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 第5版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劳拉·E.贝克著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9787534349409
- 页数:951 页
第一部分 儿童发展的理论与研究 1
第一章 历史、理论和应用方向 1
第一节 作为跨学科科学应用领域的儿童发展 2
第二节 交相呼应的发展领域 3
第三节 发展阶段 4
第四节 基本主题 4
连续发展还是不连续发展? 6
一种发展模式还是多种发展模式? 7
先天遗传还是后天环境? 8
个体:稳定的还是开放式的变化? 8
均衡论的观点 9
变异:强适应性的儿童 10
第五节 历史基础 11
中世纪 12
宗教改革运动时期 12
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思想 13
达尔文:科学儿童研究的鼻祖 14
科学研究的开端 14
从研究到实践:社会变化和大众文化对父母养育的影响 17
简要回顾 19
第六节 20世纪中期的理论 19
精神分析学说 20
行为主义与社会学习理论 2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6
简要回顾 28
第七节 近期理论观点 29
信息加工 29
生态学 31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33
生态系统理论 35
文化影响:坤族(Kung)婴儿:文化的获得 37
新的理论方向:作为动态系统的发展 38
简要回顾 40
第八节 儿童发展理论的比较 41
第九节 新的应用方向:儿童发展和社会政策 43
政策制定过程 46
满足美国儿童需要的进步 48
社会问题: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50
总结 51
第二章 研究战略 55
第一节 从理论到假设 56
第二节 研究儿童的基本方法 57
系统观察法 58
自我报告:访谈法和问卷法 61
心理物理法 63
临床法和个案法 65
变异:对神童的案例研究 65
文化研究法 67
文化影响:美国墨西哥家庭的学校问题:一个人种学研究的案例 68
简要回顾 70
第三节 信度和效度:科学研究的正确性之关键所在 71
信度 71
效度 71
第四节 常用的研究设计 72
相关设计 72
实验设计 73
准实验设计 74
第五节 发展研究设计 77
纵向设计 77
横向设计 79
社会问题:历史时期(大萧条和二战)对发展的影响 79
改进儿童发展的研究设计 81
简要回顾 85
第六节 儿童研究中的道德问题 85
从研究到实践:儿童(发展和个体差异)研究的风险 87
总结 89
第二部分 发展的基础 92
第三章 生物基础、产前期和分娩 92
第一节 遗传基础 93
遗传密码 93
性细胞 94
多胎婴儿 97
男婴或女婴? 98
基因遗传的方式 99
染色体变异 107
第二节 生育选择 111
遗传咨询 111
社会问题:应用生殖技术之利弊 111
产前诊断和胎儿期医疗 114
简要回顾 117
从研究到实践:人类基因工程 117
第三节 产前发育 120
怀孕 120
合子期 122
胚胎期 124
胎儿期 125
第四节 产前的环境影响 128
致畸因子 128
变异:子宫中的性情中人 128
其他母体因素 139
简要回顾 144
第五节 分娩 144
婴儿对分娩过程和接生的适应 145
新生儿的长相 146
对新生儿身体健康状况的评估——阿普伽新生儿评分量表 146
第六节 分娩的途径 147
自然分娩或有备分娩 148
家庭分娩 150
分娩医疗护理 150
第七节 分娩并发症 151
缺氧 151
早产和低重儿 152
理解分娩并发症 156
文化影响:跨国视野中的健康护理和适用于父母孩子双方的相关措施 157
简要回顾 159
第八节 遗传、环境和行为:前瞻 159
问题:“究竟各有多大影响?” 160
问题:“究竟如何影响?” 164
总结 167
第四章 婴儿期:早期学习、运动技能和知觉能力 171
第一节 有组织结构的新生儿 172
新生儿的本能反射 172
新生儿状态 177
文化影响:婴儿睡眠安排的文化差异 178
新生儿行为评价 185
学习能力 186
社会问题:神秘的新生儿突发性死亡悲剧 189
简要回顾 195
第二节 婴儿期的运动发展 195
运动技能发展的顺序性 196
作为动力系统的运动技能 198
