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托克逊县志
托克逊县志

托克逊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慧琴主编;托克逊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228092589
  • 页数:1038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记述了托克逊县的历史与现状。
《托克逊县志》目录

凡例 1

概述 1

大事记 8

第一编 建置区划第一章 境域位置 68

第一节 境域变迁 68

第二节 位置面积 69

第二章 建置沿革 70

第一节 地方王朝属地 70

第二节 莽噶里克汗王领地 71

第三节 军政官员管理 71

第四节 地方行政管理 71

第五节 托克逊分县与托克逊县 71

第三章 行政区划 72

第一节 乡村制 72

第二节 区乡制 72

第三节 保甲制 73

第四节 新区乡制 73

第五节 社场制 74

第六节 乡镇制 74

第四章 乡镇概况 75

第一节 托克逊镇 75

第二节 库米什镇 78

第三节 库加依镇 80

第四节 夏乡 82

第五节 伊拉湖乡 85

第六节 博斯坦乡 88

第七节 郭勒布依乡 91

第五章 地名考释 94

第一节 县名探源 94

第二节 主要地名考释 95

第三节 旧城辨考 97

第二编 自然环境 100

第一章 地质 100

第一节 板块构造单元 100

第二节 地层 101

第三节 岩浆岩 102

第二章 地貌 104

第一节 山地 105

第二节 丘陵 106

第三节 平原 106

第三章 气候 物候 107

第一节 气候特征 107

第二节 气候要素 109

第三节 物候 119

第四章 水文 120

第一节 地表水 120

第二节 地下水 123

第三节 水质 127

第五章 土壤 129

第一节 土壤分类及分布 129

第二节 土壤类型 130

第三节 土壤肥力 132

第四节 土壤主要障碍因素 134

第六章 矿藏和野生动植物资源 135

第一节 矿藏资源 135

第二节 野生动物资源 139

第三节 野生植物资源 140

第七章 自然灾害 141

第一节 大风 141

第二节 干热风 145

第三节 洪水 146

第四节 蝗虫 150

第五节 干旱 150

第六节 地震 150

第三编 人口 154

第一章 人口规模 154

第一节 人口总量 154

第二节 人口分布 157

第三节 人口密度 157

第二章 人口变动 158

第一节 自然变动 158

第二节 机械变动 161

第三章 人口构成 162

第一节 民族结构 162

第二节 性别结构 163

第三节 年龄结构 164

第四节 行业、职业结构 165

第四章 人口调查与普查 167

第一节 抽样调查 167

第二节 人口普查 167

第五章 计划生育 168

第一节 生育规划 169

第二节 晚婚节育 170

第三节 优生优育 174

第四节 国际合作项目 174

第五节 机构队伍 175

第四编 水利 178

第一章 水利分区 178

第一节 托克逊盆地绿洲灌区 178

第二节 库米什洼地绿洲灌区 179

第二章 坎儿井 179

第一节 沿革 180

第二节 分布 流量 181

第三节 结构维修 182

第四节 工具 劳力 183

第五节 改造使用 184

第六节 管理与资金来源 186

第三章 水利工程 187

第一节 引水工程 187

第二节 蓄水工程 190

第三节 提水工程 192

第四节 排水工程 193

第五节 水力利用工程 194

第六节 农村供水工程 194

第四章 防洪抗旱 196

第一节 防洪 196

第二节 抗旱 198

第五章 渔业 199

第一节 水库养鱼 199

第二节 池塘养鱼 199

第六章 水利管理 200

第一节 工程管理 200

第二节 灌溉管理 201

第三节 水费征收 204

第七章 机构 205

第一节 行政机构 205

第二节 直属机构 206

第三节 基层机构 207

第五编 种植业 210

第一章 种植业分区 210

第一节 夏乡粮、棉、瓜、菜、果综合区 210

第二节 郭勒布依粮、棉、油综合区 211

第三节 伊拉湖粮、棉、瓜、果综合区 211

第四节 库加依粮、畜区 211

第五节 库米什粮、棉区 212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 212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212

第二节 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 214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 214

