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新中国人口六十年
新中国人口六十年

新中国人口六十年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2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路遇,翟振武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10100468
  • 页数:1186 页
图书介绍: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发图强,顽强拼搏,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实施自觉调控人口发展的战略,推动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新中国人口六十年》目录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人口学科学体系 1

一、人口学科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

二、本书人口学科学体系结构 6

第二节 中国人口转变 16

一、人口转变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6

二、20世纪中叶——中国人口转变的起始时间 19

三、20世纪50~60年代——中国人口转变的前期阶段 26

四、20世纪70~90年代——中国人口转变的深入阶段 27

五、21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口转变的后期阶段 29

第三节 新中国人口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33

一、新中国人口问题与中国历史人口 33

二、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与中国人口问题 35

三、“左”倾错误与中国人口发展 38

四、实行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 41

五、中国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44

六、中国人口现代化问题 46

第二章 人口规模 51

第一节 20世纪50年代人口规模迅速膨胀 52

一、人口总数从估计值到准确结果 52

二、令人堪忧的人口压力 53

三、20世纪50年代人口增长的趋势 54

四、关于中国人口规模的争论 55

第二节 20世纪60年代人口规模增长大起大落 59

一、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人口规模总量减少 59

二、人口增长的补偿性回升 61

三、1964年人口普查中关于人口规模的统计结果及比较 62

四、“文革”中人口规模的再度急剧膨胀 66

五、人口规模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压力 67

第三节 20世纪70年代人口规模增长由快向慢转变 68

一、社会对人口压力的反应——计划生育运动 68

二、人口增长率迅速下降,人口净增量逐年下降 70

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71

四、人口增长变化的解释 71

第四节 20世纪80年代人口增长的波动与反复 73

一、“控制人口规模”急刹车的社会效应 74

二、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中关于人口规模的统计结果 75

三、控制人口增长过程中的曲折 76

第五节 20世纪90年代人口规模的增长发生了方向性改变 80

一、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关于人口规模的统计结果 80

二、人口规模由实质性增长转变为惯性增长 81

三、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量的估计与修正 84

四、中国人口控制的成效 85

第六节 2000~2008年人口规模已进入持续惯性增长阶段 85

一、2000年人口普查中关于人口规模的统计结果 86

二、2000~2008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平稳下降 88

三、中国人口规模控制的成本与代价 90

历史的结论 91

第三章 妇女生育水平 94

第一节 生育水平的转变 99

一、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高生育水平时期 102

二、20世纪70年代的生育水平下降时期 105

三、20世纪80年代的生育水平徘徊时期 107

四、20世纪90年代后的低生育水平稳定时期 108

五、稳定当前的低生育水平任重道远 112

