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土地资源学
土地资源学

土地资源学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斌,秦富仓,牛健植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3858000
  • 页数:349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共13章,分别阐述了土地资源的产生与特征、土地资源的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承载潜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资源的退化与整治、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土地资源管理、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等内容。力求读者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和学习,掌握土地资源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并以此指导今后的科学研究和工作实践。
《土地资源学》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 1

1.1.1 土地资源学的学科性质 1

1.1.2 土地、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2

1.2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4

1.2.1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 4

1.2.2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 6

1.3 土地资源学的产生与发展 8

1.3.1 国外土地资源学的发展及特点 8

1.3.2 中国土地资源学的发展和特点 9

1.3.3 土地资源学的发展前景 11

1.4 中国土地资源概况 13

1.4.1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 13

1.4.2 中国土地资源问题 19

第2章 土地资源的产生与特征 22

2.1 土地与土地资源 22

2.1.1 土地的概念与内涵 22

2.1.2 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 24

2.1.3 土地的属性 24

2.2 土地资源的形成与演变 30

2.2.1 土地资源的形成 30

2.2.2 土地资源的演变规律 32

2.3 土地资源的功能与特征 33

2.3.1 土地资源的功能 33

2.3.2 土地资源的组成因素 34

2.3.3 土地资源的特征 35

第3章 土地资源的组成要素 41

3.1 土地资源的气象要素 41

3.1.1 太阳辐射 41

3.1.2 热量资源 43

3.1.3 降水 45

3.2 土地资源的地学要素 46

3.2.1 地形地貌对区域土地资源特征的影响 46

3.2.2 土地资源的地质条件 50

3.3 土地资源的水文及地球化学特征 52

3.3.1 地表水 52

3.3.2 地下水 53

3.3.3 区域地球化学条件 55

3.4 土地资源的土壤要素特征分析 56

3.4.1 土壤剖面及理化性状 56

3.4.2 土壤的综合性状 58

3.4.3 我国土壤的分布 58

3.5 土地资源的生物要素特征 59

3.5.1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特征 60

3.5.2 植被 61

3.6 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特征分析 64

3.6.1 土地所有制和使用制度 64

3.6.2 土地资源的区位特征 65

3.6.3 土地经济生产力和土地报酬递减律 66

第4章 土地资源类型 69

4.1 土地类型及其划分 69

4.1.1 土地类型的基本概念 69

4.1.2 土地类型划分的体系 70

4.1.3 土地类型划分的原则 72

4.1.4 国内外土地类型划分系统 73

4.1.5 土地类型的命名 78

4.2 土地类型的分布规律 79

4.2.1 土地类型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79

4.2.2 区域土地类型分布结构 80

4.2.3 土地类型的演替 86

4.3 土地利用类型划分 87

4.3.1 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利用结构 87

4.3.2 土地利用分类方法与分类系统 93

第5章 土地资源调查 103

5.1 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 103

5.1.1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03

5.1.2 土地资源质量调查 104

5.1.3 土地类型调查 104

5.2 土地资源调查方法及现代技术应用 105

5.2.1 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程序 105

5.2.2 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方法 110

5.2.3 遥感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112

5.3 土地资源制图及成果 114

5.3.1 土地资源制图的一般方法 114

5.3.2 土地资源计算机制图 116

5.3.3 土地资源调查报告 117

第6章 土地资源评价 119

6.1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 119

6.1.1 土地资源评价的概念 119

6.1.2 土地资源评价的作用 119

6.1.3 土地资源评价的类型 120

6.2 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122

6.2.1 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程序 122

6.2.2 土地资源评价的方法 127

6.3 土地潜力评价 128

6.3.1 美国农业部土地潜力评价系统 129

6.3.2 我国的土地潜力评价系统 131

6.3.3 土地潜力评价的步骤 134

6.3.4 土地潜力评价成果应用及讨论 136

6.4 土地适宜性评价 137

6.4.1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土地资源评价纲要》 138

6.4.2 我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147

6.4.3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讨论 152

6.5 土地经济评价概述 153

6.5.1 土地经济评价的概念 153

6.5.2 土地经济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154

