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与工作场所及室内污染监测评价控制国际标准化通用方法  第1卷
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与工作场所及室内污染监测评价控制国际标准化通用方法  第1卷

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与工作场所及室内污染监测评价控制国际标准化通用方法 第1卷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钱琛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新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00850587
  • 页数:555 页
图书介绍:
《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与工作场所及室内污染监测评价控制国际标准化通用方法 第1卷》目录

第一部分 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3

第一章 总论 3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污染 3

第二节 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 5

第三节 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来源 10

第二章 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毒性效应 15

第一节 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体内过程 15

第二节 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毒性效应 24

第三节 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毒性作用机理 28

第四节 环境中其他污染因素的危害 32

第五节 常用毒理学试验方法 34

第六节 遗传毒理学试验方法 42

第七节 其他几种毒理学试验方法 50

第三章 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监测技术 56

第一节 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 56

第二节 环境样品的预处理技术 77

第三节 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方法 89

第四章 环境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污染来源、理化性质与毒性作用 103

第一节 二氧化硫 103

第二节 氮氧化物 107

第三节 一氧化碳 111

第四节 臭氧 113

第五节 氯气 116

第六节 硫化氢 117

第七节 光气 119

第八节 氨气 120

第九节 氟化氢 121

第十节 乙烯、丙烯、丁二烯 123

第五章 易挥发性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来源、理化性质、毒性作用与监测 126

第一节 氰化物 126

第二节 甲醛、丙烯醛 129

第三节 酚类 135

第四节 苯乙烯、氯乙烯、三氯乙烯 142

第五节 苯、甲苯、二甲苯、硝基苯 150

第六节 氯仿、四氯化碳、二氯乙烷 156

第七节 甲醇、硫醇 163

第八节 丙酮 167

第九节 乙醚、二氯二乙醚 170

第六章 环境中有毒有害元素的污染来源、理化性质、毒性危害与监测方法 173

第一节 概述 173

第二节 砷 178

第三节 铅 183

第四节 汞 191

第五节 镉 199

第六节 铬 204

第七节 铜 212

第八节 钴 217

第九节 钼 222

第十节 镍 226

第十一节 铝 230

第十二节 硒 234

第七章 环境中农药的污染来源、理化性质、毒性作用与监测方法 241

第一节 概述 241

第二节 有机磷农药 249

第三节 有机氯农药 258

第四节 氨基甲酸酯类 266

第五节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271

第六节 有机硫农药 274

第七节 杀鼠药 277

第八章 环境中兽药与激素的污染来源、理化性质、毒性作用与分析监测 284

第一节 环境中激素类污染物 285

第二节 环境中抗微生物药物污染 299

第三节 环境中抗寄生虫药物污染 312

第九章 二噁英及其他化学物质的污染来源、理化性质、毒性危害与监测方法 318

第一节 二噁英 318

第二节 多氯联苯 327

第三节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332

第四节 N-亚硝基化合物 337

第五节 多环芳烃 346

第六节 杂环胺 358

第七节 合成洗涤剂 362

第八节 原油 365

第十章 环镜中的细菌及其监测 373

第一节 细菌对环境的污染 373

第二节 细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75

第三节 环境中细菌的检验 378

第四节 环境中常见的有害细菌与检验 388

第十一章 环境中的真菌毒素及其监测 422

第一节 黄曲霉毒素 423

第二节 赭曲霉毒素 433

第三节 展青霉素 439

第四节 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 442

第五节 烟曲霉震颤素 450

第六节 玉米赤霉烯酮 452

第七节 串珠镰刀菌素 455

第八节 伏马菌素 457

第九节 3-硝基丙酸 460

第十节 杂色曲霉素 463

第十一节 蘑菇毒素 466

第十二节 麦角毒素 472

第十二章 环境中的病毒及其监测 475

第一节 病毒对环境的污染 475

第二节 环境中常见的病毒 478

第三节 环境中病毒的监测 501

第十三章 土壤、水和农产品中的寄生虫及其监测 514

第一节 囊尾蚴 516

第二节 旋毛虫 521

第三节 弓形虫 525

第四节 血吸虫 529

第十四章 环境中的动植物毒素及其监测 535

第一节 动物毒素 535

第二节 植物毒素 542

第二部分 工作场所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方法第一章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采集 559