第二节 生育模式的演变 114

第三节 妇女生育水平的转变特点 119

一、转变迅速性 120

二、外部干预性 121

三、不彻底性 122

四、不稳定性 122

五、不平衡性 123

第四节 妇女生育转变的原因 125

历史的结论 128

一、正确的理论指导是实现生育转变的基础 128

二、完善的生育政策是降低生育水平的关键 129

三、中国生育转变对世界人口发展做出了贡献 130

四、生育转变后的人口问题需要统筹解决 130

第四章 人口死亡水平 132

第一节 旧中国的人口死亡状况 132

一、粗死亡率 133

二、平均预期寿命 134

三、婴儿死亡率 135

四、死亡原因 135

第二节 60年来的人口死亡变动 138

一、死亡率迅速下降期(1949~1957年) 139

二、死亡率变化的反复期(1958~1965年) 140

三、死亡率的稳定下降期(1966~1981年) 142

四、迈入人口低死亡率时期(1982~2008年) 145

第三节 城乡人口死亡率及其变动 146

一、城镇人口死亡率 146

二、农村人口死亡率 148

第四节 地区人口死亡率及其变动 150

一、东部地区的人口死亡率 150

二、中部地区的人口死亡率 151

三、西部地区的人口死亡率 152

四、人口死亡率的地区差别 153

第五节 各民族人口死亡率 154

一、各民族人口死亡率及其变动 155

二、各民族人口预期寿命及其变动 156

历史的结论 161

第五章 人口身体健康素质 163

第一节 人口生长发育水平 163

第二节 人口寿命 174

一、预期寿命的动态变化 174

二、去死因寿命的动态变化 181

三、寿命表死亡概率及生存人数的动态变化 183

第三节 婴幼儿死亡率 184

一、婴幼儿死亡率总体变化 185

二、婴幼儿死亡的分布差别 187

三、婴幼儿死亡原因 198

四、挑战与展望 200

第四节 人口粗死亡率 201

一、人口粗死亡率 202

二、死因构成和顺位 204

三、死因别死亡率 207

四、潜在寿命损失率 211

第五节 疾病与残疾 213

一、发病与患病 213

二、残疾现患率和残疾构成 221

第六节 身体健康素质影响因素 224

一、政策与体制 224

二、经济水平和卫生投入 225

三、生态环境 225

四、遗传因素 226

五、生活习惯和社会习俗 226

六、科学技术和教育程度 226

历史的结论 227

第六章 人口教育科技素质 229

第一节 初显成效时期(1949~1965年) 230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17年教育科技事业的调整和发展 230

二、扫盲工作的显著成效 232

三、受教育人口的迅速增加 235

四、科学技术队伍的发展壮大 243

第二节 遭受挫折时期(1966~1976年) 245

一、教育科技事业遭受的严重冲击 245

二、一代新文盲产生 247

三、受教育人口质量下降 247

第三节 稳步提高时期(1977~2009年) 251

一、科学教育事业发展的春天 251

二、青壮年文盲基本扫除 253

三、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大幅度提高 256

四、蓬勃发展的科学技术队伍 274

历史的结论 279

第七章 人口性别结构 284

第一节 人口性别结构变动中的常用指标概念 287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时的人口性别结构状况 289

第三节 20世纪50~60年代的人口性别结构变动 293

第四节 20世纪70年代的人口性别结构变动 295

第五节 20世纪80年代的人口性别结构变动 301

第六节 20世纪90年代的人口性别结构变动 309

第七节 21世纪前10年的人口性别结构变动 317

历史的结论 318

第八章 人口年龄结构 321

第一节 人口年龄结构的总体变迁 321

一、人口年龄结构的定义和分类 321

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322

三、老年人口总量和比例的变化 324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口年龄结构 325

第三节 第二次人口普查时的人口年龄结构 328

第四节 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的人口年龄结构 332

第五节 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的人口年龄结构 336

第六节 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人口年龄结构 339

第七节 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344

历史的结论 345

第九章 人口地理分布 348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促成活跃的人口再分布(1949~1958年) 349

