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税务作弊及其查处实务全书  上
税务作弊及其查处实务全书  上

税务作弊及其查处实务全书 上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本书编委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04716510
  • 页数:643 页
图书介绍:
《税务作弊及其查处实务全书 上》目录

第一章 税收基本理论 3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和特征 3

一、税收的概念 3

二、税收的特征 5

第二节 税收起源和发展 7

一、税收的起源 7

二、税收的发展 9

三、社会主义的税收 14

第三节 税收的本质 17

一、税收本质的学说 17

二、税收的本质 20

第四节 税收职能和作用 22

一、税收职能和作用概述 22

二、税收职能 26

三、税收作用 28

第五节 税收原则 32

一、税收原则概述 32

二、税收的财政原则 35

三、税收的经济原则 36

四、税收的社会原则 39

五、税收的行政原则 42

第六节 税收要素和分类 43

一、税收要素 43

二、税收分类 48

第七节 税收与资源配置 52

一、资源配置效率 52

二、税收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54

三、经济效率与税收选择 59

四、税收成本效率分析 64

第八节 税收与收入分配 66

一、收入的公平分配 66

二、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 68

三、公平分配与税收选择 71

四、企业收入分配公平问题 73

第九节 税收与经济稳定 77

一、税收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77

二、税收对就业的影响 78

三、税收对价格的影响 80

四、稳定经济的税收政策 82

第十节 税收与经济发展 84

一、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84

二、税收与劳动供给 85

三、税收与储蓄 87

四、税收与投资 91

第十一节 税负转嫁和归宿 93

一、税负转嫁和归宿概述 93

二、影响税负转嫁的主要因素 95

三、税负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98

四、税负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 101

五、计划价格下的税负归宿 104

第十二节 税收负担 108

一、税收负担的衡量 108

二、税收负担分析 111

三、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 115

四、税收负担政策的选择 117

第十三节 税制结构 120

一、税制结构概述 120

二、税制结构的制约因素 122

三、税制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125

四、税制模式选择 128

第十四节 税制设计 131

一、流转税制设计 132

二、所得税制设计 139

三、其他税制设计 147

第十五节 税收优惠 149

一、税收优惠和税式支出 150

二、税收优惠的类型 151

三、税收优惠的经济分析 154

四、税收优惠的政策选择 157

第十六节 税收体制 160

一、税收管理体制概述 160

二、分税制及其模式 163

三、税收管理体制改革 165

第十七节 税收和国际商品流动 169

一、国际贸易中的商品税类型 169

二、国际贸易中的税收经济分析 170

三、国际贸易中的税收协调 175

第十八节 税收和国际要素流动 179

一、税收管辖权及其课税原则 179

二、国际要素流动的税收公平 181

三、国际要素流动的税收效率 183

四、国际要素流动的税收政策 190

第二章 中国现行税制 194

第一节 中国现行税制体系概况 194

一、税种设置 194

二、税收立法 195

三、涉外税收 198

第二节 增值税 199

一、纳税人 199

二、税目和税率 200

三、计税方法 202

四、免税和减税 206

五、出口退税 208

六、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209

第三节 消费税 210

一、纳税人 210

二、税目和税率(税额标准) 210

三、计税方法 212

四、免税和退税 214

五、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215

第四节 营业税 216

一、纳税人 216

二、税目和税率 217

三、计税方法 218

四、免税和减税 220

五、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221

第五节 企业所得税 222

一、纳税人 222

二、计税方法 223

三、免税和减税 230

四、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232

第六节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233

一、纳税人 233

二、计税方法 234

三、免税和减税 239

四、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241

第七节 个人所得税 242

一、纳税人 242

二、征税项目、税率和计税方法 243

三、免税和减税 254

四、纳税方式、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255

第八节 资源税 256

一、纳税人 256

二、税目和税额标准 257

三、计税方法 266

四、免税和减税 267

五、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267

第九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 268

一、纳税人 268

二、税额标准 269

三、计税方法 269

四、免税和减税 270

五、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270

第十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 271

一、纳税人 271

二、税率 271

三、计税方法 271

四、免税和减税 272

第十一节 耕地占用税 272

一、纳税人 272

二、税额标准 273

三、计税方法 274

四、免税和减税 274

五、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275

第十二节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275

一、纳税人 276

二、税目和税率 276

三、计税方法 286

四、免税和减税 287

五、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287

第十三节 土地增值税 288

一、纳税人 288

二、计税方法 288

三、免税和减税 290

四、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291

第十四节 房产税 291

一、纳税人 291

二、计税方法 292

三、免税和减税 292

四、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293

第十五节 城市房地产税 293

一、纳税人 294

二、计税方法 294

三、免税和减税 294

四、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295

第十六节 车船使用税 295

一、纳税人 295

二、税额标准 295

三、计税方法 296

四、免税和减税 297

五、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298

第十七节 车船使用牌照税 298

一、纳税人 298

二、税额标准 298

三、计税方法 299

四、免税 300

五、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300

第十八节 印花税 300

一、纳税人 301

二、税目和税率(税额标准) 301

三、计税方法 303

四、免税 304

五、纳税方式 304

第十九节 契税 305

一、纳税人 305

二、税率 306

三、计税方法 306

四、免税和减税 307

五、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307

第二十节 屠宰税 308

一、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308

二、税率和计税方法 308

三、免税 309

四、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309

第二十一节 筵席税 310

一、纳税人 310

二、计税依据 310

三、税率和计税方法 311

第二十二节 农业税 311

一、纳税人 311

二、税率和计税方法 312

三、免税和减税 313

四、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313

五、农业税地方附加 314

第二十三节 农业特产农业税 314

一、纳税人 315

二、税目和税率 315

三、计税方法 317

四、免税和减税 317

五、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318

六、农业特产税地方附加 318

第二十四节 牧业税 319

一、纳税人和计税依据 319

二、税率和计税方法 319

三、免税和减税 320

四、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320

五、牧业税地方附加 320

第二十五节 关税 321

一、纳税人 321

二、税率 321

三、计税方法 323

四、免税和减税 325

五、纳税期限 325

六、保税制度 326

七、特别关税 327

八、反倾销税 327

第二十六节 行李和邮递物品进口税 328

一、纳税人 329

二、税目和税率 329

三、计税方法 329

四、免税 330

第二十七节 主要税收优惠 330

一、农、林、牧、渔、水利 330

二、能源、交通、邮电 332

三、科技、教育、文化、宣传、卫生、体育 333

四、民政、民族 336

五、第三产业 337

六、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 339

七、区域税收优惠 340

八、进出口税收 342

九、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籍人员 343

十、外交税收豁免 346

第二十八节 税务部门征收的非税财政收入项目 347

一、教育费附加 347

二、矿区使用费 348

三、文化事业建设费 348

第二十九节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 349

一、税收执法依据 349

二、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350

三、税务登记 350

四、账簿和凭证管理 354

五、发票管理 354

六、纳税申报 357

七、税款征收 358

八、税务检查 362

九、税务稽查 363

十、法律责任 365

第三十节 财政、税务、海关机构和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划分 372

一、财政部 372

二、国家税务总局 373

三、省以下税务机构 374

四、海关总署 375

五、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 376

六、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划分 376

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划分 377

第三章 地方税务 378

第一节 分税制与地方税 378

一、分税制的基本理论 378

二、我国分税制的建立 382

三、分税制的地方税效应 384

第二节 地方税收概述 387

一、地方税的概念和本质 387

二、我国地方税的起源 390

三、新中国地方税及其体系的确立和演变 396

四、新中国地方税建立与发展的经验 404

第三节 地方税的作用与地位 407

一、地方税的特点 407

二、地方税收制度 410

三、地方税的职能 416

四、地方税对地方经济的影响 418

第四节 现行地方税 421

一、流转税类 421

二、所得税类 426

三、资源税类 442

四、财产税类 450

五、行为目的税类 454

第五节 地方税管理 462

一、地方税管理的内容与特点 462

二、地方税管理的目标和方法 464

三、地方税管理制度 467

四、地方税管理的效率 471

五、地方税管理机构 473

六、地方税征管改革 478

第六节 地方税源建设 480

一、地方税源的特点与构成 480

二、影响地方税源的因素 483

三、地方税源建设的原则 486

四、地方税源建设的基本思路 488

第四章 实用纳税程序 494

第一节 税务登记 494

一、开业登记 494

二、变更税务登记 497

三、停复业处理 498

四、注销税务登记 499

五、报验登记 500

六、税务登记验证、换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检处理 500

七、非正常户处理 501

八、逾期未办理开业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及验证、换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检的处理 501

