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 1840-1949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文泉,刘天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040102021
- 页数:590 页
第一章 鸦片战争 1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1
一、清朝统治的衰落 1
二、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与清政府的闭关政策 2
第二节 中英鸦片战争 5
一、鸦片贸易与禁烟斗争 5
二、中英鸦片战争的经过 8
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 12
第三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15
一、鸦片战争后中外关系的发展 15
二、英、法侵略中国的战争 17
三、沙俄对中国北方领土的掠夺 20
第四节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变化 22
一、通商口岸城市的出现 22
二、自然经济受到冲击 23
三、社会思潮的新趋向 25
第二章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28
第一节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28
一、洪秀全早期思想和活动 28
二、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 31
三、太平军的北伐和西征 34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 37
一、《天朝田亩制度》 37
二、太平天国的内政和外交 39
第三节 太平天国后期斗争及其失败 42
一、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 42
二、太平天国挽救危局的努力 45
三、太平天国的失败 48
四、太平天国时期的其他反清起义 51
第三章 洋务运动的开展及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54
第一节 清政府政治格局的调整 54
一、总理衙门的设立和辛酉政变 54
二、相对稳定的内外环境 57
三、洋务派的形成及其与顽固派的斗争 60
第二节 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和新阶级的诞生 62
一、近代军事工业的开办 62
二、近代民用企业的出现 66
三、商办企业的出现和中国新阶级的诞生 70
第三节 洋务运动时期的思想文化 73
一、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兴办 73
二、西学传播和社会观念的变化 76
三、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78
第四章 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 80
第一节 边疆危机 80
一、日、美侵犯台湾 80
二、英国侵犯西南边疆 81
三、俄国侵略西北和新疆的收复 83
四、清政府创办近代陆海军 86
第二节 中法战争 88
一、法国发动侵华战争 88
二、中国不败而败 91
第三节 中日甲午战争 94
一、朝鲜问题与战争的爆发 94
二、辽东失陷和北洋海军的覆灭 98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 100
第五章 戊戌维新运动 104
第一节 甲午战后的民族危机 104
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104
二、列强加强对华经济扩张 107
第二节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10
一、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10
二、康有为变法理论的形成 111
三、公车上书和维新运动的开展 114
四、维新变法与顽固守旧的争论 118
第三节 百日维新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 120
一、百日维新 120
二、戊戌政变与维新运动的失败 123
第六章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6
第一节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26
一、反教会斗争的新高涨 126
二、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128
三、义和团运动在京津地区的发展 129
第二节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2
一、清政府对外宣战和天津、北京的陷落 132
二、俄国侵略东北和《东南互保》 136
三、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和《辛丑条约》的订立 139
第七章 清末新政改革 143
第一节 清政府实行新政 143
一、列强对华侵略的加强 143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44
三、清政府实施新政 146
第二节 立宪运动的开展与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150
一、立宪思想的兴起 150
二、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与官制改革 152
三、立宪团体的建立和活动 153
第三节 清廷宪政改革及其失败 155
一、宪法大纲的颁布与谘议局、资政院的设立 155
二、国会请愿运动 158
三、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及其失败 160
第八章 辛亥革命 164
第一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164
一、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 164
二、20世纪初年的爱国运动 167
三、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出现 169
四、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73
第二节 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175
一、革命派与康、梁保皇立宪思想的论战 175
二、同盟会领导的武装起义 178
三、群众性反抗斗争 181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 183
一、武昌起义与全国各地的响应 183
二、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187
三、袁世凯窃夺革命果实和清帝退位 188