一、人口分布变动的基本态势及主要影响因素 349

二、人口分布变动较突出的代表性省区 353

三、人口分布变动的社会经济效益 355

第二节 经济困难时期人口分布不正常的波动(1959~1961年) 356

一、暂时经济困难对不同地区经济形势的影响 356

二、经济困难对不同地区人口自然变动和人口迁移的影响 358

三、三年困难时期中国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 363

第三节 政策因素促使人口分布重心移向内地边疆(1962~1978年) 364

一、中国人口自然变动的地区差异有所扩大 364

二、人口迁移加快了内地边疆的人口发展速度 366

三、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及其评价 369

第四节 新时期人口地理分布的新格局(1979~2008年) 373

一、人口分布社会经济大环境的深刻变化 373

二、人口分布格局变动的主要特点 376

三、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对人口分布变动的影响分析 382

历史的结论 384

第十章 人口迁移与流动 393

一、本章的有关概念及重点考察、研究的对象 394

二、本章所使用的主要数据来源 395

第一节 人口可自由迁移 以农村人口迁移为主(1949~1957年) 396

一、恢复时期(1949~1952年)的人口迁移 397

二、“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的人口迁移 400

第二节 人口迁移潮起潮落(1958~1965年) 405

一、“大跃进”时期(1958~1960年)的人口迁移 405

二、“二五”计划后半期和调整期(1961~1965年)的人口迁移 408

第三节 非经济迁移构成人口迁移主流(1966~1977年) 415

一、以经济建设为目的的人口迁移 416

二、主要以思想改造及拨乱反正为目的人口迁移 417

第四节 “民工潮”、“出国潮”蓬勃兴起(1978~2008年) 425

一、人口迁移逐步趋强并渐显高度活跃态势 425

二、农村人口的非户籍乡—城迁移始终为迁移主流 429

三、迁移原因及机制发生了重大转变 431

四、人口迁移流动的城乡—区域模式出现新的变化 434

五、两种不可忽视的重要人口迁移流动类型:工程移民与“出国潮” 437

历史的结论 444

一、改革前后,人口迁移流动发生重大变化 444

二、教训、经验与改革 446

三、21世纪人口迁移流动趋势展望 447

第十一章 人口城市化 450

第一节 平稳城市化时期(1949~1957年) 451

一、政治经济形势 451

二、人口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452

第二节 城市化虚涨与挫折时期(1958~1965年) 457

一、政治经济形势 457

二、人口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458

第三节 城市化停滞时期(1966~1977年) 462

一、政治经济形势 462

二、人口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464

第四节 加速城市化时期(1978~1992年) 468

一、政治经济形势 468

二、人口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470

第五节 高速城市化时期(1993~2007年) 476

一、政治经济形势 476

二、人口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478

历史的结论 482

一、新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482

二、新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启示 487

附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主要数据 489

第十二章 婚姻人口 492

第一节 结婚 492

一、结婚率 492

二、初婚 496

三、再婚 503

第二节 未婚和终身不婚 506

一、未婚 506

二、终身不婚 512

第三节 离婚 514

一、粗离婚率 514

二、离婚人口基本特征 521

第四节 丧偶 524

一、丧偶率 524

二、丧偶人口基本特征 527

第五节 夫妻年龄差及婚姻挤压 530

一、夫妻年龄差 530

二、婚姻挤压 534

历史的结论 536

第十三章 家庭人口 540

第一节 新中国家庭户的类别比例分布及其变化 542

一、按户内亲属关系结构的类别比例的分布及其变化 542

二、按户内人数和户内代数的类别比例分布及其变化 544

第二节 新中国平均户规模的发展变化 546

一、平均户规模变化的两大阶段 548

二、平均户规模扩张阶段中的两个特殊时期 549

三、新中国60年平均户规模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554

四、若干年份户均人口结构变化的比较 555

第三节 中国人口立户模式的特点和水平 558

一、中国家庭户人口性别年龄别户主率的主要特点 559

二、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户主率模式的比较 561

三、分化立户水平的国际比较 562

四、中国1990年市镇县性别年龄别户主率模式的比较 564

五、中国1990年市镇县人口分家立户水平的总体比较 566

第四节 中国人口立户水平的变化动态 568

一、中国1950~1980年之间若干年份立户水平的间接标准化比较 569

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户主率水平的直接标准化比较 571

第五节 中国家庭的养老功能 578

一、从人口按年龄在不同家庭类型中的分布比例看家庭养老的重要性 578

二、老年人口的户居状况变化 582

三、市镇县老年人口户居安排的差异及变化趋势 584

四、老年人户居类型的人口影响因素 585

五、20世纪90年代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代际经济交流状况 587

历史的结论 590

一、新中国60年来平均户规模的变化主要反映了人口结构的变化 590

二、中国人口立户模式和立户水平基本稳定 591

三、中国人口分化立户水平的阶段性变化 591

四、中国家庭代际关系对于养老保障仍十分重要 592

第十四章 少数民族人口 593

第一节 人口数量的变化 594

一、旧中国的少数民族及其人口特点 594

二、新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地位和人口数量的巨变 595

三、各民族人口变动的原因 601

四、对策与建议 602

第二节 人口分布及其变动 603

一、少数民族人口的地区分布 603

二、各民族的人口分布及其变动 605

三、省(区、市)民族人口的构成 610

第三节 性别年龄构成 612

一、性别构成的特点与变化 612

二、各民族人口年龄构成的特点与良性转变 615

第四节 婚姻、家庭 620

一、婚姻 621

二、家庭 628

第五节 出生率与生育率的变化 631

一、出生人数与出生率的变化 631

二、出生孩次构成的变化 633

