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儒家元典与中国诗学
儒家元典与中国诗学

儒家元典与中国诗学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凯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00434693
  • 页数:387 页
图书介绍:
《儒家元典与中国诗学》目录
标签:诗学

导论 1

一、返回精神家园:儒家元典的当代意义 2

二、文化精神、诗学精神、诗学话语 7

三、儒家元典、中国诗学 11

第一章 儒家元典的文化精神 16

第一节 儒家元典的创制 17

一、元典创制的意义及儒家元典的范围 17

二、孔子与儒家元典 23

第二节 人文精神 35

一、“人文”来源及“人文精神”的含义 36

二、孔孟论“仁” 38

三、其他儒家元典对“人文精神”的认识 43

第三节 中和精神 51

一、“中和”与“中庸”之别 51

二、儒家元典论“中和” 53

三、“中和”精神的内涵 62

第四节 自强进取精神 64

一、“自强进取”精神与中华精神 64

二、“自强进取”的含义 66

三、“自强进取”的方式和目的 69

四、“立言”不朽——中国文人的人生价值 72

第五节 忧患意识 75

一、“忧患意识”的地位 75

二、“忧患意识”的含义 77

三、避免忧患之道 81

四、“忧患”即“进取” 83

第二章 儒家元典的诗学精神 85

第一节 “以文化成”的教化精神 86

一、“以文化成”与“《诗》教” 86

二、“《诗》教”的原生形态 90

三、作为创作论原则的“诗教”的正式确立和发展 93

第二节 “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 109

一、“和谐”精神的内涵 111

二、“和谐”精神指涉的有关诗学概念和命题 115

一、“怨而不怒”的文化阐释 127

第三节 “怨而不怒”的含蓄精神 127

二、“怨而不怒”的诗学精神及其内涵 143

第四节 “刚健中正”的风骨精神 155

一、“风骨”即人,即人之刚健中正 156

二、《文心雕龙·风骨》与儒家思想的联系 166

三、“风骨”精神的历史发展 171

第五节 “通变则久”的创新精神 177

一、儒家元典中的“变化”观 178

二、刘勰“通变”观及中国古代诗学中的创新精神 184

第六节 “宗经”、“复古”的“经”学精神 200

一、“宗经”意识的确立 202

二、“经”学意识下的诗学观 208

三、“以复古为革新”:宗经意识下的文学发展动力论 217

第三章 儒家诗学话语 221

第一节 儒家语言观及言语论 222

一、人之为人的存在依据:语言的价值和地位 223

二、言说的原则 228

三、言说的方法 235

第二节 “依经立义”:儒家诗学话语意义生成方式 241

一、经学中心主义确立之由 244

二、“依经立义”背后的深层内涵 247

三、“依经立义”的原则和具体方式 249

四、“依经立义”在批评文本上的体现 252

第三节 “春秋笔法”与儒家诗学话语言说方式 255

一、“春秋笔法”涵义溯源 256

二、“影射式言说”是“春秋笔法”的根本特点 259

三、“春秋笔法”与“比兴互陈” 266

第四节 “依经立义”的个案分析:以《诗经》为例 269

一、《诗经》与中国诗学话语的言说方式 269

二、《诗经》与中国诗学话语的意义生成 274

三、《诗经》与中国诗学精神 279

第四章 儒家诗学阐释学 287

第一节 “见仁见智”、“以意逆志”、“断章取义”:先秦儒学中的阐释学 289

一、从词义训释到意义的理解 289

二、“以意逆志”:两种不同的阐释学思想 291

三、“断章取义”:一个值得肯定的阐释命题 297

四、“见仁见智”:中国诗学阐释学的通俗表达 300

五、先秦阐释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301

第二节 “诗无达诂”:两汉经学的阐释学 303

一、经学:“诗无达诂”的生成背景和文化资源 303

二、文本的开放性、无限性与读者的再创造性 307

三、“诗无达诂”与两汉解经文本实际之间的矛盾 312

第三节 “言意之辨”:魏晋玄学的阐释学 314

一、魏晋玄学阐释学兴起的过程 315

二、语言的有限性与意义生成的丰富性 319

三、“言不尽意”阐释思想在文本上的体现 323

四、玄学阐释思想在诗学中的体现 326

第四节 “六经注我”:宋明理学的阐释学 327

一、经典文本的重新确立 329

二、“理一分殊”与本体诠释 331

三、“尊德性”与“道问学” 335

四、“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 338

第五节 “无征不信”:清代朴学阐释学 343

一、回归“六经”和汉学 344

二、“实事求是”、“无征不信”:理解的目标和方法 346

三、朴学阐释思想在诗学上的体现 352

结语 359

一、文学与政治联姻:宁馨儿抑或怪胎? 360

二、“教化”与审美 364

参考文献 371

后记 381

英文目录 38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