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交融 奔向21世纪的科学潮流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小礼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301062591
- 页数:478 页
第一篇 21世纪:文理交融的世纪 3
第一章 蔡元培的“融通文理”理想 3
一、蔡元培:科学救国的代表人物 3
1.一生关注、学习和考察科学 3
2.主张科学救国,创办科研机构 6
3.应用研究与纯粹研究并重 9
4.强调科学研究之自由精神 10
二、播下了“融通文理”的种子 11
1.文理之间彼此交错之处甚多 11
2.北京大学试行“融通文理”之措施 12
第二章 迎接文理结合的交叉科学时代 15
一、科学发展的形式和规律 15
1.单一学科形式和交叉学科形式 15
2.学科交叉:科学发展的生长点 16
3.走向综合:科学发展的总趋势 17
二、交叉科学时代必然到来 18
1.自然问题与社会问题难以分离 18
2.自然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相互渗透 19
3.文理交融:21世纪的世界性科学潮流 19
三、促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盟 20
1.建立“两科联盟”,要扫除思想障碍 20
2.建立“两科联盟”,研究复杂的课题 21
3.通过“两科联盟”,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2
4.借助“两科联盟”,培养交叉科学时代的人才 24
第三章 怎样理解“科教兴国”的“科”? 26
一、“科”,当然包括社会科学 26
1.打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传统壁垒 27
2.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 28
二、科学是物质力量,也是精神力量 29
1.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29
2.科学与人的头脑的现代化 30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与自然科学的血缘关系 33
一、自然科学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来源 33
1.马克思主义的来源问题仍是一个研究课题 33
2.自然科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和实践来源之一 34
3.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的社会属性的阐明及其世界影响 38
二、马克思主义应与自然科学同步发展 40
1.列宁四论“泰罗制”的启示 41
2.用“发展”和“变革”的观点探讨马克思主义 44
三、毛泽东:“大家要来研究自然科学” 46
1.自然科学和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46
2.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 46
3.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 47
4.马克思主义者要研究自然科学 48
第五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文理交融的研究领域 50
一、STS(科学、技术与社会)及相关领域群 50
1.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认识的简短历史回顾 50
2.“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领域应运而生 51
3.STS研究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发展 52
4.STS的相关研究领域群 56
二、联系我国实际开展“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 58
1.20世纪我国有关研究的热点和特点 58
2.21世纪的STS研究——服务于我国需要与同国际接轨 61
第二篇 21世纪:高质量高科技的世纪 67
第六章 可续发展:21世纪的必然选择 67
一、可续发展思想与《21世纪议程》 67
1.可续发展思想的形成 67
2.《21世纪议程》 71
二、中国国情与《中国21世纪议程》 72
1.中国国情 72
2.《中国21世纪议程》 75
三、可续发展的几个重大科学问题 77
1.人口问题 77
2.资源问题 79
3.环境问题 79
4.开发海洋问题 82
5.开发太空问题 83
四、可续发展与科学发展的相互促进 83
1.可续发展对科技发展的强大推动 83
2.科学技术是实现可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85
3.科技工作者是促进可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87
4.可续发展与新科学技术观 87
五、可续发展与新型全球伙伴关系 88
第七章 质量第一:21世纪的基本国策 93
一、产品质量、质量意识、质量管理 93
1.我国的产品质量问题 93
2.增强全民族的质量意识 95
3.质量概念与质量管理 97
4.向科学技术要质量 105
二、必须重视精神产品的质量问题 111
1.学术研究与精品意识 112
2.提高科普著作水平 115
