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法律传统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武树臣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03643463
- 页数:285 页
绪论 儒家法律传统及其对实践的影响 1
一、儒家法律传统与中国古代社会 3
(一)农耕生产方式与“德治” 3
(二)宗法家族组织与“礼治” 4
(三)国家政权形式与“人治” 5
二、儒家法律传统的思想渊源 6
(一)摒弃前代的“神权”思想 6
(二)继承周公的“德治”思想 7
(三)坚持西周的“礼治”思想 7
(四)延续西周的“人治”思想 8
三、儒家法律传统的理论构成 9
(一)法律的价值标尺不是指向个人,而是指向集体——宗法家族 9
(二)法律不是神的意志,而是从现实社会生活中产生,又施之于社会的行为准则 10
(三)在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两者之间,强调前者是第一性的,后者是第二性的 11
(四)在君主与民众的关系上,认为两者相互依存并可以互相转化,故主张“德治” 12
(五)在君主与大臣的关系上,主张限制君主专横并给大臣以更多发言权,实行君臣共治 13
(六)在“法”与“人”的关系上,偏重“人”的作用,主张将“法”与“人”结合起来 14
四、儒家法律传统的变迁 14
(一)儒家代表人物与儒家法律传统的变迁 14
(二)儒家法律理论与儒家法律传统的变迁 16
五、儒家法律传统与中国古代法律实践活动 17
(一)家族本位的法律价值基础 18
(二)“人”与“法”相结合的“混合法”样式 19
六、儒家经典与中国古代法律实践活动 19
(一)关于儒家经典 19
(二)儒家经典对古代法律实践的影响 20
上篇 儒家的法律思想 25
孔子的法律思想 27
一、孔子思想的核心:“仁”与“礼” 28
(一)从崇敬鬼神到注重人事 28
(二)从古代之“仁”到孔子之“仁” 29
(三)从西周之“礼”到孔子之“礼” 34
(四)孔子思想中的“仁·礼”结构 36
二、统一而开明的贵族政体与“贤人”政治论 39
(一)“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39
(二)“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40
(三)“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42
(四)“其身正,不令而行” 43
三、重德礼、轻政刑、“宽猛相济”的治国方策 44
(一)“为政以德” 44
(二)“齐之以礼” 46
(三)“宽猛相济” 49
四、“刑罚适中”、“为法以直”的司法原则 49
(一)“刑罚适中” 49
(二)“为法以直” 51
(三)“哀矜折狱” 53
五、反对“成文法”,坚持“判例法” 54
(一)孔子对“铸刑书”、“铸刑鼎”事件的态度 54
(二)从“铸刑鼎”事件看孔子的政治立场 56
孟子的法律思想 59
一、原始民主之绝唱与开明贵族政体 60
(一)“独夫民贼”可诛 61
(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61
二、“以德服人”、“制民之产”的“仁政”学说 63
(一)“省刑罚”,“罪人不孥” 64
(二)“薄税敛”,“取于民有制” 64
(三)“正经界”,“制民之产” 65
三、“人性善”与“谨庠序之教” 67
(一)性善论 67
(二)“谨庠序之教” 68
(三)拒杨、墨 70
(四)重义轻利 70
四、“惟仁者宜在高位”的“人治”思想 71
荀子的法律思想 73
(一)从孔孟之礼到荀子之礼 74
一、“隆礼重法”的礼法统一论 74
(二)从法家之法到荀子之法 78
(三)“礼法”:两者名异而实同 81
二、“德礼政刑”相互为用的“德刑”关系说 84
(一)“德礼”与“政刑” 84
(二)“富而后教”,“先教后杀” 86
(三)“赏行罚威” 86
三、“法者治之端”的法律观 87
(一)“明分使群”与“君执要,臣执详” 87
(二)公布成文法与“信赏必罚” 88
(三)“罪刑相称”与“以公胜私” 89
四、“有治人,无治法”的“人治”思想 90
(一)荀子“人治”思想的特征 90
(二)荀子“人治”思想的内容 91