九、应纳税额核定 502

第二节 发票发售 528

一、发票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528

二、发票取得和发售管理 530

三、发票使用情况管理与稽核 532

四、发票缴销管理 532

五、增值税专用发票防伪税控系统和丢失被盗报警系统业务管理 533

六、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规定 533

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规定 534

八、违法行为具体分类 535

第三节 税款征收 574

一、纳税申报 574

二、各税种的纳税时限 579

三、税款征收 582

第四节 其他规定 637

一、银行划解 637

二、文书受理 638

第一章 税收作弊概述 647

第一节 避税 647

一、避税的概念 647

二、避税的实质 647

三、避税的种类 648

四、税收筹划 649

五、税收规避 650

六、税收法规的滥用 650

七、避税的原因 651

八、避税的后果 652

九、避税的依据 653

十、避税的行为 653

十一、避税的合法因素 654

十二、避税的法律特征 655

十三、反避税的法律手段 656

十四、国内避税 657

十五、税基式避税 658

十六、税额式避税 660

十七、税率式避税 661

十八、费用分配避税 663

十九、转让定价避税 666

二十、最大成本组合避税 669

二十一、租赁经营中的避税 671

二十二、税收优惠条款避税 673

二十三、利润分配避税 675

二十四、投资融资避税 678

二十五、筹资技术避税 683

二十六、信托避税 684

二十七、补偿贸易避税 685

二十八、综合利用避税 686

二十九、挂靠科研避税 686

三十、技术引进避税 687

三十一、横向联合避税 688

三十二、消费税的避税 689

三十三、增值税的避税 692

三十四、营业税的避税 694

三十五、个人收入的避税 696

三十六、“三来一补”企业的避税 698

三十七、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避税 700

三十八、税负的转嫁 701

三十九、税负转嫁的基本方式 702

四十、税负转嫁的基本方法 704

四十一、商品课税的转嫁 706

四十二、关税的转嫁 708

四十三、税负转嫁的一般规律 709

第二节 逃税 711

一、逃税的定义和特征 711

二、逃税与避税的区别 712

三、跨国纳税人逃税的基本手法 714

四、国内逃税舞弊手段曝光 716

第三节 节税 720

一、节税概念和特征 720

二、避税与节税的比较 721

三、企业节税与优惠政策引导 721

第二章 避税作弊 741

第一节 国内避税作弊 741

一、转让定价避税法 741

二、材料计算避税法 742

三、折旧计算避税法 743

四、费用分摊避税法 743

五、技术改造时机选择避税法 744

六、筹资避税法 750

七、租赁避税法 751

八、信托避税法 752

九、新产品避税法 752

十、综合利用避税法 753

十一、横向联合避税法 754

十二、技术引进避税法 755

十三、补偿贸易避税法 756

十四、挂靠科研避税法 757

第二节 三资企业避税作弊 757

一、实物投资避税 757

二、中资与外资合谋串通避税 758

三、以转让出资为名变相抽回资金避税 758

四、运用转让定价手法避税 759

五、隐藏技术转让价款,逃避特许权使用费预提税 759

六、逃避工程承包应纳的税收 760

七、利用汇率变动差避税 760

八、外商利用我国税收征管漏洞避税 761

九、“三来一补”避税 762

十、三资企业避税定量分析 762

第三节 国际避税作弊 765

一、利用个人居所的改变避税 765

二、公司法人居所变动避税法 767

三、人的非流动避税法 768

四、避免成为常设机构避税法 769

五、收入成本转移避税法 770

六、转让定价避税法 771

七、租赁避税法 772

八、避税地避税法 773

九、分支机构避税法 774

十、人员的资金流动避税法 774

十一、人的流动与资金的非流动避税法 775

十二、人的非流动与资金的流动避税法 776

十三、人员与资金非流动避税法 776

十四、避税地避税法 777

十五、避免国际双重征税的方法 779

第四节 避税案例分析 787

一、折旧避税案例 787

二、转价定价法避税案例 790

三、费用分摊避税案例 798

四、材料计算法避税案例 800

五、企业间融资拆借避税案例 801

六、筹资避税 803

七、租赁法避税 804

八、避税地“发票公司”避税案例 806

九、技术改造避税案例 807

十、增值税避税案例 811

十一、消费税避税案例 816

十二、个人所得税避税案例 823

十三、法人所得税避税案例 827

十四、房地产避税 831

十五、车船使用税方面避税 831

十六、印花税避税 832

十七、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避税 832

十八、土地增值税避税 833

十九、营业税避税案例 834

二十、交通运输业避税案例 835

二十一、金融保险业避税案例 836

二十二、建筑业避税案例 836

二十三、娱乐业避税案例 837

二十四、旅游业避税案例 838

二十五、其他避税案例 839

第三章 逃税作弊 849

第一节 流转税的逃税作弊 849

一、价外收入不作销售处理的逃税方法 849

二、销售收入和扣除费用的逃税方法 849

三、压低价格,以物易物的逃税方法 850

四、以产品换材料,作产品报废处理的逃税方法 850

五、对外捐赠产品,少作销售收入的逃税方法 850

六、逾期包装物押金,不作销售处理的逃税方法 851

七、以实物对外投资,不作销售处理的逃税方法 851

八、残次品、等外品及联产品、副产品销售收入,不作销售处理逃税方法 851

九、废品及下脚料销售收入,不作销售处理的逃税方法 852

十、自制产品或半成品自用,降价处理或不作销售的逃税方法 852

第二节 增值税逃税作弊 853

一、混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界线的逃税方法 853

