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实用铁路测量  二册  隧道及桥涵测量
实用铁路测量  二册  隧道及桥涵测量

实用铁路测量 二册 隧道及桥涵测量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铁道部第四工程局编
  • 出 版 社:人民铁道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7
  • ISBN:
  • 页数:658 页
图书介绍:
《实用铁路测量 二册 隧道及桥涵测量》目录

第一部分隧道测量 1

第一篇隧道测量的基本知识及一般要求 1

第一章 概论 1

1—1 隧道测量工作概述 1

1—2 隧道测量的程序 2

一、地表控制测量的程序 2

二、洞内测量程序 3

1—3 三角测量的基本概念 4

一、三角测量的特点 4

二、基线网、三角网或三角锁 4

三、传距角、传距边、间隔角、间隔边 5

四、主网、附加网 5

五、扩大边、最弱边 5

六、条件观测平差的概念 6

七、权函数式 7

1—4 地表导线测量与三角测量的比较 7

1—5 建立控制网及设置洞口投点的一般要求 8

1—6 平面控制点的埋设及觇标类型 9

1—7 观测、记录及计算取位 10

1—8 一般函数的中误差及权的意义 11

一、一般函数(非线性函数)的中误差 11

二、权的意义 12

第二章贯通误差 14

2—1 贯通误差的概念 14

2—2 贯通误差的限值 15

一、纵向贯通误差及高程贯通误差的限值 15

二、横向贯通误差的限值 15

2—3 地表导线测量误差所引起的横向贯通误差的估算 16

一、直线隧道 17

二、曲线隧道 23

三、几个问题的说明 25

2—4 地表三角测量误差所引起的横向贯通误差的估算 26

一、直线隧道 26

二、曲线隧道 36

三、关于起始边长误差的影响问题 36

四、关于三角锁中有折迭图形时推算路线的选择问题 39

五、关于是否考虑基线条件的问题 39

第三章 测量等级的划分及测量设计 41

3—1 概说 41

3—2 控制测量等级的划分及测量精度 41

一、地表控制导线 41

二、地表三角测量 43

三、洞内控制导线 44

3—3 平面控制测量设计 50

一、地表控制导线的测量设计 50

二、地表三角测量的设计 51

3—4 地表及洞内高程控制测量等级的划分及精度要求 55

第四章 精密测角的方法及一般原则 58

4—1 精密测角仪器及读数方法 58

4—2 观测方法及步骤 59

4—3 记录及整理 60

4—4 精密测角的一般要求及规定 62

一、外业操作要求 62

二、测回数选择及各种限差的规定 65

三、关于重测的规定 65

4—5 观测成果的精度评定及处理 66

一、三角测量中水平角的精度评定 66

二、导线水平角的精度评定及处理 68

第五章 精密量距工具及方法 70

5—1 概说 70

5—2 24米铟钢线尺(或带尺)及其丈量方法 71

一、丈量工具 71

二、使用铟钢基线尺的注意事项 73

三、基线丈量及计算 74

四、基线精度评定 90

5—3 普通钢带尺悬空丈量法 93

一、丈量方法 93

二、长度计算 94

5—4 2米横基尺辅助基线(视差基线)法 95

一、视差环节的布设形式 95

二、观测方法及要求 96

三、计算方法及精度估算 97

第六章 精密水准测量的仪具及方法 103

6—1 精密水准仪及水准尺 103

一、精密水准仪 103

二、铟钢水准尺 103

三、尺垫、尺桩及尺钉 104

6—2 精密水准仪的读数方法 105

一、平行玻璃板及测微鼓 105

二、切尺和读数方法 105

6—3 高程计算及精度评定 107

一、高程计算 107

二、精度评定 108

第二篇地表控制测量 110

第七章 中线法 110

7—1 中线法的具体作法及要求 110

7—2 坐标法 110

第八章地表控制导线 114

8—1 概说 114

8—2 控制导线的布设形式 114

8—3 控制导线布设的要求及步骤 115

一、导线的布设 115

二、控制导线布设的方法及步骤 117

8—4 导线的角度平差 117

一、单一闭合导线与附合导线的角度平差 117

二、多边形导线网内角的平差 117

8—5 单一闭合导线的坐标简易平差法 120

8—6 多边形导线网的坐标平差 121

第九章 地表小三角测量及小三角与导线的联合控制测量 125

9—1 概说 125

9—2 小三角测量 125

9—3 小三角与导线联合控制测量 130

第十章 三角锁的选点布网 135

10—1 选点布网的一般原则 135

一、三角锁的图形 135

二、选点布网的基本要求 138

10—2 选点布网的步骤和方法 139

第十一章 扩大边和最弱边的精度估算 140

11—1 图形权倒数 140

11—2 基线网扩大边的精度估算 142

11—3 三角锁最弱边的精度估算 145

第十二章 三角锁的平差原理 152