运动中的动力系统 199
运动发展中的文化差异 200
精细动作的发展:自主够物、抓握以及操纵物体 201
简要回顾 204
第三节 婴儿期的感知觉发展 204
触觉 205
味觉和嗅觉 207
自主运动和平衡 208
听觉 209
视觉 211
从研究到实践:早期听力丧失(中耳炎的病例)对发育的长期影响 211
变异:患有严重视觉缺陷的婴儿的发展情况 222
多通道感知 228
理解感知发展 230
简要回顾 232
第四节 早年剥夺和给足:婴儿期是发展的一个敏感期吗? 232
总结 235
第五童 身体发育 238
第一节 生理发育的过程 239
身体大小的变化 239
身体比例的变化 241
身体结构上的变化 243
总体运动技能的变化 243
骨骼生长 245
从研究到实践:运动技能中的性别差异 247
荷尔蒙对生理发育的影响 250
全球范围内身体大小上的差异 252
长期趋势 253
生理发育的不同步 254
简要回顾 255
第二节 脑发育 256
神经元的发育 256
大脑皮层的生长发育 257
脑发育中的其他进展情况 262
脑的快速发育和发育敏感期 262
简要回顾 264
第三节 影响身体发育的因素 265
遗传 265
营养 266
社会问题:由于早期营养不良引起的发育不良,引起儿童期肥胖的危险性因素 270
传染病 274
情绪健康 276
简要回顾 277
第四节 青春期:向成人的生理过渡 277
女孩的性成熟 279
男孩的性成熟 279
个体和群体在青春期生长发育上的差异 279
第五节 青春期事件的心理影响 280
青春期是无法避免的一个充满骚动和心理压力的时期吗? 280
对青春期发生的变化所产生的反应 281
文化影响:标志青年期开始的仪式 282
青春期变化、情感和社会行为 285
成熟早与晚的重要性比较 287
简要回顾 289
第六节 青春期和青少年健康 290
饮食疾病 290
青春期性活动 293
性传播性疾病 297
变异:同性恋:向自己和他人公开 297
少女怀孕与分娩 299
从研究到实践:给儿童和青少年传授有关艾滋病的知识 301
结论 306
总结 307
第三部分 认知和语言发展 310
第六章 认知的发展: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观点 310
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311
发展过程中有什么变化 312
认知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313
第二节 感觉运动阶段(出生到2岁) 314
感觉运动的子阶段 314
感觉运动发展的近期研究 318
感觉运动阶段的评论 325
第三节 前运算阶段(2~7岁) 330
语言和思维 331
角色扮演 331
绘画 333
空间符号 336
前运算阶段思维的局限 337
前运算阶段的近期研究 340
从研究到实践:年幼儿童对死亡的理解 342
简要回顾 348
第四节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349
运算 349
具体运算阶段思维的局限 352
对皮亚杰具体运算期的最新研究 353
简要回顾 355
第五节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355
假设演绎推理 356
建议思考 356
抽象思维的结果 357
有关形式运算的近期研究 358
第六节 有关皮亚杰理论有效性的更多问题 359
清晰性和准确性问题 360
认知发展有阶段性吗? 360
第七节 皮亚杰与教育 361
简要回顾 362
第八节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362
私人语言 363
认知发展的社会起源 364
维果茨基的角色扮演的观点 366
变异:父母儿童的互动和聋哑儿童的认知发展 367
第九节 维果茨基和教育 368
交互式教学 369
合作型学习 370
班级作为学习者的社区 370
文化影响:角色扮演的社会起源 371
第十节 维果茨基理论的评价 372
总结 374
第七章 认知的发展:信息加工的观点 378
第一节 信息加工方法 378
第二节 信息加工的一般模型 379
存储模型 379
加工水平模型 382
发展的暗示 382
第三节 信息加工理论的发展 384
凯斯的新皮亚杰学派的理论 384
联结主义 387
西格尔的策略选择模型 390
简要回顾 393
从研究到实践:语言—手势不协调(用手势去理解思维) 393