二、虚报期初存货余额,多扣进项税额的逃税方法 854

三、利用会计核算时间差,多计进项税额的逃税方法 854

四、调整实物投资价款,增减进销税额的逃税方法 854

五、非正常损失存货,作一般盘亏处理的逃税方法 855

六、材料销售报盘亏,双向偷漏增值税的逃税方法 855

七、变换非生产用货物和劳务性质,多扣进项税额的逃税方法 855

八、购置资产开具阴阳发票,多扣进项税额的逃税方法 856

九、加工收入冲减费用的逃税办法 856

十、外购物资装卸费计入运费的逃税方法 856

十一、销售产品运费充作外购货物运费的逃税方法 856

十二、固定资产运费作外购材料运费的逃税方法 857

第三节 所得税的逃税作弊 857

一、利用内部定价的逃税方法 857

二、扩大生产成本的逃税方法 858

三、高转完工产品的逃税方法 858

四、高转产品销售成本的逃税方法 858

五、变换材料成本结转的逃税方法 859

六、变换折旧计提的逃税方法 859

七、与三资企业或福利企业联营的逃税方法 860

八、材料盘盈不作收益的逃税方法 861

九、虚报冒领工资的逃税方法 861

十、滥发加班津贴的逃税方法 861

十一、化解固定资产安装费的逃税方法 861

十二、缩短待摊费用摊销期限的逃税方法 862

十三、虚列预提费用的逃税方法 862

十四、低价出租房屋的逃税方法 863

十五、贷款建房搞合资的逃税方法 863

十六、个体工商业的隐匿存货的逃税方法 863

第四节 其他税种逃税作弊 864

一、隐报房产,逃避房产税的逃税方法 864

二、虚签真假两套合同,逃避印花税的逃税方法 864

三、出售土地使用权,附属物不作销售,逃避土地增值税的逃税方法 864

四、多报扣除项目,逃避土地增值税的逃税方法 865

五、固定资产投资,逃避投资方向调节税的逃税方法 865

六、虚报车船停用期限和使用用途,逃避车船使用税的逃税方法 865

第四章 节税作弊 866

第一节 国内节税作弊 866

一、投资节税 866

二、租赁节税 872

三、筹资节税 875

四、风险决策节税 876

五、价格标准节税 878

六、产销结构节税 879

七、固定资产投资的节税 882

八、价内税节税 888

九、材料计算节税 892

十、折旧计算节税 893

十一、费用计算节税 896

十二、拆借节税 898

十三、转让定价节税 900

第二节 各税种节税作弊 907

一、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节税 907

二、利用进项税额调整节税 908

三、利用增值税减免税规定节税 909

四、利用分散优势节税 910

五、利用转移增值节税 911

六、利用联合优势节税 912

七、利用优惠政策节税 912

八、利用合法扣税凭证节税 913

九、创造条件,享受优惠政策节税 913

十、消费税节税 914

十一、利用应纳税所得额原则节税 917

十二、正确利用应纳税所得额计算节税 918

十三、资产处理上的节税 920

十四、成本费用损失上的节税 922

十五、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与节税 924

十六、境外所得节税 925

十七、利用帐面调整机会节税 927

十八、个人所得税的节税 928

十九、利用居住天数节税 929

二十、利用计算原则节税 930

二十一、避免居民纳税人节税 933

二十二、所得来源地认定的节税 934

二十三、利用源泉扣缴预提税节税 935

二十四、利用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原则的节税 936

二十五、利用纳税年度有关规定节税 937

二十六、利用对外资企业亏损弥补的有关规定节税 938

二十七、利用各行业的计算公式节税 938

二十八、成本费用和损失的列支节税 939

二十九、利用坏帐的节税 941

三十、以外币作为记帐本币的企业节税 942

三十一、利用“免二减三”优惠政策节税 943

三十二、利用再投资优惠政策节税 943

第三节 行业节税作弊 944

一、利用营业税免税的节税 944

二、利用营业额的节税 945

三、运输企业节税 946

四、建筑安装企业营业税节税 947

五、金融保险业营业税节税 947

六、娱乐业节税 949

七、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节税 950

八、施工企业所得税节税 950

九、电影新闻出版企业所得税节税 951

十、旅游、饮食服务企业所得税节税 952

十一、委托加工企业节税 952

第四节 进出口关税作弊 953

一、利用优惠政策节税 953

二、利用完税价格的节税 954

三、进口商品时的增值税节税 957

四、进口商品时的消费税节税 959

五、增值税和消费税出口时的节税 962

六、反倾销税中的节税 965

七、进出口环节纳税时间的节税 969

八、利用保税制度节税 972

九、利用进出口中减免税规定节税 976

十、回国探亲时的节税 980

第一章 税收作弊查处概述 985

第一节 税务作弊查处的概念 985

第二节 税务作弊查处的形成和发展 985

第三节 税务作弊查处的必要性 987

一、加强税务作弊查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公平竞争的必然要求 987

二、加强税务作弊查处是保证新税制实施、深化征管改革的客观需要 987

三、加强税务作弊查处是治理税收环境、推进依法治税的有效途径 988

四、加强税务作弊查处是堵塞税收漏洞、打击偷税抗税行为的主要手段 988

第四节 税务作弊查处的职能 989

第五节 税务作弊查处的权限 990

一、检查权 990

二、调查权 991

三、处罚权 992

第六节 税务作弊查处的原则 992

一、依法稽查的原则 992

二、独立执法的原则 993

三、实事求是的原则 993

四、以快制胜的原则 994

第七节 税务作弊查处的要求 994

一、创建新型稽查体系 995

二、形成严密稽查整体 995

三、加强计算机管理的开发应用 996

四、更新观念,提高素质 996

第八节 税务作弊查处的方法 997

一、帐务稽查方法 997

二、调查方法 999

三、分析方法 1001

第九节 税务作弊查处的形式 1002

一、日常业务稽查与联合稽查 1002

