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宜居城市评价与规划理论方法研究
宜居城市评价与规划理论方法研究

宜居城市评价与规划理论方法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董晓峰,杨保军,刘理臣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112120338
  • 页数:21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三部分,包括国际、国内宜居城市研究进展,宜居城市评价方法与实践,宜居城市规划建设模式与规划研究主要理论方法。是目前国内一部关于宜居城市的专业性研究论著,是城市规划设计专业的前沿向导,是人们选择最佳居住地的助手,是新时代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者必读的著作。读者可以从中全面认识什么是最佳城市,如何评价、规划与建设宜居城市。
《宜居城市评价与规划理论方法研究》目录

导言 1

1 宜居城市研究与实践进展 9

1.1 国外宜居城市研究的阶段划分 11

1.1.1 萌芽期探索 12

1.1.2 雏形期探索 15

1.1.3 发展期探索 17

1.2 国内宜居城市研究与实践进展分析 21

1.2.1 宜居城市研究的兴起 21

1.2.2 人居环境奖对我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促进 23

1.2.3 中国宜居城市规划研究初步探索 25

1.3 宜居城市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 25

1.3.1 国内关于宜居城市内涵的认识 25

1.3.2 国外关于宜居城市内涵认识的基本观点 26

1.3.3 对宜居城市内涵的整体认识 30

2 宜居城市构成系统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5

2.1 宜居城市构成系统构建 37

2.1.1 宜居城市系统分析 37

2.1.2 宜居城市构成系统确立 46

2.2 宜居城市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49

2.2.1 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确立原则 49

2.2.2 宜居城市指标体系确立方法 50

2.2.3 宜居城市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53

2.3 宜居城市评价的主要技术方法 55

2.3.1 层次分析法 55

2.3.2 主成分分析法 56

2.3.3 预警分析法 57

2.3.4 空间分析技术方法 58

2.3.5 生态位方法 59

2.3.6 价值评价方法 59

2.3.7 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60

3 我国宜居城市评价探索 63

3.1 我国城市整体宜居性比较评价 65

3.1.1 我国城市宜居性评价研究比较分析 65

3.1.2 基于客观指标的国内城市宜居性评价分析 67

3.1.3 我国城市宜居性的特性分析 74

3.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东半岛城市宜居性比较评价 76

3.2.1 山东半岛城市群概况与人居环境分析 76

3.2.2 山东半岛城市群宜居性主成分分析评价 77

3.2.3 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宜居性提升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81

3.3 兰州市城市宜居性现状公众满意度调查评价 84

3.3.1 兰州市城市宜居性现状调查 84

3.3.2 调查数据库建立与数据处理 85

3.3.3 兰州市城市宜居性分析 87

3.3.4 调查总结 95

4 国外宜居城市建设经验 99

4.1 国外城市宜居性评价 101

4.1.1 《经济学家》全球城市宜居性评价分析 101

4.1.2 《财富》杂志美国宜居城市评选评析 102

4.2 国外宜居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104

4.2.1 欧洲宜居城市建设 104

4.2.2 北美洲宜居城市建设 112

4.2.3 亚太宜居城市建设 118

5 国内城市宜居性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123

5.1 环渤海地区 125

5.1.1 大连 125

5.1.2 秦皇岛 126

5.1.3 天津 127

5.1.4 廊坊 129

5.2 山东半岛 131

5.2.1 青岛 131

5.2.2 威海 132

5.3 长三角地区 134

5.3.1 苏州 134

5.3.2 扬州 135

5.3.3 宁波 137

5.4 珠三角地区 138

5.4.1 珠海 138

5.4.2 中山 140

5.4.3 香港 142

5.5 西部地区 143

5.5.1 桂林 143

5.5.2 大理 145

5.5.3 成都 146

5.5.4 天水 148

5.5.5 石河子 149

6 宜居城市规划与建设模式 155

6.1 典型宜居城市规划与行动引介 157

6.1.1 温哥华区域宜居性规划与实施 157

6.1.2 主张宜居社区的新城市主义 159

6.1.3 让城市更加宜人的“精明增长”运动 160

6.1.4 宜居城市运动:都市村庄 161

6.1.5 公共空间和公众生活规划研究 161

6.1.6 东京友好居住规划 162

6.1.7 通往宜居城市之路:宜居城市的交通规划 163

6.1.8 创建宜居城市环境的“21世纪田园城市” 164

6.1.9 北京新版总体规划中宜居城市理念 164

6.1.10 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 168

6.2 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主要模式 169

6.2.1 安全城市 170

6.2.2 生态城市 172

6.2.3 便捷城市 172

6.2.4 职能城市 173

6.2.5 文化城市 173

6.2.6 网络城市 175

6.2.7 包容城市 176

6.2.8 创新城市 177

6.2.9 特色城市 178

7 宜居城市规划研究主要理论与方法 181

7.1 生态城市规划 183

7.1.1 从城市生态规划向生态城市规划的跨越 183

7.1.2 生态城市规划系统 184

7.1.3 面向新挑战的生态城市规划新探索 187

7.2 城市社会规划 188

7.2.1 城市社会规划的发展 188

7.2.2 城市社会规划的内涵与作用 189

7.2.3 中国城市社会规划构建体系 190

7.3 突出宜居性的城市设计 191

7.3.1 城市整体景观与特色设计 191

7.3.2 居住区设计 192

7.3.3 综合枢纽联系设计 193

7.3.4 宜人性城市开放空间设计 193

7.4 宜居城市规划与管理服务信息技术方法 195

7.4.1 规划设计管理专业信息系统 195

7.4.2 城市民用信息服务系统 196

7.4.3 社区关怀与平等服务信息系统 197

7.4.4 城市安全监控信息系统 198

附件Ⅰ 城市宜居性评价专家咨询表 203

附件Ⅱ 杨保军答记者王军问 209

致谢 21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