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专利法教程  第3版
专利法教程  第3版

专利法教程 第3版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汤宗舜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03638680
  • 页数:330 页
图书介绍:《专利法教程(第3版)》不仅可作为高等学校法学教材,也可作为科技人员、企事业管理人员、法律从业人员、以及司法、贸易等人员系统地了解专利法的参考书籍。我国专利法施行迄今将近二十年。该法所保护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工业品外观设计是无形的知识产权的意识,已经逐步渗入社会各界尤其是科技界人士的思维中。进行知识产权的教育,已经成为鼓励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而在产业界,为了使其产品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保持其份额,必有使其产品获得知识产权的保护,这一点也已经为愈来愈多的人所理解。近年来,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数量每年都大幅增加,雄辩地证明了这一事实。
《专利法教程 第3版》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1.1 知识产权、工业产权和专利的概念 1

1.1.1 知识产权的概念 1

1.1.2 工业产权的概念 3

1.1.3 专利的概念 4

1.1.4 知识产权的特点 5

1.2 专利制度的起源和传播 7

1.2.1 引言 7

1.2.2 威尼斯的专利法 7

1.2.3 英国的垄断法 8

1.2.4 专利制度的传播 9

1.3 专利制度的理论根据 10

1.3.1 发展国家经济论 10

1.3.2 自然权利论 11

1.3.3 合同论 13

1.3.4 发明奖励论 13

1.3.5 知识产权论 13

1.4 专利制度推动工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14

1.4.1 引言 14

1.4.2 鼓励研究开发新技术 15

1.4.3 鼓励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15

1.4.5 吸引外资 16

1.4.4 技术转移 16

1.5 中国专利制度的沿革 17

1.5.1 建国前的中国专利制度 17

1.5.2 建国初期的发明保护制度 19

1.5.3 发明奖励制度 20

1.5.4 专利法的制定 21

1.5.5 1992年专利法的修改 22

1.5.6 2000年专利法的修改 24

第二章 技术的保护方式 26

2.1 引言 26

2.2.1 引言 27

2.2 发明专利 27

2.2.2 发明的专利保护 28

2.2.3 发明专利的获得 29

2.2.4 输入专利 31

2.3 实用新型 31

2.3.1 引言 31

2.3.2 采用实用新型制度的理由 32

2.3.3 实用新型的保护 33

2.4 未公开的技术信息的保护 34

2.4.1 引言 34

2.4.2 依合同保护未公开的技术信息 35

2.4.3 依知识产权保护未公开的技术信息 36

3.2.1 发明的意义 39

3.2 发明 39

第三章 专利保护的客体 39

3.1 引言 39

3.2.2 发明的分类 41

3.2.3 不是专利法所称发明的智力成果 42

3.2.3.1 科学发现 42

3.2.3.2 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43

3.2.3.3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44

3.2.3.4 物质的诊断、治疗用途发明 44

3.3 实用新型 45

3.3.1 引言 45

3.3.2 实用新型的意义 45

3.4.1 外观设计的重要性 46

3.4 外观设计 46

3.4.2 外观设计的意义 47

3.4.3 外观设计的保护 48

3.5 不授予专利保护的客体 50

3.5.1 引言 50

3.5.2 动物和植物品种 51

3.5.3 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53

第四章 有权获得专利的人 54

4.1 引言 54

4.2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56

4.2.1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权利 56

4.2.2 共同发明人或者共同设计人 57

4.2.3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权利继受人 58

4.3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工作单位 59

4.3.1 对职务发明创造取得专利的权利 59

4.3.1.1 职务发明创造的概念 59

4.3.1.2 对职务发明创造取得专利的权利 62

4.3.2 利用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 62

4.3.3 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 63

4.3.4 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 65

4.4 外国人 67

4.4.1 引言 67

4.4.2 外国人获得专利的权利 67

4.5.1 先申请原则和先发明原则 70

4.5 先申请人 70

4.5.2 判断申请先后的时间标准 71