第四节 注意的过程 394
选择性和适应性 395
计划性 397
简要回顾 399
变异:注意力缺失型活动过度失调的儿童(多动症儿童) 399
第五节 工作记忆 401
信息存储策略 401
文化和环境对记忆策略的影响 404
简要回顾 405
第六节 长时记忆 405
信息的检索 405
知识和记忆成绩 409
描述:结构知识的基本单元 410
自传式记忆 412
社会问题:儿童的目击记忆 415
简要回顾 416
第七节 元认知 417
元认知的知识 418
自我调节 420
简要回顾 422
第八节 信息加工在科学学习中的应用 423
阅读 424
数学 426
文化影响:亚洲儿童对多位数加法和减法的理解 429
科学推理 430
简要回顾 433
第九节 对信息加工方法的评价 433
总结 435
第八章 智力 439
第一节 智力的定义 440
阿尔弗雷德·比纳(Alfred Binet):一种历史的观点 441
因素分析法:多因素观点 441
第二节 智力定义的最新进展 445
结合心理计量学与信息加工的方法 445
斯腾伯格(Sternberg)的智力三元论 447
加德纳(Gardner)的多重智力理论 448
简要回顾 450
第三节 针对儿童的代表性智力测试 450
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451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451
婴儿智力测试 452
第四节 IQ的计算与分布 453
第五节 智力测试预测了什么及如何预测 454
IQ分数的稳定性 454
作为学术成就预测手段的IQ 456
作为职业成就和业绩预测手段的IQ 457
作为心理调整预测手段的IQ 458
文化影响:学校生活影响IQ吗? 458
简要回顾 459
第六节 种族和社会阶层的IQ差异 460
在一般智力上的差异 461
在特殊智能上的差异 462
第七节 个人与群体IQ差异的解释 463
遗传影响 463
变异:跨种族收养(黑人小孩在白人家庭中长大) 467
种族以生物学为基础吗? 468
文化背景与测试偏差 469
减少测试偏差 472
从研究到实践:真实的评价 473
家庭环境与IQ 474
简要回顾 478
第八节 早期干预及智力发展 479
早期干预的益处 479
启智方案的评价 480
两代计划策略 481
早期干预的未来 482
社会问题:卡罗莱纳初学者计划(一个早期干预模型) 482
第九节 创造性的发展 483
心理测量观点 484
多因素观点 485
总结 489
第九章 语言发展 493
第一节 语言组成 494
第二节 语言发展的理论 495
行为主义观 495
先天论 496
文化影响:儿童创造语言(内部符号以及夏威夷克利奥尔英语) 499
变异:威廉姆斯综合征儿童的语言发展 504
相互作用观 505
简要回顾 506
第三节 前语言发展:准备讲话 506
语言的接收活动 507
第一个发音 509
成为一个交流者 509
简要回顾 511
第四节 语音学的发展 512
早期阶段 512
语音策略的出现 512
语音发展的最后阶段 514
第五节 语义学的发展 514
早期阶段 515
语义发展的最后阶段 521
有关语义发展如何产生的思潮 522
简要回顾 524
第六节 语法的发展 524
第一个词组 525
从两词到复杂语言 527
复合语法形式的发展 529
语法发展的最后阶段 531
有关语法发展如何产生的思潮 531
简要回顾 533
第七节 语用学的发展 534
获得交流技巧 534
从研究到实践:父母—婴儿—兄弟姐妹交流中的语言学习 535
学会清晰地交流 537
社会语言学的理解 538
简要回顾 539
第八节 元语言学意识的发展 539
语言发展的里程碑 541
第九节 双语:儿童时期学习两种语言 543
社会问题:双语教育 544
总结 545
第四部分 个性和社会发展 549
第十章 情绪发展 549
第一节 情绪的机能 550
情绪和认知过程 550
情绪和社会行为 551
情绪和身体健康 552
机能主义者观点的其他特点 552
从研究到实践:母亲的消沉情绪和孩子的发展 553
第二节 情绪表达的发展 554
快乐 555
恼怒和悲伤 557
恐惧 558
自我意识情绪 559
情绪自我调节 560
获得情绪表达法则 562
简要回顾 564
第三节 对他人情绪的理解和回应 564
社会参照 565
儿童时期的情绪理解 565
移情 567
简要回顾 569
第四节 气质和发展 571
气质结构 572
气质测量 574
气质的稳定性 575