二、专案稽查与并案稽查 1003

三、到场稽查和调帐稽查 1003

第十节 税务作弊查处程序 1004

一、税务作弊查处对象的确定 1004

二、税务作弊查处准备 1005

三、税务作弊查处实施 1005

四、税务作弊查处审理 1007

五、税案处理与执行 1008

六、稽查文书送达 1010

七、稽查档案管理 1010

第二章 税务作弊查处的证据收集与查帐技巧 1012

第一节 税务作弊查处的证据 1012

一、税务作弊查处证据的意义 1012

二、税务作弊查处证据的属性 1012

三、税务作弊查处证据的分类 1014

第二节 税务案件证据的收集与方法 1015

一、收集税案证据的基本要求 1015

二、收集税案证据的方法 1016

三、控制税款及赃款、赃物 1017

四、税案调查终结 1017

第三节 会计报表的审查 1018

一、会计报表审查的意义 1018

二、会计报表审查的方法 1018

第四节 会计帐簿的审查 1029

一、会计帐簿审查的意义 1029

二、会计帐簿审查的内容和方法 1029

第五节 会计凭证的审查 1032

一、会计凭证审查的意义 1032

二、会计凭证审查的方法 1032

三、会计凭证审查的内容 1033

第三章 税务作弊查处的策略与艺术 1037

第一节 税务作弊查处策略 1037

一、税务作弊查处策略的必要性和类型 1037

二、税务作弊查处中的力争主动策略 1041

三、税务作弊查处中的出奇制胜策略 1045

四、税务作弊查处中的虚实莫测策略 1049

第二节 税务作弊查处心理 1050

一、税务作弊查处人员的心理素质 1050

二、税务作弊查处心理对策和战术 1054

三、在税务作弊查处中巧用威慑 1061

四、税务违法案件的处罚心理 1064

第三节 税务作弊查处逻辑 1068

一、逻辑推理在税务作弊查处中的意义和作用 1068

二、假言式必然推理在税务作弊查处中的运用 1070

三、或然推理在税务作弊查处中的运用 1074

四、税务作弊查处中的证据逻辑 1077

第四节 税务作弊查处中的询问艺术 1081

一、税务作弊查处中的询问用语 1081

二、税务作弊查处中的询问步骤和一般方法 1082

三、税务作弊查处中的询问计策 1085

四、对被询问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解的审查判断 1087

第四章 税务登记作弊查处 1089

第一节 税务登记作弊查处 1089

第二节 变更税务登记作弊查处 1094

第三节 注销税务登记作弊查处 1095

第五章 纳税申报作弊查处 1097

第一节 纳税申报的概念 1097

第二节 纳税申报方式作弊查处 1098

第三节 纳税申报内容作弊查处 1099

第四节 纳税申报期限作弊查处 1099

第五节 纳税申报错弊查处总述 1101

一、目前我国纳税申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01

二、纳税申报错弊查处的意义及内容 1102

三、纳税申报稽核程序 1103

第六章 减税、免税、延期纳税作弊查处 1105

第一节 减税、免税错弊查处应注意的问题 1105

第二节 减税、免税的检查方法 1106

第三节 减税、免税错弊查处的类型 1108

第四节 减免税有关会计处理规定 1110

第五节 延期纳税错弊的查处 1110

一、延期纳税查处的内容 1111

二、延期纳税查处应注意的问题 1111

三、延期纳税查处的方法 1111

第七章 增值税作弊的查处 1114

第一节 我国增值税的改革 1114

一、增值税的改革 1114

二、增值税改革的基本特点 1115

第二节 增值税的基本规定 1116

一、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 1116

二、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1117

三、增值税的税率 1117

四、增值税的计税依据 1118

五、增值税的纳税环节 1120

六、增值税的纳税期限 1120

七、增值税的纳税地点 1120

八、增值税的减税免税 1121

第三节 增值税作弊查处的内容和方法 1121

一、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的作弊查处 1122

二、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的税务稽查 1130

三、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税务稽查 1132

第四节 增值税作弊查处案例 1134

第八章 营业税作弊查处 1143

第一节营业税作弊查处的一般方法 1143

一、营业税改革情况 1143

二、应纳税额的计算 1144

三、稽查应纳营业税的一般方法 1145

第二节 交通运输企业应纳营业税作弊的查处 1145

一、交通企业的生产特点 1145

二、营运收入的核算规定 1146

三、交通运输企业的稽查方法 1148

第三节 施工、房地产开发企业应纳营业税作弊的查处 1151

一、施工、房地产开发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 1151

二、施工、房地产开发企业营业收入的核算及有关规定 1152

三、施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稽查方法 1156

第四节 邮电通信企业应纳营业税作弊的查处 1158

一、邮电通信企业的经营特点及财会制度对其营业收入的核算规定 1158

二、邮电通信企业的稽查方法 1164

第五节 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应纳营业税作弊的查处 1165

一、行业特点 1165

二、财务管理办法 1165

三、稽查方法 1167

第六节 工业、商品流通企业应纳营业税作弊的查处 1169

一、财务会计制度关于工业、商品流通企业营业收入的规定 1169

二、稽查方法 1169

第七节 营业税作弊查处案例 1171

第九章 企业所得税作弊的查处 1178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的改革及其一般规定 1178

