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马寅初全集  第13卷
马寅初全集  第13卷

马寅初全集 第13卷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寅初著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213016180
  • 页数:626 页
图书介绍:
《马寅初全集 第13卷》目录
标签:全集

目录 1

财政学与中国财政——理论与现实 1

自序 1

一、“一般理论”之轮廓与凯恩斯学派之主张 3

二、凯恩斯的“一般理论”与凯恩斯学派的主张于中国 9

是否适用 9

三、结论 19

第一篇 超然主计与联综组织 20

第一章 预算之编制、核定与审议 20

一、预算统制与主计三联制 20

二、预算的编造与统制仰仗于会计统计的地方 22

三、决算的成立亦仰仗于会计与统计 23

四、五种会计与五种预算 24

五、办实物预算亦非有统计不可 26

编三点 27

六、预算问题的讨论集中于由谁编、何时编和怎样 27

第二章 联综组织与超然主计 68

一、行政三联制与三计制(简称三联与三计) 68

二、联综组织与超然主计的关系 71

三、联综组织之推行 73

四、以联综组织替代一条鞭组织 75

五、关于超然主计之法规大致初具 76

六、联综组织下各系统之发展难趋一致 77

七、国库充实方可推行联综组织 78

八、超然主计不能完全实现的原因 80

第三章 公库制 82

一、我国公库制之施行 82

二、公库与国库、省库等之区别 84

三、公库与金库之区别 85

四、公库之种类 86

五、特种基金之处理 88

六、委托代理制 89

七、银行存款制 90

八、我国公库制度之演变、进步与缺陷 91

九、公库金集中管理之例外 94

十、邮政机关代理公库 96

十一、中国、交通两行曾为名义上之代理国库者 97

十二、公库存款之种类及支款之程序 97

十三、支票之签发不能普遍适用 102

十四、法令之相互抵触 103

第四章 审计监督 107

一、审计监督渗透行政、立法与司法监督而行使 107

二、审计制度之扩大与技术之精进 108

三、审计部分厅掌理审计事务 109

四、直接送审之特殊情形 111

五、就地审计之不彻底 112

六、政府之活动与职务已由政治推及经济 112

七、三种机关 114

八、公营事业之突飞猛进 115

九、经济事业的预算与计划相配合为总预算之 118

一部分 118

十、审计应推及于公营事业 120

十一、公营事业何以迁延预算的编制 122

十二、公有营业机关与公有事业机关账目的审核 123

十三、审计监督之鲜成效 124

十四、充实审计职权 126

第五章 决算 128

一、决算为事后之财政终结报告 128

二、决算之编造 129

三、联综组织的精神表现于决算 130

四、审核决算时应注意的各点 131

五、决算之最后审定权应属于立法院 132

六、总决算难成立之原因 135

一、预算不切实际 136

第六章 一般对于超然主计与联综组织之批评 136

二、岁出预算追加频仍 137

三、机关随设随裁,随扩随缩 138

四、分配预算改编频繁 138

五、机关长官任用之私人横加阻碍 139

六、公库制度只具外形 139

七、各种报告表册太多,浪费人力物力 140

八、书面审核,无补实际 141

九、总决算难编 142

十、主计之超然尽失 143

十一、最高或上级决策机关的事务过于繁琐 144

十二、余的意见 145

第二篇 中国税制与赋税体系 146

第一章 中央税与地方税之划分 146

一、中央与地方权限之划分 146

二、中央与地方之财政关系可自下列几端观察之 153

三、各级政府之税收应与职务配合 155

四、国、地财政收入如何分配 156

五、历次地方财政收支系统之演变及其影响 164

六、今日省财政之地位 167

七、财政收支系统划分之进步 170

八、乡镇财政 171

九、个别税源应如何划分 172

第二章 中国赋税体系 182

一、第一种分类——所得税、财产税与消费税 182

二、第二种分类——对人税与对物税 183

三、第三种分类——直接税与间接税 187

四、现行中央税制之重心在消费税系统 205

五、现行之税制偏重于财政原则,忽略经济原则与 207

社会原则 207

第一章 关税 210

一、过去的史实 210

第三篇 赋税各论 210

二、现阶段的情况 219

三、今后之展望 228

第二章 盐税 237

一、盐税制度 238

二、商专卖制 239

三、就场征税与专卖制之比较 240

四、在战时《新盐法》不能施行之理由 245

五、专商引岸制因不适应战时环境而解体 247

六、盐专卖制度中之官收问题 248

七、战时食盐之增产 251

八、盐专卖制下之盐价 252

九、盐专卖制下之囤储问题 256

十、食盐之零售办法及其利弊 257

十一、盐税的分析与食盐负担之重 260

十二、从专卖而到自由买卖——就场征税 262

第三章 货物税 263

一、统税之来历、种类及推广 264

二、统税之性质与征收统税之原则 265

三、统税应多设级数 266

四、货物税制之改进与演变 267

五、统税与战时消费税之关系 268

六、征收统税之方法 270

七、货物税何以采出厂税与出产税的形式 270

八、货物税如何计算 272

九、举办新税之困难 275

十、举办新税不如整顿旧税与扩大旧税(以统税 276

为例) 276

