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多元与融合  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发展
多元与融合  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发展

多元与融合 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发展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范国睿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04122947
  • 页数:332 页
图书介绍:新世纪伊始,社会环境急剧恶化,使学校教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提高学校组织应对各种环境挑战的能力,“学校发展”成为众多学科协同研究的共同课题。本书在简要回顾学校组织生产与发展的历史基础上,从哲学、系统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经济学、生态学等角度,对学校发展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作者将学校看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与社会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开放系统,认为确立现代教育的哲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加强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与管理,依法办学,以人为本,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构建适合自身条件的学校文化,营造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学校环境,促进学校走向学习型组织,这些已成为新世纪学校发展的重要使命。
《多元与融合 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发展》目录

导论 学校组织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1

第一节 学校的产生 1

一、古代学校的萌芽与产生 1

二、作为组织的学校 3

第二节 以个别指导为基础的学校组织 5

一、我国古代学校组织的发展 6

二、西方古代学校组织的发展 11

第三节 以学生集体为教育对象的学校组织 15

一、以班级授课为主要特征的学校组织 15

二、现代教育运动与学校组织的发展 18

三、我国现代学校组织的发展 27

四、当代教育改革浪潮中的学校发展 31

第四节 未来的学校组织 35

一、“非学校化”运动 35

二、未来的新型学校 37

第一章 学校发展的哲学理念 44

第一节 哲学理念:现代学校发展的灵魂 44

一、学校发展的哲学思考 44

二、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学校发展 45

第二节 学校发展的人力资源观 48

一、校长——学校改革发展的引导者 48

二、教师——学校教育的主要承载者 50

三、学生——学校办学效益的主要体现者 54

第三节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的人才目标观 55

一、全面发展 56

二、健全个性的培养 58

第四节 学校发展的系统观、价值观和伦理观 61

一、以学校发展为本的开放系统观 61

二、学校发展的价值观 63

三、学校发展的伦理观 66

第二章 学校发展的系统论思考 71

第一节 系统论与学校系统要素分析 71

一、系统论——指导学校发展研究的科学理论 71

二、学校发展的系统要素分析 74

第二节 学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79

一、学枚系统的结构 80

二、学校系统的功能 81

第三节 发展中的学校系统特征 82

一、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与功能选择 82

二、合理的系统结构 84

三、办学质量的保障与提高 86

四、办学效益的提高 88

五、广泛的社区参与 93

六、畅通的反馈机制 93

第四节 学校发展的策略选择 94

一、学校发展的整体性 95

二、学校发展的综合性 97

三、学校发展的动态性 97

四、学校发展的分歧性 98

五、学校外部环境优化 100

第三章 学校发展的法律保障 103

第一节 教育法制与学校发展 103

一、教育立法 103

二、学校与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立 106

三、学校的权利与义务 107

第二节 校长、教师、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111

一、校长的权利与义务 111

二、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112

三、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116

第三节 教育法律责任与法律救济 118

一、教育法律责任 118

二、教育法律救济 123

第四节 教育法律建设的未来展望 125

一、教育法律体系的日臻完备 125

二、严格教育执法制度 126

三、加强教育司法建设 127

四、加强法制教育,营造法律文化 127

第四章 学校组织的战略管理 128

第一节 战略与学校管理 128

一、战略和战略管理 128

二、学校战略管理的性质和特征 130

第二节 学校组织的战略分析 131

一、外部分析 132

二、内部环境分析 136

三、战略分析与选择 137

第三节 学校组织的战略实施 142

一、建立学校的近期目标 143

二、建立与战略相匹配的组织结构 143

三、有效的学校资源配置系统 146

四、培育支持学校战略的文化 147

第四节 学校组织的战略评价 149

一、一致 150

二、协调 151

三、可行 151

四、优越 152

第五节 学校组织发展的一般战略 152

一、特色战略 153

二、一体化战略 154

三、集中战略 155

四、集团化发展战略 156

第五章 学校发展的社会学分析 158

第一节 学校组织与学校发展 158

一、作为社会组织的学校 158

二、社会学意义上的学校发展 162

第二节 学校发展动力的社会学分析 163

一、满足需求——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 163