第一节 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特征 560

第二节 有毒有害物质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 562

第三节 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 564

第四节 空气样品采集的质量保证 580

第二章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 593

第一节 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的类型 593

第二节 现场检测 594

第三节 实验室检测 596

第四节 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的质量保证 602

第三章 工作场所空气中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检测方法 613

第一节 锑及其化合物 613

第二节 钡及其化合物 619

第三节 铍及其化合物——桑色素荧光分光光度法 623

第四节 镉及其化合物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625

第五节 钙及其化合物——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627

第六节 铬及其化合物 629

第七节 钴及其化合物——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635

第八节 铜及其化合物 637

第九节 铅及其化合物 641

第十节 锂及其化合物——氢化锂的火焰原子吸收法 655

第十一节 镁及其化合物 657

第十二节 锰及其化合物 661

第十三节 汞及其化合物 665

第十四节 钼及其化合物 671

第十五节 镍及其化合物——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675

第十六节 钾及其化合物——火焰原子光谱法 677

第十七节 钠及其化合物——火焰原子光谱法 679

第十八节 锶及其化合物——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680

第十九节 钽及其化合物——碘绿分光光度法 683

第二十节 铊及其化合物——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685

第二十一节 锡及其化合物 687

第二十二节 钨及其化合物—硫氰酸钾分光光度法 693

第二十三节 钒及其化合物 695

第二十四节 锌及其化合物 700

第二十五节 锆及其化合物——二甲酚橙分光光度法 704

第四章 工作场所空气中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检测方法 707

第一节 硼及其化合物——三氟化硼的苯羟乙酸分光光度法 707

第二节 碳化物 709

第三节 氮化物 711

第四节 磷化物 718

第五节 砷及其化合物 728

第六节 氧化物 738

第七节 硫化物 744

第八节 硒及其化合物 758

第九节 碲及其化合物 765

第十节 氟化物——氟化氢和氟化物的离子选择电极法 771

第十一节 氯化物 773

第五章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机化合物的检测方法 779

第一节 烷烃类化合物 779

第二节 烯烃类化合物 782

第三节 混合烃类化合物 786

第四节 脂环烃类化合物 791

第五节 芳香烃类化合物 796

第六节 多苯类化合物 805

第七节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809

第八节 卤代烷烃类化合物 814

第九节 卤代烯烃类化合物 822

第十节 卤代芳香烃类化合物 831

第十一节 醇类化合物 835

第十二节 硫醇类化合物 844

第十三节 烷氧基乙醇类化合物——2-甲氧基乙醇、2-乙氧基乙醇和2-丁氧基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849

第十四节 酚类化合物 851

第十五节 脂肪族醚类化合物 860

第十六节 苯醚类化合物——对氨基苯甲醚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863

第十七节 脂肪族醛类化合物 865

第十八节 脂肪族酮类化合物 873

第十九节 脂环酮和芳香族酮类化合物——环己酮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879

第二十节 醌类化合物——氢醌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881

第二十一节 环氧化合物 883

第二十二节 羧酸类化合物 887

第二十三节 酸酐类化合物 892

第二十四节 酰基卤类化合物——光气的紫外分光光度法 897

第二十五节 酰胺类化合物 898

第二十六节 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 903

第二十七节 不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 909

第二十八节 卤代脂肪族酯类化合物 917

第二十九节 芳香族酯类化合物 920

第三十节 异氰酸酯类化合物 926

第三十一节 腈类化合物 933

第三十二节 脂肪族胺类化合物——三甲胺、乙胺、二乙胺、三乙胺、乙二胺、丁胺和环己胺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940

