬差异跨文化比较 140

表6.1 衡量社会复杂程度的四种变量之间的大致对应关系 146

表7.1 江苏北部遗址分布变化与相应的海侵事件 182

表9.1 仰韶、龙山和二里头时期社会组织、聚落等级和行政等级的关系 221

表9.2 黄河中下游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到早期青铜时代的社会发展 22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