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企业党支部工作教程
企业党支部工作教程

企业党支部工作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铁道部政治部组织部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00808771
  • 页数:389 页
图书介绍:
《企业党支部工作教程》目录

基本原理篇 3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3

第一节 辩证的唯物论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

一、辩证唯物论对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看法 3

二、实践的观点和探求真理的途径 6

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0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和观察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 12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唯物辩证法的系统观 12

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和唯物辩证法的过程论 15

三、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 17

第三节 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和党的基本路线 22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 22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 24

三、党的基本路线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 25

第四节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8

一、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 28

二、党的群众路线 31

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2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 35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 35

一、商品 35

二、货币 38

三、价值规律 40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41

一、资本和剩余价值 41

二、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45

三、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48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关系 51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经济结构 51

二、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54

三、社会主义企业及其经济活动 56

四、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 58

五、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及其分配 60

六、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 62

第三章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65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65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65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67

第二节 争取社会主义的运动 69

一、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 69

二、社会主义革命的直接实践 71

三、民族解放运动 74

四、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力量和战略策略 74

五、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斗争 75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社会的发展 77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 77

二、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改革经济体制 79

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79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 80

五、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83

六、社会主义国家职能的发展变化 84

七、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 85

八、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85

九、我国的对外关系 86

十、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社会力量和动力 87

十一、阶级差别、社会差别和社会不平等的缩小与消失 88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历史 90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 90

一、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近代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 90

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91

第二节 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时期 93

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国革命运动的高涨 93

二、国共两党合作的北伐战争 94

第三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96

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 96

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严重危害。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转折 98

三、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98

第四节 抗日战争时期 99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99

二、全民族抗战的艰难历程 100

三、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01

第五节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102

一、争取和平民主,准备自卫战争 102

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102

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03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104

第六节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105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 105

二、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06

三、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107

第七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08

一、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1957年的经济建设成就 108

二、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的严重失误及其曲折的发展过程 109

三、战胜严重经济困难。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左”倾错误的发展 109

第八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 111

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全国大动乱 111

二、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各方面工作的转机和曲折 112

三、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 113

第九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14

一、党实现伟大历史性的转变 114

二、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15

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经验 117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11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19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基础 119

