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治学体会漫谈  类比交叉法的广泛应用
治学体会漫谈  类比交叉法的广泛应用

治学体会漫谈 类比交叉法的广泛应用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肖纪美著
  • 出 版 社: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02430687
  • 页数:167 页
图书介绍:
《治学体会漫谈 类比交叉法的广泛应用》目录

1 概论 1

1.1 治学经历 1

1.2 著作论文 3

1.3 本书结构 4

2 问题 6

2.1 问题的提出 6

2.2 分析和解决 7

2.3 三个“W” 9

3.1.2 逻辑分析 11

3.1.1 逻辑的定义 11

3.1 逻辑分析 11

3 分析方法 11

3.2 系统分析 13

3.2.1 系统的定义 13

3.2.2 系统分析 15

3.2.2.1 定义和内容 15

3.2.2.2 作用和重要性 15

3.2.2.3 模型化技术 16

3.2.2.4 最优化技术 16

3.3.5 事物的秘密 17

3.3.4 思路和方法 17

3.3.3 烙印 17

3.3.2 史者何? 17

3.3.1 史鉴使人明智 17

3.3 历史分析 17

3.3.6 人的情意论 18

3.3.6.1 刺激和响应 18

3.3.6.2 人的精神结构 18

3.3.6.3 人的精神结构源于经历与学习 18

3.4 各种方法之间的关系 19

3.4.1 控制材料的方法——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 19

3.4.3.1 反馈 20

3.4.3 反馈——系统分析和历史分析的综合运用 20

3.4.2 五种具有共性的分析方法 20

3.4.3.2 学术实践的慎思 21

4 治学思想汇集 25

4.1 兼容并蓄——多维思维 25

4.1.1 因果学说 25

4.1.2 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 25

4.1.3 办大学的指导思想 26

4.2 学术山头与学海拾贝 26

4.3 诸海众相 27

4.4.2 科学与哲学 29

4.4.3 简单与复杂 29

4.4.1 方法的借用 29

4.4 道理互通融 29

4.4.4 事实 30

4.4.5 系统论 30

4.4.6 逻辑学 30

4.4.7 物理—人理—事理—哲理的互通。 30

4.5 简易原理(Principle) 31

4.5.1 原理(Principle) 31

4.5.2 简易不易原则 32

4.5.3 治学历程 32

5.1 《控制论》——交叉与类比 33

5 方法论思想集锦 33

5.2 科学与技术——区别与互补 34

5.3 材料学结构的演变——综合与分支 35

5.3.1 材料学 35

5.3.2 结构 36

5.3.2.1 线形结构 36

5.3.2.2 面形结构 37

5.3.2.3 体形结构 38

5.4 各种“问题分析方法”之间的关系 39

5.5 简易的材料学方法论 39

5.5.1 引论 40

5.5.1.1 材料——一个定义 40

5.5.1.2 材料问题——两个框图 42

5.5.1.3 推理——三条途径 44

5.5.1.4 因果——关系 45

5.5.2 分论 49

5.5.2.1 性能——一个符号(P?) 49

5.5.2.2 结构——一个方程 50

5.5.2.3 环境——五个对待 51

5.5.2.4 过程——三条原理 54

5.5.2.5 能量——八个分析 55

5.5.3 结论 56

5.5.3.1 观点——材料观和事物观 57

5.5.3.2 方法——类比交叉是一种重要的创新方法 58

6.1.1 《周易正义》 59

6 我国经典著作的启示 59

6.1 儒家 59

6.1.2 《尚书正义》 60

6.1.3 《毛诗正义》 60

6.1.4 《礼记正义》 60

6.1.5 赞孔子 61

6.2 《老子》 61

6.2.1 道经与德经之间的关系 61

6.2.2 充分宣传矛盾的统一 62

6.2.3 “材料问题”的“道德”论 62

6.2.4 知与不知 62

6.3.1 形势与任务 63

6.3 兵家 63

6.3.2 《孙子兵法》 64

6.3.3 诸葛亮“隆中对” 66

6.4 经典文学著作 67

6.4.1 《红楼梦》 67

6.4.2 《三国演义》 68

6.4.3 苏东坡——“定风波” 69

7 类比与交叉 72

7.1 引言 72

7.2.1.1 定义和广义 75

7.2.1 类比 75

7.2 思考——概念 75

7.2.1.2 类型及应用 76

7.2.2 交叉 80

7.2.3 区别与趋同 81

7.3 交叉科学 83

7.3.1 概念 83

7.3.2 发生 84

7.3.3 发展 85

7.4 外延——广泛应用 86

7.4.1.1 基础自然科学 87

7.4.1.2 技术科学 87

7.4.1 大类学科内的类比交叉 87

7.4.1.3 社会科学 88

7.4.1.4 人文学科 88

7.4.2 大类学科之间的类比交叉 89

7.4.2.1 基础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 89

7.4.2.2 基础自然科学与社会学 90

7.4.2.3 技术科学与社会学 90

7.4.2.4 基础自然科学与人文学 90

7.5 探秘与溯源 91

7.5.2 交叉 91

7.5.1 类比 91

7.4.2.6 社会学与人文学 91

7.4.2.5 技术科学与人文学 91

7.6 创新与实践 93

7.6.1 应用研究 94

7.6.2 材料理论问题的研究 95

7.6.3 发明和发现的思维 96

7.7 案例 99

7.7.1 基础性科研选题原则 100

7.7.1.1 “拉车”与“看路” 100

7.7.1.2 交叉类比的选题 101

7.7.2 材料学与生物学的交叉类比 103

7.7.2.1 环境 104

7.7.2.3 结构 105

7.7.2.2 性能 105

7.7.2.4 过程和能量 107

7.7.2.5 结语 107

7.7.3 经济结构和功能 109

7.7.3.1 材料学思路的推广 109

7.7.3.2 功能 111

7.7.3.3 环境 113

7.7.3.4 结构 115

7.7.3.5 结语 118

7.7.4 “三个代表” 118

7.8 结语 120

8.1 引言 121

8 漫谈学习 121

8.2 概念 123

8.3 环境 124

8.4 目的——提高才能 124

8.5 内容——知识结构 127

8.6 方法——学习过程 128

8.7 结语 132

9 结语 133

9.1 治学与政治 133

9.2 评家与学人 135

9.3 材料与人才 136

9.4 钱本草与权本草 137

9.5 处事三论 138

9.5.1 生态论 138

9.5.2 适中论 139

9.5.3 算计论 139

9.6 类比与交叉 139

9.7 微观与宏观 140

9.8 治学八步 141

9.9 三境界 141

9.10 同皈何需分 142

附录 143

附录1 著者简历 143

附录2 著者学术著作 144

附录3 著者发表的材料宏观问题论文 145

附录4 著者做的国际会议邀请报告 150

附录5 著者发表的其他挑选论文 151

附录6 著者的编译著作和文集 153

索引 154

Ⅰ图索引 154

Ⅱ表索引 155

Ⅲ引语索引 156

Ⅳ韵文索引 161

参考文献 163

后记 16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