第三十三节 醇胺类化合物——乙醇胺的吸收管采集—气相色谱法 944

第三十四节 肼类化合物 945

第三十五节 芳香族胺类化合物 953

第三十六节 硝基烷烃类化合物——氯化苦的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962

第三十七节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964

第三十八节 杂环化合物 972

第三十九节 有机磷农药类化合物 978

第四十节 有机氯农药类化合物——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溶剂洗脱—气相色谱法 989

第四十一节 有机氮农药类化合物 991

第四十二节 药物类化合物——考的松和炔诺孕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995

第四十三节 炸药类化合物 998

第四十四节 生物类化合物——含酶洗衣粉粉尘中酶的抗体结合一比色法 1010

第六章 工作场所粉尘的检测方法 1014

第一节 总粉尘——滤膜称量法 1014

第二节 呼吸性粉尘——冲击式采样法 1016

第三节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 1017

第四节 粉尘分散度 1025

第五节 石棉纤维——滤膜-相衬显微镜计数法 1027

第七章 生物样品的采集保存及预处理 1032

第一节 生物监测与空气监测的关系 1032

第二节 生物样品的选择、采集和保存 1035

第三节 样品采集和保存方法 1039

第四节 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1041

第八章 生物样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及其相关化合物的检测方法 1047

第一节 铍——尿铍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1047

第二节 镉 1049

第三节 铬 1056

第四节 铜 1062

第五节 铅 1065

第六节 汞 1083

第七节 镍 1093

第八节 锡——尿中锡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1098

第九节 钒——尿中钒的催化极谱法 1100

第十节 锌——尿中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1102

第十一节 砷 1103

第十二节 硒 1112

第十三节 一氧化碳——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的分光光度法 1116

第十四节 二硫化碳 1119

第十五节 氰化物——尿中硫氰酸盐的吡啶—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 1123

第十六节 氟——尿中氟的离子选择电极法 1125

第十七节 苯 1127

第十八节 甲苯和二甲苯 1133

第十九节 苯乙烯——尿中苯乙醇酸及苯乙醛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1137

第二十节 氯乙烯——尿中亚硫基二乙酸的气相色谱法 1139

第二十一节 三氯乙烯 1142

第二十二节 甲醇——尿中甲醇的顶空气相色谱法 1146

第二十三节 丙酮——呼出气中丙酮的气相色谱法 1147

第二十四节 五氯酚 1149

第二十五节 苯胺 1154

第二十六节 硝基苯 1158

第二十七节 三硝基甲苯——尿中4-氨基-2,6-二硝基甲苯的气相色谱法 1161

第二十八节 有机磷农药 1163

第二十九节 杀虫脒——尿中杀虫脒及对氯邻甲苯胺的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1168

第三十节 呋喃丹——尿中呋喃丹及3-羟基呋喃丹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1171

第三十一节 肌酐 1174

第三十二节 总巯基和非蛋白巯基——血清中总巯基和非蛋白巯基的DTNB分光光度法 1177

第三部分 室内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监测方法第一章 室内空气污染监测概述 1181