遗传和环境因素 575
变异:害羞和善于社交的生物学基础 578
气质作为儿童行为的预测 579
气质和儿童的抚养:拟合优度模式 580
简要回顾 582
第五节 依恋的发展 582
依恋的早期理论 583
鲍尔比的生态学理论 584
依恋安全性的测试 585
依恋的稳定性 588
文化的多样性 588
影响依恋安全性的因素 589
多种依恋:父亲的特殊角色 595
文化影响:阿卡人的父婴关系 596
依恋和后期发展 596
简要回顾 597
第六节 依恋和社会变动:母亲就业和日常照料 598
社会问题:婴儿的日常照料会威胁依恋安全吗? 601
总结 602
第十一章 自我了解和社会理解 607
第一节 认识自我 608
自我意识 609
类别自我和记忆自我 611
内在自我:儿童心理的理论 612
自我概念 615
变异:“思想盲目”和自闭症 618
认知、社会及文化对自我概念的影响 619
自尊:自我概念的评价 620
影响自尊的因素 623
从研究到实践:父母怎样提高孩子的自尊心 625
与成就相关的归因的发展 626
构建同一性 631
社会问题:青少年自杀(自我毁灭)问题 635
文化影响:少数民族青少年同一性的发展 637
简要回顾 639
第二节 关注他人 639
理解他人行为的意图 640
人际知觉 640
换位思考 642
简要回顾 647
第三节 关注人际关系 648
对友谊的理解 648
理解冲突:社交问题的解决 654
社会认知发展的里程碑 657
总结 659
第十二章 道德发展 662
第一节 植根于人类本性中的道德 663
第二节 按社会标准选择的道德观 664
精神分析学的理论 665
从研究到实践:儿童气质与道德的内化 667
社会学习理论 669
“社会采用的道德标准”观点的局限性 673
简要回顾 674
第三节 作为社会理解的道德 675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675
皮亚杰理论的评价 676
科尔伯格对皮亚杰理论的扩展 679
对科尔伯格阶段的研究 683
对道德推理的环境影响 686
在道德推理中有与性别有关的差异吗? 690
道德推理和行为 691
有关科尔伯格理论的进一步探讨 691
简要回顾 692
第四节 儿童的道德推理 692
区分道德、社会传统以及个人范围 693
分配公正 695
亲社会的道德推理 697
简要回顾 698
社会问题:儿童的环境道德推理 699
第五节 自制力的发展 700
自制力的开端 700
自制力在儿童期和青春期的发展 702
第六节 自制力的其他方面:攻击的发展 706
攻击的出现 706
儿童早期和中期的攻击性 707
青少年期的攻击行为和青少年犯罪 707
攻击的稳定性 708
变异:青少年犯罪的两条路线 709
作为攻击行为培养场所的家庭 711
社会认知缺陷和歪曲 712
交流及文化影响 713
帮助儿童及父母控制攻击 713
文化影响:儿童所受到的种族和政治暴力的冲击 715
总结 717
第十三章 性别差异及性别角色的发展 721
第一节 性别刻板印象及性别角色 723
儿童早期的性别刻板印象 725
儿童中期及青少年期的性别刻板印象 726
性别刻板印象中的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和种族差异 729
性别刻板印象以及性别角色采用 730
简要回顾 730
第二节 对于性别刻板印象及性别角色采用的有关影响 731
生物学例子 731
文化影响:瑞典对于性别平等的承诺 732
有关环境的例子 737
社会问题:职业发展中的性别差异 745
简要回顾 747
第三节 性别认定 747
性别认定的出现 749
儿童中期的性别认定 751
青少年期的性别认定 752
个体差异 752
性别图式理论 753
从研究到实践:通过认知的介入来降低对性别图式的思考 755
简要回顾 756
第四节 在性别刻板印象属性中男孩和女孩的真正不同达到什么程度? 757
智力能力 758
变异:空间能力的性别差异 759
性格特征 762
简要回顾 768
第五节 培养无性别刻板印象的儿童 768
总结 770
第五部分 发展的背景 774
第十四章 家庭 774
第一节 家庭的起源及其演变 775
第二节 家庭的功能 776
第三节 家庭:一个社会系统 777
直接的影响 777
间接的影响 778
变化与应变 778
从研究到实践:亲子关系的转变 779
家庭系统的社会背景 780
简要回顾 782
第四节 家庭内的社会化 783
儿童教养方式 783
什么促使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如此有效呢? 786