一、企业所得税的改革 1178

二、企业所得税的一般规定 1178

第二节 材料成本和费用的稽查 1184

一、收入原材料的稽查 1184

二、发生材料的稽查 1195

三、材料盘盈、盘亏处理的稽查 1202

四、材料期末库存的稽查 1204

五、低值易耗品的摊销的稽查 1208

六、包装物的稽查 1213

七、新增固定资产原价的稽查 1217

八、固定资产减少的稽查 1218

九、固定资产计提基本折旧的稽查 1219

十、工资的稽查 1228

十一、职工福利费、职工工会经费和教育经费的稽查 1233

十二、管理费用的稽查 1234

十三、财务费用的稽查 1240

十四、销售费用的稽查 1243

十五、生产费用分配的稽查 1243

十六、完工产品成本的稽查 1248

第三节 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的稽查 1255

一、企业利润总额的稽查 1255

二、应纳税所得额的稽查 1262

三、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的稽查 1268

四、应纳税额的稽查 1270

第四节 企业所得税作弊查处案例 1273

第十章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作弊的查处 1291

第一节 实收资本的稽查 1291

一、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比例的稽查 1291

二、投资比例的稽查 1292

三、实收资本的稽查 1293

第二节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优惠的稽查 1296

一、享受降低税率15%或24%税收优惠的稽查 1296

二、享受定期减免税优惠的稽查 1299

三、享受再投资退税优惠的稽查 1302

第三节 涉外关联企业的税务稽查 1304

一、关联企业的认定 1305

二、关联企业之间业务往来的稽查 1305

第四节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作弊查处案例 1307

第十一章 个人所得税作弊的查处 1311

第一节 工资薪金所得的稽查 1311

一、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的稽查 1311

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的稽查 1314

三、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稽查 1315

第二节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稽查 1321

一、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项目征税范围的稽查 1322

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应纳税所得额的稽查 1323

三、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稽查 1326

第三节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稽查 1329

一、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项目征税范围的稽查 1329

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项目应纳税所得额的稽查 1330

三、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稽查 1331

第四节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和财产租赁所得的稽查 1333

一、四项所得征税范围的稽查 1333

二、应纳税所得额的稽查 1334

三、应纳税额的稽查 1335

第五节 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的稽查 1338

一、财产转让所得的稽查 1338

二、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的稽查 1341

三、偶然所得的稽查 1342

第六节 个人所得税作弊查处案例 1342

第十二章 出口货物应退税作弊的查处 1347

第一节 出口货物退税政策 1347

一、准予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企业和货物 1347

二、申请退税程序 1348

三、其他规定 1348

第二节 出口退税的稽查方法 1348

一、对会计帐簿、会计凭证的稽查 1348

二、核对法 1349

三、对比分析法 1351

四、其他方法 1351

第三节 出口退税的稽查内容 1352

一、对退税货物的稽查 1352

二、退税数量价格、进项税额的稽查 1353

三、对供货单位实际经营情况的稽查 1355

四、注意掌握和总结各个时期骗取出口退(免)税的手法 1357

第四节 出口货物应退税作弊查处案例 1358

第十三章 其他税种作弊的查处 1362

第一节 消费税作弊的查处 1362

一、消费税 1362

二、消费税的纳税范围 1363

三、消费税计税依据 1366

四、适用税率、税额 1369

五、消费税税额 1370

六、新税法对税收减免的规定 1372

七、消费税缴纳 1373

八、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373

九、新税法中对纳税期限的规定 1374

十、新税法中对纳税地点的规定 1374

十一、消费税报缴 1374

十二、检查消费税的纳税环节 1375

十三、对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的检查 1375

十四、对应税消费品数量的检查 1377

十五、消费税作弊查处案例 1377

第二节 资源税作弊的查处 1382

一、资源税纳税范围 1382

二、资源税计税依据 1382

三、新税制中有关减、免税规定与旧税制相比具有的特点 1383

四、对资源税减免的规定 1384

五、计征资源税 1384

六、对原油征收资源税的检查 1385

七、检查原油资源税 1385

八、对天然气、煤炭征收资源税应做的检查 1386

九、对盐业生产单位缴纳资源税的检查 1386

十、对盐业生产单位检查其缴纳的资源税 1386

十一、资源税作弊查处案例 1395

第三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作弊的查处 1396

一、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基本规定 1396

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税务稽查内容和方法 1397

第四节 土地增值税作弊的查处 1397

一、开征土地增值税的意义 1397

二、土地增值税征收范围 1398

三、土地增值税计税依据 1398

四、土地增值税税率 1399

五、计征土地增值税 1400

六、土地增值税减税免税范围 1400

七、审查转让房地产收入 1400

八、审查土地增值税增值额的扣除项目 1401

第五节 印花税作弊的查处 1402

一、印花税的基本规定 1402

二、印花税作弊查处内容和方法 1405

三、印花税作弊查处安全 1406

第六节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作弊的查处 1407

一、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 1407

二、投资方向调节税的征收范围 1408

三、投资方向调节税的税率 1408

四、投资方向调节税的计税依据 1410

五、对投资方向调节税的减免的规定 1410

六、计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1410

七、对投资项目实际完成的投资额的检查 1411

八、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适用税率的检查 1415

九、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作弊查处实例 1432

第七节 房产税作弊的查处 1434

一、房产税的基本规定 1434

二、房产税的税务稽查内容和方法 1435

第八节 城市房地产税作弊的查处 1436

一、城市房地产税的基本规定 1436

二、城市房地产税的税务稽查内容和方法 1437

第九节 车船使用税作弊的查处 1437

一、车船使用税的基本规定 1437

二、车船使用税的税务稽查内容和方法 1439

第十节 车船使用牌照税作弊的查处 1440

一、车船使用牌照税的基本规定 1440

二、车船使用牌照税的税务稽查内容和方法 1440

第十四章 发票作弊的查处 1442

第一节 发票概述 1442

一、发票的概念 1442

二、发票的管理 1444

三、发票的检查 1448

四、发票的处罚 1450

第二节 普通发票作弊的查处 1453

一、普通发票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1453

二、普通发票的分类和内容 1454

三、普通发票的检查 1456

第三节 增值税专用发票作弊的查处 1460

一、专用发票的适用范围 1461

二、专用发票检查的准备工作 1462

三、专用发票检查的一般方法 1463

四、专用发票检查的重点 1470

第四节 发票违章处理及案例分析 1474

一、发票违章处理 1474

二、对发票违章进行处理的意义 1474

三、发票违章处理的原则 1475

四、发票违章处罚的种类 1476

五、发票违章处罚的适用范围 1476

六、处理发票违章案件的要求 1480

七、发票违章案件的处理程序 1480

八、发票违章案件的处理权限 1490

九、大头小尾类案件分析 1491

十、瞒天过海类案件分析 1494

十一、移花接木类案件分析 1496

十二、伪造私印类案件分析 1498

十三、倒买倒卖类案件分析 1500

十四、代开转借类案件分析 1502

十五、隐瞒冒领类案件分析 1504

十六、以乙代甲类案件分析 1507

十七、改头换面类案件分析 1510

十八、盗用套用类案件分析 1511

十九、跨地使用类案件分析 1513

二十、其他违章类案件分析 1515

第一章 偷税案 1519

第一节 偷税案件的表现形式、类型和特点 1519

一、销售货物只入帐但不通过销售科目核算,以库存商品抵顶应付款,少报销售收入,不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1519