第四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216

第三章 耕地和劳力 216

第一节 耕地 216

第二节 劳力 217

第四章 作物 218

第一节 粮食作物 218

第二节 经济作物 221

第五章 农技农艺 227

第一节 耕作制度 227

第二节 栽培技术 227

第三节 品种改良 228

第四节 农田肥料 229

第五节 植物保护 231

第六节 农业综合开发 232

第六章 养殖 234

第一节 养蚕 234

第二节 养蜂 234

第七章 经营管理 234

第一节 农产品成本核算 234

第二节 经济效益 235

第三节 收益分配 238

第八章 机构 241

第一节 行政机构 241

第二节 事业机构 241

第三节 主要企业 243

第六编 农牧机械 246

第一章 传统农具 246

第一节 手工农具 246

第二节 畜力农具 246

第二章 农牧机具 247

第一节 耕作类 247

第二节 种植类 248

第三节 收获脱粒类 248

第四节 植保类 249

第五节 农副产品加工类 249

第六节 排灌类 249

第七节 畜牧类 250

第八节 运输类 250

第三章 制造修理 251

第一节 农机制造 251

第二节 农机维修 252

第四章 农业机械化程度 253

第一节 农机研究 253

第二节 技术推广 253

第三节 机械化水平 253

第五章 经营管理 255

第一节 管理体制 255

第二节 经营效益 256

第三节 农机监理 256

第四节 农机经销 256

第六章 机构 257

第一节 行政机构 257

第二节 事业机构 257

第三节 主要企业 258

第七编 畜牧业 260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260

第一节 私有制 260

第二节 集体所有制 260

第三节 牧业生产责任制 261

第二章 草场资源 262

第一节 草场 262

第二节 饲料 266

第三章 畜禽品种 267

第一节 当地品种 267

第二节 改良品种 269

第四章 畜禽繁育 273

第一节 生产规模 273

第二节 牲畜种类结构 273

第三节 饲养方法 275

第五章 疫病防治 277

第一节 检疫 277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277

第三节 寄生虫防治 281

第四节 治疗常见病 282

第六章 牧区建设 283

第一节 基本建设 283

第二节 建设草库仑 284

第七章 抗灾保畜 285

第一节 抗御灾害天气 285

第二节 治蝗 285

第三节 防兽害 285

第八章 经营管理 286

第一节 管理体制 286

第二节 经济效益 286

第三节 农牧民收益 288

第九章 机构 288

第一节 行政机构 288

第二节 事业机构 289

第三节 国营牧场 290

第八编 林业 292

第一章 森林资源 292

第一节 面积 蓄积 292

第二节 树种 293

第二章 林木营造 294

第一节 育苗 294

第二节 植树造林 295

第三节 林木抚育 297

第三章 防风治沙 298

第一节 风沙灾害 298

第二节 风沙治理 299

第三节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 301

第四节 治理效果 302

第四章 森林管护 302

第一节 制止乱砍滥伐 302

第二节 森林防火 303

第三节 林木病虫害防治 303

第四节 保护野生动物 304

第五节 林权 305

第五章 机构 306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306

第二节 治沙机构 307

第三节 护林机构 307

第四节 苗圃 307

第九编 工业 310

第一章 经营体制 310

第一节 个体和私营工业 310

第二节 集体工业 311

第三节 国有工业 312

第二章 工业门类 315

第一节 采掘、治金工业 315

第二节 能源工业 318

第三节 建材工业 323

第四节 机械制造工业 324

第五节 食品加工业 325

第六节 轻化工业 329

第七节 纺织工业 330

第八节 其他工业 331

第三章 工业产品 334

第一节 传统产品 334

第二节 名优产品 334

第四章 乡镇企业 335

第一节 体制 335

第二节 行业 336

第三节 效益 338

第五章 机构 339

第一节 行政机构 339

第二节 主要企业 340

第十编 交通 运输第一章 道路 344

第一节 古道 344

第二节 公路 345

第三节 铁路 349

第二章 运输 350

第一节 运输工具 350

第二节 货运 352

第三节 客运 352

第三章 交通管理 354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54

第二节 公路养护 357

第三节 交通监理 358

第十一编 邮政 电信第一章 邮政 360

第一节 台站通信 360

第二节 邮路 361

第三节 邮政业务 363

第四节 主要邮政设施 366

第二章 电信 367

第一节 电报 367

第二节 电话 369

第三节 移动通讯 372

第四节 长话线路维护 372

第三章 邮电管理 374

第一节 机构沿革 374

第二节 分支机构 374

第三节 经营管理 375

第十二编 商贸第一章 商业体制 378

第一节 个体、私营商业 378

第二节 集体商业 379

第三节 公私合营商业 381

第四节 国营商业 382

第二章 市场 383

第一节 网点 383

第二节 流通渠道 384

第三节 集市贸易 385

第三章 粮食油料 386

第一节 粮食收购 386

第二节 油料收购 388

第三节 粮油供应 390

第四节 粮油议购议销 392

第五节 粮食储运、调拨 392

第四章 商品购销 394

第一节 棉花 394

第二节 日用工业品 395

第三节 燃料 396

第四节 副食品 397

第五节 日用杂品 400

第六节 农业生产资料 400

第七节 金属、机电、轻化、建材商品 402

第八节 文化用品 403

第九节 废旧物资回收 404

第十节 土特产收购 404

第十一节 民族特需商品 405

第五章 饮食服务 405

第一节 饮食业 405

第二节 服务业 406

第六章 机构 407

第一节 行政机构 407

第二节 主要企业 409

第十三编 财政 税务第一章 财政 414

第一节 财政收入 414

第二节 财政支出 418

第三节 财政管理 421

第四节 财政监察 427

第二章 税务 428

第一节 税制 428

第二节 税款征收 430

第三节 税政 434

第三章 机构 437