3.提高翻译作品质量 121
4.规范学术行为,严格质量管理 124
第八章 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130
一、何谓现代化生活方式 130
1.关于农村生活的现代化 130
2.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闲暇时间 133
二、为现代化生活提供物质准备 134
1.大力发展各种服务业 135
2.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135
3.用现代科技装备文化事业 136
三、树立现代生活观念 137
1.生育观 138
2.消费观 138
3.休闲观 139
4.服务观 140
四、计算机网络与生活方式的变化 141
1.以新的方式工作和生活 142
2.与“虚拟世界”打交道 143
3.人们面临一系列新的难题 145
第九章 数字地球与数字中国 150
一、信息资源之极端重要 150
1.企业家的切身体会 150
2.信息资源与可续发展 151
3.信息资源的价值在于利用 154
二、关于数字地球 155
1.数字地球的提出 155
2.数字地球与地球信息资源 157
三、21世纪的数字中国 158
1.建设数字中国的必要性 158
2.建设数字中国的可能性 159
3.信息技术与发展中国家的决策 160
4.数字中国与中国的可续发展 161
四、数字地球·数字国家·数字城市 162
第三篇 21世纪:中国从数学大国走向数学强国 167
第十章 马克思与数学 167
一、马克思为什么钻研数学 167
1.数学是重要的研究工具 167
2.数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之 169
3.数学是马克思独特的精神休养法 170
二、怎样看待马克思数学手稿 171
1.两种极端的看法 171
2.数学手稿的具体内容 172
3.数学手稿的出版、翻译情况 173
4.数学手稿:一份宝贵的历史文献 175
第十一章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力量 177
一、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 177
二、科学的语言 179
三、思维的工具 181
四、理性的艺术 183
五、数学技术与高技术 186
六、数学与思想解放 188
第十二章 现代数学的新特点 191
一、数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191
二、现代数学的新特点 192
1.高度的抽象和统一 193
2.公理化和结构分析 195
3.各分支的相互渗透和结合 197
4.数学模型的日益复杂化 199
5.电子计算机改变数学的面貌 202
6.数学进入人类的一切领域 203
第十三章 中国从数学大国走向数学强国 205
一、加强现代数学教育 205
1.数学扫盲与数学教育改革 205
2.让公众理解数学 207
二、21世纪:中国向数学强国迈进 209
1.数学:赶超世界科学先进水平的突破口 209
2.经济强国与数学强国 210
3.21世纪:中国向数学强国奋进 211
第四篇 21世纪:哲学与科学重新走向融合 215
第十四章 哲学与科学融合的先驱 215
一、牛顿:“哲学中的推理法则” 215
二、莱布尼茨:超越时代的哲人科学家 219
1.卓越的数学家 221
2.杰出的哲学家 225
3.西欧关注中国文化的先驱 228
三、傅里叶:一首数学的诗 230
1.杰出的科学成就 232
2.对科学和哲学的深远影响 239
四、马赫:“思维经济原则” 241
1.马赫及其哲学思想 241
2.“思维经济原则” 246
五、庞加莱:卓越的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 253
1.卓越的科学成就 256
2.杰出的科学哲学思想 262
第十五章 19世纪哲学和科学关系的两大思想传统 268
一、马克思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兴起 268
1.辩证唯物主义与自然科学 268
2.实证主义与自然科学 270
二、两大思想传统的比较与演变 272
1.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方面的比较 272
2.两种哲学在20世纪的演变 273
3.两种哲学不是敌对的 277
第十六章 历史的教训——20世纪40年代苏联的自然科学批判运动 278
一、日丹诺夫在《西欧哲学史》讨论会上的讲话 278
1.日丹诺夫的动员令 278
2.日丹诺夫所列自然科学事例简析 280
二、史无前例的自然科学批判运动 286
1.冲向现代物理学的第一波 286
2.对世界主义和对凯德洛夫的批判 288
3.批判现代生物学掀起的最高潮 291
4.批判浪潮冲向各门科学 301
三、苏联那一时期的指导思想及其以后的纠正 312
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16
第十七章 21世纪的哲学与科学 318
一、哲学与科学相互促进 318
1.科学需要哲学 319
2.哲学需要科学 321
二、哲学家与科学家相互尊重与合作 323
1.提倡“宽容” 323
2.建立联盟,携手共进——20世纪末两次世界哲学大会的启示 326
第五篇 21世纪:寻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共同的方法论 335
第十八章 方法和方法论的重要意义 335
一、方法的重要性 335
1.领袖人物重视方法 335
2.科学家重视方法 336
3.教育家重视方法 337
4.思想家重视方法 338
二、方法论的重要意义 339
1.以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学问 339