五、“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的“混合法”理论 92
(一)荀子的“类”概念 93
(二)与“法”并行之“类” 94
(三)高于“法”、“类”的“统类” 95
(四)“混合法”的四要素:“人”、“统类”、“法”、“类” 97
(五)从俗吏到儒臣:封建官僚的最高境界 98
(六)“判例法”诸原则 99
(七)归纳与演绎:“兼听齐明”、“听则合文,辩则尽故”、“以类行杂、以一行万”的“推类”之法 100
六、荀子法律思想与封建法律文化 103
董仲舒的法律思想 106
一、董仲舒的师承关系及思想脉络 107
(一)第一条线索 107
(二)第二条线索 107
(三)第三条线索 108
二、“天人合一”:皇权的神化与制约 108
(一)“天人合一”的神学体系 108
(二)“大一统”的尊君说 111
(三)“灾异谴告”说 112
(一)“天道”与“德刑” 113
三、“天道任阳不任阴”与“德主刑辅”说 113
(二)“德主刑辅”说的价值 115
四、“君道无为”、“臣道有为”的官僚政治论和“以名定实”的“考绩之法” 116
(一)“君道无为”、“臣道有为”的官僚政治论 116
(二)“据位治人”、“以名定实”的“考绩之法” 119
五、“使民有好有恶”的赏罚论 121
六、“贪仁之气,两在于身”的人性论和“人有善质,待教而成”的教化说 122
(一)“贪仁之气,两在于身”的人性论 122
(二)“人有善质,待教而成”的教化说 124
七、“春秋决狱”:儒家经义与判例法 125
(一)儒家经义:最高法律原则 126
(二)春秋决狱:判例法的复兴 130
朱熹的法律思想 136
一、“存天理、灭人欲”的指导原理和“圣人”“继天立极”、“代天理物”的国家法律起源论 139
(一)“存天理、灭人欲”的指导原理 139
(二)“圣人”“继天立极”、“代天理物”的国家法律起源论 140
(一)“因事制宜”的变法理论 142
二、“因事制宜”的变法理论和以“收拾身心”为宗旨的改革主张 142
(二)以“收拾身心”为宗旨的改革主张 144
三、“德礼政刑”“相为终始”的德刑关系说 145
(一)“德礼政刑”的内部联系 145
(二)“德礼政刑”与“气秉” 149
四、“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的司法原则 150
(一)“以严为本”和“以宽为本” 150
(二)“以严为本”的具体措施 152
(三)“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的社会意义 154
五、“未有无弊之法,其要只在得人”的“人治”思想 155
王守仁的法律思想 158
一、“申明赏罚”、“肃清纲纪”以提高统治效率 160
二、用法律措施推行教化,以改变社会风气为“首务” 162
(一)推行教化,“破心中贼” 162
(二)“天下之患,莫大于风俗之颓靡而不觉” 164
(三)整肃社会风气 165
三、因地制宜的立法精神和“情法交申”、区别对待的执法原则 168
(一)因地制宜的立法精神 168
(二)“情法交申”、区别对待的执法原则 169
四、“商贾疏通”、“官商两便”的商税立法主张 170
下篇 儒家经典与古代法律文化 175
《易经》与古代法律文化 177
一、财产法律制度 177
(一)“不富以其邻” 178
(二)“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178
(三)“迷逋复归” 179
二、刑事法律制度 181
(一)罪名 182
(二)刑罚 182
三、司法审判制度 183
(一)神判法 183
(二)盟誓制度 184
(三)判例法 185
(四)证据制度 185
(五)审判方法 186
(六)故意、过失和偶犯、累犯 186
四、婚姻制度与习俗 187
(一)抢婚习俗 187
(二)聘婚制度 188
(三)骑士之爱 188
(四)家庭关系 189
《诗经》与古代法律文化 190
一、神权法思想 190
二、重“德”与重“人”思想 192
(一)重“德”思想 192
(二)重“人”思想 192
三、重“礼”和教化 193
四、诉讼与审判活动 194
五、“判例法”原则 195
六、“神明裁判”的遗迹 196
七、婚姻制度与习俗 196
《尚书》与古代法律文化 198
一、传说时代的法律实践活动 198
(一)蚩尤作法 198
(二)舜定刑制 199
(三)皋陶作士 200