二、列宁建立了完整的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121

三、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124

第二节 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127

一、新时期我们党面临着新的严峻考验 127

二、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128

第三节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130

一、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130

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作用 132

第四节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134

一、加强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 134

二、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任务 135

三、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136

第五节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137

一、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 137

二、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138

三、坚决、持久地搞好党风建设 139

第六节 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维护和加强党的纪律 140

一、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140

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 141

三、维护和加强党的纪律 148

第七节 提高党员素质,建设合格的党员队伍 143

一、坚持党员标准,加强党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 143

二、增强党性,做合格的共产党员 143

第八节 贯彻干部“四化”方针,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145

一、新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方针 145

二、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建设好干部队伍 146

第九节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147

一、党的基层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147

二、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落到实处 149

第十节 巩固和发展党的团结 150

一、党的团结是在马克思主义原则基础上的团结 150

二、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巩固和发展党的团结 150

三、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要做维护党的团结的模范 151

工作业务篇 155

第六章 党支部的性质、任务和党支部建设的基本要求 155

第一节 党支部的性质 155

一、党支部是党的组织基础 155

二、党支部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156

三、党支部是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 157

四、党支部是教育党员、训练党员最基本的学校 157

第二节 党支部的功能和基本任务 157

一、党支部的功能 158

二、党支部的基本任务 159

第三节 党支部建设的指导原则和标准 161

一、党支部的设置 161

二、党支部建设的指导原则 161

三、党支部建设的标准 162

第七章 支部党员大会和支部委员会建设 164

第一节 支部党员大会 164

一、支部党员大会的性质和职权 164

二、支部党员大会的程序 165

第二节 支部委员会的组成和选举 166

一、支部委员会的组成 166

二、支部委员会的选举 166

三、支部委员会的分工和职责 170

第三节 支部委员会会议的内容和程序 172

一、支部委员会会议的内容 172

二、支部委员会会议的程序 173

第四节 支部委员会的自身建设 174

一、加强支部委员会的思想作风建设 174

二、健全支部委员会的工作制度 175

第八章 党支部书记的岗位职务标准、自身修养和工作方法 178

第一节 党支部书记的岗位特点 178

一、岗位责任的义务性 178

二、影响力的非权力性 179

三、角色的多重变换性 179

四、岗位职能的组织协调性 180

第二节 党支部书记的岗位职务标准和自身修养 181

一、党支部书记的岗位职务标准 181

二、党支部书记的形象 182

三、党支部书记的自身修养 184

第三节 认真履行职责,改进工作方法 185

一、党支部书记应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185

二、党支部书记要改进工作方法 187

第九章 发展党员工作 192

第一节 发展党员工作的方针 192

一、坚持标准 192

二、保证质量 193

三、改善结构 194

四、慎重发展 195

第二节 发展党员工作程序 196

一、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 196

二、预备党员的接收 198

三、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 199

第三节 积极认真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201

一、明确企业发展党员的重点 201

二、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上 202

三、防止几种倾向 202

第十章 党员教育工作 204

第一节 党员教育的内容和目标 204

一、党员教育的主要内容 204

二、党员教育的基本目标 205

第二节 党员教育的方法和实施 207

一、党员教育的方法 207

二、党员教育的实施 209

第三节 努力提高党员教育质量 211

一、明确党课教育的特殊性 211

二、把握党课教育的关节点 212

第十一章 党员管理工作 215

第一节 党员的日常管理 215

一、三会一课制度 215

二、民主生活会制度 216

三、党员汇报制度 216

四、考核鉴定制度 217

五、交纳党费制度 218

六、接转组织关系 219

第二节 民主评议党员和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 220

一、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220

二、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 222

第三节 提高党员管理的有效性 225

一、强化制度观念,解决制度落实难的问题 225

二、坚持党性原则,解决党内批评难的问题 227

三、突出管理重点,解决党员干部管理难的问题 228

第十二章 纪律检查工作 229

第一节 党的纪律的内容和特点 229

一、党的纪律的内容 229

二、党的纪律的特点 231

第二节 加强党支部的纪律检查工作 232

一、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方针 232

二、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原则 234

三、党支部纪律检查工作的任务 235

第三节 党的纪律处分 237

一、党的纪律处分的种类 237

二、党的纪律处分的程序 239

第十三章 党小组工作 242

第一节 党小组的性质和任务 242

一、党小组的性质 242

二、党小组的划分 242

三、党小组的任务 243

四、党小组的制度 244

五、党小组同其它组织的关系 245

第二节 党小组长和党小组会 245

一、党小组长 245

二、党小组会 247

第三节 重视发挥党小组的作用 248

一、党小组的作用 248

二、党支部要切实加强对党小组工作的领导 252

第十四章 创先争优活动 254

第一节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意义 254

一、发挥党员作用的杠杆 254

二、带动党支部工作的链条 255

三、展示党员形象的舞台 255

四、增强党支部活力的催化剂 256

第二节 创先争优活动的基本方法和具体形式 256

一、创先争优活动的基本方法 256

二、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形式 257

第三节 促进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深化 261

一、明确目的,立足争创 261

二、围绕中心,常评常新 262

三、坚持标准,严格考核 262

四、健全制度,注重实效 262

第十五章 党支部对车间生产经营和行政工作的保证监督 264

第一节 保证监督是党支部的重要职责 264

一、保证监督是党支部的政治责任 264

二、保证监督是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265

三、保证监督是车间工作的实际需要 265

第二节 保证监督的内容、途径和制度 266

一、党支部实行保证监督的主要内容 266

二、党支部实行保证监督的主要途径 267

三、党支部实行保证监督的主要制度 270

第三节 有效地发挥党支部的保证监督作用 271

一、围绕一个中心 271

二、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272

三、坚持做到“五性” 274

第十六章 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276

第一节 车间精神文明建设 276

一、车间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276

二、车间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方法 277

第二节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任务和原则 278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278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 279