第四节 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文化 191
一、各种社会思潮的涌现 191
二、新式教育和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194
三、资产阶级新史学的建立和文学艺术的新面貌 197
第九章 共和开创及失败 199
第一节 民国创建及临时政府的内外政策 199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政制及《临时约法》 199
二、南京临时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 201
三、民国政府北迁及北京政府的组建 203
四、民国创建后的社会心态 205
第二节 民族与社会危机的继续加深 207
一、帝国主义侵略与分裂中国领土 207
二、帝制复辟与护国运动 209
三、北京政府推行媚外政策及帝国主义在华争夺的新格局 212
第三节 军阀割据与护法运动 215
一、皖系军阀的统治与第一次护法运动 215
二、各派军阀的混战 216
三、直系军阀的统治与第二次护法运动 218
第十章 北京政府时期的经济与社会 220
第一节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有限发展 220
一、辛亥革命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 220
二、北京政府时期的财政与金融 221
三、北京政府时期的工矿交通业 223
四、北京政府时期的商业发展 225
五、华侨资本与外国在华经济实力的变化 226
第二节 农业生产发展的滞后 227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农业政策与农业生产 227
二、农村社会经济的嬗变 228
三、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对农村经济的破坏 230
四、农村经济的衰败与农民生活的贫困化 231
第三节 社会结构的变化 233
一、政体形式的多变与实质的不变 233
二、阶级力量的消长 235
三、政党、社会团体及帮会的兴衰 237
四、传统家庭的初步转换 240
第十一章 五四运动 243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43
一、《青年》杂志创刊 243
二、“人权”、“科学”的宣传及对儒家学说的批判 244
三、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246
四、对十月革命的介绍 248
第二节 五四爱国运动 249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249
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251
三、五四运动的延续 254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256
一、各种思潮的涌入 256
二、马克思主义在争鸣中迅速传播 258
三、北京政府对新文化的压制 261
第十二章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兴起与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264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64
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64
二、新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266
三、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 267
第二节 北京政府时期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269
一、“国民大会”和上海“国是会议” 269
二、北京“好人政府”和上海“民治委员会” 271
三、省宪自治运动 273
四、废督裁兵及和平运动 274
第三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276
一、中国共产党革命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 276
二、国共合作的酝酿准备 277
三、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78
第四节 北京政府时期的文教科学事业 280
一、思想文化观念的多元发展 280
二、新旧教育的同时并存 283
三、科技与文体卫生事业 284
第十三章 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 286
第一节 国民革命的兴起 286
一、工人运动的恢复和农民运动的发展 286
二、革命军队的组建 287
三、截留关余的斗争和平定商团叛乱 289
四、废除不平等条约和国民会议运动 290
五、善后会议和国民会议促成会 292
第二节 革命高潮的到来 293
一、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 293
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国民政府成立 295
三、“首都革命”和“三一八”惨案 296
四、国民革命军北伐 297
五、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农民运动的深入 299
六、对国家主义派的批判 300
第三节 革命阵营的分裂与国民革命的失败 302
一、西山会议与戴季陶主义 302
二、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 303
三、帝国主义的干涉和蒋介石集团的背叛 304
四、共产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和汪精卫集团的背叛 307
第十四章 国共两种政权的先后建立 309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及其初期的内外政策 309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309
二、国民党在全国统治地位的确立 312
三、南京国民政府初建时的政治体制及对内政策 313
四、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外交 314
第二节 国民党“训政”的实施 317
一、“以党治国”的训政体制 317
二、国民党各派间的斗争 318
三、国民会议召开与《训政时期约法》 320
四、地方行政机构与党政关系 322
五、“训政”下的社会生活 324
第三节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创及土地革命的开展 327
一、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及根据地开辟 327
二、土地革命的开展 331
三、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333
四、红色区域的各项建设及新型社会体制的萌芽 335