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教养方式 787
儿童教养中的社会经济和民族问题 790
文化影响:美国黑人大家庭 794
简要回顾 795
第五节 家庭生活方式及其变迁 796
从大家庭到小家庭 796
独生子女家庭 800
领养儿童的家庭 801
同性恋家庭 803
未婚生育的单亲家庭 804
离婚 805
重组家庭 810
变异:祖父母对子女的抚养 813
职业母亲与双职家庭 814
幼托 816
自我照顾 819
简要回顾 820
第六节 脆弱的家庭:儿童虐待 821
发生率和定义 821
儿童虐待的起因 822
社会问题:儿童性虐待 824
虐待儿童的严重后果 827
保护儿童不受虐待 827
总结 829
第十五章 同龄人、传媒与学校教育 833
第一节 同龄人关系的重要性 834
第二节 同龄人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历程 835
婴幼儿时期 835
学龄前时期 836
童年期与青春期 839
第三节 影响同龄人社会交往的因素 840
父母的鼓励 840
玩具 841
年龄差距 841
文化价值观 842
简要回顾 843
第四节 同龄人之间的认可 844
决定儿童同龄认可程度的因素 845
变异:儿童施暴现象中的受害者 847
帮助受排斥的儿童 849
简要回顾 850
第五节 同龄人团队 850
同龄人团队的形成 851
同龄人团队的规范 852
同龄人团队的社会结构 854
第六节 同龄关系与社会化 855
同龄人行为的强化与模仿 855
同龄儿童的从众行为 856
从研究到实践:青少年吸毒和滥用药物 857
简要回顾 860
第七节 电视 861
儿童应该观看多少数量的电视节目 862
电视阅读能力的发展 862
电视与社会学习 864
电视、学习与想象力 867
改善儿童电视节目 869
社会问题:规范儿童电视节目 870
第八节 计算机 871
计算机在课堂中的应用 871
计算机在家庭中的应用 873
简要回顾 875
第九节 学校教育 876
班级与学生社团的规模 876
教育观念 877
升学 880
师生互动关系 885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888
特殊教育服务 889
家长与学校的合作 891
简要回顾 892
第十节 美国青少年的受教育状况如何? 893
学习成绩的跨国研究 893
文化影响:日本、中国台湾和美国的教育状况对比 895
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转变 897
总结 898
词汇表 904
译后记 949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情报学 服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现代情报理论》赵冰峰著 2018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2版》刘万伦主编;王文秀,甘卫群,刘万伦编写人员 2019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国学儿童歌舞》李岱珂著 2018
- 《高校转型发展系列教材 素描基础与设计》施猛责任编辑;(中国)魏伏一,徐红 2019
- 《中国儿童文学名家名作典藏书系 散文卷 1》冯骥才著 2017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本书编写组 2020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徐影主编 2019
- 《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探索》陈德收 2018
- 《家庭音乐素养教育》刘畅 2018
- 《学前教育学》王换成主编 2019
- 《近代体育游戏教育史料汇编 第1辑 1》王强主编 2016
-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三五”规划教材 简谱手风琴教程 第2版》(中国)杨克勤,王宝庆 2019
- 《现代教育技术》李志河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