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素质与能力培养教程
素质与能力培养教程

素质与能力培养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立和,刘太刚编著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35729622
  • 页数:358 页
图书介绍:
《素质与能力培养教程》目录

1 素质教育概说 1

1.1 人的素质与人的发展 1

1.1.1 什么是人的素质 1

1.1.2 影响人的素质的两个基本因素 4

1.1.3 教育与人的发展 5

1.2 素质教育的内涵 7

1.2.1 什么是素质教育 7

1.2.2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9

1.2.3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10

1.2.4 素质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关系 11

1.2.5 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12

1.3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 14

1.3.1 创新教育 15

1.3.2 通才教育 18

1.3.3 文化素质教育 19

附: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 22

2 未来社会与人才素质 29

2.1 素质教育的紧迫性 29

2.1.1 知识经济拂面来 29

2.1.2 未来社会的基本特点 31

2.1.3 素质教育的战略地位 33

2.2 职业发展与人才素质 35

2.2.1 职业的发展变化 35

2.2.2 我国的职业分类 38

2.2.3 现代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41

2.3 新世纪的呼唤 49

2.3.1 学生的天职是学习 49

2.3.2 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素质的竞争 51

2.3.3 机遇与挑战并存 54

附:素质教育何时走进课堂 55

3 文化素质的养成 58

3.1 不断地积累知识 58

3.1.1 知识的生生不息 58

3.1.2 知识演化的基本态势 59

3.1.3 把握“足够知识”原则 61

3.1.4 构筑有自己特色的认知体系 64

3.2 练好基本功 65

3.2.1 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 66

3.2.2 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 68

3.2.3 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73

3.3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75

3.3.1 知识结构的作用 75

3.3.2 合理知识结构的特点 79

3.3.3 就业对知识结构的要求 81

3.4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83

3.4.1 科学的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 84

3.4.2 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86

3.5 锻炼较强的实践能力 87

3.5.1 青年学生就业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88

3.5.2 培养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92

附:重了洋文,轻了中文 93

4 心理素质的养成 97

4.1 青年学生的人格缺陷 97

4.1.1 智商与情商 97

4.1.2 青年学生的人格障碍 100

4.1.3 青年学生的心理压力 104

4.2 心理健康与人格健全 108

4.2.1 心理健康的标准 109

4.2.2 健全人格的基本要素 113

4.3 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117

4.3.1 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 117

4.3.2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119

4.3.3 磨练坚强意志 124

4.4 培养良好的心境 127

4.4.1 改变自我,走向卓越 128

4.4.2 坚定信念,引导心境 130

附:丑陋的大学生 132

5 道德素质的养成 139

5.1 道德的特点、本质和功能 139

5.1.1 道德与法律 139

5.1.2 道德的本质 141

5.1.3 道德的社会功能 144

5.2 社会主义的道德准则 145

5.2.1 社会主义道德的主要规范 145

5.2.2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148

5.2.3 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原则 149

5.3 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 151

5.3.1 社会公德 151

5.3.2 家庭美德 153

5.3.3 职业道德 154

5.4 职业道德修养 155

5.4.1 职业道德的构成 155

5.4.2 职业道德的特点 157

5.4.3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 159

5.4.4 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 163

6 体美劳素质的养成 167

6.1 身体素质的养成 167

6.1.1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67

6.1.2 保证身体发育所需的营养 169

6.1.3 坚持参加体育锻炼 171

6.2 审美素质的养成 176

6.2.1 美育的功能 176

6.2.2 审美素质养成的目标 178

6.2.3 审美素质养成的方法 179

6.3 劳动素质的养成 184

6.3.1 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184

6.3.2 忽视劳动教育的后果 186

6.3.3 劳动素质养成的一般要求 189

6.3.4 如何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190

7 学习能力的培养 194

7.1 学习的途径与类型 194

7.1.1 获取知识的途径 194

7.1.2 学习的类型 197

7.2 发展学习能力 200

7.2.1 提高学习效率 200

7.2.2 各种学习关系的处理 204

7.3 讲求学习方法 207

7.3.1 听课的方法 207

7.3.2 作业的方法 208

7.3.3 复习的方法 210

7.3.4 应试的方法 212

7.4 自学能力的培养 214

7.4.1 自学的特点 215

7.4.2 自学的设计 216

7.4.3 自学的方法 219

8 动手能力的培养 223

8.1 培养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223

8.1.1 动手能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 223

8.1.2 动手能力的种类和形成 225

8.2 培养动手能力的主要途径——操作训练 228

8.2.1 操作训练的形式和方法 228

8.2.3 操作训练进程规律 232

8.2.3 提高动手能力的途径 235

8.3 发展技术操作能力的方法 239

8.3.1 发展技术操作能力的常用方法 239

8.3.2 发展技术操作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242

9 认知能力的培养 245

9.1 观察能力的培养 245

9.1.1 观察的过程与方法 245

9.1.2 如何发展自己的观察能力 248

9.2 记忆能力的培养 249

9.2.1 掌握记忆的方法 249

9.2.2 增强记忆效果 251

9.2.3 发展记忆能力 252

9.3 思维能力的培养 253

9.3.1 思维的涵义及其过程 253

9.3.2 发展思维能力的方法 257

9.3.3 发展思维能力的技巧 260

9.4 想像能力的培养 262

9.4.1 想像的意义与种类 262

9.4.2 发展想像能力的方法 265

9.4.3 发展想像能力的技巧 268

9.5 发展社会活动能力的方法 269

9.5.1 发展调查能力的方法 270

9.5.2 发展组织能力的方法 271

9.5.3 发展宣传能力的方法 272

9.5.4 发展创业能力的方法 273

附:孩子的想像力哪里去了 276

10 创新能力的培养 278

10.1 创新的涵义、特点及其种类 278

10.1.1 创新的涵义 278

10.1.2 创新的特点 279

10.1.3 创新的种类 281

10.2 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282

10.2.1 一定的基础知识 283

10.2.2 良好的个性特征 284

10.2.3 正确有效的思维方法 285

10.3 创新的思维方式 287

10.3.1 联想 287

10.3.2 想像 289

10.3.3 直觉与灵感 290

10.4 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292

10.4.1 要有良好的创新心态 293

10.4.2 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 294

10.4.3 努力培养创新素质 295

附: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的最高目标 296

11 社交能力的培养 299

11.1 社交形象与社交能力 299

11.1.1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299

11.1.2 树立良好的社交形象 301

11.1.3 使你的交际行为恰到好处 302

11.1.4 发展社交能力的方法 305

11.2 社交中的技巧 306

11.2.1 怎样适应新环境 306

11.2.2 男女交往的社交艺术 309

11.2.3 与人交谈的社交艺术 310

11.2.4 探望病人的社交艺术 313

11.2.5 走亲访友的社交艺术 314

11.2.6 接待客人的社交艺术 315

11.3 努力发展人际关系 317

11.3.1 人际关系与个性形成和发展 317

11.3.2 人际关系的心理调节 319

11.3.3 增强人际吸引的六个因素 321

11.3.4 怎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24

11.4 几种常见的人际关系的处理 327

11.4.1 怎样与老师相处 327

11.4.2 怎样与室友相处 329

11.4.3 怎样与领导相处 333

11.4.4 怎样与同事相处 335

12 走向成功的彼岸 338

12.1 建立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338

12.2 坚定信念,执著追求 343

12.3 抓住机遇,登上舞台 346

12.4 努力培养敬业精神 350

12.5 战胜困难,不怕挫折 35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