二、隐瞒、欺骗、少列收入、多列支出虚增成本偷税 1520

三、采取非法手段,私自购买假增值税专用发票入帐,虚列进项税额偷税 1521

四、以虚假的纳税手段,少缴应纳税款,进行偷税 1522

五、开出假进货增值税发票从中负抵扣税款,偷逃国家税收 1522

六、内外勾结,串通作案,利用虚开增值税发票,大搞投机倒把活动,谋取暴利,致使国家税收蒙受重大损失 1523

七、大肆虚开、代开、倒卖增值税发票,骗取抵扣税款、收取好处费,负案潜逃 1525

八、以物易物,故意隐瞒销售收入偷税 1526

九、个人从事无照、无证经营逃避国家税收 1527

十、采取开据本地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手段,在异地从事无照、无证经营,隐匿销售收入 1528

第二节 认定偷税的法律政策界限 1528

第三节 查办偷税案件的一般对策和方法 1529

附录:偷税案例选编 1530

一、营业税类 1530

二、房产税类 1558

三、土地增值税类 1560

四、个人所得税类 1560

五、企业所得税类 1565

六、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类 1573

七、印花税类 1574

八、消费税类 1575

第二章 抗税案 1577

第一节 抗税案件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1577

一、抗税案的表现形式 1577

二、抗税案的类型 1578

第二节 认定抗税的法律政策界限 1578

一、如何认定抗税罪的“情节严重” 1578

二、抗税案件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1579

三、抗税罪与其它犯罪的界限 1579

四、抗税案例选编 1580

第三章 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案 1583

第一节 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案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1583

一、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案的表现形式 1583

二、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案的特点 1584

第二节 认定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的法律政策界限 1586

第三节 查办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的一般策略和方法 1589

一、开展打击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犯罪活动的专项斗争 1590

二、开展对出口退税工作的综合治理 1590

三、运用现代化手段及时准确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犯罪 1591

四、建立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筑起预防和打击骗税活动的长城 1592

附录:骗取出口退税犯罪案例 1592

第四章 增值税案 1595

第一节 增值税案件的表现形式类型和特点 1595

一、增值税案件的表现形式 1595

二、增值税案件和类型 1597

三、增值税案件的特点 1598

第二节 认定增值税违法犯罪的法律政策界限 1600

一、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1601

二、伪造或者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1602

三、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1604

四、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1604

五、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及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 1605