二、神权法思想及其变迁 201
(一)夏人的神权法思想 201
(二)商人的神权法思想 202
(三)周人的神权法思想 204
三、“礼治”思想 207
四、“德治”思想 209
五、司法人物和职官 211
(一)古老罪名 212
六、夏商西周法制 212
(二)刑罚制度 214
(三)审判制度 214
(四)判例法 215
《左传》与古代法律文化 218
一、古老先民及其图腾 218
二、夏之训典 223
三、宗法贵族制度与身份制度 231
(一)分封制 231
(二)宗法贵族制 233
(三)身份制度 234
(四)春秋时期的变化 235
(五)郡县制的兴起 235
四、“礼治”思想 236
五、轻神重民思想 238
(一)禹刑 241
六、古代刑制及其变革 241
(二)汤刑 242
(三)九刑 242
(四)周文王之法 242
(五)仆区之法 242
(六)夷蒐之法 242
(七)子产刑书 243
(八)邓析竹刑 244
(九)赵鞅刑鼎 244
七、刑罚制度 245
八、法律文献及管理 246
九、婚姻与继承制度 248
十、判例故事 249
《周礼》与古代法律文化 253
一、“礼治”、“德治”思想 253
二、司法职官及其职能 255
三、法条禁令 256
四、象魏之制 258
五、审判制度 260
(一)调解 260
(二)诅盟 260
(三)入矢与入钧金 260
(四)五听 261
(五)复仇 261
(六)证据制度 262
(七)三刺、三宥、三赦 262
(八)无主财产 262
(九)诉讼程序 262
(十)诉讼期限 263
(十一)八议 263
(十二)判例制度 263
(十三)申诉制度 264
(二)嘉石之制 265
六、刑罚制度 265
(一)五刑及其他肉刑 265
(三)圜土之制 266
七、婚姻习俗 267
《礼记》与古代法律文化 268
一、关于“礼”的理论 268
(一)“礼”的界定 268
(二)“礼”的社会职能 269
二、关于具体礼仪的社会功用 271
(一)祭礼 271
(二)冠礼 272
(三)婚礼 272
(四)乡饮酒礼 272
(五)射礼 273
(六)燕礼 273
三、关于“孝”的理论 274
(八)丧礼 274
(七)聘礼 274
四、关于教化的理论 276
五、“德治”、“人治”思想 277
六、古老法条与习俗 278
(一)复仇 278
(二)无主物的获取 279
(三)弑君弑父罪 279
(四)“四诛”之罪 280
(五)关市禁令 280
(六)环境保护方面的禁令 281
(七)婚姻习俗 282
七、司法制度和原则 283
(一)贵族特权 283
(二)听断之法 283
(三)判例制度 284
(四)“春夏施德,秋冬行刑”说 285
- 《花样民游 幼儿园民间传统游戏的创新与指导》刘娟 2019
- 《中国传统京剧故事绘本 追韩信》成都市京剧研究院,四川众木文化著;小狐仙动漫绘 2019
- 《法律与教育研究》汪祥欣著 2003
- 《中国人的传统节日》陈玉新主编 2019
- 《评弹与江南社会研究丛书 梅与竹 中国传统苏州评弹》李东鹏译;(美国)马克·本德尔 2019
-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舞蹈》葛树蓉,吴世平著 2018
- 《澳大利亚汉学家李瑞智之研究 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当代价值》李书仓 2018
- 《中国商事法律制度》赵旭东主编 2019
- 《美学原来这么有趣 颠覆传统教学的18堂美学课》王树生著 2019
- 《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谢仁生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法律与教育研究》汪祥欣著 2003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中国商事法律制度》赵旭东主编 2019
- 《西单大杂院-北京老舍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小说作品集》北京老舍文学院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本系列 白露》刘国华,马鹏程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