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土壤资源学
土壤资源学

土壤资源学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崔晓阳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03839061
  • 页数:27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为三篇。包括绪论。第一篇土壤分类与分布,包括土壤分类,土壤分布规律。第二篇,铁铝土,淋溶土,半淋溶土和钙层土,干旱土、漠土及高山土,初育土,半水成土和水成土,盐碱土。第三篇土壤资源,我国区域土壤资源及其林业利用,土壤调查与资源评价,土壤退化与土壤资源保护。
《土壤资源学》目录

绪论 1

第1篇 土壤分类与分布 8

第1章 土壤分类 8

1.1 土壤分类的概念 8

1.1.1 土壤分类与土壤分类学 8

1.1.2 土壤分类的最小单位——土壤个体 9

1.1.3 分类等级与分类单元 10

1.1.4 土壤分类的依据 11

1.2 世界主要土壤分类学派 11

1.2.1 B.B.道库恰耶夫土壤发生分类——近代土壤分类的奠基 12

1.2.2 前苏联的土壤地理发生学分类和土壤历史发生学分类 13

1.2.3 西欧土壤形态发生学分类 16

1.2.4 美国土壤诊断分类 17

1.2.5 FAO/UNESCO世界土壤图例系统和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 25

1.3 我国的土壤分类系统 26

1.3.1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 26

1.3.2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31

1.4 不同土壤分类系统间的参比 37

第2章 土壤分布规律 43

2.1 土壤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43

2.1.1 土壤地带性的地理成因及表现形式 43

2.1.2 土壤水平地带性 45

2.1.3 土壤垂直地带性 50

2.2 土壤的地域性分布规律 56

2.2.1 土壤地域性分异与土壤分布的地域性 56

2.2.2 我国土壤中域和微域分布规律的主要表现形式 61

2.2.3 研究一个地区土壤分布规律时应注意的问题 63

2.3 以诊断分类为基础的我国土壤分布规律 66

2.3.1 土壤规则性连续分布 67

2.3.2 土壤地域性间断分布 68

2.3.3 土壤垂直分布 68

第2篇 土壤类型 72

第3章 铁铝土 72

3.1 砖红壤 72

3.1.1 分布与成土条件 73

3.1.2 成土过程 73

3.1.3 剖面形态特征与基本理化性质 73

3.1.4 亚类划分及其特征 74

3.1.5 合理利用 76

3.2 赤红壤 77

3.2.1 分布与成土条件 77

3.2.2 成土过程与主要亚类 78

3.2.3 剖面形态特征与基本理化性质 79

3.2.4 改良利用途径 81

3.3 红壤 81

3.3.1 分布与成土条件 81

3.3.2 成土过程与主要亚类 82

3.3.3 剖面形态特征与基本理化性质 85

3.3.4 改良利用途径 86

3.4 黄壤 87

3.4.1 分布与成土条件 87

3.4.2 成土过程 88

3.4.3 剖面形态特征与基本理化性质 88

3.4.4 亚类划分及各亚类特征 89

3.4.5 合理利用 89

第4章 淋溶土 91

4.1 黄棕壤 91

4.1.1 分布与成土条件 91

4.1.2 成土过程 92

4.1.3 剖面形态特征与基本理化性质 92

4.1.4 亚类划分及各亚类特征 93

4.1.5 合理利用 94

4.2 黄褐土 94

4.2.1 分布与成土条件 94

4.2.2 成土过程 95

4.2.3 剖面形态特征与基本理化性质 95

4.2.4 亚类划分及各亚类特征 96

4.2.5 合理利用 97

4.3 棕壤 97

4.3.1 分布 97

4.3.2 成土条件 97

4.3.3 成土过程和亚类划分 98

4.3.4 剖面形态特征与基本理化性质 103

4.3.5 合理利用与改良 104

4.4 暗棕壤 106

4.4.1 分布 106

4.4.2 成土条件 106

4.4.3 成土过程 107

4.4.4 剖面形态特征与基本理化性质 108

4.4.5 亚类分化 109

4.4.6 合理利用 110

4.5 白浆土 111

4.5.1 分布 111