第三节 查办增值税违法犯罪的一般对策和方法 1607

一、查办增值税案件的难点 1607

二、查办增值税违法犯罪行为的一般对策 1608

三、查办增值税违法犯罪行为的方法 1609

第一章 税务行政行为概述 1619

第一节 税务行政行为的概念和种类 1619

一、税务行政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1619

二、税务行政行为同其他法律行为的区别 1620

三、税务行政行为的种类 1621

第二节 具体税务行政行为 1624

一、具体税务行政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1624

二、具体税务行政行为的内容 1626

三、有效具体税务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 1626

四、具体税务行政行为的效力 1629

第三节 税务行政行为的法制化 1630

一、税务行政行为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的必然要求 1630

二、当前我国在税务行政行为法制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631

三、加速推进我国税务行政行为法制化进程的设想 1633

第二章 税务行政处罚 1638

第一节 税务行政处罚概述 1638

一、税务行政处罚的概念和特点 1638

二、税务行政处罚与刑罚、税收强制执行措施以及税务行政处分的区别 1639

第二节 税务行政处罚原则 1642

一、处罚法定原则 1642

二、公正、公开的原则 1644

三、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646

第三节 税务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 1647

一、税务行政处罚的种类 1647

二、税务行政处罚的设定 1652

第四节 税务行政处罚的管辖 1657

一、税务行政处罚管辖的概念和意义 1657

二、税务行政处罚管辖的种类 1657

第五节 税务行政处罚的适用 1660

一、税务行政处罚适用的概念和原则 1660

二、税务行政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 1663

三、税务行政处罚的具体适用 1667

四、税务行政处罚的时效 1669

第六节 税务行政处罚程序概述 1670

一、税务行政处罚程序的概念 1670

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合法性的前提条件 1671

第七节 税务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 1672

一、简易程序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 1672

二、简易程序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1673

三、简易程序的具体步骤 1673

第八节 税务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 1675

一、受理 1675

二、立案 1676

三、调查取证 1678

四、审查 1682

五、处理 1684

六、送达 1686

第九节 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 1687

一、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概念 1687

二、听证程序的参加人 1688

三、听证程序 1689

第三章 涉税案件的行政处罚 1693

第一节 对违反税务登记制度的处罚 1693

一、税务登记的含义及意义 1693

二、税务登记的主体 1693

三、税务登记内容及要求 1694

四、变更和注销税务登记的内容及要求 1694

五、违反税务登记制度的行政处罚 1695

第二节 违反帐簿、凭证管理制度的处罚 1696

一、帐簿和凭证的含义 1696

二、设置帐簿的范围 1696

三、对凭证的要求 1697

四、设置帐簿的时间要求 1697

五、设置帐簿范围中的特殊情况 1697

六、帐簿、凭证的使用管理 1698

七、违反帐簿、凭证管理制度的处罚 1698

第三节 对违反财务制度报送备案制度的处罚 1699

第四节 对违反申报制度的处罚 1701

一、纳税申报的含义及意义 1701

二、申报的内容 1702

三、申报期限及延期申报 1703

四、申报的形式或方法 1704

五、违反申报制度的处罚 1704

第五节 违反发票管理制度的处罚 1705

一、发票的概念及发票管理的主要内容 1705

二、发票的印制管理 1706

三、发票的印制要求 1707

四、发票的保存 1707

五、发票领购的管理 1707

六、发票的使用管理 1708

七、发票的检查 1708

八、发票违法行为的处罚 1708

第六节 对偷税的行政处罚 1710

一、偷税的概念 1710

二、偷税的构成要件 1711

三、偷税的行政处罚 1711

四、偷税行为罪与非罪的界限 1712

五、偷税行为与漏缴行为的区别 1712

六、偷税行为与贪污行为的区别 1713

第七节 对逃税的行政处罚 1713

一、逃税的概念 1713

二、逃税的表现 1713

三、对逃税行为的行政处罚 1714

四、逃税行为的罪与非罪的界限 1714

五、逃税行为与偷税行为的区别 1715

六、逃税行为与抗税行为的界限 1715

第八节 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处罚 1715

一、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含义 1715

二、骗税的特点 1716

三、骗取出口退税的构成要件 1716

四、对骗取出口退税款的处罚 1717

第九节 对抗税行为的行政处罚 1718

一、抗税的概念及其性质 1718

二、抗税的特点及构成要件 1719

三、抗税的表现形式 1719

四、抗税行为与抗税罪的界限 1720

五、抗税与妨碍公务行为的区别 1720

六、对抗税的行政处罚 1720

第十节 对拖欠和拒缴税款的处罚 1721

一、拖欠和拒缴税款的含义 1721

二、拖欠和拒缴税款的行为特征 1721

三、拖欠和拒缴税款与偷税、抗税行为的区别 1722

四、对拖欠和拒缴税款的处罚 1722

第十一节 对妨碍税收公务的行政处罚 1723

第四章 税收典型违法——偷漏税成因分析及防犯 1726

第一节 纳税人的需要与偷漏税 1726

一、纳税人的需要 1726

二、纳税人的需要与偷漏税 1727

第二节 纳税人的偷漏税态度分析 1727

一、偷漏税对社会及纳税人的影响 1728

二、纳税人对偷漏税的态度 1728

三、偷漏税态度的性质 1729

四、纳税人对偷漏税态度的转变 1729

第三节 纳税人偷漏税动机分析 1731

一、偷漏税动机的概念 1731

二、偷漏税动机形成 1731

三、偷漏税动机与偷漏税目标 1732

四、偷漏税动机的种类 1733

五、影响纳税人动机模式的决定因素 1733

第四节 纳税人偷漏税目标行为的心理分析 1734

一、纳税人目标的激励作用 1734

二、纳税人的目标行为与目标导向行为 1734

三、纳税人的目标和动机 1734

四、偷漏税行为、设法偷漏税行为和偷漏税动机的关系 1735

五、纳税人偷漏税目标的期望与抱负水平 1735

第五节 挫折理论与偷漏税 1737

一、偷漏税者的挫折 1737

二、偷漏税者的挫折因素 1737

三、偷漏税者的焦虑与防卫方式 1739

第六节 偷漏税的基本模式 1740

一、偷漏税行为基本模式 1740

二、偷漏税行为的共同特征 1740

三、影响偷漏税行为的个体因素 1741

四、影响纳税人偷漏税行为的社会因素 1742

第七节 我国纳税人偷漏税行为概述 1743

一、非涉外纳税人偷漏税行为概述 1743

二、涉外纳税人偷漏税行为概述 1747

第八节 我国纳税人偷漏税行为的发生过程及其防范 1749

一、我国纳税人偷漏税行为的发生过程 1749

二、对偷漏税行为的有效防范 1751

第五章 税收一般违法案例分析 1756

第一节 增值税偷税案例 1756

一、以产成品串换材料不列销售漏交增值税 1756

二、出售废丝列“营业外收入”漏交增值税 1756

三、用于加工包装物的材料重复计入扣除额少交增值税 1756

四、扩大扣除范围,混淆材料扣除 1757

五、委托外加工产品收回漏交增值税 1757

六、产品用于专项工程冲减“产成品”漏税 1758

七、自制设备漏交增值税 1758

八、外贸价外补贴列入“营业外收入”漏税 1758

九、非减税产品纳入减税产品申报漏税 1759

第二节 营业税偷税案例 1764

一、“假代销实经销”偷营业税 1764

二、缩小“进销差价”,在批发环节漏税 1764

三、“匿隐兼营项目”,偷营业税 1765

四、“代开发票”偷漏税案例 1765

五、“手续费收入冲减费用”偷漏营业税 1766

六、“假批发真零售”偷漏营业税 1766

七、通过“优惠价”手法偷漏营业税 1766

八、通过“包装物”偷漏营业税 1767

第三节 消费税偷税案例 1771

第四节 企业所得税偷税案例企业所得税偷税分析 1773

一、企业所得税偷漏基本手法 1773

二、所得税反偷漏税检查要点 1773

三、“膨胀成本”偷漏所得税 1774

四、“税前列支费用”偷漏所得税 1775

五、“税前列支费用”偷漏所得税 1775

六、多领材料重复列入费用偷漏所得税 1776

七、利息收入列公积金,漏交所得税 1776

八、通过联营偷漏所得税 1776

九、已交所得税款,在申报利润总额中扣除偷漏所得税 1777

第五节 个人所得税偷税案例个人所得税偷税案例 1777

