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思想·文献·历史  思孟学派新探
思想·文献·历史  思孟学派新探

思想·文献·历史 思孟学派新探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杜维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301134495
  • 页数:34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文献、思想、历史的角度,对子思、孟子开创的思孟学派进行全面研究。
《思想·文献·历史 思孟学派新探》目录

《五行》经说分别为子思、孟子所作论——兼论郭店楚简《五行》篇出土的历史意义 陈来 1

竹简《五行》篇与子思思想研究 陈来 12

一、论五行、善、德 14

二、论仁、智、圣之思 18

三、论聪明、闻见、圣智 22

四、论仁、义、礼之端绪与发作 25

五、论心与慎独 29

六、子思五行说中的“圣智”与“仁” 30

七、圣智说的政治解读 39

帛书《五行》篇说部思想研究——兼论帛书《五行》篇与孟子的思想 陈来 45

一、德气说 46

二、聪明圣智说 50

三、天道说 54

四、舍体说 57

五、仁义说 64

六、大体说 68

七、《五行》与《孟子》 71

《缁衣》、《表记》、《坊记》思想试探——兼论“子曰”与儒学的内在诠释问题 梁涛 79

一、《缁衣》、《表记》、《坊记》中“子曰”的问题 80

二、《缁衣》、《表记》、《坊记》思想试探 87

三、“子曰”与儒学的内在诠释问题 102

从简帛《五行》“经”到帛书《五行》“说”——兼论孟氏之儒对子思之儒的继承与发展 梁涛 109

一、从“为德”、“为善”的二元论到“为德”的一元论 110

二、从超越、内在的天人关系到内在、同一的天人关系 118

三、从“德之行”到“德之气” 127

即生言性的传统与孟子性善论 梁涛 141

一、即生言性的意蕴及其不同命题表述 142

二、孟、告“生之谓性”之辩疏解 149

三、孟子性善论与即生言性传统 154

思孟学派的历史建构 陈静 159

一、缘起 159

二、思孟学派是一个现代名号 160

三、关于孟子师承的考辨 166

四、《非十二子》最早并提思孟 171

五、结语 179

近代学术视野中的子思研究 干春松 181

一、“五行与思、孟”:关于子思学派的文字的校勘与注释 182

二、子思思想的特质:“诚”及其他 190

三、思孟的传承和《中庸》《孟子》先后问题 201

四、简短的结语 207

先秦两汉文献所见子思资料 张丰乾 209

思孟学派与“民之父母” 张丰乾 231

一、家国(邦)天下与修身 232

二、一体化与分离化 236

三、从《诗经》看“民之父母” 240

四、“作民父母”的根本依据与丰富内涵 243

五、孔子论“民之父母” 244

六、思孟学派与民之父母 248

七、劝勉、批判与革命 253

八、自我定位与大同理想 256

论子思学派之《诗》学 张丰乾 261

一、孔门《诗》教与子思学派 261

二、毛诗诂训传与子思学派 263

三、子思学派所引《诗》篇及原诗主题 270

四、子思学派引《诗》之体例 276

论毛诗诗教观与思孟学派的思想联系 刘宁 280

一、问题的提出 281

二、毛诗“情志”说与思孟学派对道德情感的认识 283

三、“以史说诗”的美刺说与思孟学派的政教观 292

《中庸》“道不远人”章义疏 方旭东 297

为何子思说“忠恕”与《论语》不同?——道学解释及其问题 方旭东 313

《中庸》的天下国家观 干春松 327

一、问题的缘起 327

二、制度的现实性和境界性 328

三、“怀柔远人”,从《中庸》来考量天下制度的心理基础 333

四、“以人治人”与当下的世界 338

跋 陈来 34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