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清代蒙古族社会转型及语言教育
清代蒙古族社会转型及语言教育

清代蒙古族社会转型及语言教育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宝玉柱著
  • 出 版 社:北京: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105055375
  • 页数:51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介绍了清代蒙古族社会的转型和语言教育概况。
《清代蒙古族社会转型及语言教育》目录

目录 1

序言 戴庆厚 1

英文目录 5

内容提要 11

英文提要 14

第一章 绪论 17

一、问题来源与研究动机 17

二、课题设计与分析框架 19

三、先期研究与文献检索 21

四、资料处置与研究方法 23

五、理论假设与基本观点 27

六、资金、技术支持与版权说明 29

第二章 清代蒙古族社会转型——以清朝对蒙政策为线索 31

一、政治转型期——后金时期的联蒙政策 31

(一)蒙古社会转型的主观原因——政治败北 31

(二)蒙古社会转型的客观原因——女真崛起 53

(三)后金及清初蒙古族地位及其语言文字 66

二、制度转型期——清朝初中期的羁縻政策 83

(一)行政分割——秩序的建立和控制措施 83

(二)军事消耗——借兵蒙古和用兵蒙古 98

(三)精神麻痹——对佛教的利用 128

(四)政治分化——厚此薄彼的差别对待 137

(五)清朝中后期蒙古族地位及其语言文字 138

三、经济文化转型期——清朝晚期的同化政策 144

(一)蒙地开垦、人口流动和行政区划的变更 144

(二)蒙地开垦开发缘由及对蒙政策变革 189

(三)开垦开发带动教育发展和语言文字政策的演变 211

一、清代蒙古族官学及其语言教育 215

(一)国子监及八旗官学 215

第三章 社会转型与语言教育模式的转换——以清朝蒙古族教育发展为线索 215

(二)地方官学 219

(三)官学及其语言教育特点 221

二、清代蒙古族地方教育中的语言教育 223

(一)义学及其语言教育 223

(二)书院、书房及其语言教育 224

(三)私塾及其语言教育 226

三、清代蒙古族寺院教育及其语言教育 234

(一)寺院的教育制度 234

(二)寺院教育中的语言教育特色 237

(三)寺院教育对蒙古族文化的贡献 241

四、清代蒙古族学堂教育及其语言教育 244

(一)地方学堂的建立及其语言教育 245

(二)京师学堂的设置及其语言教育 257

(三)多语种教科书的编辑、出版、发行和使用 259

(四)地方兴学章程的公布和蒙古学堂设置的规范 261

(五)学堂教育及其语言教育特点 262

第四章 社会转型与语言要素演变——以清代蒙古文小说语言为线索 268

一、制度文化的传播对蒙古语的影响 269

(一)领土疆界的拓展在蒙古语中的反映 270

(二)人际社会的扩展在蒙古语中的反映 272

(三)官吏制度的统一在蒙古语中的反映 278

(四)家庭结构及亲属称谓变化在蒙古语中的反映 280

二、物质文化的传播对蒙古语的影响 285

(一)食物名称类借词 285

(二)服饰、面料名称类借词 289

(三)建筑名称类借词 290

(四)家具器皿名称类借词 294

(五)文化用品、戏剧名称类借词 296

(六)中医中药名称类借词 297

(七)观赏性花草名称类借词 298

(八)度量衡名称类借词 299

(九)节气、祭祀、纪年、动物名称类借词 300

(十)颜色名称的借用 302

(十一)动词的借用 302

三、精神文化的传播对蒙古语的影响 303

(一)从精神文化的传播载体及其内容看 304

(二)从精神文化的传承手段——教育及其内容看 316

(三)从精神文化的映射——神界谱系的改变看 325

(四)从精神文化影响的结果——价值观体系的转变看 334

(五)从精神文化对文艺创作的影响看 360

第五章 结语 372

一、民族社会发展的内因决定社会政治转型的方向 372

二、国家统一和社会整合带来社会制度转型及相应政策 373

三、国家建设和民众生活需求引发社会经济文化转型 373

四、社会经济文化类型决定语用模式和语言教育模式 375

附录 378

一、《一层楼》与汉文学作品原文比较 378

二、《泣红亭》与汉文学作品原文比较 479

三、主要参考文献 5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