三、总和生育率的变化 634

四、生育模式的加速转变 637

五、早育率的变化 640

六、子女存活率的变化与差异 641

第六节 受教育水平的变化 643

一、各民族受教育水平的变化 643

二、各民族成人文盲下降 647

历史的结论 652

第十五章 劳动力资源构成与配置 655

第一节 新中国的劳动力资源状况 657

一、劳动力资源和劳动适龄人口 657

二、劳动适龄人口总量与变化 659

三、劳动适龄人口的性别与年龄构成 660

四、劳动适龄人口的地区差异 661

第二节 新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利用 662

一、新中国成立初和“一五”时期(1949~1957年) 662

二、“大跃进”和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6年) 663

三、“文革”时期(1966~1976年) 665

四、改革发展时期(1977~2009年) 666

五、1982年以来的劳动力资源利用 669

第三节 新中国的劳动力资源配置 675

一、新中国成立初和“一五”时期(1949~1957年) 675

二、“大跃进”和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6年) 678

三、“文革”时期(1966~1976年) 680

四、改革前期(1977~1988年) 681

五、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时期(1988~2002年) 684

六、全面市场化时期(2003~2009年) 689

第四节 新中国的就业 695

一、新中国成立初和“一五”时期(1949~1957年) 695

二、“大跃进”和调整时期(1958~1966年) 697

三、“文革”时期(1966~1976年) 699

四、改革前期(1977~1988年) 700

五、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时期(1988~2002年) 703

六、全面市场化时期(2003~2009年) 711

历史的结论 718

第十六章 人口与资源环境 723

第一节 人口与资源环境问题的历史债务和隐性再累积(1949~1957年) 723

一、中国生态环境的先天脆弱和历史债务 723

二、生态环境的局部修复和保护 725

三、人口高增长压力和资源环境问题的隐性再累积 726

第二节 人口与资源环境危机的凸显和全面加剧(1958~1971年) 729

一、1958年大跃进导致资源环境恶化 729

二、1959~1961年的人口生态状况 730

三、十年动乱开始导致生态危机全面加剧 731

四、人均耕地锐减,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732

第三节 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继续恶化和行动转折(1972~1977年) 733

一、人口与资源环境危机继续加剧 733

二、重大决策失误导致的损失 736

三、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政策终于启动 737

第四节 两项基本国策的确立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再凸显(1978~1989年) 739

一、两项基本国策的确立 739

二、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人口压力加重 740

三、资源环境问题的再凸显:第三次环境恶化 742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1990~2000年) 748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 748

二、人口控制的成效及其资源和环境效益 750

三、环境保护的进展 753

四、人口与资源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757

第六节 科学发展观统筹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2001~2008年) 763

一、“非典”事件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催生科学发展观 763

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764

三、峰极相逼的危机和转机 767

历史的结论 769

第十七章 计划生育事业 772

第一节 提出计划生育 772

一、20世纪50年代前期的社会经济状况与节制生育的提出 772

二、中共中央第一次发出关于节制生育文件 775

三、社会知名人士积极提倡节制生育 776

四、毛泽东提出“计划生育”的概念 779

五、初步开展节制生育 781

六、节育活动遭受挫折 783

第二节 以城市和人口稠密的农村为重点开展计划生育 785

一、加强计划生育的领导,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其领导人发出一系列指示 785

二、建立计划生育工作机构 789

三、以城市为重点,计划生育工作逐步展开 790

四、避孕药具和节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793

第三节 计划生育在城乡全面实行 796

一、计划生育再次发动 796

二、人口增长纳入国民经济计划,“晚、稀、少”生育政策形成 798

三、加强计划生育组织建设、避孕药具生产供应、节育技术服务 800

四、计划生育宣传教育,避孕节育活动在城乡全面展开,控制人口增长成绩显著 802

五、人口学术活动复生,两种生产理论成为开展计划生育的理论依据 803

六、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的国际交往与合作 804

第四节 实行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 805

一、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805

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制定计划生育法规 807

三、研究制定人口规划和控制目标 809

四、计划生育组织建设、科学技术、国际交往进一步加强 810

五、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总结推广“三为主”经验 812

六、成立计划生育协会、人口学会、人口福利基金会 814

第五节 计划生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815

一、中央坚持不懈地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 816

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820

三、总结“三结合”经验,把利益导向机制引入计划生育工作 822

四、计划生育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以避孕节育为主要内容的优质服务全面开展 825