4.5.2 成土条件 112

4.5.3 成土过程与亚类分化 112

4.5.4 剖面形态特征与基本理化性质 113

4.5.5 合理利用与改良 115

4.6 棕色针叶林土 116

4.6.1 分布 116

4.6.2 成土条件 116

4.6.3 成土过程 118

4.6.4 剖面形态特征与基本理化性质 119

4.6.5 亚类划分 120

4.6.6 合理利用与改良 121

第5章 半淋溶土和钙层土 123

5.1 燥红土 123

5.1.1 分布与成土条件 123

5.1.2 成土过程 124

5.1.3 剖面形态特征与基本理化性质 124

5.1.4 合理利用 125

5.2 褐土 125

5.2.1 分布 125

5.2.2 成土条件 126

5.2.3 成土过程 127

5.2.4 剖面形态特征与基本理化性质 129

5.2.5 亚类划分 131

5.2.6 合理利用及改良 133

5.3 灰褐土 134

5.3.1 分布与成土条件 134

5.3.2 形成过程 135

5.3.3 剖面形态特征与基本理化性质 135

5.3.4 合理利用与改良 135

5.4 灰色森林土 136

5.4.1 分布与成土条件 136

5.4.2 成土过程 136

5.4.3 剖面形态特征与基本理化性质 137

5.4.4 合理利用与改良 137

5.5 黑土 137

5.5.1 分布与成土条件 138

5.5.2 成土过程 138

5.5.3 剖面形态特征与基本理化性质 139

5.5.4 合理利用与改良 141

5.6 黑钙土 141

5.6.1 分布与成土条件 141

5.6.2 成土过程 142

5.6.3 剖面形态特征与基本理化性质 142

5.6.4 合理利用与改良 143

5.7 栗钙土 144

5.7.1 分布与成土条件 144

5.7.2 成土过程 145

5.7.3 剖面形态特征与基本理化性质 145

5.7.4 合理利用与改良 146

第6章 干旱土、漠土及高山土 148

6.1 棕钙土 148

6.1.1 分布与成土条件 148

6.1.2 成土过程 149

6.1.3 剖面形态特征与基本理化性质 149

6.1.4 合理利用 150

6.2 灰钙土 150

6.2.1 分布与成土条件 151

6.2.2 成土过程 151

6.2.3 剖面形态特征与基本理化性质 151

6.2.4 合理利用与改良 152

6.3 漠土 152

6.3.1 灰漠土 152

6.3.2 灰棕漠土 153

6.3.3 棕漠土 154

6.3.4 漠土的利用和改良 155

6.4 高山土 156

6.4.1 高山寒漠土 156

6.4.2 高山草甸土和亚高山草甸土 156

6.4.3 高山草原土和亚高山草原土 158

第7章 初育土 161

7.1 风沙土 161

7.1.1 分布与类型 161

7.1.2 “内陆”风沙土 162

7.1.3 滨海风沙土 164

7.2 黄绵土 166

7.2.1 分布与成土条件 166

7.2.2 成土过程 167

7.2.3 剖面形态特征与基本理化性质 167

7.2.4 合理利用 168

7.3 石灰(岩)土 170

7.3.1 分布与成土条件 170

7.3.2 成土过程 170

7.3.3 剖面形态特征及基本理化性质 171

7.3.4 亚类划分 172

7.3.5 合理利用与改良 174

7.4 紫色土 174

7.4.1 分布与成土条件 174

7.4.2 成土过程 175

7.4.3 剖面形态特征与基本理化性质 176

7.4.4 合理利用 177

7.5 磷质石灰土 178

7.5.1 分布 178

7.5.2 成土过程 178

7.5.3 剖面形态特征与基本理化性质 179

7.5.4 利用与改良 180

7.6 粗骨土和石质土 180

7.6.1 粗骨土 180

7.6.2 石质土 181

7.6.3 粗骨土和石质土的保护利用 182

第8章 半水成土和水成土 183

8.1 潮土 183

8.1.1 分布与成土条件 183

8.1.2 成土过程及影响因素 184

8.1.3 剖面形态特征与基本理化性质 185

8.1.4 亚类划分 187

8.1.5 合理利用与改良 189

8.2 砂姜黑土 189

8.2.1 分布与成土条件 189

8.2.2 成土过程及影响因素 189

8.2.3 剖面形态特征与基本理化性质 190

8.2.4 亚类划分 192

8.2.5 合理利用与改良 193

8.3 草甸土 195

8.3.1 分布与成土条件 195

8.3.2 成土过程 196

8.3.3 亚类分化 196

8.3.4 基本理化性质 197