第一节 县级财税机构 437

第二节 基层财税机构 438

第十四编 金融 440

第一章 货币 440

第一节 种类 440

第二节 投放与回笼 442

第三节 管理 444

第二章 存款与储蓄 447

第一节 存款 447

第二节 储蓄 450

第三章 信贷 452

第一节 农业贷款 452

第二节 工业贷款 453

第三节 商业贷款 453

第四节 基本建设拨款与固定资产贷款 455

第四章 有价债券发行 457

第一节 公债 457

第二节 国库券及其他债券 457

第五章 保险 459

第一节 财产保险 459

第二节 人寿保险 461

第六章 金融机构 463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托克逊县支行 463

第二节 中国工商银行托克逊县支行 464

第三节 中国农业银行托克逊县支行 464

第四节 中国建设银行托克逊县支行 465

第五节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托克逊县支行 465

第六节 信用社 465

第七节 保险公司 467

第八节 邮政储蓄 468

第十五编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第一章 城乡规划 470

第一节 县城规划 470

第二节 农村规划 473

第二章 城区建设 474

第一节 县城规模 474

第二节 市政工程 475

第三节 房屋建设 478

第三章 乡镇建设 485

第一节 乡镇驻地建设 485

第二节 农村建设 488

第四章 管理 489

第一节 房产管理 489

第二节 建筑管理 490

第三节 市政建设管理 492

第五章 环境保护 492

第一节 维护生态平衡 492

第二节 治理污染 494

第六章 机构 495

第一节 行政机构 495

第二节 事业单位 495

第三节 企业 497

第十六编 经济综合管理第一章 计划管理 500

第一节 计划体制 500

第二节 计划编制 500

第三节 计划实施 502

第二章 统计管理 503

第一节 统计报表 503

第二节 专项统计 506

第三节 统计服务和统计监督 508

第三章 审计监督 508

第一节 国家审计 508

第二节 社会审计 512

第四章 物价管理 513

第一节 农副产品价格 513

第二节 日用工业品价格 516

第三节 工农业产品比价 519

第四节 物价监督 520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 522

第一节 市场建设与管理 522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 524

第三节 个体工商户管理 526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527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 528

第六章 标准计量、质量管理 530

第一节 计量管理 530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 533

第三节 产品质量检验 533

第七章 土地管理 535

第一节 土地资源、权属 535

第二节 土地规划、开发 536

第三节 建设用地管理 538

第四节 土地税费 539

第五节 地籍管理 540

第六节 土地管理执法 541

第八章 经济协作 542

第一节 经贸洽谈 542

第二节 协作项目 542

第九章 机构 543

第一节 行政机构 543

第二节 事业机构 546

第十七编 人民生活第一章 收入 548

第一节 农牧民收入 548

第二节 职工收入 551

第二章 消费 552

第一节 消费水平 552

第二节 服饰 554

第三节 饮食 555

第四节 居室 556

第五节 日用品 558

第十八编 中共托克逊县地方组织第一章 全县党员代表大会 562

第一节 中共托克逊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562

第二节 中共托克逊县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 563

第三节 中共托克逊县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 563

第四节 中共托克逊县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 564

第五节 中共托克逊县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 564

第六节 中共托克逊县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 564

第七节 中共托克逊县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 565

第二章 组织建设 572

第一节 组织机构 572

第二节 党员 575

第三章 部门工作 578

第一节 组织工作 578

第二节 宣传工作 582

第三节 统一战线工作 583

第四节 政法工作 584

第五节 党校工作 585

第六节 党史资料征集工作 585

第七节 机要保密工作 586

第四章 纪律检查 586

第一节 机构 586

第二节 主要工作 588

第五章 重大政事 590

第一节 抗美援朝 590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 590

第三节 土地改革 591

第四节 “三反”、“五反”运动 591

第五节 “肃反”、“审干” 592

第六节 整风与反右派、反地方民族主义 592

第七节 “大跃进” 593

第八节 “反右倾”与甄别 593

第九节 社会主义教育 594

第十节 农业学大寨 595

第十一节 “文化大革命” 596

第十二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597

第十三节 “揭、批、查”运动 597

第十四节 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 598

第十五节 改革开放 599

第十六节 1985年整党 600

第十七节 “三讲”教育 601

第十八节 取缔非法组织 601

第十九编 政权 政协第一章 权力机构 604

第一节 参议会 604

第二节 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604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 606