12—1 条件观测平差的基本原理 152

一、条件方程式的一般形式 152

二、法方程式的一般形式 154

12—2 条件方程式的列法 157

12—3 条件方程式的数目 167

12—4 法方程式的组成 169

12—5 法方程式的解算 171

12—6 单位权中误差及最弱边的精度评定 180

第十三章 三角锁平差计算的具体方法及实例 182

13—1 平差计算的步骤及方法 182

13—2 基线网平差的另一方法 190

13—3 关于主网及附加网的平差 196

第十四章 三角网分组平差法 202

14—1 克吕格两组平差法的基本原理 202

14—2 用分组平差法作典型图形平差 205

14—3 关于主网采用分组平差的问题 211

第十五章地表高程控制测量 220

15—1 水准路线和水准点的选择 220

一、水准路线的选择 220

二、水准点的布设 220

15—2 一般操作要求及手簿的检查整理 221

一、一般操作原则及要求 221

二、手簿的检查及整理 223

三、跨越障碍之水准测量 223

15—3 平差计算 223

一、单独的水准闭合环的平差 223

二、经由不同的路线测量至同一点的高差不符值的平差 224

三、结点的平差 225

四、多边形闭合水准网的平差 228

第十六章 坐标计算及中线的修正 230

16—1 方位角及坐标的推算 230

16—2 曲线函数的计算 233

16—3 特定情况下的曲线计算 235

16—4 精测桩号计算 237

第十七章 引进数据的计算 240

17—1 概说 240

17—2 坐标换轴的计算 240

17—3 直线上各种投点引进数据的计算 242

一、正洞投点 242

二、平行导坑投点 244

三、横洞与直线相交 245

17—4 圆曲线上各种投点引进数据的计算 245

一、正洞投点 245

二、平行导坑与圆曲线相交 249

三、横洞与圆曲线相交 253

17—5 缓和曲线上各种投点引进数据的计算 253

一、正洞投点 253

二、平行导坑或横洞与缓和曲线相交 256

第十八章 地表测量成果书的编制 261

18—1 布网图的绘制及贯通误差预计 261

一、布网底图的绘制 261

二、贯通误差预计 261

18—2 成果书的内容和顺序 266

第三篇 洞内测量及竖井联系测量 268

第十九章 洞内导线、中线及水准测量 268

19—1 洞内导线测量 268

一、概述 268

二、导线的布设 269

三、导线测量 271

19—2 洞内中线测量 272

一、概述 272

二、中线点的间距 275

三、导坑开挖中线的延伸测量 275

四、临时中线点的测设 277

19—3 上下导坑联测及辅助坑道测量 286

一、上下导坑的联测 286

二、辅助导坑测量 288

19—4 洞内水准测量 290

第二十章贯通误差的调整 291

20—1 实际贯通误差的测定 291

20—2 贯通误差的调整 291

一、直线隧道 291

二、曲线隧道 292

第二十一章 洞内断面、净空测量及建筑物放样 296

21—1 概述 296

21—2 断面及净空测量 300

一、坐标法 300

二、断面仪法 303

三、交会法 304

四、框架法 304

五、丁字架丈量法 305

21—3 建筑物放样 306

一、拱部衬砌放样 306

二、边墙衬砌放样 307

三、避车洞衬砌放样 308

四、仰拱及铺底的施工放样 308

五、洞门砌筑放样 309

六、翼墙砌筑放样 311

21—4 竣工测量 311

第二十二章 竖井联系测量 312

22—1 概述 312

22—2 平面坐标及方位角的传递 313

一、三角形联系测量 313

二、单荷重投影法 314

22—3 联系测量的误差及其平差方法 318

22—4 竖井联系三角形定向测量实例 321

一、概述 321

二、人员、工具及施测步骤 322

三、联系三角测量的内业计算 335

22—5 高程传递 364

一、钢尺导入法 364

二、钢丝导入法 365

第二部分桥涵测量 369

第一篇勘测阶段的测量工作 369

第二十三章 大中桥渡水文测量 369

23—1 水深测量 369

一、测深仪器与方法 369

二、测深点位置的确定 376

三、测深资料的整理与校正 380

23—2 水位测量 385

一、水尺的种类 386

二、水位观测 391

三、水位资料整理与校正 393

23—3 水面比降测量 395

一、水面比降的测绘长度 395

二、测量比降的方法 395

三、水面比降资料的整理 399

23—4 流速流向测量 400

一、测流速的仪器和工具 401

二、测流速的方法 409

三、测流向的仪器和测绘方法 423

四、流速流向测量资料的整理 427

23—5 泥沙测验 429

一、悬移质测验 429

二、推移质测验 434

三、河床质测验 438

第二十四章小桥涵水文测量 440

24—1 影响流量计算的主要因素的测量 440

一、流域面积测量 440

二、土壤类别鉴定 442

三、主河槽平均坡度J的测定 449