第十五章 日本武装侵华及中国的局部抗战 337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与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337
一、九一八事变与东北沦陷 337
二、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与一二八抗战 338
三、社会各界的态度与抗日民主运动 340
四、国际各方的态度与国联调查团的活动 341
第二节 日本侵华战争的扩大与国民党的“安内攘外” 343
一、日本在东北的殖民统治及向华北的进攻 343
二、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福建人民政府与人权保障同盟 345
三、国民党及其政府的“先安内后攘外” 347
第三节 红军长征与北上抗日 349
一、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与主力转移 349
二、遵义会议与红军北上抗日 351
三、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与南方游击战争 352
第四节 华北事变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55
一、华北事变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355
二、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确立 356
三、抗日救亡运动进一步高涨 357
四、国民党对日政策的变化 358
五、西北地区抗日力量的初步联合 359
六、西安事变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361
第十六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前十年的社会经济和文教事业 364
第一节 经济形态的新变化 364
一、国家垄断资本的形成 364
二、币制改革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366
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艰难发展 368
四、外资的输入和外贸的起伏 370
第二节 十年间的教育与科技 371
一、国民政府的教育制度与“党化教育” 371
二、民间开展的教育运动 374
三、科研机构的成立及十年间科技成就 376
第三节 十年间的文化艺术事业 377
一、国民党的文化专制政策及学术界的争鸣 377
二、文艺观的多元并行及其成就 380
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论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 383
第四节 社会改良派的主张与活动 386
一、改组派与人权派 386
二、第三党与平民革命 388
三、乡村建设、县政建设与土地村公有 389
第十七章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华民族团结抗战 393
第一节 从七七事变到八一三抗战 393
一、抗战全面爆发时的国际形势及日本的侵华方针 393
二、卢沟桥事变,全国性抗战开始 395
三、八一三事变,中国政府发表抗战声明 396
四、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外交活动 398
第二节 全民族抗战实现 399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399
二、中共洛川会议与《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400
三、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与《抗战建国纲领》 401
四、其他各党派团体的抗日主张及行动 402
五、广大民众的奋起抗战与海外华侨对国内抗战的支持 404
六、国际各方面对中国抗战的态度 406
第三节 中国军队正面防御作战 408
一、中国政府的军事部署与战略方针 408
二、中国军队在平绥、平汉、津浦路沿线的抵抗 409
三、八路军出师华北及平型关战役 411
四、国民政府迁都与南京大屠杀 413
五、台儿庄战役和徐州撤退 414
六、武汉会战与广州、武汉陷落 416
第四节 敌后战场的开辟 417
一、中国共产党的军事战略方针 417
二、敌后战场的开辟 419
三、《论持久战》及其对中国抗战的意义 421
第十八章 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424
第一节 相持阶段到来及中国时局的变化 424
一、中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424
二、南岳军事会议与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425
三、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 427
四、汪精卫集团投敌与伪政权成立 428
五、远东慕尼黑阴谋 430
第二节 敌后战场成为主要战场 431
一、日军以主要兵力保守后方 431
二、华北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反“扫荡”和百团大战 432
三、华中、华南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 435
四、东北抗日联军坚持斗争 437
第三节 正面战场的继续抵抗 439
一、第一次长沙会战和随枣、枣宜战役 439
二、中条山战役和第二次长沙会战 440
三、中国政府对日宣战及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441
四、第三次长沙会战和渐赣等地区的作战 443
五、豫湘桂战役 444
第四节 敌后军民的艰苦抗战 446
一、解放区的严重困难局面和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的方针 446
二、敌后根据地军民的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斗争 447
三、中国共产党克服困难的各项政策 449
四、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整风运动 450
五、解放区的恢复和发展 454
第十九章 抗战期间的社会变动 456
第一节 抗战全面爆发后的社会经济 456
一、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经济的破坏 456
二、国民党政府的战时经济统制 458
三、后方经济的发展与工业合作运动的开展 460
四、国家垄断资本的加强 462
五、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464
六、对敌经济斗争 467
第二节 战时中国的文教与科学事业 470
一、国统区的教育与科学事业 470
二、解放区的文教建设 472
三、抗战初期文艺运动的蓬勃发展 474
四、思想文化界的论争及抗战文艺的深入发展 476
第三节 关于抗战与中国前途命运之争 478
一、全面抗战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科学阐述 478