4.5.3 同日申请的处理 72

4.5.4 先后申请的主题应当相同 72

第五章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74

5.1 引言 74

5.2 不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和不妨害公共利益 75

5.2.1 不违反国家法律 75

5.2.2 不违反社会公德或妨害公共利益 76

5.3 发明和实用新型的专利条件 77

5.3.1 引言 77

5.3.2 新颖性 78

5.3.2.1 新颖性的三种标准 78

5.3.2.3 判断新颖性的时间标准 80

5.3.2.2 新颖性的定义 80

5.3.2.4 破坏新颖性的技术 83

5.3.2.4.1 申请日以前公开的现有技术 83

5.3.2.4.2 申请日以前他人提出并在该日后公布的申请内容 86

5.3.2.5 不丧失新颖性的公开 88

5.3.2.5.1 在中国政府主办或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发明创造 88

5.3.2.5.2 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发明创造 89

5.3.2.5.3 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的发明创造 90

5.3.2.5.4 宽限期的效力 91

5.3.3.1 引言 92

5.3.3.2 发明的创造性 92

5.3.3 创造性 92

5.3.3.3 实用新型的创造性 95

5.3.4 实用性 96

5.4 外观设计的专利条件 98

5.4.1 引言 98

5.4.2 新颖性(不相同和不相近似)的概念 99

5.4.2.1 判断新颖性的时间界限 100

5.4.2.2 判断新颖性的地域界限 100

5.4.2.3 他人在申请日前提出并在该日后公布的外观设计 102

5.4.2.4 外观设计新颖性的判断 102

5.4.2.4.1 判断主体和判断方式 102

5.4.2.4.2 外观设计新颖性的判断基准 103

5.4.3 不与他人的在先权利相冲突 106

6.1 专利申请的重要性 109

第六章 专利申请的手续 109

6.2 专利申请文件 110

6.2.1 引言 110

6.2.2 申请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应提交的文件 110

6.2.2.1 请求书 110

6.2.2.2 说明书 111

6.2.2.3 权利要求书 112

6.2.3.1 请求书 114

6.2.3.2 图片或照片 114

6.2.3 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应提交的文件 114

6.2.2.4 摘要 114

6.3 专利申请主题的单一性 115

6.3.1 引言 115

6.3.2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单一性 116

6.3.2.1 总的发明构思 116

6.3.2.2 一件申请涉及两项以上发明 117

6.3.2.3 一件申请涉及两项以上实用新型 118

6.3.3 外观设计的单一性 118

6.4 专利申请的提出 119

6.4.1 申请日的确定 119

6.4.2 享有优先权的要求 120

6.5.2.1 修改的时间 122

6.5.2 发明专利申请的修改 122

6.5 专利申请的修改 122

6.5.1 引言 122

6.5.2.2 修改的内容 123

6.5.3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修改 125

6.6 专利申请的分案 126

6.6.1 引言 126

6.6.2 需要分案的情况 126

6.7 专利申请的撤回 128

6.7.1 专利申请撤回的方式 128

6.7.2 专利申请撤回的效力 129

第七章 专利申请的审查和批准 130

7.1 引言 130

7.2.1 初步审查 133

7.2 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 133

7.2.2 申请的公布 134

7.2.3 请求实质审查 136

7.2.3.1 请求审查的期间 136

7.2.3.2 请求审查的人 137

7.2.3.3 提交审查用的资料 137

7.2.4 实质审查 138

7.3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审查 139

7.3.1 引言 139

7.3.2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 140

7.3.3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 141

7.4.1 引言 143

7.3.4 初步审查发现缺陷的处理 143

7.4 专利申请的复审 143

7.4.2 复审的范围 144

7.4.3 复审程序 144

7.4.4 对复审决定不服的起诉 145

7.5 专利权的授予 146

7.5.1 对专利申请决定授权 146

7.5.2 授予专利权的程序 146

7.5.3 专利权的生效日期 147

7.6.1.1 法定期限和指定期限 148

7.6.1.2 期限的计算 148

7.6.1 期限 148

7.6 期限和权利的恢复 148

7.6.2 权利的恢复 150

7.6.2.1 因不可抗拒的事由而延误期限 150

7.6.2.2 因正当理由而延误期限 150

第八章 按照专利合作条约申请专利 152

8.1 引言 152

8.1.1 中国加入专利合作条约 152

8.1.2 国际申请适用的法律 153

8.2 国际申请的提出 154

8.2.1 申请人 154

8.2.2 国际申请文件 154

8.2.3 国际申请日 155