2.方法论的三个层次 342
三、方法的比较:研究自然与研究社会 344
1.社会研究面临的难题 344
2.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些基本观点 346
3.经济学与力学 348
4.社会研究能借鉴自然科学方法吗? 351
第十九章 科学认识活动的三个要素 353
一、关于认识客体 354
1.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354
2.三类客体的联系、交叉与综合 354
二、关于认识主体 356
1.大科学时代的主体系统 356
2.科研人员的个人素养 357
三、关于认识工具 360
1.仪器、观察和实验 360
2.思维、数学和理论 362
第二十章 模型:现代科学的核心方法 367
一、什么是科学模型及其两大类型 367
1.物质形式的科学模型 367
2.思维形式的科学模型 368
二、建立模型的方法论原则 371
1.相似性与简单性的统一 371
2.可验证性 372
3.多种知识和方法的综合运用 372
三、科学模型的多重功能 373
1.科学模型的研究纲领作用 373
2.科学研究的间接方法 373
3.抽象模型与思想实验 374
4.数学模型与计算机实验 375
5.研究复杂系统的关键步骤 375
6.模型研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76
四、模型的多样性与局限性 376
1.模型的多样性 376
2.模型方法的局限性 377
五、社会研究与模型方法 378
第二十一章 科学实验法庭和社会实践法庭 382
一、“判决性实验”存在吗? 382
1.自然科学中的“判决性实验” 382
2.“迪昂-奎因论点” 383
3.关于“判决性实验”的讨论 385
二、实验检验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386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386
2.实验检验的确定性 386
3.实验检验的不确定性 387
三、自然科学检验与社会科学检验 389
1.社会科学检验与自然科学检验的区别 389
2.社会科学检验与自然科学检验的共同之处 390
四、案例分析 391
1.借鉴迪昂观点的一个实例分析 391
2.借鉴拉卡托斯观点的一个实例分析 392
五、简短的结论 394
第二十二章 方法论的范畴研究 396
一、三对认识论范畴探讨 396
1.已知与未知关系新探 396
2.对部分与整体的若干讨论 403
3.对简单与复杂的若干思考 417
二、方法论的范畴研究构想 429
1.求同存异,研究方法论的共性问题 429
2.方法论范畴研究提纲 430
附录 438
一 关于《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438
二 20世纪中叶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442
三 绿色科学和绿色技术 444
四 科学技术与我国农村生活 446
五 祖冲之与圆周率 453
六 编写教科书的三个原则 456
参考书目 463
后记 477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中医骨伤科学》赵文海,张俐,温建民著 2017
- 《美国小学分级阅读 二级D 地球科学&物质科学》本书编委会 2016
- 《强磁场下的基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编 2020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进化论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医学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新闻走向科学》吴勤如著 1992
-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 中医内科学》(中国)刘德培 2019
- 《科学令人如此开怀 电磁的魔力》纸上魔方 2017
- 《环境科学专业化学类实验教程》王刚编著 2019
- 《中风偏瘫 脑萎缩 痴呆 最新治疗原则与方法》孙作东著 2004
- 《水面舰艇编队作战运筹分析》谭安胜著 2009
- 《王蒙文集 新版 35 评点《红楼梦》 上》王蒙著 2020
- 《TED说话的力量 世界优秀演讲者的口才秘诀》(坦桑)阿卡什·P.卡里亚著 2019
- 《燕堂夜话》蒋忠和著 2019
- 《经久》静水边著 2019
- 《魔法销售台词》(美)埃尔默·惠勒著 2019
- 《微表情密码》(波)卡西亚·韦佐夫斯基,(波)帕特里克·韦佐夫斯基著 2019
- 《看书琐记与作文秘诀》鲁迅著 2019
- 《酒国》莫言著 2019
-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曹成志,宋长龙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真试题 标准模拟 四级》汪开虎主编 2012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学术丛书 新闻实务随想录》刘海贵 2019
-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1》王佃春,骆敏主编 2015
-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 下 第2版》施卫主编 2020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