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
水生病毒学
水生病毒学

水生病毒学PDF电子书下载

生物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奇亚,桂建芳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040219263
  • 页数:414 页
图书介绍:水生病毒学是水生生物学与病毒学交叉的一门新兴学科。本书试图通过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的方式,从分子、细胞、机体、种群,乃至水体生态系统等不同层面,介绍水生病毒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研究方法。
《水生病毒学》目录

第一篇 水生病毒学导论 3

第一章 水生病毒学的发展 3

第一节 水生病毒学的发展进程 3

第二节 中国水生病毒学的形成和发展 6

第二章 水生病毒的概念、性质及特征 8

第一节 病毒的本质 8

第二节 病毒的结构、形态与大小 9

第三节 病毒的增殖 17

第四节 病毒的分类原则 18

第五节 水生病毒类群 19

第六节 部分与病毒结构及感染相关的名词 28

第三章 水生病毒学研究的技术与方法 31

第一节 生物测定 31

第二节 水生生物的组织细胞培养与病毒分离鉴定 32

研究事例1:孔雀鱼胚心的培养 32

研究事例2:中华鳖心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特性 38

研究事例3:草鱼椎骨间质细胞系对水生动物病毒敏感性的测定 41

第三节 显微和超微观察 46

第四节 免疫学方法 48

第五节 核酸扩增技术 60

第六节 生化分析 63

第七节 生物芯片技术 65

第八节 流式细胞检测技术 67

第九节 cDNA文库的构建 69

第十节 RNA干扰 71

第十一节 鱼类病毒测定方法及其比较 74

参考文献 77

第二篇 鱼类病毒及病毒病 85

第四章 草鱼出血病病毒及水生呼肠孤病毒 85

第一节 草鱼呼肠孤病毒与水生呼肠孤病毒 86

第二节 水生呼肠孤病毒的超微形态 89

第三节 水生呼肠孤病毒的特性及草鱼出血病的防治 91

第五章 鳜鱼病毒及病毒病 92

第一节 鳜鱼病毒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 92

第二节 鳜鱼病毒的种类和形态 96

第三节 鳜鱼球形病毒与弹状病毒的共感染现象 99

研究事例4:鳜鱼弹状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103

第六章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病毒 106

第一节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病毒的感染与测定 106

第二节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病毒的分子结构 107

第七章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 109

第一节 感染类型及症状 109

第二节 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的性质 110

第八章 胭脂鱼弹状病毒 112

第一节 胭脂鱼弹状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112

第二节 胭脂鱼弹状病毒包涵体 116

第九章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119

第一节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的感染与传播 119

第二节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的分子结构 120

第十章 鱼类疱疹病毒与痘疮病 122

第一节 鱼类疱疹病毒的种类和特点 122

第二节 疱疹病毒与鱼痘疮病 125

第三节 鱼类疱疹病毒的基因及检测 126

第十一章 鱼类淋巴囊肿病毒 129

第一节 鱼类淋巴囊肿病毒的感染 131

第二节 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的病原性测定 132

第三节 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的基因组结构及其分子特征 136

第四节 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与几种虹彩病毒基因组结构的比较 137

第五节 鱼类淋巴囊肿病毒与其他虹彩病毒 141

第十二章 鱼类双节段RNA病毒 143

第一节 传染性胰腺坏死症病毒 144

第二节 斑鳢尾鳍肉瘤病毒 146

第三节 牙鲆双节段RNA病毒 148

