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图书
十三经概论
十三经概论

十三经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综合图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夏传才著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201029347
  • 页数:434 页
图书介绍:
《十三经概论》目录
标签:十三经 概论

第一章 经和经学 1

第一节 什么是“经” 1

第二节 孔子与六经 4

第三节 从六经到十三经 6

六经的次第 7

六经存五经 9

东汉的七经 11

唐代的九经 13

开成十二石经 15

宋十三经和四书五经 16

第四节 经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18

儒学和经学 18

训诂之学 20

义理之学 22

考据之学 25

经学丛书 27

第五节 经学主要流派的发展——汉学系各派 29

汉代今文学与古文学之争 30

魏晋的郑学与王学之争 35

南北朝的南学与北学之争 37

唐代经学统一的利弊 38

第六节 经学主要流派的发展——宋学系各派 41

思辨学派 41

程朱理学 43

陆王心学 45

河东学派与姚江学派之争 47

第七节 经学主要流派的发展——新汉学系各派 49

浙西学派和浙东学派 50

乾嘉学派 52

清今文学派 55

第二章 《周易》 58

第一节 《易经》 59

《易经》的组织结构 59

卦爻辞的分类 63

《易经》的时代和作者 66

占筮之法 68

中国第一部哲学著作 70

社会史料和思想史料 75

爻辞的文学价值 79

第二节 《易传》 80

《易传》的时代和作者 81

《十翼》是讲什么的 83

《易传》的哲学思想体系 85

《易传》的社会政治思想 88

第三节 《周易》的解说和研究 90

汉儒象数和魏晋玄理 91

宋学图书派和义理派 92

现代《易》学 95

第三章 《尚书》 98

第一节 《尚书》的时代和体例 98

第二节 今文《尚书》、古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 101

今文《尚书》 101

古文《尚书》 103

伪古文《尚书》 105

《尚书》的辨伪 107

第三节 《虞书》和《夏书》 109

《尧典》 109

《皋陶谟》 113

《禹贡》 115

《甘誓》 118

第四节 《商书》 119

《汤誓》 120

《盘庚》 121

《高宗肜日》、《西伯勘黎》、《微子》 123

第五节 《周书》 124

《洪范》 125

《无逸》、《召诰》、《立政》 127

《大诰》、《多士》、《多方》、《吕刑》 129

《康诰》、《酒诰》、《梓材》、《文侯之命》 132

《洛诰》、《君奭》 134

《金滕》、《顾命》 135

《牧誓》、《费誓》、《秦誓》 136

第六节 《尚书》的训诂、版本和义理研究 138

古代的研究 138

现代三派 142

第四章 《诗经》 145

第一节 诗三百篇产生的时代和地域 145

三《颂》的时代 145

二《雅》的时代 147

《国风》的时代和地域 148

第二节 三百篇的采集、应用和编订 150

采诗和陈诗 150

朝会宴享和赋诗言志 151

幸运和厄运 153

孔子删《诗》说 154

孔门诗教 155

第三节 六义 156

风、雅、颂 157

笙诗、四始和风雅正变说 158

赋、比、兴 159

第四节 三家《诗》、《毛诗》和《毛诗序》 160

三家《诗》 161

《毛诗》 163

《毛诗序》 165

第五节 《颂》——西周的颂歌 169

歌颂和神化开国先王 170

农事诗 171

仁德的神 172

第六节 二《雅》——贵族的诗 173

周人开国史诗 174

贵族政治讽喻诗 176

怨刺诗 178

第七节 《国风》——民间歌辞 179

劳者之歌 179

行役之怨 181

情诗恋歌 182

妇女婚姻 186

国家兴亡 187

民俗风习 189

讽刺民谣 189

没落哀歌 191

第八节 《诗经》的语言艺术 192

语言、句法和章法 192

自然韵律 194

赋、比、兴并用 195

第九节 《诗经》的注疏和研究 196

第五章 三礼 200

第一节 《周礼》 200

《周礼》成书的时代、作者和影响 201

六官 202

《周礼》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思想 205

《周礼》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 210

第二节 《仪礼》 215

礼的起源和礼制 215

《仪礼》的成书和流传 218

十七篇解题和主要注本 220

冠礼和婚礼 222

五服 224

第三节 《礼记》 226

《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 227

《礼记》篇目分类 228

《礼运》 232

《大学》 233

《中庸》 237

《学记》 241

《乐记》 245

第六章 《春秋》三传 249

第一节 《春秋经》 249

《春秋》解题 249

《春秋》的时代和史料价值 252

《春秋》大义和《春秋》笔法 253

第二节 《左传》 256

《左传》的作者和成书时代 256

经后之传、无经之传和异经之传 258

《左传》的基本内容和思想倾向 260

《左传》的文学成就 266

第三节 《公羊传》 268

《公羊传》的作者、时代及其流传 268

《春王正月》 269

《宋人及楚人平》 271

公羊学 273

第四节 《谷梁传》 275

《谷梁传》的作者、时代及其流传 275

《郑伯克段于鄢》 277

第七章 《论语》 279

第一节 孔子和孔门弟子 279

孔子生平 279

孔子的形象 280

孔门弟子 283

第二节 今、古文《论语》和注本 288

《论语》成书的时代 289

今文《论语》和古文《论语》 290

《论语》的注释 291

第三节 《论语》论仁 293

爱人和忠恕 293

孝悌为仁之本 294

克己复礼为仁 297

仁为理想人格 298

修身达仁 299

第四节 《论语》论礼 301

不学礼无以立 301

仁礼制约 303

尊尊亲亲 304

正名 305

第五节 《论语》论中庸 306

过犹不及 306

和而不同 307

不可则止 308

第六节 《论语》论政治 310

尊王忠君 310

富民节用 312

重德省刑 314

贤人政治 315

第七节 《论语》论教育 318

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318

全面教育,德育为先 319

启发教学,因材施教 320

师生平等,教学相长 321

第八节 孔子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323

第八章 《孝经》 325

第一节 作者和写作时代及版本 325

第二节 十八章内容大要 327

开宗明义 327

五孝 328

以孝治天下 330

孝亲、事君和谏诤 332

发扬孝道,感动天地 334

第三节 《孝经》的批判 335

第九章 《尔雅》 338

第一节 作者、成书时代和篇数 339

第二节 《尔雅》的内容和分类 341

语言类 341

人文关系类 344

建筑器物类 348

天文地理类 349

植物动物类 358

第三节 《尔雅》的体例和训诂方法 364

第四节 《尔雅》的价值和使用 367

第五节 《尔雅》的注疏和“群雅” 371

主要注疏本 371

“群雅” 372

第十章 《孟子》 376

第一节 孟子其人其书 377

孟子生平 378

《孟子》书的作者和篇数 379

孟子的历史命运 380

第二节 孟子的政治思想 382

民本思想 382

仁政纲领 384

王道理想 389

贤能政治 391

第三节 孟子的哲学思想 394

性善论 394

尽心知性 398

天命观 401

历史观 405

第四节 孟子的教育思想 408

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408

道德教育 409

教育与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410

第五节 孟子的文艺思想 414

与众乐乐,与民同乐 414

文艺为政治教化服务 416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417

知言养气 419

第六节 《孟子》的注疏和研究 422

附录:参考引用书目举要 42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