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闫大建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118055158
- 页数:230 页
第1章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2
1.1发动机的理论循环 2
1.1.1基本理论循环 3
1.1.2理论循环的影响因素 4
1.2发动机的实际循环 5
1.2.1实际循环的工作过程 6
1.2.2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比较 8
1.3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9
1.3.1.指示性能指标 10
1.3.2有效性能指标 11
1.3.3运转性能指标 12
1.3.4机械效率 13
1.4发动机的热平衡 16
1.4.1发动机消耗的总热量 16
1.4.2转化为有效功的热量 16
1.4.3传递给冷却介质的热量 16
1.4.4废气带走的热量 16
1.4.5余项损失的热量 17
思考题 17
第2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18
2.1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18
2.1.1换气过程 18
2.1.2换气损失 20
2.2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的评价 21
2.2.1残余废气系数 21
2.2.2充气效率 22
2.3影响发动机换气过程的因素 23
2.3.1影响充气效率的因素 23
2.3.2影响残余废气系数的因素 25
2.4改善发动机换气过程的措施 25
2.4.1减小进气系统阻力 25
2.4.2合理选择配气相位 26
2.4.3减小排气系统阻力 28
2.4.4降低进气终了温度 28
2.5发动机的进气增压 28
2.5.1进气增压的意义及评定 28
2.5.2进气增压系统的类型 30
2.5.3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工作原理 32
2.5.4谐波进气增压系统工作原理 33
2.5.5.进气增压对发动机的影响 34
思考题 35
第3章 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36
3.1燃料的喷射与雾化 36
3.1.1喷油泵速度特性及其校正 36
3.1.2燃料喷射过程 38
3.1.3供油规律和喷油规律 40
3.1.4喷油的雾化及油束特性 40
3.2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 42
3.2.1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 42
3.2.2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43
3.3柴油机的燃烧室 45
3.3.1直接喷射式燃烧室 45
3.3.2分隔式燃烧室 46
3.4.影响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因素 47
3.4.1影响燃烧过程的使用因素 48
3.4.2影响燃烧过程的结构因素 50
思考题 51
第4章 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52
4.1化油器的工作原理 52
4.1.1可燃混合气的成分 52
4.1.2简单化油器特性与理想化油器特性 53
4.2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 57
4.2.1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 57
4.2.2汽油机正常燃烧过程 58
4.2.3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 59
4.3汽油机的燃烧室 61
4.3.1对燃烧室的要求 61
4.3.2常用典型燃烧室 62
4.4影响汽油机燃烧过程的因素 63
4.4.1影响燃烧过程的使用因素 64
4.4.2影响燃烧过程的结构因素 67
4.4.3排气污染控制措施 68
思考题 70
第5章 发动机的排放与噪声 72
5.1发动机的排放污染物 72
5.1.1排放物分类 72
5.1.2排放物危害 74
5.1.3排放物评定指标 74
5.2发动机排放污染物的净化技术 75
5.2.1排放污染物的机内净化技术 75
5.2.2排放污染物的机外净化技术 77
5.2.3非排气污染物控制技术 80
5.3发动机的排放法规及测试方法 81
5.3.1概述 81
5.3.2排放法规 82
5.3.3排放检测的取样系统 83
5.3.4有害气体成分分析 84
5.3.5微粒及烟度的测量 84
5.4发动机的噪声 86
5.4.1噪声概述 86
5.4.2影响噪声的主要因素 87
5.4.3降低噪声措施 88
思考题 89
第6章 发动机的特性 90
6.1发动机的工况 90
6.1.1固定式工况 90
6.1.2螺旋桨工况 90
6.1.3车用工况 91
6.2发动机的速度特性 91
6.2.1汽油机速度特性 91
6.2.2柴油机速度特性 94
6.3发动机的负荷特性 96
6.3.1汽油机负荷特性 96
6.3.2柴油机负荷特性 97
6.4发动机的调整特性 99
6.4.1汽油机点火提前角调整特性 99
6.4.2柴油机喷油提前角调整特性 100
6.4.3柴油机的调速特性 100
6.5发动机的万有特性 101
6.5.1万有特性 101
6.5.2汽油机、柴油机万有特性的特点 102
6.5.3万有特性的实用意义 102
思考题 103
第7章 发动机试验 104
7.1发动机的试验种类 104
7.1.1发动机试验的种类 104
7.1.2发动机试验的有关标准 104
7.2发动机功率与燃油消耗率的测量 105
7.2.1试验台简介 105
7.2.2功率的测量 106
7.2.3燃油消耗率的测量 112
7.2.4转速的测量 114
7.2.5.流量的测量 114
7.3发动机其他参数的测量 115
7.3.1机械损失功率的测定 115
7.3.2各缸工作均匀性试验 116
7.3.3空燃比的测定 116
7.4发动机台架试验 118
7.4.1试验前的准备 119
7.4.2发动机台架试验方法 119
7.4.3试验结果的整理 120
思考题 121
第8章 汽车动力性 123
8.1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 123
8.1.1.汽车的最高车速 123
8.1.2汽车的加速能力 123
8.1.3汽车的爬坡能力 124
8.2汽车的驱动力 124
8.2.1汽车的驱动力 124
8.2.2汽车驱动力的影响因素 125
8.2.3汽车的驱动力图 128
8.3汽车的行驶阻力 128
8.3.1滚动阻力 128
8.3.2空气阻力 131
8.3.3坡度阻力 132
8.3.4加速阻力 133
8.4汽车行驶的驱动与附着条件 133
8.4.1汽车的驱动力平衡方程 133
8.4.2汽车行驶的驱动条件 134
8.4.3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 134
8.4.4汽车行驶的驱动与附着条件 135
8.4.5附着系数 135
8.5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136
8.5.1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136
8.5.2动力特性图 139
8.6汽车的功率平衡 140
8.7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 142
8.7.1发动机特性 142
8.7.2传动系统参数 144
8.7.3汽车总质量 145
8.7.4空气阻力 145
8.7.5轮胎尺寸与形式 146