二、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及法西斯主义的宣扬 480
三、晋西事变与皖南事变 482
四、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484
第四节 政治体制的变动 485
一、国民党及其政府战时体制的演变 485
二、敌后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487
三、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与民主宪政运动 489
四、国共关于建立联合政府的谈判 491
第五节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暴行 493
一、对中国人民的血腥屠杀 493
二、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494
三、在占领区的殖民统治 496
第六节 国民党统治的腐败和人民的反抗斗争 498
一、国民党的“党化”政策和特务统治的加强 498
二、官场的腐败 500
三、国统区人民的反抗斗争 502
第二十章 抗日战争的胜利 505
第一节 中国战场的局部反攻 505
一、解放区战场的局部反攻和抗日力量的壮大 505
二、史迪威公路修通和缅北滇西反击战 507
三、豫西、鄂北、湘西作战和桂柳追击战 509
第二节 争取抗战胜利的运筹决策 510
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510
二、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511
三、中外关系的加强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513
第三节 全面反攻 抗日战争最后胜利 514
一、雅尔塔会议与日本帝国主义的最后挣扎 514
二、原子弹的投掷和苏联出兵东北 516
三、中国军民大反攻 517
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519
第二十一章 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时局 521
第一节 战后中国的社会心态与动向 521
一、人民欢庆胜利与向往和平建国 521
二、国民党极力维护一党专政 522
三、共产党力争和平民主 523
四、中间派的和平统一主张与活动 524
第二节 和平谈判与政治协调会议 526
一、国共两党的谈判 526
二、制约谈判的局部内战 528
三、停战令发布和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529
第三节 国民党部署内战和人民反内战运动 531
一、国民党撕毁政协决议 531
二、美国援蒋和马歇尔的“调停” 532
三、全国人民的反内战运动 533
四、解放区军民加紧准备自卫战争 535
第二十二章 内战全面爆发 537
第一节 国民党军的战略进攻 537
一、国共双方力量对比与不同的战略战术 537
二、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538
三、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 540
第二节 解放军的战略进攻 542
一、解放军在各战场相继转入战略进攻 542
二、中国共产党夺取胜利的军事、政治、经济纲领 543
三、解放区深入开展土改和整党整军运动 544
四、国民党及其政府进行“戡乱”总动员 546
五、美国援助国民党的新举措 547
第三节 战略决战 549
一、济南战役揭开战略决战的序幕 549
二、辽沈战役 550
三、准海战役 551
四、平津战役 552
第二十三章 中国社会的历史性变革 555
第一节 政治格局的变化 555
一、国民政府实行“宪政” 555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557
三、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的不断高涨 558
四、边疆地区的反抗斗争 560
五、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的发展 562
六、民主党派同共产党合作的加强 563
第二节 社会经济的变化 565
一、《中美商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565
二、国家垄断资本急剧膨胀 567
三、国统区经济体系总崩溃 568
四、解放区农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 571
五、解放区财政金融事业的勃兴 572
第三节 文教事业的兴衰 573
一、国统区文教事业的破产 573
二、解放区文教事业的发展 575
三、文化思想战线的新成就 576
第四节 国民党政权崩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78
一、国统区政治体系的崩溃 578
二、中国共产党制定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的纲领 579
三、国民党“和平攻势”的失败和解放军渡江与攻占南京 581
四、国民党军继续败逃和全国大陆解放 583
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86
后记 590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二编 16》王强主编 2017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19》王强主编 2017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36》王强主编 2017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 31》王强主编 2014
- 《广西近代专业音乐研究》李昂责任编辑;(中国)杨柳成 2019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11》王强主编 2017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二编 10》王强主编 2017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18》王强主编 2017
- 《近代体育游戏教育史料汇编 第1辑 1》王强主编 2016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 13》王强主编 2014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本书编写组 2020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高等数学试题与详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数学教学团队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徐影主编 2019
- 《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探索》陈德收 2018
- 《家庭音乐素养教育》刘畅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