第十三章 石斑鱼病毒 151

第十四章 野田病毒 154

第一节 鱼类野田病毒的种类 154

第二节 鱼类野田病毒的检测方法 156

第十五章 大菱鲆弹状病毒 157

第一节 大菱鲆弹状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157

第二节 大菱鲆弹状病毒诱导的细胞凋亡 160

第十六章 未分类的鱼类病毒 163

第一节 鳗鲡开口症病毒 163

第二节 鲤鱼间质性肾炎及鳃坏死病毒 164

参考文献 166

第三篇 两栖动物病毒及病毒病 179

第十七章 两栖动物病毒类群 179

第一节 两栖动物虹彩病毒及病毒病 180

第二节 两栖动物其他病毒 185

第十八章 蛙病毒属病毒 188

第一节 蛙病毒属病毒的几种常规检测方法 189

第二节 蛙病毒属病毒的代表株FV3 189

第三节 蛙虹彩病毒中国株RGV 192

研究事例5:RGV的分离鉴定 192

研究事例6:RGV的形态发生及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 193

研究事例7:RGV的纯化、负染电镜观察及基因组酶切图谱分析 197

研究事例8:RGV不同株分子结构及主要衣壳蛋白基因的比较 199

研究事例9:RGV装配及其引起宿主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203

研究事例10:RGV感染鱼类细胞引起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 208

第四节 蛙病毒属病毒的复制周期 214

第五节 水生动物虹彩病毒的分子诊断及分子生物学特征 216

参考文献 223

第四篇 水生爬行动物病毒及病毒病第十九章 水生爬行动物病毒及病毒病 233

第一节 水生爬行动物病毒种类 233

第二节 绿海龟纤维状乳头瘤相关病毒 236

第三节 其他水生爬行动物病毒 238

第二十章 中华鳖病毒及病毒病 241

第一节 中华鳖病毒的发现 241

第二节 中华鳖病毒对鱼类细胞的感染及理化性质分析 243

第三节 感病中华鳖的组织病理观察 247

第四节 中华鳖病毒感染引起宿主死亡的细胞病理观察 251

第五节 中华鳖病毒的血清学检测 253

参考文献 255

第五篇 水生无脊椎动物病毒及病毒病第二十一章 甲壳类动物(虾、蟹)病毒及病毒病 261

第一节 对虾病毒及病毒病 261

第二节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270

第三节 其他几种重要的对虾病毒 273

第四节 蟹病毒及病毒病 279

第二十二章 贝类动物病毒及病毒病 281

第一节 贝类动物病毒的种类 281

第二节 牡蛎疱疹病毒的三维结构与基因结构 283

第三节 贝类动物病毒与人类病毒病 286

参考文献 287

第六篇 浮游病毒 297

第二十三章 浮游病毒的生物多样性 297

第一节 浮游病毒的基本概念 297

第二节 浮游病毒的主要类群 299

第三节 海洋浮游病毒种群及其基因组 309

第二十四章 浮游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313

第一节 噬菌体(噬藻体)与宿主菌 313

第二节 浮游病毒与人类健康 314

第三节 浮游病毒的测定和分析方法 315

第二十五章 中国浮游病毒的研究 320

研究事例11:东湖浮游病毒的丰度、形态多样性及季节变化 320

研究事例12:脉冲场凝胶电泳测定东湖浮游病毒基因组大小 328

第二十六章 极端水环境中的浮游病毒 330

第一节 种类、形态和特性 330

第二节 古菌病毒及其基因组 334

第三节 浮游病毒新成员 338

参考文献 341

第七篇 水生病毒生态 353

第二十七章 病毒与水体因素的关系 353

第一节 病毒病经水体传播 353

第二节 影响水生病毒存活及感染的因素 354

第二十八章 浮游病毒生态 356

第一节 环境因素对浮游病毒的影响 356

第二节 生态因素对浮游病毒丰度的影响 358

第三节 浮游病毒的消长 359

第四节 浮游病毒的生态效应 361

第二十九章 水生低等脊椎动物病毒生态 365

第一节 病毒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 365

第二节 病毒复制与水生低等脊椎动物疾病的发生 368

参考文献 370

第八篇 鱼类免疫及抗病毒作用 377

第三十章 鱼类的免疫系统 377

第一节 鱼类的免疫器官与组织 377

第二节 鱼类免疫细胞 381

第三十一章 鱼类免疫及抗病毒状态的形成 384

第一节 鱼类的天然免疫 384

第二节 干扰素及干扰素系统 391

第三节 Toll蛋白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 395

第四节 鱼类干扰素系统及抗病毒作用 397

第五节 鱼类抗体与病毒疫苗 398

第六节 RNA干扰与鱼类抗病毒防御机制 400

参考文献 40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