8.7.6使用因素 146
思考题 146
第9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147
9.1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 147
9.1.1.等速行驶百公里燃油消耗量 147
9.1.2循环工况行驶百公里燃油消耗量 148
9.2.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 149
9.2.1等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 149
9.2.2等加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 151
9.2.3等减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 152
9.2.4怠速停车时的燃油消耗量 153
9.2.5整个循环工况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 153
9.3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153
9.3.1汽车结构方面 154
9.3.2汽车使用方面 157
9.3.3合理组织运输 160
思考题 160
第10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确定 161
10.1发动机功率的选择 161
10.2最小传动比的选择 162
10.3最大传动比的选择 164
10.4传动系统挡数与各挡传动比的选择 165
10.5利用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确定动力装置参数 168
10.5.1主减速器传动比的确定 168
10.5.2变速器与主减速器传动比的确定 169
10.5.3发动机排量、变速器与主减速器传动比的确定 169
思考题 170
第11章 汽车制动性 171
11.1概述 171
11.2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172
11.2.1制动效能 172
11.2.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172
11.2.3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173
11.3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分析 174
11.3.1制动器制动力 174
11.3.2地面制动力 174
11.3.3制动器制动力、地面制动力与地面附着力关系 175
11.3.4.制动过程中车轮的运动状态与附着系数 175
11.4汽车的制动效能 177
11.4.1用制动距离法检验制动效能 178
11.4.2用制动力法检验制动效能 182
11.4.3用制动减速度法检验制动效能 182
11.4.4改善制动效能的措施 183
11.5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184
11.5.1制动器摩擦副材料 184
11.5.2制动器的结构形式 185
11.6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186
11.6.1制动跑偏 186
11.6.2制动侧滑 187
11.6.3转向能力的丧失 188
11.7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189
11.7.1前、后车轮抱死次序 189
11.7.2制动时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190
11.7.3理想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 191
11.7.4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同步附着系数 192
11.7.5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在不同路面上制动过程分析 193
11.7.6同步附着系数的选择 194
11.7.7发动机制动 195
11.8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和制动辅助系统 196
11.8.1制动防抱死系统 196
11.8.2制动辅助系统 200
11.9汽车驻车制动性 201
思考题 202
第12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203
12.1汽车的极限稳定性 203
12.1.1纵向极限稳定性 203
12.1.2侧向极限稳定性 205
12.1.3提高极限稳定性的措施 207
12.2汽车转向时的操纵稳定性 208
12.2.1轮胎的侧偏现象与特性 208
12.2.2轮胎侧偏对转向操纵稳定性的影响 209
12.2.3提高转向操纵稳定性的措施 211
12.3汽车直线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 211
12.3.1转向轮振动的影响 211
12.3.2转向轮定位的影响 212
12.3.3轮胎侧偏的影响 213
12.3.4提高直线行驶操纵稳定性的措施 215
12.4汽车的操纵轻便性 215
12.4.1操纵轻便性的评价指标 215
12.4.2提高操纵轻便性的措施 216
思考题 216
第13章 汽车的平顺性和通过性 217
13.1汽车行驶的平顺性 217
13.1.1平顺性的评价指标 217
13.1.2平顺性的评价方法 219
13.1.3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的结构参数 221
13.2汽车的通过性 223
13.2.1通过性的评价指标 224
13.2.2影响汽车通过性的主要因素 226
思考题 229
参考文献 230
- 《第一性原理方法及应用》李青坤著 2019
- 《计算机组成原理解题参考 第7版》张基温 2017
- 《高等院校保险学专业系列教材 保险学原理与实务》林佳依责任编辑;(中国)牟晓伟,李彤宇 2019
- 《刑法归责原理的规范化展开》陈璇著 2019
- 《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第2版 视频版》郑红,倪嘉波,刘亨荣编;陈冬梅责编 2020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庄友谊 2020
- 《通信电子电路原理及仿真设计》叶建芳 2019
- 《计算机组成原理 第2版》任国林 2018
-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刘建周主编 2018
- 《会计学原理》邵瑞庆主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抗战三部曲 国防诗歌集》蒲风著 1937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中国十大出版家》王震,贺越明著 1991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
- 《新工业时代 世界级工业家张毓强和他的“新石头记”》秦朔 2019
- 《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丛书 ABB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教程》(中国)工控帮教研组 2019
- 《陶瓷工业节能减排技术丛书 陶瓷工业节能减排与污染综合治理》罗民华著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