6.5.3 土地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154

6.5.4 农用地的等级评定和估价 156

第7章 土地资源承载潜力 167

7.1 土地承载力研究概述 167

7.1.1 土地承载潜力研究的由来 167

7.1.2 影响土地承载潜力的因素 167

7.2 土地资源生产潜力 168

7.2.1 作物气候生产潜力 168

7.2.2 作物的光(温)、水、土生产潜力 170

7.2.3 投入水平与土地生产潜力 174

7.3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 175

7.3.1 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潜力计算 175

7.3.2 人口承载潜力的区域分析 176

第8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80

8.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述 180

8.1.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和特点 180

8.1.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182

8.1.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 183

8.1.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和程序 186

8.2 土地供需预测 190

8.2.1 土地供给量预测 190

8.2.2 土地需求量预测 203

8.3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207

8.3.1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目标 208

8.3.2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法 208

第9章 土地资源的退化与整治 212

9.1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重建 212

9.1.1 土地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和特点 212

9.1.2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213

9.1.3 土地生态系统的重建 214

9.2 土地资源的退化 215

9.2.1 土地退化的概念 215

9.2.2 土地退化的类型 215

9.3 水土流失地的综合治理 216

9.3.1 水土流失的类型及产生原因 216

9.3.2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220

9.4 盐碱地的综合治理 223

9.4.1 盐碱地的形成和类型 223

9.4.2 盐碱地的综合治理 225

9.4.3 次生盐渍化的发生与防治 228

9.5 风沙土地的综合防治 230

9.5.1 风沙地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230

9.5.2 风沙地的综合治理 232

9.6 沼泽化土地治理 235

9.6.1 沼泽化土地形成原因 235

9.6.2 沼泽化土地的类型与分布 236

9.6.3 沼泽化土地的综合治理 238

9.7 土地污染的综合防治 241

9.7.1 土地污染的概念 241

9.7.2 土地污染的类型 241

9.7.3 土地污染的综合防治技术 242

第10章 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 245

10.1 土地资源的开发 245

10.1.1 土地开发的含义 245

10.1.2 土地资源开发的类型 245

10.1.3 土地资源开发的原则 248

10.1.4 土地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249

10.2 宜农荒地资源开发 251

10.2.1 宜农荒地资源的主要类型 251

10.2.2 我国宜农荒地资源的分布与开发潜力 253

10.2.3 宜农荒地资源开发程序 254

10.3 土地资源保护 258

10.3.1 土地资源保护的发展 258

10.3.2 土地资源数量的保护 262

10.3.3 土地资源质量的保护 265

10.3.4 土地资源环境的保护 265

10.4 主要土地类型的保护 267

10.4.1 耕地资源的保护 267

10.4.2 草地资源的保护 268

10.4.3 森林资源的保护 271

第11章 土地资源管理 274

11.1 土地资源管理概述 274

11.1.1 土地资源管理的含义 274

11.1.2 土地资源管理的产生及发展 275

11.1.3 土地资源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275

11.2 土地资源管理的过程 277

11.2.1 土地资源管理目标的设置 277

11.2.2 土地资源管理的组织设计 278

11.2.3 土地资源管理的职能运作 281

11.3 土地利用管理 286

11.3.1 农用地利用管理 286

11.3.2 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管理 289

11.3.3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293

第12章 土地整理 301

12.1 土地整理概述 301

12.1.1 土地整理的内涵 301

12.1.2 土地整理的目的和内容 302

12.1.3 土地整理的类型 304

12.2 土地整理的运作 306

12.2.1 土地整理运作的程序 306

12.2.2 土地整理的专项规划与设计 308

12.3 农地整理设计 309

12.3.1 农田田块设计 309

12.3.2 田间渠道设计 317

12.3.3 农田林带和田间道路设计 319

12.3.4 农地整理方案优化 322

第13章 土地复垦 324

13.1 土地复垦的概念 324

13.1.1 土地复垦的概念 324

13.1.2 土地复垦的目的 325

13.1.3 土地复垦的特点 326

13.2 国内外土地复垦研究现状 326

13.2.1 国外土地复垦概况与研究现状 326

13.2.2 我国土地复垦概况与研究现状 330

13.3 矿区土地复垦技术 333

13.3.1 矿区土地破坏类型与特征 333

13.3.2 矿山复垦土地的利用方向和利用层次 333

13.3.3 矿区工程复垦技术 334

13.4 矿区土地复垦规划与设计 335

13.4.1 矿区土地复垦规划与设计的意义 335

13.4.2 矿区土地复垦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335

13.4.3 矿区土地复垦规划设计的基本程序 336

13.5 矿区复垦土壤的理化特性与生物复垦 337

13.5.1 粉煤灰的理化特性与复垦利用 337

13.5.2 煤矸石的理化特性与复垦利用 340

13.5.3 露天煤矿剥离物的损失贫化与生物复垦 34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