四、流域山坡平均坡度Ic的测定 449

五、岸边系数测定 450

六、其它因素测量 450

24—2 小流域面积图的绘制 451

第二十五章 新线桥涵中线、水准、地形及断面测量 453

25—1 桥址中线测定及水准测量 453

一、标定桥址 453

二、桥址中线测定 453

三、水准测量 453

25—2 桥涵地形测绘 454

一、概述 454

二、大中桥地形测绘 454

三、小桥涵址地形测绘 456

25—3 桥涵断面测量 457

第二十六章 既有桥涵水文测量及地形、断面测量 459

26—1 水文勘测 459

一、既有桥涵及导流建筑物工作效能的调查 459

二、水文断面及水面坡度测量 459

26—2 既有桥渡冲刷观测 461

一、一般冲刷的观测 461

二、桥墩局部冲刷观测 463

26—3 地形及断面测量 466

一、地形测量 466

二、断面测量 466

第二十七章 既有桥涵的丈量与挖探 467

27—1 概述 467

27—2 既有桥涵的丈量 468

一、既有桥涵丈量的原则 468

二、丈量的内容 469

三、丈量的方法及精度要求 475

四、丈量资料整理 476

27—3 既有桥涵的挖探 478

一、既有桥涵挖探的原则 478

二、挖探的要求与方法 479

第二篇桥梁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 491

第二十八章概论 491

28—1 桥梁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概述 491

28—2 平面控制网的图形及精度 493

一、平面控制网的图形 493

二、桥轴线长度的精度估算 494

三、平面控制测量的等级及精度 496

28—3 桥墩交会误差的估算原理 500

一、交会点落在误差椭圆内部的或然率 500

二、极限误差椭圆 501

三、对称交会的误差椭圆 502

四、旁侧交会的误差椭圆 505

五、两种交会图形的总结论 510

六、放样桥墩中心位置对交会基线的精度要求 511

第二十九章 平面控制测量 514

29—1 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 514

一、精密导线法 514

二、三角法 515

29—2 折形基线及归心改正 520

一、折形基线 520

二、归心元素的测定及归心改正 523

29—3 桥墩交会数据的计算及误差估算 529

29—4 引桥部分的控制测量 533

一、精密导线法 534

二、三角锁 535

29—5 控制测量成果的整理和比尺墩的建立 536

一、控制测量成果的整理 536

二、比尺墩的建立 536

第三十章 水准测量 538

30—1 测量等级的选择及水准点的布设 538

一、水准测量等级的选择 538

二、水准点的布设 538

30—2 跨河水准测量的要求 539

一、跨河位置的选择及场地布置 539

二、跨河水准测量的测回数和组数 540

三、其它要求 541

30—3 跨河水准测量的方法 541

一、倾斜螺旋法 541

二、经纬仪倾角法 543

三、光学测微法 544

四、水准仪直读法 544

五、觇板的形式与构造 545

30—4 跨河水准测量的成果整理及计算 546

一、记录格式及计算 546

二、远标尺读数A及(b—A)的计算 547

三、高差及中误差的计算 552

第三十一章 桥涵施工测量及放样 559

31—1 控制网的复查及复测 559

一、控制三角网的复查 559

二、比尺墩及控制点的检查 560

三、水准复测 560

31—2 墩台定位及测设 561

一、直接丈量法 561

二、前方交会法 562

三、曲线桥梁墩台中心的测设 564

31—3 桥墩各主要部分的放样及墩台竣工测量 569

一、基础部分的放样 569

二、承台、墩(台)身部分的放样 574

三、墩帽及墩帽上垫石的放样 575

四、墩台竣工测量 576

31—4 桥台锥体护坡的放样 577

一、双点双距图解法 578

二、纵横等分图解法 579

三、双圆垂直投影图解法 579

四、支距法 580

31—5 架梁时的测量工作 581

31—6 涵洞的定位及放样 584

附录 588

1. 洞内、外控制点埋石图 588

2. 造标规格 589

3. 基线尺检定的概念和野外比较 591

4. 普通带状钢尺的检定 594

5. 2米横基尺测量精度表及尺长加常数的检定 599

6. 24米钢钢尺倾斜改正表 602

7. 基线长度高程面化算改正表 613

8. 30米跨距长度倾斜改正数表 615

9. 图形强度因素表 632

10.正弦对数秒差表 636

11.洞内外水准点标石埋设图 639

12.隧道洞内各种不同半径通视长度表 640

13.半径为100米的圆弧长度表 640

14.缓和曲线函数表 644

15.测绳长度改正表 64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