8.3.2 国际申请和检索报告的公布 156

8.3 国际检索程序 156

8.3.1 检索报告 156

8.4 国际初步审查程序 157

8.4.1 要求国际初步审查 157

8.4.2 初步审查报告 158

8.5 国际申请进入中国国家阶段 159

8.5.1 引言 159

8.5.2 对国际申请的承认 159

8.5.3 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条件 159

8.5.3.1 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期限 159

8.5.3.2 进入中国国家阶段应办理的手续 160

8.5.5 国际申请的实质审查 161

8.5.5.1 基本原则 161

8.5.3.3 生物材料样品的保藏 161

8.5.4 国际申请的国家公布 161

8.5.5.2 实质审查中的检索 162

8.5.5.3 国际初步审查报告的使用 162

8.5.6 根据国际申请授予的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162

第九章 专利权 164

9.1 专利权的产生 164

9.2 专利权的效力 164

9.2.1 专利权效力的两个方面 164

9.2.2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授予的权利 165

9.2.2.2 产品专利受保护的行为 166

9.2.2.1 为生产经营目的 166

9.2.2.3 方法专利受保护的行为 172

9.2.2.4 例外 175

9.2.3 外观设计专利授予的权利 175

9.3 专利权人的其他权利 177

9.3.1 转让专利权的权利 177

9.3.1.1 转让的双方和手续 177

9.3.1.2 转让的内容 178

9.3.1.3 转让对许可合同的影响 179

9.3.2 订立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权利 179

9.3.2.1 引言 179

9.3.2.2 许可合同的签订 180

9.3.2.4 被许可人与第三人的关系 181

9.3.2.3 许可合同的类型 181

9.3.3 标明专利标记的权利 182

9.4 专利权的共有 183

9.4.1 共有关系的产生 183

9.4.2 专利权共有的几个问题 184

9.5 专利权的例外 185

9.5.1 引言 185

9.5.2 专利权用尽后第三人的某些行为 186

9.5.3 先使用权人的实施行为 187

9.5.4 外国运输工具上使用专利的行为 189

9.5.5 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目的使用专利的行为 190

9.6.1 引言 191

9.6 专利权的期限和终止 191

9.6.2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 192

9.6.3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 193

9.6.4 专利权的终止 194

9.6.4.1 引言 194

9.6.4.2 专利权因未缴纳年费而终止 194

9.6.4.3 专利权因声明放弃而终止 194

9.7 专利权的无效宣告 195

9.7.1 引言 195

9.7.2 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的提出 196

9.7.3 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的理由 197

9.7.4 无效宣告请求的审查程序 198

9.7.5 对无效宣告请求的决定 199

9.7.6 向人民法院起诉 200

9.7.7 无效宣告决定的效力 201

9.7.7.1 无效宣告的追溯效力 201

9.7.7.2 对专利侵权处理的影响 201

9.7.7.3 对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和专利权转让合同的影响 202

第十章 专利权人的义务 205

10.1 引言 205

10.2 缴纳年费 206

第十一章 为了促进专利实施而采取的措施 208

11.1 引言 208

11.2.2 为应付国家紧急需要或者公共利益的强制许可 209

11.2.1 为公共利益使用专利的正当性 209

11.2 为公共利益的强制许可 209

11.3 防止滥用的强制许可 210

11.3.1 防止滥用的强制许可的必要性 210

11.3.2 给予防止滥用的强制许可的条件 211

11.4 从属专利的强制许可 212

11.4.1 从属专利强制许可的必要性 212

11.4.2 给予从属专利强制许可的条件 213

11.5 强制许可的申请和审批 214

11.5.1 强制许可申请的提出 214

11.5.2 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 215

11.5.3 对关于实施强制许可决定的申诉 217

11.6.2 国有企事业单位重要专利的推广应用 218

11.6 对中国人重要专利的推广应用 218

11.6.1 引言 218

11.6.3 集体所有制单位和中国个人重要专利的推广应用 219

第十二章 专利权的保护 221

12.1 引言 221

12.2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222

12.2.1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222

12.2.1.1 各国的不同做法 222

12.2.1.2 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内容为准 223

12.2.1.3 说明书和附图用于解释权利要求 225