十一、举办新税应考虑的各点 277

十二、战时消费税之取消 279

第四章 田赋 280

一、中国地税之混乱情形 281

二、厘定田地等则为整理田赋之首要任务 282

三、农地与耕地之区别 284

四、地籍整理 286

五、契税税率高,罚则重,影响了推收 303

六、限田制 305

七、合作租佃制 307

八、尾语 310

第五章 厘金与营业税 311

一、厘金之起源与种类 311

二、厘金之不可不裁 312

三、以营业税替代厘金 314

四、营业税与厘金之比较 316

五、旧《营业税法》所定课征之标准 317

六、何以纯收益在地方上不适为课征营业税之 317

标准 317

七、三十一年之《修正营业税法》把纯收益一项标准删除 319

为课税标准 320

八、三十六年之《营业税法》恢复纯收益额,取消资本额 320

九、县市地方政府之营业牌照税 322

十、特种营业税 323

十一、新旧《营业税法》之比较 324

十二、营业税之查估办法与简化征收 325

十三、普通营业税之三大缺点 326

十四、新税源之开辟 328

十五、以交易所之交易税补普通营业税之缺点 330

必要 331

十六、普通营业税(一般交易税)何以有存在之 331

第六章 所得税 332

一、所得税起于战时 332

二、我国之分类所得税 333

三、过分利得税 341

四、分类所得税与综合所得税 377

五、三十七年四月一日公布之《修正所得税法》 396

一、遗产税成立之理由 398

第七章 遗产税 398

二、《遗产税暂行条例》 399

三、《遗产税法》 400

四、反对遗产税者的理由 400

五、总遗产税制与分遗产税制 402

六、遗产包括什么 407

七、遗产之调查与估价 408

八、属地主义与属人主义兼采 411

九、赠予视同遗产 413

十、遗产税税率 414

第八章 复税与逃税 415

一、复税 415

二、逃税 420

第四篇 征实与专卖 435

第一章 田赋征实、征购与征借 435

一、田赋征实须以翔实的赋籍为根据 436

二、《战时各省田赋征收实物暂行办法》要旨 437

三、抗战时期田赋征实之种种利益 438

四、田赋征实之害 439

五、田赋征实之弊——粮弊最多,粮官最肥 440

六、对大粮户行累进制 445

七、对小粮户应予以种种便利 446

八、征购 447

九、征购改为征借 449

十、粮食之仓储 450

十一、平衡供求 452

十二、棉田征实 454

十三、田赋征实滞纳处分 455

第二章 专卖 457

一、专卖起于战时 457

二、独占的种类 458

三、专卖政策之决议实施与一般原则 458

四、专卖由于间接税缺乏弹性 459

专卖制 460

五、消费税盛行之国家适用全部专卖制或局部) 460

六、专卖与专利之区别 462

七、专卖与公卖之区别 463

八、实施专卖应选择何种消费物品 464

九、举办专卖之主要目的与副目的 470

十、专卖制之优点 471

十一、专卖制之缺点 472

十二、专卖物品价格如何决定 474

十三、专卖取消之原因 475

第五篇 公债 476

第一章 公债与租税 476

一、平时的公债问题 476

二、战时公债问题 486

一、公债之分类 509

第二章 公债 509

二、公债之整理 530

第六篇 地方财政 551

第一章 地方财政 551

一、何谓地方 551

二、关于县市自治财政之各国立法例 552

三、依纲要县级预算之编制执行与考核 553

四、县预算中的虚收实支、实收虚支与虚收虚支 554

五、县财政收不敷支之原因 555

六、其他预算外之支出 557

七、新县制下管、教、养、卫四项支出的比较 558

八、地方财政其他的缺点 561

九、田赋征实归县市接收,可以使县市财政趋于 563

平衡否 563

十、地方事业何以要归地方民众自己去办 565

十一、县市财政之五项税收 566

第二章 地方财政(续) 566

十二、地方税收在法律规定之范围内何以应予地方以 573

斟酌实施之权 573

十三、营业牌照税与使用牌照税实是规费性质 575

十四、全部土地税归县,两种牌照税归省的主张 575

十五、从国税中拨给县市之税收 578

十六、中央对县市之补助金 581

十七、所谓“因地制宜”税 583

第七篇 其他问题 585

第一章 税务机构的调整 585

一、对于税务机构的一般舆论 585

二、征收机构之种种弊病 587

三、财政部拟订的统一征收办法 587

四、中央税务机构依然分立 588

五、以调整为名,任用私人 589

六、税务机构裁并之经过 590

七、征收机构应如何统一——统一于何一级政府 595

八、由中央控制的统一征收机构,能否节省经费,增加 597

便利 597

九、调整征收机构的两全之道 600

第二章 摊派与贪污 600

一、摊派 600

二、贪污 610

第八篇 结论 613

中国财政制度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613

一、治人而食于人的劳心者与食人而治于人的劳力者 613

二、粉饰的宪政,解除不了人民大众的痛苦 615

三、确能为人民说话争利之第一届国民参政会 617

四、历代的开国帝王利用人民的力量为自己打天下, 617

为士大夫阶级维持权益 617

五、孙中山先生之领导国民革命并促士大夫自觉 619

六、国民党领导国民革命所以失败的原因 620

七、以上所述的结论用统计数字证明 62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