第一节 室内空气污染 1181

第二节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 1182

第三节 污染物在空气中存在的状态 1190

第四节 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 1192

第五节 颗粒物的粒径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207

第六节 室内空气污染监测 1215

第七节 人对空气污染物个体接触量的监测 1228

第二章 室内空气污染所致的健康效应与不良建筑物综合征 1233

第一节 室内空气污染所致人体健康效应 1233

第二节 室内空气污染所致刺激作用和不良建筑物综合征 1244

第三章 室内空气污染物对健康影响的危险度评价 1253

第一节 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基本概念 1253

第二节 危害鉴定 1256

第三节 暴露评价 1258

第四节 剂量-反应关系评定 1264

第五节 危险特征分析 1272

第四章 室内空气污染物采样方法 1277

第一节 气体污染物采样方法 1277

第二节 气溶胶采样方法 1307

第三节 两种状态污染物的综合采样方法 1320

第四节 空气采样体积的测量和流量的校准 1326

第五节 采样效率及其评价 1346

第六节 现场采样技术要求 1349

第五章 常用气体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 1351

第一节 静态配气方法 1351

第二节 动态配气方法 1362

第六章 室内环境中生物性颗粒物对健康影响的监测 1402

第一节 室内尘螨 1403

第二节 动物皮毛尘屑 1408

第三节 真菌 1411

第四节 细菌(包括放线菌) 1420

第五节 军团菌属 1425

第七章 室内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1428

第一节 苯、甲苯、二甲苯 1428

第二节 苯乙烯 1433

第三节 酚 1435

第四节 甲醛 1442

第五节 醛酮化合物 1457

第六节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总量 1459

第七节 尼古丁 1461

第八节 苯并[α]芘 1464

第九节 氯乙烯 1466

第十节 三氯乙烯 1468

第八章 室内空气中无机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1471

第一节 二氧化硫 1471

第二节 二氧化氮 1487

第三节 一氧化碳 1502

第四节 二氧化碳 1512

第五节 氨 1519

第六节 氟化氢和氟化物 1525

第七节 硫化氢 1535

第八节 臭氧 1541

第九节 氯 1552

第九章 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和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 1556

第一节 可吸入颗粒物(PM10) 1556

第二节 石棉 1570

第三节 菌落总数 1573

第十章 室内空气中金属的测定方法 1575

第一节 铅及其无机化合物 1576

第二节 镉 1585

第三节 汞 1590

第四节 铬——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600

第五节 铬、锰、镉、镍、锌、铜的同时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603

第十一章 室内空气中氡的测量方法 1611

第一节 空气中氡及其短寿命子体 1611

第二节 氡的瞬时测量方法 1616

第三节 氡的连续测量方法 1622

第四节 氡的累积测量方法 1624

第五节 氡子体产物的测量方法 1629

第六节 测量方法的选择和质量保证 1632

第十二章 室内用品和材料中挥发性化合物释放特征测定 1635

第一节 环境试验舱 1635

第二节 固体材料中挥发性化合物释放特征测定 1640

第三节 湿式材料中挥发性有机物释放特征测定 1644

第十三章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 1648

第一节 室内板材 1648

第二节 室内涂料 1660

第三节 室内用胶黏剂 1679

第四节 聚氯乙烯卷材地板 1684

第五节 地毯、地毯衬垫、地毯胶黏剂 1691

第六节 壁纸 1697

第七节 家具 1704

第八节 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测定 1707

第十四章 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测量方法 1710

第一节 建筑材料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 1710

第二节 建筑材料表面放射性测量 1716

第三节 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化学分析方法 1718

第四节 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物理测量方法——γ能谱分析方法 1727

第十五章 厨房油烟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1732

第一节 厨房油烟污染的采样与分析方法 1732

第二节 厨房油烟雾污染物组分与鉴定 1736

第十六章 室内热环境参数的测定方法 1743

第一节 室内热环境与健康 1743

第二节 体温调节 1744

第三节 热舒适环境及其影响因素 1746

第四节 热环境的评价 1749

第五节 室内热环境参数及其要求 1751

第六节 气温测定方法 1753

第七节 空气湿度测定方法 1755

第八节 风速测定方法 1757

第九节 辐射热测定方法 1758

第十节 室内新风量、换气量测定方法 1761

第十一节 综合参数的测定方法 1765

第十七章 室内空气净化器及其性能测试 1767

第一节 室内空气净化方法 1767

第二节 室内空气净化器性能及其评价方法 1773

第十八章 空气污染物个体接触量的测定方法 1792

第一节 扩散法被动式个体采样器性能评价方法 1793

第二节 二氧化硫 1799

第三节 二氧化氮 1804

第四节 甲醛 1808

第五节 氟化氢 1811

第六节 氨 1815

第七节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1820

第八节 二氧化碳 1827

第九节 一氧化碳 1830

第十节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甲醛 1832

第十一节 汞 1837

第十九章 室内空气污染监测检验方法特性 1841

第一节 标准曲线绘制及其特性 1841

第二节 方法的灵敏度及其估算方法 1843

第三节 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1844

第四节 精密度与准确度 1847

第五节 方法验证实验 1851

第四部分 常用核心法规标准汇编 1855

法规标准汇编 185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