二、参与竞争——学校发展的外在动力 166

第三节 学校发展阻碍因素的社会学分析 170

一、家养型组织 170

二、学校目标的多重性 171

三、学校组织结构的特殊性 172

第四节 学校与社区的互动 175

一、社区与教育 175

二、学校发展与社区发展 176

第六章 学校发展的心理学基础 180

第一节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180

一、学校组织发展中人本管理的内涵 181

二、以人为本的必然性 182

三、以人为不的学校管理策略 185

第二节 学校校长的角色冲突 188

一、中小学校长的角色分析 189

二、校长的角色冲突与调适 191

第三节 学校中的人际关系 195

一、情感管理——激发教职员工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196

二、人际沟通——人与人交往的桥梁 199

三、校长与教师人际关系的障碍及协调艺术 201

第七章 文化视界中的学校发展 203

第一节 解读文化:历史语境的位移 203

一、文化内涵的演变 203

二、组织文化的内涵 205

第二节 学校组织文化的审视 208

一、学校组织文化的性质 208

二、学校组织文化的演变 210

第三节 学校发展:组织文化的进化 219

一、不同文化的整合 219

二、新文化的衍生 223

三、学校文化的稳定性与改进 225

第八章 学校发展的经济行为分析 228

第一节 教育投资与学校发展 228

一、教育投资与教育发展 228

二、我国中小学教育投资的政策分析 230

三、我国教育投资的现状分析 232

第二节 国内外教育投资来源与经费筹措方式比较 233

一、国内外教育投资的来源比较 233

二、国内外教育经费筹措方式比较 234

第三节 学校组织发展的经济行为分析 237

一、义务教育经济活动的性质和特点 237

二、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的义务教育 238

三、义务教育的发展环境 240

四、教育成本管理 244

第四节 中小学办学的案例分析 249

一、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成本个案分析 249

二、关于城市中小学发展的思考 253

第九章 学校组织环境的生态学分析 257

第一节 教育问题的生态学研究 257

一、教育生态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257

二、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260

第二节 学校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261

一、文化与教育生态 261

二、人口与教育生态 264

第三节 学校分布的生态学分析 269

一、影响学校分布的生态因子 269

二、学校类型与学校分布 270

三、学校规模与学校分布的生态经济效益 272

四、学校分布规划 273

第四节 学校组织内部的生态环境分析 273

一、学校生态环境概说 273

二、校园布局与学校建筑 274

三、学校规模 275

第五节 教室生态环境分析 276

一、教室物理环境要素 276

二、教室布置与座位编排 277

三、班级规模 278

第六节 学校组织发展的生态意识 280

一、教育生态意识的确立与强化 280

二、教育生态环境优化 281

三、学校发展的生态哲学 282

第十章 学校教育质量的保障与监控 284

第一节 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思想基础 284

一、关于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认识 284

二、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价值定位 287

三、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思想方法 289

第二节 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构建模式 291

一、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构成要素 291

二、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构造程序 294

三、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构建模式 294

第三节 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运行机制 299

一、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运行流程 299

二、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动力机制 300

三、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运作功效 302

第四节 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持续改进 304

一、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持续改进的基本原理 304

二、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持续改进的主要内容 305

三、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持续改进的一般过程 307

第五节 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实践思考 308

一、倡导质量为本的观念 308

二、引进ISO9000族质量管理的先进思想 309

三、建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310

四、加强质量文化建设 311

第十一章 走向学习型组织的现代学校 312

第一节 学习型组织的理念与模式 312

第二节 作为学习型组织的现代学校 317

第三节 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学校发展策略 320

一、目标构建—认同策略 321

二、文化维持—创新策略 321

三、师生一体化研究—学习策略 322

参考文献 324

后记 33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