12.2.1.4 等同原则 226

12.2.1.5 禁止反悔 227

12.2.2 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228

12.3 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230

12.3.1 侵权行为的构成 230

12.3.1.1 必须有实施专利的行为 230

12.3.1.2 必须是违法的实施行为 231

12.3.2 无过错责任原则 232

12.3.3 利侵权的判断 232

12.3.3.1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的判断 232

12.3.3.2 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判断 234

12.3.4 间接侵权 234

12.4.1 引言 235

12.4 专利侵权的处理 235

12.4.2 有权起诉或者请求处理的人 236

12.4.3 有权审理或处理的机关 237

12.4.4 举证责任 240

12.4.5 实用新型专利的检索报告 241

12.5 侵犯专利权的法律责任 242

12.5.1 引言 242

12.5.2 民事责任 243

12.5.2.1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243

12.5.2.2 专利侵权的诉讼时效 247

12.6.1 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250

12.6.1.1 假冒他人专利的意义 250

12.6 违反专利法的其他行为 250

12.6.1.2 假冒他人专利的法律责任 251

12.6.2 冒充专利 252

12.6.3 泄露国家机密 253

12.6.4 侵夺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权益 254

12.6.4.1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权益 254

12.6.4.2 对侵夺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权益的制裁 254

12.6.5 工作人员的渎职行为 255

第十三章 与专利有关的国际条约 257

13.1 引言 257

13.2.1 引言 258

13.2 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 258

13.2.2 公约的主要内容 259

13.3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261

13.3.1 引言 261

13.3.2 公约的特点 263

13.3.3 公约的主要内容 264

13.3.3.1 国民待遇 264

13.3.3.2 优先权 266

13.3.3.3 共同规则 270

13.3.3.3.1 专利的独立性 270

13.3.3.3.2 发明人的署名权 271

13.3.3.3.3 法律限制销售的产品的专利性 271

13.3.3.3.6 国际运输工具中使用的专利产品 272

13.3.3.3.5 方法专利权人对依该方法所得产品的权利 272

13.3.3.3.4 不实施和强制许可 272

13.3.3.3.7 缴纳工业产权维持费的宽限期 273

13.3.3.3.8 在国际展览会中的展出 273

13.3.3.3.9 对外观设计的保护 273

13.4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273

13.4.1 引言 273

13.4.2 协定涉及的范围 275

13.4.3 知识产权的性质 276

13.4.4 协定与巴黎公约的关系 277

13.4.5 国民待遇 278

13.4.6 最惠国待遇 280

13.4.7 知识产权保护的最低标准 281

13.4.7.1 专利 281

13.4.7.1.1 可获得专利的客体 282

13.4.7.1.2 对专利申请人的要求 283

13.4.7.1.3 专利授予的权利 283

13.4.7.1.4 专利权的例外 283

13.4.7.1.5 未经权利人许可的其他使用 284

13.4.7.1.6 专利保护期间 285

13.4.7.1.7 撤销或者取消专利权 285

13.4.7.1.8 方法专利:举证责任 285

13.4.7.2 工业品外观设计 285

13.5.1 引言 286

13.5 专利合作条约 286

13.5.2 条约的适用范围 287

13.5.3 国际申请的提交 288

13.5.4 国际申请的检索 288

13.5.5 国际申请的公布和效力 289

13.5.6 国际申请的初步审查 290

13.5.7 条约提供的益处 291

13.6 国际承认用于专利程序的微生物保藏布达佩斯条约 292

13.6.1 引言 292

13.6.2 国际保藏单位 293

13.6.3 国际保藏的效力 293

13.7.1 引言 294

13.7 国际专利分类斯特拉斯堡协定 294

13.6.4 微生物样品的提供 294

13.7.2 国际专利分类法 295

13.7.3 使用国际专利分类法的义务 296

13.8 外观设计国际保存海牙协定 296

13.8.1 引言 296

13.8.2 协定的主要内容 296

13.8.3 协定提供的益处 297

13.9 建立外观设计国际分类洛迦诺协定 298

13.9.1 洛迦诺协定的主要内容 298

附录: 29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29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 30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