五、计划生育宣传教育、计划统计、国际交往等项工作有更大的发展,非政府机构进一步发挥作用 827

第六节 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计划生育推向前进 833

一、中央对新世纪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做出部署 833

二、加强人口与发展研究 836

三、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利益导向机制 837

四、深化宣传教育,提高服务水平 840

五、加强基础工作,推进信息化建设 841

六、国际合作与交流 843

七、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844

历史的结论 846

第十八章 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 851

第一节 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1953年) 852

一、普查的特点和组织实施 852

二、主要调查结果 854

三、主要数据质量评估 856

四、主要收获 856

第二节 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1964年) 857

一、普查的组织实施 858

二、主要调查结果 860

三、主要数据质量评估 861

四、主要收获 861

第三节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1982年) 862

一、普查的主要特点和组织实施 862

二、主要调查结果 864

三、主要数据质量评估 866

四、主要收获 868

第四节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 871

一、普查的特点和组织实施 872

二、主要数据 874

三、主要数据质量评估 877

四、主要收获 879

第五节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 883

一、普查的特点和组织实施 883

二、主要数据 885

三、主要数据质量评估 888

四、主要收获 889

第六节 人口抽样调查 891

一、定期的人口抽样调查 891

二、开展专项抽样调查 895

历史的结论 907

第十九章 户籍管理制度 911

第一节 户口登记制度的形成 911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户籍管理制度 911

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时期的户籍管理制度 913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颁布 916

第二节 居民身份证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918

一、居民身份证制度的酝酿与试行 918

二、居民身份证制度的正式确立 919

三、居民身份证制度的逐步完善 920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颁布 921

五、居民身份证制作技术的不断改进 923

第三节 户口统计制度的演变 924

一、户口统计体制的演变 924

二、户口统计以户口登记为基础 928

三、户口统计以报表制度为主渠道 930

四、对户口统计年报质量的检验 931

第四节 户口迁移制度的发展 933

一、户口迁移制度以控制城镇人口规模为特征 933

二、户口迁移制度的政策、法律依据 937

三、户口迁移制度的实施 939

四、“农转非”控制指标的形成 941

第五节 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 944

一、户口迁移政策的逐步放开 944

二、“农转非”控制办法的调整 947

三、流动人口管理逐步纳入法制轨道 949

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积极探索 950

五、完善农村户籍管理制度 951

六、人口信息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952

历史的结论 953

一、户籍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历史功绩,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953

二、户籍管理制度不断变革的基本动因 955

三、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正确发展方向 958

第二十章 新中国领导者人口思想 961

第一节 毛泽东人口思想 961

一、革命加生产即能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 961

二、人口多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963

三、人口非控制不行,要有计划地生育 965

四、实行计划生育,一要政府认真抓,二要坚持群众路线 966

五、提倡男女平等,改变重男轻女风俗 968

六、人口素质应该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969

第二节 周恩来人口思想 970

一、计划生育是伟大的事业 970

二、把人口生产纳入国家计划 973

三、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974

四、搞好避孕药具的研制工作 976

第三节 邓小平人口思想 977

一、人多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最大的难题 977

二、人口问题是个战略问题 978

三、人均水平的重要意义 980

四、计划生育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981

五、努力提高人口素质 983

六、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是对人类发展的贡献 985

第四节 江泽民人口思想 986

一、充分认识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986

二、人口问题从本质上讲是发展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989

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控制人口增长属于政府调控职能 993

四、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领导责任制,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 994

五、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997

六、综合治理人口问题 998

七、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生育文化 1003

第五节 落实科学发展观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1004

第二十一章 人口科学研究进展 1007

第一节 1949~2008年中国人口研究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1007

一、1949~1957年:初期探索阶段 1008

二、1957~1977年:挫折和相对停滞阶段 1010

三、1977~1982年:复苏和重新探索阶段 1012

四、1982~1992年:日趋繁荣和学科建设阶段 1015

五、1992~2000年:扩展与深化阶段 1018

六、2000~2008年:融合与创新阶段 1021

第二节 人口科学研究重点进展(专题研究·上) 1025

一、控制人口增长研究 1025

二、生育和生育率研究 1030

三、死亡和死亡率研究 1038

四、人口素质研究 1043

第三节 人口科学研究重点进展(专题研究·中) 1047

一、人口老龄化理论研究 1047

二、女性人口理论研究 1052

三、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理论研究 1056

四、家庭人口学研究 1065

第四节 人口科学研究重点进展(专题研究·下) 1069

一、人口与经济发展理论研究 1069

二、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1075

三、民族人口学研究 1079

四、历史人口学研究 1083

第二十二章 人口大事记 1092

主要参考著作 1169

作者简介 118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