第四节 县人大常委会 611

第五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615

第二章 行政机构 615

第一节 托克逊分县政府、设置局、县政府 615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及机构 618

第三章 人民政协 627

第一节 机构沿革 627

第二节 历届委员会议 627

第三节 主要工作 629

第二十编 党派 团体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托克逊县地方组织 634

第一节 组织系统 634

第二节 主要活动 635

第二章 农民团体 635

第一节 农会 635

第二节 农民协会 636

第三节 贫下中农协会 636

第三章 职工团体 637

第一节 机构 637

第二节 代表大会 637

第三节 主要工作 638

第四章 工、商业团体 640

第一节 商会、工商业联合会 640

第二节 县个体劳动者协会、消费者协会 642

第五章 青少年团体 643

第一节 青年组织 643

第二节 少年先锋队 647

第六章 妇女团体 648

第一节 组织机构 648

第二节 代表大会 648

第三节 主要工作 650

第七章 残疾人联合会 652

第一节 工作机构 652

第二节 代表大会 652

第三节 主要工作 653

第八章 其他团体 654

第一节 帮会 654

第二节 各民族文化促进会 654

第三节 新新疆建设协会托克逊县分会 655

第四节 抗美援朝总会托克逊县分会 655

第五节 华侨联合会 656

第二十一编 民政 外事第一章 拥军优属 658

第一节 拥军 658

第二节 优待烈军属 659

第三节 抚恤 661

第二章 安置 662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662

第二节 支边青壮年安置 663

第三节 城镇精简下放人员安置 664

第四节 自流人员安置 664

第三章 社会保障 666

第一节 赈济 666

第二节 救济扶贫 667

第三节 社会福利 670

第四章 婚姻管理 673

第一节 婚姻制度 673

第二节 婚姻登记 673

第五章 外事 侨务 信访 674

第一节 外事工作 674

第二节 侨务工作 674

第三节 信访业务 675

第六章 其他工作 675

第一节 勘界管理 675

第二节 地名管理 676

第三节 殡葬管理 677

第四节 弃婴收养 677

第五节 社会团体登记 678

第七章 机构 679

第一节 行政机构 679

第二节 事业机构 680

第二十二编 劳动 人事第一章 劳动 682

第一节 劳动就业 682

第二节 工人队伍 685

第三节 劳动保护、保险 686

第二章 人事 690

第一节 干部来源 690

第二节 干部队伍 692

第三节 推行公务员制度 696

第三章 职工待遇 696

第一节 工资 696

第二节 福利 703

第三节 补贴 706

第四章 职工管理 706

第一节 编制 706

第二节 工人管理 708

第三节 干部管理 709

第四节 离退休管理 712

第五章 机构 714

第一节 行政机构 714

第二节 事业单位 714

第二十三编 政法 716

第一章 公安 716

第一节 治安管理 716

第二节 户籍管理 719

第三节 案件侦查 719

第四节 劳动改造 721

第五节 交通管理 722

第六节 消防管理 722

第二章 检察 722

第一节 刑事检察 722

第二节 经济检察 723

第三节 法纪检察 724

第四节 监所检察 724

第五节 民事行政检察 725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725

第三章 审判 726

第一节 制度 726

第二节 审判活动 727

第三节 信访 申诉 复查 728

第四节 执行 729

第四章 司法行政 729

第一节 法制教育 729

第二节 律师业务 730

第三节 公证工作 731

第四节 人民调解 732

第五章 机构 733

第一节 公安机构 733

第二节 检察机构 735

第三节 审判机构 736

第四节 司法机构 737

第二十四编 军事 740

第一章 古代军事设施 740

第一节 烽燧 740

第二节 军台 驿站 740

第三节 碉堡 741

第二章 军队 741

第一节 清军驻境部队 741

第二节 浩罕侵略军驻境部队 741

第三节 省军驻县部队 741

第四节 国民党军驻县部队 742

第五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及武装警察驻县部队 742

第三章 兵役 743

第一节 兵役制度 743

第二节 征兵 744

第三节 预备役 746

第四章 民众武装 746

第一节 领导体制 747

第二节 组织建设 748

第三节 政治教育 748

第四节 军事训练 749

第五节 武器装备 750

第六节 主要活动 752

第五章 人武部建设 753

第一节 机构 753

第二节 军事训练 753

第三节 政治工作 755

第四节 管理教育 756

第六章 战事 757

第一节 清军收复托克逊之战 757

第二节 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暴动 757