一、私印销售凭证,销毁进销货发票 1777

二、个体户利用进货发票偷漏税 1778

三、利用承包偷漏税 1778

四、集体企业掩盖个体户偷漏税 1779

五、个人所得税偷税方法小结 1779

第六节 涉外税收偷税案例 1782

一、利用“融资租赁”,漏扣预提所得税 1782

二、匿报分支机构收入,扣减销售报税 1783

三、旧首饰兑换新首饰,漏交工商统一税 1783

四、改购销关系为加工关系,逃漏税款 1783

五、我国涉外偷税特点及对策 1786

第六章 税收一般违法的查处 1788

第一节 偷税、骗取出口退税查处 1788

一、偷税普遍存在,数额增大 1788

二、偷税从隐蔽转向公开 1788

三、偷税手法变化多端 1789

四、出口退税范围的检查 1790

五、出口货物应退税额的检查 1791

六、出口退税的管理 1792

七、出口退税查处的方法与技巧 1799

第二节 主要税种的偷税及其查处 1800

一、增值税偷税查处 1800

二、消费税偷税查处 1805

三、营业税偷税查处 1809

四、企业所得税偷税查处 1812

第七章 税收保全措施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1825

第一节 税收保全措施 1825

一、税收保全措施的概念和特征 1825

二、税收保全措施的对象和条件 1826

三、税收保全措施的种类及其相应操作程序 1827

第二节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1834

一、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概念 1834

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特征 1836

三、税收保全措施与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区别 1837

四、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原则 1837

五、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种类和方法 1838

六、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程序 1840

七、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1843

八、有关税收保全措施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改进意见 1844

第一章 税收行政复议 1849

第一节 税收行政复议概述 1849

一、税收行政复议的概念 1849

二、税务行政复议的宗旨和特征 1849

三、税务行政复议与税务行政诉讼的联系和区别 1851

四、税务行政复议与税务信访工作的联系和区别 1852

第二节 税务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与形式 1853

一、税务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 1853

二、税务行政复议的两种复议形式 1855

三、对税务违法案件有关处理程序的探讨 1857

第三节 税务行政复议机构与管辖 1862

一、税务行政复议机构的设置 1862

二、税务行政复议的管辖 1863

第四节 税务行政复议的参加人 1867

一、税务行政复议当事人 1867

二、税务行政复议中的第三人 1870

三、复议代理人 1870

第五节 税务行政复议的申请与受理 1871

一、税务行政复议的申请 1871

二、税务行政复议的受理 1873

第六节 税务行政复议的审理与裁决 1876

一、税务行政复议的审理 1876

二、税务行政复议的决定 1885

第二章 税收行政诉讼 1889

第一节 税收行政诉讼概述 1889

一、税务行政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1889

二、税务行政诉讼的起诉和受理 1892

三、税务行政诉讼的应诉 1894

第二节 应诉税务机关在税务行政诉讼中的权利和义务 1895

一、应诉税务机关的确定 1895

二、应诉税务机关(即被告)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1898

第三节 税务行政应诉前的准备 1903

一、应诉前的思想准备 1903

二、应诉前的事实准备 1904

第四节 出庭应诉 1915

一、开庭审理 1915

二、应诉人员在庭审中的活动 1917

第五节 税务行政诉讼的上诉、申诉和执行 1924

一、被诉税务机关的上诉 1924

二、被诉税务机关对原告上诉的答辩 1926

三、被诉税务机关的申诉 1927

四、执行人民法院的判决 1929

第三章 税务行政赔偿 1931

第一节 税务行政赔偿概述 1931

一、税务行政赔偿的概念 1931

二、税务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1931

第二节 税务行政赔偿范围 1933

一、税务行政赔偿的范围 1933

二、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 1935

第三节 税务行政赔偿请求人和税务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1938

一、税务行政赔偿请求人 1938

二、税务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1939

第四节 税务行政赔偿程序 1940

一、税务行政赔偿程序的概念 1940

二、税务行政赔偿请求及审理程序 1941

三、追偿 1943

第五节 税务行政赔偿方式、计算标准和赔偿费用 1944

一、税务行政赔偿方式 1944

二、计算标准 1945

三、赔偿费用 1947

第一章 危害税收征管罪概述 1951

第一节 税收和税法概述 1951

一、税收的概念、特征及其职能 1951

二、税法及其要素 1952

三、税收的种类 1953

四、分税制 1956

第二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的立法沿革 1956

一、行政法规中的刑事责任条款阶段 1956

二、刑事立法初始阶段 1957

三、补充阶段 1957

四、逐步完善阶段 1958

第三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的概念和特征 1959

一、危害税收征管罪的概念 1959

二、危害税收征管罪的特征 1959

第二章 偷税罪 1964

第一节 偷税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1964

一、偷税罪的概念 1964

二、偷税罪的客体特征 1965

三、偷税罪的客观特征 1966

四、偷税罪的主体特征 1970

五、偷税罪的主观特征 1971

第二节 偷税罪的司法认定 1972

一、罪与非罪的区分 1972

二、与近似犯罪的区分 1976

三、犯罪特殊形态的认定 1978

第三节 偷税罪的刑罚适用 1982

第四节 偷税罪案例分析 1983

一、反映犯罪特点的案例 1983

二、区分罪与非罪界限的案例 2003

三、区分此罪与彼罪界限的案例 2020

第三章 抗税罪 2024

第一节 抗税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2024

一、抗税罪的概念 2024

二、抗税罪的客体特征 2025

三、抗税罪的客观特征 2025

四、抗税罪的主体特征 2026

五、抗税罪的主观特征 2027

第二节 抗税罪的司法认定 2027

一、罪与非罪的区分 2028

二、与近似犯罪的区分 2029

三、犯罪特殊形态的认定 2032

第三节 抗税罪的刑罚适用 2034

一、分层次处罚 2035

二、主刑和附加刑并处 2036

第四节 抗税罪案例分析 2036

一、反映犯罪特点的案例 2036

二、区分罪与非罪界限的案例 2041

三、区分此罪与彼罪界限的案例 2047

第四章 逃避追缴欠税罪 2059

第一节 逃避追缴欠税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2059

一、逃避追缴欠税罪的概念 2059

二、逃避追缴欠税罪的客体特征 2060

三、逃避追缴欠税罪的客观特征 2061

四、逃避追缴欠税罪的主体特征 2062

五、逃避追缴欠税罪的主观特征 2063

第二节 逃避追缴欠税罪的司法认定 2063

一、罪与非罪的区分 2063

二、与近似犯罪的区分 2064

三、犯罪特殊形态的认定 2065

第三节 逃避追缴欠税罪的刑罚适用 2066

第四节 逃避追缴欠税罪案例分析 2067

第五章 骗取出口退税罪 2069

第一节 骗取出口退税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2069

一、骗取出口退税罪的概念 2069

二、骗取出口退税罪的客体特征 2071

三、骗取出口退税罪的客观特征 2071

四、骗取出口退税罪的主体特征 2075

五、骗取出口退税罪的主观特征 2076

第二节 骗取出口退税罪的司法认定 2076

一、罪与非罪的区分 2076

二、与近似犯罪的区分 2077

三、犯罪特殊形态的认定 2081

第三节 骗取出口退税罪的刑罚适用 2085

第四节 骗取出口退税罪案例分析 2085

一、区分此罪与彼罪界限的案例 2085

二、反映犯罪特点的案例 2087

第六章 虚开增值税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