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
植物营养学  上
植物营养学  上

植物营养学 上PDF电子书下载

生物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陆景陵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810026127
  • 页数:204 页
图书介绍:暂缺《植物营养学》简介
《植物营养学 上》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植物营养学与农业生产 1

第二节 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概况 2

一、植物营养研究的早期探索 2

二、植物营养学的建立和李比希的工作 3

三、植物营养学的发展 4

第三节 植物营养学的范畴及其主要的研究方法 7

一、植物营养学的范畴 7

二、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8

第二章 大量营养元素 10

第一节植物的营养成分 10

一、植物的组成和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 10

二、必需营养元素的种类和确定的年份 11

三、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和来源 11

四、必需营养元素的一般营养功能 12

第二节 碳、氢、氧 13

一、碳 13

二、氢 14

三、氧 15

第三节 氮 17

一、植物体内氮的含量和分布 17

二、氮的营养功能 18

三、植物对氮的吸收、同化和运输 19

四、植物缺氮症状与供氮过多的危害 25

第四节 磷 26

一、植物体内磷的含量和分布 26

二、磷的营养功能 28

三、作物对磷的吸收和利用 33

四、植物对缺磷和供磷过多的反应 35

第五节 钾 36

一、植物体内钾的含量、分布与特点 36

二、钾的营养功能 37

三、钾与作物品质 44

四、植物缺钾的一般症状 44

第三章 中量营养元素 45

第一节 钙 45

一、植物体内钙的含量与分布 45

二、钙的营养功能 45

三、植物对钙的需求与缺钙症状 48

第二节 镁 48

一、植物体内镁的含量与分布 48

二、镁的营养功能 49

三、植物对镁的需求与缺镁症状 51

第三节 硫 52

一、植物体内硫的含量与分布 52

二、硫的同化 52

三、硫的营养功能 53

四、植物对硫的需求与缺硫症状 54

第四章 微量营养元素 56

第一节铁 56

一、植物体内铁的含量和分布 56

二、铁的营养功能 56

三、植物缺铁及其对缺铁的反应 58

四、亚铁的毒害 59

第二节 硼 60

一、硼的特点 60

二、植物体内硼的含量和分布 60

三、硼的营养功能 60

四、植物缺硼的表现 63

第三节 锰 63

一、植物体内锰的含量和分布 63

二、锰的营养功能 64

三、植物缺锰与锰中毒的症状 66

第四节 铜 66

一、植物体内铜的含量和分布 66

二、铜的营养功能 67

三、植物缺铜与铜中毒的症状 69

第五节 锌 69

一、植物体内锌的含量和分布 69

二、锌的营养功能 70

三、植物缺锌与锌中毒的症状 72

第六节 钼 73

一、植物体内钼的含量和分布 73

二、钼的营养功能 73

三、植物缺钼和钼中毒的症状 75

第七节 氯 76

—、植物体内氯的含量和分布 76

二、氯的营养功能 76

三、植物缺氯与氯害的症状 77

第五章 有益元素 79

第一节 硅 79

一、植物体内硅的含量、分布和形态 79

二、植物对硅的吸收与运输 80

三、硅的营养功能 81

四、植物对硅的需求和缺硅的反应 82

第二节 钠 82

一、植物体内钠的含量 82

二、钠的营养功能 83

三、植物对钠的适应机理 84

第三节 钴 84

一、植物体内钻的含量 84

二、钴的营养功能 85

三、植物对钴的需求 85

第四节 镍 86

一、植物体内镍的含量与分布 86

二、镍的营养功能 86

三、植物对镍的需求 87

第五节 硒 88

一、植物体内硒的含量与分布 88

二、植物对硒的吸收 89

三、硒的营养功能 89

四、植物对硒的需求 90

第六节 铝 90

一、植物体内铝的含量与分布 90

二、铝的营养功能 91

第六章 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 92

第一节 土壤养分化学有效性 92

一、化学浸提的有效养分 92

二、养分的强度因素与容量因素 93

第二节 土壤养分的空间有效性 95

一、养分位置与有效性 95

二、养分向根表的迁移 95

三、影响养分移动的因素 97

第三节 植物根系的生长与养分有效性 98

一、植物根的特性 99

二、影响根系生长的环境因素 101

第四节 植物根际养分的有效性 104

一、根际养分 104

二、根际p11 106

三、根际氧化还原电位 108

四、根分泌物 109

五、根际微生物 111

第七章 养分的吸收 114

第一节 养分进入根细胞的机理 114

一、根细胞对养分离子的积累特点 114

二、根自由空间中养分离子的移动 115

三、离子的跨膜运输 117

第二节 影响养分吸收的因素 127

一、介质中的养分浓度 127

二、温度 130

三、光照 130

四、水分 130

五、通气状况 131

六、土壤反应(pH) 131

七、离子理化性状和根的代谢作用 132

八、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133

九、苗龄和生育阶段 135

第三节 叶片和地上部分其它器官对养分的吸收 136

一、植物叶片的结构和组成 136

二、叶片对气态养分的吸收 136

三、叶片对矿质养分的吸收 137

四、叶面营养的特点及应用 137

五、影响根外营养的因素 138

第八章 养分的运输和分配 140

第一节 养分的短距离运输 140

一、运输途径 140

二、运输部位 141

三、养分进入木质部 142

第二节 养分的长距离运输 144

一、木质部运输 144

二、韧皮部运输 148

第三节 植物体内养分的循环 150

第四节 养分的再利用 151

一、养分再利用的过程 151

二、养分再利用与缺素部位 152

三、养分再利用与生殖生长 153

第九章 矿质营养与植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154

第一节 矿质营养与植物生长 154

一、矿质养分供应的生长效应曲线 154

二、影响养分效应的因素 154

第二节 库一源关系与产量 155

一、同化物在韧皮部中的运输及其调节 155

二、库—源关系的转化 157

三、植物激素在库—源关系调节中的作用 159

四、源和库对生长速率和产量的限制 160

第三节 矿质营养对库—源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 161

一、矿质养分对源的影响 161

二、矿质养分对库的影响 162

三、矿质养分对库—源关系的影响 164

第四节 矿质营养与品质的关系 166

一、矿质营养与植物的品质 166

二、矿质营养与种子活力和品质的关系 168

第十章 植物营养的遗传特性与改良 169

第一节 植物营养的遗传变异性和基因潜力 169

一、植物营养性状的表现型、基因型和基因型差异 169

二、植物营养性状基因型差异的例证 170

第二节 植物营养效率基因型差异的形态学、生理学和遗传学特性 171

一、形态学和生理学特性 171

二、遗传学特性 175

第三节 植物营养遗传特性的研究技术和改良方法 177

一、植物营养遗传特性的研究技术 177

二、植物营养遗传特性的改良方法 179

第十一章 植物对逆境土壤的适应性 182

第一节 酸性土壤 182

一、酸性土壤的主要障碍因子 182

二、植物对酸性土壤的适应机理 186

第二节 盐渍土 191

一、盐渍土盐分危害的原因 191

二、植物的耐盐机理 192

第三节 石灰性土壤 194

一、石灰性土壤的主要障碍因子 194

二、植物对石灰性土壤的适应机理 195

第四节 渍水和淹水土壤 200

一、淹水对植物的不良影响 200

二、植物对淹水条件的反应 200

三、植物对缺氧环境的适应性 202

参考文献 20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