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283

第三节 党支部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方法 286

一、掌握职工思想脉搏的六条途径 286

二、普遍教育过程的六个环节 286

三、谈心访问的几个要点 287

四、思想政治工作的八种方法 288

五、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十二种时机 289

第十七章 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工作的领导 292

第一节 运用组织推动工作是有效的领导方法 292

一、工会、共青团组织的性质和特殊功能 292

二、发挥工会、共青团的作用,是实现党支部基本任务的有效方法 293

第二节 加强和改善对工会、共青团工作的领导 294

一、领导本单位工会、共青团工作是党支部的重要职责 294

二、加强对工会工作的领导 294

三、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 295

第三节 支持工会、共青团组织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295

一、党支部要支持工会、共青团组织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295

二、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 296

三、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 297

第十八章 正确处理党支部工作中的若干关系 300

第一节 党支部工作中常见矛盾的分析 300

一、思想上不同认识的矛盾 300

二、工作上不同意见的矛盾 301

三、利益上不同要求的矛盾 302

四、心理上不同个性的矛盾 303

第二节 解决党支部工作中矛盾的原则和方法 304

一、解决党支部工作中矛盾的原则 304

二、解决党支部工作中矛盾的方法 305

第三节 党支部工作中十种关系的处理 308

一、党支部与上级党组织的关系 308

二、党支部与工会、共青团的关系 308

三、支部委员会与支部党员大会的关系 309

四、支部委员会与支委扩大会的关系 309

五、支部委员会与行政干部会的关系 310

六、支部书记与单位行政负责人的关系 310

七、支部书记与支部委员的关系 311

八、党支部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的关系 311

九、集中正确意见与少数服从多数的关系 312

十、提倡不同意见的讨论与保持行动一致的关系 312

相关知识篇 317

第十九章 党支部工作常用文书写作 317

第一节 党支部工作常用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 317

一、党支部工作常用文书的基本特点 317

二、党支部工作常用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 318

第二节 请示的写作 318

一、请示的使用范围 318

二、请示应包括的内容 318

三、写请示应注意的问题 319

第三节 报告的写作 320

一、报告的种类 320

二、报告应包括的内容 320

三、写报告应注意的问题 321

第四节 工作计划的写作 321

一、工作计划的种类 322

二、工作计划应包括的内容 322

三、制订工作计划应注意的问题 322

第五节 工作总结的写作 323

一、工作总结的种类 323

二、工作总结应包括的内容 324

三、写工作总结应注意的问题 324

第六节 调查报告的写作 325

一、调查报告应包括的内容 325

二、写调查报告应注意的问题 325

第七节 决定和决议的写作 326

一、决定的写作 326

二、决议的写作 328

第八节 组织鉴定的写作 329

一、组织鉴定的写作 329

二、写作组织鉴定应注意的问题 329

第九节 会议记录 330

一、会议记录应包括的内容 330

二、会议记录应注意的问题 331

第十节 党支部工作其它常用文书的写作 331

一、讲稿的写作 331

二、规定的写作 332

第二十章 铁路企业经营管理 333

第一节 铁路企业的经营思想和经济效益 333

一、铁路企业的经营思想 333

二、铁路企业的经济效益 336

第二节 铁路企业的经营决策 338

一、经营决策的基本内容 338

二、经营决策的分类 338

三、经营决策的原则 339

第三节 铁路企业经营计划管理 340

一、经营计划管理的基本任务 340

二、铁路企业经营计划体系 340

三、铁路企业经营计划管理过程 341

第四节 铁路企业的安全管理 342

一、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343

二、加强安全管理 343

第五节 铁路企业的人事劳动管理 345

一、铁路企业的人事管理 345

二、铁路企业的劳动管理 347

第二十一章 心理学知识及其运用 350

第一节 心理学的一般知识 350

第二节 心理学原理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351

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351

二、探寻产生事故的心理原因,是减少事故的有效途径 357

三、消除对心理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358

第三节 心理学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 360

一、运用心理学理论,可以更好地对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掌握和调控 360

二、运用心理学理论,寻求科学的思想工作方法 365

第二十二章 常用法律知识举要 369

第一节 法学基础知识 369

一、法的基本特征 369

二、法律规范 370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71

四、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371

五、违法、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 372

第二节 铁路法 373

第三节 民法基础知识 375

一、民法通则 375

二、婚姻法 376

三、继承法 376

第四节 经济合同法 377

一、经济合同法的概念 377

二、经济合同的特征 378

三、经济合同应具备的基本内容 378

四、无效经济合同 378

五、经济合同的订立和履行 379

六、经济合同的变更、解除 379

七、经济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 379

第五节 民事诉讼法 380

一、民事诉讼法的概念 380

二、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380

三、当事人 380

四、诉讼证据 381

五、诉讼程序 381

第六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382

一、《条例》的性质、地位、任务及作用 382

二、《条例》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83

三、《条例》的基本内容 384

第七节 行政诉讼法 386

一、行政诉讼法的概念、基本原则 386

二、立法目的 386

三、受案范围 387

四、行政诉讼参加人 387

五、证据 387

六、起诉和受理 38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