第二十五编 教育 760

第一章 普通教育 760

第一节 学校 760

第二节 教研活动 772

第三节 学制课程 773

第四节 招生工作 774

第二章 成人教育 776

第一节 扫盲 776

第二节 职工教育 777

第三节 专业教育 779

第三章 师资 781

第一节 师资队伍 781

第二节 教师培训 784

第三节 教师待遇 785

第四章 教育管理 786

第一节 经费 786

第二节 勤工俭学 788

第三节 设施 789

第五章 机构 793

第一节 县级行政机构 793

第二节 基层机构 793

第二十六编 文化 796

第一章 群众文化 796

第一节 民间传统文化 796

第二节 文化娱乐活动 798

第三节 民间歌谣 传说 799

第四节 谚语 歇后语 方言 801

第二章 文学艺术 809

第一节 文学创作 809

第二节 表演艺术 809

第三节 造型艺术 811

第三章 新闻 广播 电影 电视 814

第一节 县办报刊、通讯 814

第二节 广播 815

第三节 电影 817

第四节 电视 818

第四章 图书 档案 编史修志 820

第一节 图书 820

第二节 档案 821

第三节 编史修志 822

第五章 古迹 文物 名胜 824

第一节 古城遗址 824

第二节 文物 828

第三节 风景名胜 832

第六章 机构 833

第一节 行政机构 833

第二节 事业单位 834

第三节 俱乐部 836

第二十七编 体育 838

第一章 群众体育 838

第一节 民族传统体育 838

第二节 职工体育 839

第三节 农牧民体育 840

第四节 老年人体育 840

第二章 学校体育 841

第一节 中、小学体育 841

第二节 业余体校 842

第三章 体育竞赛 842

第一节 县内比赛 842

第二节 境外参赛 843

第四章 机构 设施 849

第一节 机构团体 849

第二节 场地设施 849

第二十八编 科学技术第一章 科普活动 852

第一节 科普宣传 852

第二节 科普教育 853

第三节 科技咨询 854

第四节 信息交流 854

第五节 科技服务 854

第六节 专项调查 855

第七节 科技试验推广 856

第二章 科技成果 859

第一节 科技论文 859

第二节 科研成果 860

第三章 科技管理 863

第一节 行政管理 863

第二节 人才管理 864

第四章 机构队伍 866

第一节 机构 866

第二节 四级农科网 868

第三节 科技团体 868

第四节 科技队伍 870

第二十九编 卫生 874

第一章 防疫 874

第一节 免疫 874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877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882

第四节 环境卫生 884

第五节 食品卫生 885

第二章 医疗 888

第一节 医疗技术 888

第二节 医疗设备 890

第三节 医疗制度 891

第三章 妇幼保健 893

第一节 妇女保健 893

第二节 儿童保健 895

第三节 健康检查 898

第四章 药品 医疗器械 899

第一节 药品经营 899

第二节 药品生产 900

第五章 机构队伍 900

第一节 机构 900

第二节 医政 907

第三节 药政 908

第四节 卫生队伍建设 909

第三十编 民族 宗教第一章 民族 912

第一节 维吾尔族 912

第二节 汉族 916

第三节 回族 918

第四节 哈萨克族 920

第二章 宗教 920

第一节 宗教种类 921

第二节 宗教事务 923

第三节 管理机构 926

第三十一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一章 宣传教育 928

第一节 爱国主义教育 928

第二节 学先进活动 929

第二章 精神文明建设 930

第一节 “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930

第二节 建设文明县 931

第三节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933

第三章 军政、军民关系 935

第一节 支援地方建设 935

第二节 军地共建精神文明 936

第四章 民族团结 937

第一节 合作互助 937

第二节 团结友爱 937

第五章 社会新风 938

第一节 见义勇为 938

第二节 移风易俗 938

第三节 扶危济困 939

第四节 捐资助教 939

第三十二编 人物 942

第一章 人物传 942

第二章 人物简介 951

第一节 国家领导人 951

第二节 地区、县级拔尖人才事略 953

第三章 人物表 957

丛录 988

一、诗、联选录 988

二、杂文节选 992

三、通讯报道选辑 997

附录 1020

一、2001~2004年托克逊县主要领导名表 1020

二、2001~2004年托克逊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1023

后记 1027

赞助编修《托克逊县志》的单位 1032

《托克逊县志》编审机构及编纂人员 103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