8.3.5 合理利用与改良 198

8.4 沼泽土 198

8.4.1 分布与成土条件 198

8.4.2 成土过程 199

8.4.3 亚类分化 200

8.4.4 基本理化性质 201

8.4.5 合理利用与改良 201

第9章 盐碱土 203

9.1 盐土 204

9.1.1 土壤积盐过程及影响因素 204

9.1.2 盐土主要类型 206

9.2 碱土 212

9.2.1 成土过程(碱化过程) 212

9.2.2 剖面形态特征与基本理化性质 213

9.3 盐、碱对植物的危害及木本植物的抗性 214

9.3.1 盐、碱对植物的危害 214

9.3.2 木本植物的抗性 215

9.4 盐渍土的改良与林业利用 215

9.4.1 改良原则 215

9.4.2 改良措施 216

9.4.3 盐渍土的林业利用 217

第3篇 土壤资源 220

第10章 我国区域土壤资源及其林业利用 220

10.1 我国土壤资源概况 220

10.1.1 土壤资源的数量特征 220

10.1.2 以优势土类为基础的区域土壤资源概况 222

10.2 我国土壤分区 225

10.2.1 以区域主要土壤的组合为主体的土壤地理区划 225

10.2.2 中国土壤改良利用分区 225

10.2.3 以系统分类为基础的中国土壤分区 228

10.2.4 中国森林立地分区 231

10.3 我国区域土壤资源的林业利用 233

10.3.1 大兴安岭北部森林立地区(Ⅰ1) 233

10.3.2 小兴安岭森林立地区(Ⅱ2) 233

10.3.3 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森林立地区(Ⅲ1) 234

10.3.4 黄淮海平原森林立地区(Ⅲ2) 235

10.3.5 华北山地森林立地区——太行山森林立地亚区(Ⅲ3(2)、Ⅲ3(3)) 236

10.3.6 黄土高原森林立地区——黄土高原东部森林立地亚区(Ⅲ4(1)) 237

10.3.7 江淮丘陵平原森林立地区——江淮丘陵森林立地亚区(Ⅳ1(2)) 237

10.3.8 秦巴山地丘陵森林立地区——秦岭南坡山地森林立地亚区(Ⅳ3(2)) 238

10.3.9 两湖平原森林立地区(Ⅴ4) 238

10.3.10 武夷山戴云山森林立地区——闽中低山丘陵森林立地亚区(Ⅴ3(2)) 239

10.3.11 湘赣丘陵森林立地区——幕阜山九岭山低山丘陵森林立地亚区(Ⅴ5(1))和湘赣丘陵盆地(红岩盆地)森林立地亚区(Ⅴ5(3)) 240

10.3.12 南岭山地森林立地区(Ⅴ6) 241

10.3.13 三峡武陵山雪峰山森林立地区(Ⅴ7) 242

10.3.14 四川盆地周围山地森林立地区——四川盆地西缘山地森林立地亚区(Ⅴ9(2)) 242

10.3.15 闽粤沿海台地丘陵森林立地区(Ⅵ2) 243

10.3.16 滇中南中山峡谷森林立地区(Ⅵ6) 243

10.3.17 琼雷森林立地区——雷州半岛丘陵台地森林立地亚区(Ⅶ3(1)) 244

10.3.18 桂西南石灰岩丘陵山地森林立地区(Ⅶ4) 244

10.3.19 西双版纳山间盆地森林立地区(Ⅶ6) 245

10.3.20 东喜马拉雅山南翼河谷森林立地区(Ⅶ8) 245

第11章 土壤调查与土壤资源评价 247

11.1 土壤调查 247

11.1.1 土壤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247

11.1.2 土壤调查的内容和步骤 247

11.1.3 土壤调查技术 248

11.1.4 新技术在土壤调查中的应用 249

11.1.5 土壤调查成果的应用 250

11.2 土壤资源评价 250

11.2.1 土壤资源评价概述 250

11.2.2 土壤资源评价的内涵 250

11.2.3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251

11.2.4 土壤资源评价方法 253

第12章 土壤退化与土壤资源保护 256

12.1 土壤退化 256

12.1.1 土壤退化的概念 256

12.1.2 土壤退化的主要类型 257

12.1.3 我国土壤退化的基本态势 260

12.1.4 土壤退化过程的相对可逆性 261

12.2 森林土壤退化(变化)问题与森林土壤资源保护 262

12.2.1 人工林地力衰退及防治 262

12.2.2 大气酸沉降对森林土壤的影响 263

12.2.3 林火对森林土壤的影响及其控制 265

12.2.4 采伐对森林土壤的影响及其控制 266

参考文献 269

附录 中国森林土壤分类系统 2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