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金庸小说论稿
金庸小说论稿

金庸小说论稿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严家炎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301040067
  • 页数:237 页
图书介绍:北京大学严家炎教授的“金庸小说研究”课饮誉北大讲坛,对金庸研究的合法化起到了重要作用。《金庸小说论稿》全方位地探讨金庸小说,首次披露了许多珍贵资料和重要事实,对了解金庸其人、其文极有帮助。本书是第一部从学理上研究金庸小说的专著。
上一篇:追迹香港文学下一篇:圣遗物
《金庸小说论稿》目录

目录 1

序言 1

金庸热:一种奇异的阅读现象 8

读者数以亿计 8

——持续时间之长 8

——覆盖地域之广 8

——读者文化跨度之大 8

——超乎政治分歧之上 8

——中国大陆最早的读者可能是谁 8

——一系列难以索解之谜 8

——旧武侠小说的疾患与金庸等新派武侠小说的功绩 14

——杨沫与鲁迅、老舍、台静农的例证 14

——武侠小说性质、功能的辨析 14

——文化生态平衡受破坏与侠义精神的失落 14

——“五四”文学革命的局限与后来的左倾幼稚病 14

——侠义行为:必要的社会调节机制 14

评估侠文化问题的两种偏向 14

文化生态平衡与武侠小说命运 14

豪气干云铸侠魂 33

——说金庸笔下的“义” 33

“义”:侠文化之魂 33

——富有浪漫主义激情的叙事艺术 33

——肝胆相照,一诺千金 33

——路见不平,舍身相助 33

——赋予“义”新的内涵 33

——郭靖、乔峰:“大侠”的典范与“义”的新提升 33

——金庸状写侠魂的成功经验 33

——武功打斗的性格化与趣味化 46

——人物刻画与武功描写相得益彰 46

——武文相通,悟道为高 46

——武功打斗的情境化与立体化 46

——特定情境中武技、智慧、心态诸因素的综合较量 46

——优势在于驰骋想象 46

大有作为的艺术天地 46

——说金庸笔下的“武” 46

变幻百端笔生花 46

——武功打斗的学养化与艺术化 46

——《射雕》:最富青春气息之作 66

——潜文本的形式意义 66

——李莫愁:可怕又可恨的情痴 66

——情花的象征意味 66

——精致不俗的《白马啸西风》 66

——皮格马利翁效应 66

——真爱:不自私,为对方好 66

——金庸式的纯情故事 66

小说内容的第三号支柱 66

——说金庸笔下的“情” 66

生死以之痴千态 66

——形形色色的痴情种 66

——揭示权力的腐蚀作用 78

——用现代心理学观念剖析、塑造人物形象 78

——锐利的针对现实的批判锋芒 78

——渗透着个性解放与人格独立精神 78

——小说界以平等开放态度处理中华各族关系的第一人 78

——纠正黑白分明的正邪二分法,以是否“爱护百姓”为新尺度 78

——否定“快意恩仇”、任性杀戮的观念 78

自觉追求思想性的武侠小说家 78

论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 78

——《西游记》和卡夫卡《变形记》的启示 102

——出人意外,在人意中 102

——奇峰突转,敢用险笔 102

——虚虚实实,扑朔迷离 102

——复式悬念,环环相套 102

——借用某种模式,又不落入某种模式 102

——不靠误会取巧,不靠诞妄情节 102

有强大魅力的艺术迷宫 102

论金庸小说的情节艺术 102

——善于设置悬念,借转折提出悬念 102

论金庸小说的生活化趋向 120

贴近人生,不走捷径 120

——黄蓉、杨过何以如此生动 120

——一个细节写活一个人物 120

——“叫花鸡”的启迪 120

——让人读着都要流口水 120

——高潮正由铺垫而来 120

——曲尽人情世趣,写出日常生活无穷韵味 120

——“疾雷之余,忽见好月” 120

——“闲笔”的妙用 120

——叙事语言的具象性与画面化 139

——成套镜头的调配运用 139

——后台也在演出 139

——电影特技施之于小说 139

——小说艺术的革新 139

论金庸小说的影剧式技巧 139

——舞台的明处与暗处 139

——不在场却是真正主人公 139

——人人有戏演的两场重头戏 139

——小说场面舞台化及其四种形态 139

早年对影剧的钻研与实践 139

——反正统并不等于反传统 158

——袁崇焕、顾炎武、黄宗羲的例证 158

——黄药师父女嘲讽了什么? 158

——金庸对传统文化既有赞颂又有扬弃 158

——郭靖乃儒墨文化共育之身 158

——康熙:兼容儒法的明君 158

——追求“统系”,致入误区 158

——小说主人公文化程度真的“越来越低”吗? 158

一种新见解:金庸对传统文化持“否定”态度 158

金庸小说与传统文化 158

——金庸小说中传统文化由多元构成 158

金庸的“内功”:新文学根柢 178

阅读中得来的朴素感受 178

——“五四”新文学、西方近代文学对金庸的影响 178

——把性格刻画放到首位,而不是着力编故事 178

——小说结构是西方近代的,而非传统的 178

——语言兼容传统白话与新文学二者之长 178

——努力创造意境的艺术追求 178

——严肃认真、求新求变的创作态度 178

——超凡的天马行空般的想象才能 195

——“供消遣”与“为人生”的统一 195

——超越雅俗:金庸小说的成就与意义 195

——传统小说语言形式的发扬光大 195

——雅俗共赏的理想境界 195

——新文学对通俗小说的影响与通俗小说对新文学的挑战 195

——雅文学、俗文学都能产生伟大作品 195

——“一场永远难解难分的拔河比赛” 195

——20世纪中国小说地位空前变化与鸳鸯蝴蝶派依然受排斥 195

雅俗对峙:文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195

文学的雅俗对峙与金庸的历史地位 195

附录 207

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 208

——在查良镛获北京大学名誉教授仪式上的贺辞 208

金庸答问录 214

《连城诀》简评 221

新世纪思想文化之光 225

——读金庸、池田大作对谈录 225

金庸笔下的大理 233

——1998年4月12日在大理“金庸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23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