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沿海经济低谷地区的崛起
中国沿海经济低谷地区的崛起

中国沿海经济低谷地区的崛起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楚材,张落成,季子修等著
  • 出 版 社: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312013988
  • 页数:290 页
图书介绍:
《中国沿海经济低谷地区的崛起》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地区差异与经济低谷区 1

一、我国存在三种不同尺度的地区差异 1

二、沿海典型地区差异变化 5

三、经济低谷区与欠发达地区 7

四、经济低谷区崛起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内容 9

第二节 区域发展与经济低谷区崛起理论评述 10

一、区域的均衡与非均衡发展 10

二、地理学对区域差异的解释 11

三、比较优势与区域分工理论 15

四、空间相互作用与经济增长的传递 19

五、转型发展——一种新型的理论 21

第三节 沿海经济低谷区的划分与分布 23

一、沿海经济低谷区的涵义及经济类型划分 23

二、沿海经济低谷区的分布特征 29

第二章 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评价 33

一、以低山丘陵与平原为主的地表结构 34

第一节 自然条件特点 34

二、不同类型的季风气候 38

三、地带性明显的自然景观 40

第二节 自然资源评价 42

一、土地资源 43

二、水资源 47

三、矿产资源 54

四、海洋资源 60

五、旅游资源 62

第三节 经济低谷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特点 67

一、鲁西北地区 67

二、鲁南地区 68

三、苏北淮海地区 70

四、闽东北地区 71

五、粤北地区 73

第一节 土地退化明显 75

一、水土流失 75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自然灾害 75

二、土地荒漠化 78

三、土壤盐碱化 80

四、土壤退化 81

第二节 环境污染严重 82

一、水环境污染 83

二、大气环境污染 89

一、台风 93

第三节 自然灾害频繁 93

二、风暴潮 94

三、暴雨、洪涝 95

四、干旱 96

五、低温冻害 97

六、地震 98

七、农业生物灾害 100

第四节 自然环境综合分区 100

Ⅰ 暖温带鲁苏自然区 101

Ⅱ 北亚热带苏浙沪自然区 104

Ⅲ 中亚热带浙闽自然区 105

Ⅳ 南亚热带和北热带闽粤自然区 107

第四章 地区开发历史与地域差异的形成演变 110

第一节 新中国建国前地区开发历史概述 110

一、先秦时期 110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117

三、隋唐五代时期 122

四、宋金元时期 126

五、明清时期 131

六、鸦片战争至民国时期 135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与变化 140

一、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30年的曲折与发展 140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与崛起 144

第五章 沿海经济低谷地区面临的主要矛盾 151

第一节 区域性矛盾 151

第二节 经济结构性矛盾 153

一、经济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153

二、经济低谷地区经济结构分析 156

第三节 社会发展矛盾 160

一、人口文化素质分析 161

二、城市化发育程度分析 163

第四节 政策性矛盾 166

一、对外开放先后和程度不同 166

二、市场政策环境不同 167

三、政策倾斜力度不同 168

第六章 沿海经济低谷地区崛起背景条件分析 170

第一节 世界经济发展大背景 170

一、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发展热点向亚太地区转移 170

二、正面临知识经济时代 174

第二节 沿海经济低谷地区发展的中小背景与有利条件 179

一、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进一步强化了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 179

二、资源优势是沿海经济低谷地区加快发展的基础 180

三、加快沿海经济低谷地区发展的历史机遇 183

四、有利的区域发展政策——谋求区域共同发展 185

第一节 资源转换与经济低谷区崛起 187

一、理论内涵与经济意义 187

第七章 沿海经济低谷地区崛起机制与途径 187

二、沿海经济低谷地区比较优势分析 188

三、积极促进经济低谷地区资源转换 195

第二节 基础结构与经济低谷区崛起 199

一、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 199

二、社会发展与地区差距缩小 202

第三节 城市辐射与经济低谷区崛起 206

一、极轴作用与区域经济联系 206

二、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208

一、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213

第四节 投资因素与经济低谷区崛起 213

二、沿海经济低谷地区投资特点 216

三、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大力吸引国内外投资 218

第五节 区域政策与经济低谷区崛起 220

第八章 经济低谷地区崛起的思路与对策 222

第一节 国外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的主要经验 222

一、发达国家对落后地区开发的经验 222

二、发展中国家对落后地区开发的经验 227

一、从不平衡发展中求得相对平衡 233

第二节 促进经济低谷地区崛起的总体思路 233

二、建立效率型差距 234

三、树立区域平衡协调发展的长期战略 235

第三节 资源开发对策 236

一、土地资源的开发 236

二、水资源的开发 237

三、矿产资源的开发 238

四、海洋资源的开发 239

五、旅游资源的开发 240

第四节 环境整治与灾害防治对策 241

一、环境整治 241

二、灾害防治 248

第五节 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策 251

一、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区域经济效益 251

二、科教先行,提高人口文化科技素质 252

三、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 253

四、加快城市化进程,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作用 254

五、加强规划管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功能 255

第九章 经济低谷地区发展模式的典型研究 257

第一节 临沂模式——山区资源综合开发与市场启动 257

一、基本概况 257

二、临沂市整体脱贫的主要经验 258

三、巩固脱贫成果,实现经济低谷地区真正崛起的任务仍很艰巨 262

第二节 徐州模式——农业产业化与农业资源综合开发 263

一、基本概况 263

二、徐州市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263

三、抓住发展机遇,加快徐州经济发展 266

第三节 温州模式——发展非国有经济与市场转型 268

一、温州和台州的基本特点 268

二、温州、台州模式的发展经验 271

三、今后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276

第四节 库区特殊贫困类型的发展 278

一、库区基本情况与贫困原因 278

二、库区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281

主要参考文献 28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